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眾多的演員中,有這麼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外形條件上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力求與現實存在的角色形態外貌上的神似,這群特殊的演員被稱為"特型演員",多以演繹生涯只演一個人物為主。
而盧奇就是這樣的一位特殊的演員。在盧奇的演藝生涯中,曾在40多部文藝作品中飾演"鄧公"這一偉人,也正是由於對"鄧公"的塑造,盧奇被人們所深知。
現在已經67歲的盧奇,看起來還是那麼的神採奕奕,從他那一雙深邃且炯炯有神的眼睛,還是能讓人們瞬間想起對中國社會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小平同志。
盧奇的父親是一位地下黨員,母親是一名軍人,在這種家庭背景的影響下,盧奇毅然決然的報考了文藝兵。
那個動蕩的年代,盧奇的父母和當時的絕大多數人一樣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幸運的是,盧奇並沒有被影響到,他順利的進入到了部隊的文工團。
"文工團在那時就像我的失樂園",盧奇曾這樣說過。他在部隊裡做過節目報幕員、演過話劇甚至還接觸到了自己之前沒有了解過的舞蹈。
後來,盧奇從部隊成功考入了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也是從這時候開始,盧奇正式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盧奇接到的第一個角色是《山城雪》中總理的警衛員,這不僅是盧奇演藝生涯的第一個角色,而且盧奇也是扮演這個角色時認識自己一生的伴侶"唐萍"。唐萍的美貌深深吸引住了年輕的盧奇,而唐萍也對這個有才華的男人著迷,就這樣,兩人在在電影殺青之後不久就確定了關係。
唐萍是一名京劇演員,確定關係後,在丈夫盧奇的鼓勵下,唐萍也成功考入了四川人民藝術劇院,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後來兩人恩愛了40年。
剛開始,盧奇接到的只是一些不起眼的角色,並沒有受到導演的注意,但經過幾年時間的打磨,他終於迎來了演藝事業的轉折點。
當時"陸家林"導演正在籌拍電影《百色起義》,由於外形酷似小平同志,陸家林很快注意到了盧奇,並成功的飾演了《百色起義》中"鄧公"一角,這是盧奇第一次飾演如此重要的角色,盧奇與鄧公的緣分也從此開始,盧奇之後的演藝生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究如何飾演小平同志這一角。
與以往扮演的角色不同,小平同志在中國社會的發展和人民心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盧奇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曾在採訪中說到:"小平同志是我們愛戴的領袖,如果我演的不像,就是辜負了民眾對於我的期望"。
為了達到小平同志的形神兼備,盧奇想盡辦法的去搜集小平同志的錄像和攝影圖片,只要一得空,他就會拜訪與小平同志一起生活和工作過的親友,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反覆揣摩小平同志的表情、形態等。
"塑造小平同志的形象,必須要抓住這個人物的核心點—魂和神",他不僅僅只在小平同志的外貌上做功課,關於小平同志的精神世界,盧奇也是下足了功夫。
為了充分了解小平同志的思想,盧奇閱讀了大量關於小平同志的文獻資料,了解到了小平同志在各個時期的性格,使其在影片中由內而外表現出了小平同志精神和氣質。也正是盧奇的這種對於表演藝術的嚴謹的工作態度,使得盧奇受到了多方的認可和評價。
盧奇回憶道,"出演小平同志這樣的偉人,有苦也有樂"。對於盧奇來說,最痛苦的過程莫過於化妝了。
在1989年《百色起義》的拍攝過程中,由於盧奇的眉毛太過於濃密,不符合小平同志的形象,而當時沒有現在的這種化妝技術,於是化妝師就開始拔他的眉毛,整整拔了一半,疼的盧奇直發抖。
在拍攝時,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與小平同志的年齡差。那時的盧奇還不滿50歲,要演出70歲到90歲的小平同志著實困難,所以必須要畫一種特別的妝,將鬆弛的眼袋、突出的顴骨全部堆在盧奇的臉上,用盧奇的話來說就是"痛苦死了"。
而比化妝更難熬的時待妝等待的時間,據盧奇回憶說,每次待妝的時間都要十多個小時,最難受的感受就是癢,忍不住也不能動畫好的妝,只能用力的拍大腿、跺腳。
盧奇表示,雖然工作辛苦,但是能把偉人的形象通過熒幕表現出來,吃再大的苦,他也覺得值。
盧奇將自己的一生都撲在了演繹小平同志這件事情上,除了自身的努力,家人的支持的也是盧奇堅持下去的動力,並且他的女兒和女婿也參對到了其中。
而盧奇的女婿徐白曉也曾在一部影視作品中扮演了年輕時候的小平同志,而女兒盧洋在《出山》中扮演了小平同志的女兒鄧楠,這樣奇妙的緣分不禁讓人感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現如今這個浮躁的時代,絕大部分的演員都將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藝術上的造詣越發降低,越發不想沉澱自己,導致現在很難再出現像盧奇這樣敬業的藝術家演員。"藝術不是技藝,它是藝術家體驗了的感情的傳達",盧奇的整個演藝生涯都在詮釋這句話。
他嚴謹的工作態度以及對藝術一絲不苟的性格,正是現在大部分演員所欠缺的並且應該學習的,對於盧奇的工作態度與為人,我也是相當的佩服。
他使我們在這個時代有幸看到了以前鄧公的風骨,看到了我們這個優秀的中華民族傑出代表是什麼樣的,看到他們有著怎樣的思想,是如何在那個艱苦的年代奮鬥的,這對現在的青少年的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這才是我們時代的楷模,盧奇飾演的"小平同志"是無法超越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