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成立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讓江南絲竹不絕於耳

「我一定要參加表演!」這是上海市青浦區崧文小學「崧雅」江南絲竹樂團一位小團員的迫切心聲。眼看就要登臺表演了,可這名孩子這些天一直發燒不退。家長和老師都勸她別登臺了,她卻執意要上。

孩子如此看重的演出,是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徐匯區教育局委託徐匯中學牽頭組建的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成立儀式暨展演。兩年來的學習和排練,已經讓孩子深深愛上了絲竹樂。

江南絲竹是產生、流行、發展於江浙滬地區的民族器樂,也是長三角地區人民喜聞樂見的樂種。2006年,江南絲竹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上海市群藝館作為該項目的保護責任主體單位,積極會同有關部門聯手合作,在組織管理、機構設置、規劃綱要制定、經費保障等方面展開了全方位搶救、挖掘、傳承、創新等工作。歷經13年努力奮鬥、薪火相傳,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工作卓有成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精神,培育新生代非遺傳承人群,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校園、融入教材勢在必行。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旨在進一步推進江南絲竹在中小學校的傳承推廣,促進長三角地區江南絲竹進校園的經驗交流。

崧文小學結合青浦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質,在校內大力推廣「小、輕、細、雅」的江南絲竹。年輕的「崧雅」樂團就這樣成長起來了。從校級平臺到市級舞臺,這支學生樂團如今又接過「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的授牌,乘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東風,用民族音樂奏響傳承推廣的新篇章。

展演活動上,《蘇堤漫步》《我家有個小九妹》《權御天下》《歡樂歌》……一支支由學生組成的江南絲竹樂隊登臺,急管繁弦,嘈嘈切切,盡展莘莘學子的才情和江南絲竹的魅力。

此次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的牽頭學校——徐匯中學,不僅是一所百年名校,還是上海市「一校一品」民樂特色學校、上海音樂家協會民族管弦樂專業委員會團體會員A級單位、上海市非遺進校園(江南絲竹)優秀傳習基地、上海市民樂聯盟單位。該校高度重視民族器樂和江南絲竹的傳承發展,已建立起由特級教師史莉莉領銜的名師工作室,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學生樂團。

記者了解到,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的首批加盟學校有26所。聯盟成立後,各盟校在已組建的江南絲竹樂隊基礎上,增強師資力量,提供人、財、物保障,切實提高學生的非遺傳承自覺性和樂器演奏能力。徐匯中學負責聯盟的日常工作,包括組織聯盟學校教師交流及師資培訓、組織聯盟學校學生教學互動、江南絲竹公開課觀摩與交流、長三角地區大型江南絲竹中小學生活動等。

業內人士表示,長三角中小學校江南絲竹聯盟的建立,將進一步解決江南絲竹後繼乏人的問題,推進長三角地區江南絲竹項目保護傳承工作。

(責編:張帆、王麗瑋)

相關焦點

  • 傳承江南絲竹非遺文化 新一批保護傳承基地出爐
    今天,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創評工作總結大會暨優秀團隊展演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新時代小學舉行。會上,浦東三林鎮、徐匯區湖南街道上海國樂研究會、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寶山區大場鎮、松江區中山街道、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上海城隍廟等24家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2021-2023年)成為新一批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
  • 江南絲竹在上海「老樹開新花」 新一批保護傳承基地出爐
    目前上海已有基層江南絲竹團隊96家,且數量仍在上升,傳承隊伍也在不斷擴大。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根據申報單位的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工作開展實效和江南絲竹團隊建設情況,在首批基地的基礎上,共評選出浦東三林鎮、徐匯區湖南街道上海國樂研究會、楊浦區四平路街道、寶山區大場鎮、松江區中山街道、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上海城隍廟等第二批上海市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2021-2023年)24家。
  • 太倉市第五屆江南絲竹演出季夏季第1場集錦(一)
    2008年至今連續四次被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以縣級市為單位命名的唯一一個「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江南絲竹)之鄉。為了肩負起這個重大責任,進一步紮實推進、保護、傳承發展工作,根據太倉市文化主管部門的要求,從2016年起,由太倉市文化館和太倉市江南絲竹協會在太倉江南絲竹館承辦每年一屆的公益性交流演出活動——太倉市江南絲竹演出季。
  • 江南絲竹和崑曲的今世前緣
    明代戲曲家魏良輔在太倉南郊創製崑曲水磨腔,後度為新聲,在清唱上改革後,崑山、太倉廣為演出,宰相王錫爵雅好崑曲,成立了家樂班,都具有相當高的水平,經過這些文化貴族的打造,對崑曲的興盛起了很大推動作用。同時,崑曲的流傳,也帶動了崑曲伴奏樂的改革與興盛,絲竹線索傳遍大江南北。足以證明,江南絲竹在明代就有了基礎。
  • 長三角區域音樂教育與藝術產業發展聯盟在上音成立
    、綜合性大學音樂學院以及音樂家協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等在內的16家單位,在上海發起成立「長三角區域音樂教育與藝術產業發展聯盟」,共同籤署《上海宣言》,助力世界級城市群文化建設,促進長三角區域美育協作。
  • 長三角數字聯盟在滬成立
    12月16日,以「融合共創,擎動未來」為主題的長三角數字聯盟成立大會暨首屆長三角數「智」未來百人峰會在上海舉行。本次大會由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與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共同主辦,阿里研究院、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觀安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浙江漢歌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當日,長三角數字聯盟正式宣告成立。聯盟共有13家發起單位、21位專家成員、30餘家成員單位。
  • 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成立
    在去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舉辦了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啟動儀式,今年,這一合作再度升級。8月1日,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與長三角首批17家影視拍攝基地共同宣布成立「長三角影視拍攝基地合作聯盟」,並發布聯盟成立共識。聯盟的落地,將努力推動長三角地區影視拍攝服務的協同合作與聯動發展,幫助和促進影視工業產業升級,實質性推動長三角地區影視產業的共同繁榮發展。
  • 江南絲竹的曲式結構
    其中,這裡的絲竹,說的便是絲竹樂器,也就是絲樂器(彈弦樂器)和竹樂器(吹奏樂器)的統稱。江南絲竹,是中國民間傳統器樂絲竹樂的一種,在江蘇南部和浙江一帶比較流行。在辛亥革命以後,又在上海地區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江南絲竹的音樂結構主要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板式變化和曲牌聯綴。其中,板式變化往往只以一個曲牌為母曲,以放慢加花和加速減字的手法發展為幾首獨立樂曲。
  •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音樂——江南絲竹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音樂——江南絲竹,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2020年教師招聘考試音樂——江南絲竹   江南絲竹是絲竹樂的樂種之一,流行於江蘇、
  • 江南絲竹十大名曲
    3、《歡樂歌》       江南絲竹合奏曲。是明、清時期流傳在江南的曲調,用相同的旋律素材,採用變奏在前,原型素材在後的演奏方式,在江南絲竹樂曲中一個創新。樂曲旋律明快流暢、起伏多姿。結構富有層次,由快而慢,漸次高漲,表達了人們在喜慶節日中的歡樂情緒。
  • 長三角行業特色大學聯盟成立!
    長江三角洲經濟帶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經濟區域之一,在這個區域裡,有一些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近期,13所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高校聯盟成立了!成立地點:中國計量大學。成立大會現場2020年12月26日,聯盟在中國計量大學正式成立,據悉,聯盟由中國計量大學牽頭髮起,成員有:(1)「雙一流」建設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省(市)屬重點大學
  • 「長三角旅遊推廣聯盟」在滬成立 推出「99玩一城 悠遊長三角...
    東方網記者曹磊9月12日報導:今天上午,「長三角旅遊推廣聯盟」在滬成立,將共同打造長三角區域旅遊品牌和旅遊線路,進一步激活長三角區域內文旅及相關消費的活力與潛力,聯合打造長三角地區高品質世界著名旅遊目的地。
  • 中國江南地區流傳的民間傳統音樂——江南絲竹
    基於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在清朝1860年之前,江南絲竹已經在民間流傳。明朝嘉靖年間,以魏良輔為首的著名戲曲學家們,他們在碼頭創製崑曲「水磨腔」的時候,著名音樂家張野塘等人已經組成了規模完整的絲竹樂隊,他們用工尺譜等樂器演奏,後來逐漸形成了絲竹演奏的專職班社,讓江南絲竹被人們所熟識。
  • 小粒音樂角:一曲江南絲竹,訴說江南故事
    今天小粒想跟大家聊一下江南絲竹。江南絲竹是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一帶的傳統器樂樂種,也是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是由長江流域民間的「吹打」「細樂」「絲竹」「清音」等合奏形式演變、發展而成,以輕巧、柔美、清麗、淡雅的風格受到人們喜愛,具有獨特的韻味和藝術的魅力,也側面的體現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景。
  • 廖昌永用聲音記憶展示傳統江南,倡議構建長三角音樂藝術發展聯盟
    上海音樂學院黨委書記徐旭、校長廖昌永受邀參會,廖昌永校長代表上音做10分鐘主題演講,展示我校為本次大會特別拍攝製作的《憶江南》與《長徵組歌》宣傳片,倡議構建長三角音樂藝術發展聯盟,賦能世界級城市群文化建設。
  • 【音樂百科】江南絲竹十大名曲
    3、《歡樂歌》          江南絲竹合奏曲。是明、清時期流傳在江南的曲調,用相同的旋律素材,採用變奏在前,原型素材在後的演奏方式,在江南絲竹樂曲中一個創新。樂曲旋律明快流暢、起伏多姿。結構富有層次,由快而慢,漸次高漲,表達了人們在喜慶節日中的歡樂情緒。
  • 【音樂百科】江南絲竹樂器的演奏風格
    樂隊組成比較協調,吹、拉、彈、打交織成具有江南韻味的豐富音響,每件樂器都有較多的演奏技藝,各自運用不同的手法即興發揮其特色。樂曲結構布局的處理十分機動,曲式的發展有較強的邏輯性和藝術性。  江南絲竹起初是用於茶樓休閒或家庭娛樂,特定環境的演奏,使江南絲竹缺乏生氣,其音樂一般為慢速,力度輕柔,結構篇幅冗長,技巧簡單,樂曲的情緒和色彩比較單調。
  • 打造長三角的舞林大會 2020首屆江南舞蹈節落幕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曹之光 記者 宋寧華)江南,不僅共享著小橋流水,共話著吳儂軟語,還共舞著優雅身姿。作為2020浦東文化藝術節的重要活動,10月18日下午,舞林大會·2020首屆江南舞蹈節在浦東新舞臺落下帷幕。
  • 「柔美糯」的江南絲竹餘音繞梁,最大規模社區巡演完美落幕
    年輕人奏響絲竹傳承的樂章 今年3月,市群藝館、上海市音樂家協會民族管弦樂專業委員會、各區非遺保護中心、江南絲竹保護傳承基地聯手啟動2018年上海市江南絲竹社區巡演。20個江南絲竹樂團,走遍16個區,開展了21場演出,是十年來上海最大規模的一次江南絲竹社區展示。
  • 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聯盟成立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王伊米12月26日,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聯盟在中國計量大學正式成立,將致力於推動長三角高等教育一體化發展。本次成立長三角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聯盟,是引領長三角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雙一流」建設,服務國家戰略和長三角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