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南轅北轍

2021-02-08 長島凍茶

《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是前兩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它講述了五個短小清麗又耐人回味的故事:

一對心底仍然愛著彼此的名人夫妻,卻為了各自前程選擇各奔東西;一對心懷民族音樂追求的樂手伉儷,卻日日夜夜在景區餐廳演奏流行曲目;還有一位長相不討喜卻才華橫溢的薩克斯風樂手,安於躲在自己的小角落玩音樂,最後卻仍然聽從經紀人做了整形,滿臉打著繃帶向自己曾經最鄙夷的名流自我推銷。

 

這些人物的人生選擇看似和自己的內心矛盾,卻又在某種隱秘迴旋的邏輯層面上自洽統一,比如名人夫妻對彼此價值觀裡「物質幸福」的成全,與獨子關係冷淡的樂手夫婦要維持生計才有一切其他可能,而薩克斯風樂手這樣的「妥協」賭的是讓更多人看到他、聽到他的機會。

 

《小夜曲:音樂與黃昏五故事集》

後來,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成了我論文的主題。交完論文第三天,在辯論節目《奇葩說》裡聽到馬東說的一番話,意外地與我的論點遙相呼應,也讓我真正開始發覺石黑一雄如此設計的背後是多麼真實的人生,包括我自己的人生。

 

石黑一雄本人,其實曾經最想成為的是一名職業樂手,在屢次失敗後才嘗試文學創作,最後卻又因為小說上的成就讓人們發現了他對音樂的偏愛。頗有一絲詹青雲所說「世俗的成功才給了人不被世俗聲音左右的自由」的意味。

 

年輕時的石黑

在那場辯論的結尾,一個頗為理想主義的論點最終取勝,馬東高超地總結——其實人們「想聽到的」和「實際會去做的」往往背道而馳。因此,即使在現實中絕不會這樣做,卻仍會想聽到這個觀點,因為那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人們即便決定了向東走,心裡會想著西邊。即使決定了向北去,南方的溫暖仍會有巨大的吸引。因為人——就生活在這樣的矛盾之中。

 

除了我的論文外,馬東南北的比喻,也讓我想到「南轅北轍」這個成語。雖然查證典故後發現它的貶義屬性——指的是行動與目的相牴觸。但我仍想借用這四個字,在這裡賦予它一個絕對錯誤卻或許相對浪漫的新解:

萬一,我們的內心其實對這樣的南轅北轍心知肚明呢,並非因為馬好、因為錢多、因為車夫技藝嫻熟,而是出於某些考慮,我們明知道方向在南方卻依然決定向北奔馳呢?即使那在當下的時間空間語境下、在外人甚至是那時的自己看來,是多麼自相牴觸多麼迷茫愚鈍呢?

 

如果我們一路向北,心裡卻一直惦念著南國的溫暖,而南方就在那兒,我們真的要義無反顧地掉轉船頭奔向南方嗎?

 

(二)

今年也許是我最渴望南國溫暖的一年。三個月前,我卻坐上從香港到倫敦十幾個小時的夜航。最終落地在一個比漠河還要北一點的北境小城。

幾乎每一天,我都會想念初夏在廣西北海的小島假日,想念廈門環島路熾烈的陽光和暑氣,想念永遠潮熱溫暖的臺灣,甚至「想念」因為疫情其實沒能成行並無實際體驗的峇里島。

 

潿洲島上的鄉村小路

從文學跳到口譯的專業跨越外,還有從好不容易憋來的「安全區」跨回「重災區」的跨越。

逆行背後的考量縱橫蜿蜒。或是抱持著夏天時的積極樂觀,或是準備好了十足的防疫物資不妨勇闖,或是覺得剛好可以適應未來遠程口譯進一步發展,或是這些那些心理都或多或少摻雜一些,覺得無論如何,都是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風險可控,期許仍有,就願意這樣選擇。

於是,不是不眷戀國內的生活,不掛念家裡的親人,不懷念國內的美食,卻毅然決然地排除一個個小困難飛到這裡迎接新的困難。

 

意外的是,文學研究雖然在學業裡暫時告一段落,文學或文藝的話題仍然時不時和我不期而遇

在視頻平臺尋找中文演講練習材料時,又撞見了駱以軍、撞見了簡嫃、撞見有幸見到幾次的畢飛宇,撞見了嚴歌苓、楊牧、齊柏林,還有曾在紫金港默默保持著距離看著她與愛人一起走進學校圖書館的王安憶。

 

楊牧的詩

還有一個深夜,在知網閒搜文獻,看到今年畢業同儕的論文悉數「上架」,同一頁列表排列下來的,是那些曾經在研二研三許許多多個深夜裡反覆琢磨的詞彙和題名,心裡仍不免一陣激動。

跟朋友說,再看到這些題目又覺得好有意思,好像又可以去「大幹一場」,這就是「置身事外」後的天真莽撞吧。在我心中,現在的我「雖不能至」,總歸會覺得文學仍是一片值得付出心血的大花園雖然這花園布滿荊棘與迷宮,仍然「心嚮往之」

 

一路向北,心裡一直惦念南國的溫暖,但我們真的需要義無反顧地奔向「南方」嗎

不。

 

曾經的我可能會覺得哪怕只有一點點念頭也要立馬動身。現在我卻覺得——它在那裡就好。

人生所選擇的路,內心嚮往的路,它們可以重合,但也可以並存。並且,這並不一定是個遺憾,也可以是美好

 

南方可以永遠只是一個溫暖的寄託,是生活理想的投射,讓身在北方心繫南國的人,在朝九晚五的地鐵上人山人海念著南方的碧海藍天在北海公園覆蓋著厚厚白雪的時候想著嶺南的木棉花開得正豔,在最疲憊的時候慰藉心靈。


因為想像永遠優美於現實,翻轉之後總是圍城。

 

泰恩河對岸蓋茨黑德·超市前的道路

現代人是遷徙的物種,一直嚮往著歸家,卻又總是背井離鄉,不也是一種南轅北轍麼?

一方面,南轅北轍的矛盾狀態是人生的常態。另一方面,它構成了靈魂裡不安分的因子

它們不時在深夜裡沸騰翻湧,讓我們不要一味地在北方的寒夜裡麻醉自己渾渾噩噩,讓我們一遍又一遍地質問自己拷打自己:「在這裡究竟為了什麼?熱愛什麼?想要什麼?會無悔嗎?」

 

想通之後,不管是留在「南方」還是「北方」,都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因為留下的,會是一個對自己的人生更負責、看得更清楚的自己,更了解生命意義的自己。

儘管這可能需要一點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但人生的確永遠不會事事如願。而如果對當下所做的事情不太滿意,可能對於真正想去做的也還沒有十足堅定十足勇敢的去冒險的決心。

 

羅伯特·弗羅斯特那首《未選擇的路》總在畢業季讓無數面臨選擇的畢業生深夜痛哭,拉人去燒烤攤喝啤酒談人生,第二天只留下腫脹的肚皮和仍然混沌一片的大腦。

 

面對人生和生活裡的無數條道路和選擇,我們不可能走所有的路,所以必然會有未選擇的路,會有這種事後反芻出的假想,這種「南轅北轍」,可能就是人生的真相之一

我們的糾結,我們的悔恨,我們的一次次迷惘與失落,我們一次次地感慨「好像沒有過好自己的人生」的懊惱。讓我們以為自己後悔就是輸了,以為是自己當初沒有做好選擇,以為會有一個更好的人生版本,以為未選擇的路總藏著更驚心動魄的美景。

不。未選擇的路之所以迷人,正是因為從未走過。

人生之所以會因為思考「未選擇的路」多了一絲意味,不是因為想通了這個問題,而是因為知道這個問題想不通。但即便如此,那條從沒踏上的林間小路,仍然值得念想——它會分出多少條交叉的小徑?樹葉四季的顏色會有怎樣的變化?木葉間漏下來的光會以怎樣的形狀照在地上?

 

沒有選擇的路可以是激勵,可以是心裡美好嚮往的投射,是蓋茨比的綠光,是劉子驥的武陵源生活與人生的本質,是始終既對立又統一,始終有千萬個角度去解讀,始終「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又其實「怎樣都好」

 

(四)

南轅北轍,正統的成語解釋裡指的是行動與目的剛好相反。在自己的借字演繹中,我卻看到這個矛盾和錯誤裡的詩意和浪漫道路向南開闊敞亮,卻朝北策馬,鑽進密林泥淖。

 

畢竟我們的人生其實始終就存在一對終極矛盾,那就是生死。

沒有人生下來是主動奔向死亡的,只是沒有選擇,但越是懼怕死亡,人們越說要活在當下,要活得更精彩,向死而生

我們一直朝著老去和死亡行走,但我們在意的,卻始終是生命裡純良美好的東西,是青春與記憶,是鮮活的生命力珍貴的人世間

 

在當下的時空語境下,我們的生活裡有很多選擇看上去南轅北轍,外人甚至自己都不甚理解,看似行動與目的相背離。但經年之後,人們卻常常會發現,當年一個小小的轉彎,一點小小的偏離,竟然會帶來一個或許影響一生的美麗意外。

我們的人生,看似朝著一個既定的方向奔去,車軸的方向順著時間流逝的方向,我們無力改變。但我們的行為裡卻是驚人的活力,是熱愛,是創造。

如果說某些南轅北轍,是因為我們錯誤的估盼,或是明明可以主動避繞的彎路,那麼這一對生死的矛盾,這一對貫穿了生命長度的南轅北轍,是明知道盡頭是生命的終結,卻拼了命地活。是不願溫和地走進良夜,寧願南轅北轍、曲折但豐盛地度過一生。是潮水不止,步履不停。


相關焦點

  • 楊福東:「南轅北轍」的藝術與人生
    三年裡,其個展已達十餘場,其中包括回顧性展覽《陌生天堂:1993-2013》(美國),早期舊作展《在別處》(義大利)、《偶發的劇本》(新加坡)、《電影中的風景》(墨爾本)、以及即將在上海開幕的《南轅北轍》。
  • 「南轅北轍」的歷史故事,照出人生的影子,多少人有這樣的感悟?
    南轅北轍是一個成語,來自戰國時期的一個歷史故事,很多人對這個故事非常熟悉,大家對這個故事的理解也基本上相似。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並且要朝著這個目標前進,如果方向搞錯了,再怎麼努力也是沒用的。
  • 談古論經|南轅北轍
    在今天的節目中我們將為您講述成語故事南轅北轍,之後會和您分享神的話語。如果您對今天的節目有感動或是對節目有意見、建議要分享給我們,請關注我們的公眾微信號「全球愛之音」,在微信平臺上留言,我們的牧者會給予回復的。接下來請收聽本期的談古論經,首先請聽成語故事南轅北轍。
  • 南轅北轍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背道而馳,反義詞有:有的放矢,南轅北轍是貶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賓語、定語;含貶義。南轅北轍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南轅北轍(nán yuán běi zhé)成語釋義: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 成語中的智慧:《南轅北轍》是瞞天過海還是行動與目的相反?
    3、 南轅北轍應是他人對此人的評價,而非是此人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如果是這樣,我們又怎能確定評價之人的評價與評價對象事實之間的關係一定吻合呢?我們是否隨著評價者的路子走而真正忽略了被評價之人?4、 我們只是局外人,看法很簡單,但我們怎知那人的生活實際呢?是否那人南轅北轍有當時不為他人所知的情況所致呢?
  • 馮小剛《南轅北轍》開機,「浪姐」藍盈瑩、金晨出演,陣容強大
    近日,由馮小剛執導的都市女性群像電視劇《南轅北轍》開機,該劇講述了五個女性在攜手創立「南轅北轍」餐廳的過程中,收穫成長與愛情的故事。作為一位電影界的知名導演,馮小剛上一次拍攝電視劇,還要追溯到97年的《月亮背面》,而《南轅北轍
  • 馮小剛《南轅北轍》開拍,「浪姐」藍盈瑩、金晨出演,陣容強大
    近日,由馮小剛執導的都市女性群像電視劇《南轅北轍》開機,該劇講述了五個女性在攜手創立「南轅北轍」餐廳的過程中,收穫成長與愛情的故事。作為一位電影界的知名導演,馮小剛上一次拍攝電視劇,還要追溯到97年的《月亮背面》,而《南轅北轍
  • 馮小剛《南轅北轍》開機,王珞丹藍盈瑩主演,五位男主背景太強大
    這部電視劇也是馮小剛導演即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月亮背面》之後,時隔24年再次拍攝電視劇,能夠說服大導演馮小剛再次下凡,還是非常不容易的,馮導一向對劇本的要求非常高,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電視劇《南轅北轍
  • 馮小剛下凡,23年後再拍電視劇,《南轅北轍》女主不是正常人
    而就在最近,有爆料新劇《南轅北轍》已經開始籌備拍攝了,導演正是馮小剛馮導。馮小剛可是大牌導演,他導演的《手機》、《甲方乙方》、《不見不散》、《大碗》都是中國電影史中裡程碑的作品,而且馮小剛除了在剛入行的時候執導過《北京人在紐約》和《一地雞毛》這兩部經典作品以外,最後一部執導的電視劇是97年的《月亮背面》,時隔23年,馮小剛竟然自降身價執導電視劇《南轅北轍
  • 南轅北轍:開機馮小剛變老明顯,藍盈瑩擔任女主,放棄成團很明智
    在9月6日,有網友曬出一組劇組開機照,稱由馮小剛導演的30集都市女性群像劇《南轅北轍》在當天開機,同時還艾特了劇中眾多女性主演,包括王珞丹、藍盈瑩、金晨等,而男主有韓庚、李光潔、鄭業成、楊旭文等藍盈瑩出現在《南轅北轍》主創名單中,也證實了此前網友爆料:藍盈瑩不會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因為她拿到了一個完全不輸浪姐成團的影視資源。而在成團夜當晚,藍盈瑩的票數也果然是倒數第一,和她的努力與實力完全不匹配。
  • 小散心態:南轅北轍的做夢股民
    南轅北轍的做夢股民來自:理想論壇(55188.com) 作者:小散心態魏國有個大富豪打算去拜訪秦王,駕著馬車出了安邑的西門
  • 藍盈瑩情願墊底,也要做馮導新劇女主,「南轅北轍」開機陣容強大
    藍盈瑩情願墊底,也要做馮導新劇女主,「南轅北轍」開機陣容強大陪大家度過這個夏日最火的綜藝節目,無疑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了,團圓之夜的節目播出也突然在無任何預告的情況下,引爆了收視率以及網友們的轉發討論。
  • 於家翊和張豆豆起爭執:戀愛觀「南轅北轍」,幸福感全毀了
    原因特別的簡單,於家翊和張豆豆的爭執來源於一點:戀愛觀「南轅北轍」。於家翊和張豆豆兩個人相處的時候,還是很愉快的,但兩個人都考慮到了以後談戀愛的問題,其中很棘手的就是「異地戀」。「異地戀」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經常見面和經常聯繫,這樣就會讓感情漸漸淡下來。
  • 兩種個性的南轅北轍
    在搖曳露營中,我們能看見志摩凜和撫子兩個人的性格南轅北轍,志摩凜熱衷於一人露營,感受一人的浪漫;撫子充滿活力,覺得露營就是要和朋友們一起,一同感受露營的喜悅。
  • 國內卻南轅北轍,中國芯將何去何從?
    國內晶片研發路徑南轅北轍 在經歷華為晶片事件之後,國內半導體領域幡然醒悟。所以就目前國內晶片科研情況來看是:南轅北轍的!
  • 終止執迷不悟,南轅北轍的人類怎麼逆轉?
    老實說,沒有佛陀、老子、耶穌等聖人作引導,沒有西方前赴後繼的一幹哲學家們推波助瀾,人類的生存發展沒有這麼迅速,人類的生存競爭沒有這麼激烈,人類的生存內容沒有這麼複雜,人類南轅北轍這掛馬車沒有跑得那麼遠。人類的精英們都在作出不懈的努力,他們都在千方百計使生存合理化,使生存競爭理性化,使生存邏輯圓滿化。
  • 正反角度理解,竟然南轅北轍
    正反角度理解,竟然南轅北轍文丨二指禪掌門丨掌門原創作品丨轉載請註明出處丨今天午餐時間,不知誰的音箱傳來成龍大哥的《真心英雄》。那句「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為同事之間的話題。因此,與其抱有幻想怨天尤人,不如努力生活,成就自己的美滿人生。所以,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就是告訴我們,成功都是要經過努力才能得到的,那才是人們心中的真心英雄。」【掌門原創,抄襲必究!】
  • 南轅北轍 佛陀航空一航班竟飛錯機場
    航空圈訊 尼泊爾佛陀航空(Buddha Air)日前鬧出一個大烏龍,一個國內航班竟然南轅北轍,飛錯機場!
  • 楊祐寧結婚,郭採潔上熱搜,與她主演的《下一任:前任》南轅北轍
    電影是美好的,還有後悔的機會,還有挽救的餘地,還可以利用攻略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現實中的郭採潔卻與她主演的電影南轅北轍,她的下一任不是前任,她的前任已經另有他人,因此在楊祐寧宣布結婚的這一天,郭採潔果不其然地上了熱搜,畢竟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怪不得娛樂圈中的藝人不願意公布戀情了,畢竟成敗都會被人津津樂道。
  • 《賽德克-巴萊》遭票房意外 市場口碑南轅北轍
    市場與口碑南轅北轍  魏德聖歷時12年打造、投資高達1.7億元人民幣的臺灣電影《賽德克·巴萊》於5月10日在大陸公映,但其市場的遇冷讓很多業內人士感到惋惜。影評人木衛二在首映當晚發微博稱,「這部電影給我的震撼很大。必須呼籲京滬廣深等地給電影增加排片場次,像三裡屯美嘉今天一場都沒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