原標題:讓江南絲竹不絕於耳
「我一定要參加表演!」這是上海市青浦區崧文小學「崧雅」江南絲竹樂團一位小團員的迫切心聲。眼看就要登臺表演了,可這名孩子這些天一直發燒不退。家長和老師都勸她別登臺了,她卻執意要上。
孩子如此看重的演出,是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徐匯區教育局委託徐匯中學牽頭組建的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成立儀式暨展演。兩年來的學習和排練,已經讓孩子深深愛上了絲竹樂。
江南絲竹是產生、流行、發展於江浙滬地區的民族器樂,也是長三角地區人民喜聞樂見的樂種。2006年,江南絲竹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上海市群藝館作為該項目的保護責任主體單位,積極會同有關部門聯手合作,在組織管理、機構設置、規劃綱要制定、經費保障等方面展開了全方位搶救、挖掘、傳承、創新等工作。歷經13年努力奮鬥、薪火相傳,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工作卓有成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精神,培育新生代非遺傳承人群,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融入教材勢在必行。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旨在進一步推進江南絲竹在中小學校的傳承推廣,促進長三角地區江南絲竹進校園的經驗交流。
崧文小學結合青浦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質,在校內大力推廣「小、輕、細、雅」的江南絲竹。年輕的「崧雅」樂團就這樣成長起來了。從校級平臺到市級舞臺,這支學生樂團如今又接過「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的授牌,乘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東風,用民族音樂奏響傳承推廣的新篇章。
展演活動上,《蘇堤漫步》《我家有個小九妹》《權御天下》《歡樂歌》……一支支由學生組成的江南絲竹樂隊登臺,急管繁弦,嘈嘈切切,盡展莘莘學子的才情和江南絲竹的魅力。
此次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的牽頭學校——徐匯中學,不僅是一所百年名校,還是上海市「一校一品」民樂特色學校、上海音樂家協會民族管弦樂專業委員會團體會員A級單位、上海市非遺進校園(江南絲竹)優秀傳習基地、上海市民樂聯盟單位。該校高度重視民族器樂和江南絲竹的傳承發展,已建立起由特級教師史莉莉領銜的名師工作室,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學生樂團。
記者了解到,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的首批加盟學校有26所。聯盟成立後,各盟校在已組建的江南絲竹樂隊基礎上,增強師資力量,提供人、財、物保障,切實提高學生的非遺傳承自覺性和樂器演奏能力。徐匯中學負責聯盟的日常工作,包括組織聯盟學校教師交流及師資培訓、組織聯盟學校學生教學互動、江南絲竹公開課觀摩與交流、長三角地區大型江南絲竹中小學生活動等。
業內人士表示,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的建立,將進一步解決江南絲竹後繼乏人的問題,推進長三角地區江南絲竹項目保護傳承工作。
(責編:張帆、王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