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蘇州 文/陳楚珺】
出演了多部影視作品,飾演的卻幾乎都是同一個角色。大家對他的樣子應該都不陌生,他是盧奇,扮演銀幕鄧小平的特型演員。
昨天(20日)下午,盧奇作為重大革命題材電影《鄧小平小道》的主演,和攝製組一起來到蘇州,在蘇州廣電參與該片的出品籤約(蘇州)暨海報發布儀式。
盧奇是重慶人,因從小熱愛文藝而考入文工團,做過報幕員、拉過二胡、演過歌劇,還跳過舞,直到1974年,才正式成為一名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演員。
從1979年初登熒幕,扮演周恩來的警衛員小閻,到1988年主演《百色起義》,獲得第10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盧奇一舉成名,還有了「神州第一鄧小平」的稱號。
作為特型演員,盧奇已經扮演了60多次的小平同志,而此次《鄧小平小道》卻格外不同。
「以前的影視作品中,我大多都是表現鄧小平在會上講話、指揮戰鬥的場景,但這次不一樣,《鄧小平小道》中,他是一個和工人們一起勞動的普通人。」盧奇告訴看蘇州記者。
《鄧小平小道》講述了1969年鄧小平在江西勞動期間的感人故事。為保護和照顧小平同志,當地工人群眾為他開闢出了一條500米長的小路。三年多時間,小平同志每天往返在這條小路上,觀察和思考中國的道路和民族的未來。這條小路連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人們把這條小道親切地稱為「小平小道」。
「拋開領袖身份,鄧小平是兒子、是丈夫、是父親,是個普通人。南昌的大夏天,他自己提水桶洗澡,還自己挖廁所,積肥,種菜。」盧奇說,「作為演員,我要做的就是把他在江西這3年4個月的生活鮮活地表現出來,通過點滴細節,呈現他的人情、人性、人道。告訴觀眾們,雖然他的生活歷經磨難,但他對民族、國家、百姓、家人依然有著滿滿的愛。」
拍攝時,盧奇正好67歲,和影片中的鄧小平年齡一致。為了塑造好這一人物形象,除了在外貌神態上下功夫,盧奇還常常和編劇、導演交流,挖掘人物的心理狀態:「要從根本上把握他的『魂』和『神』,放下架子、『不端著』,還原偉人普通的一面。在平凡、樸素中見偉大,就有可能在大銀幕呈現並無限接近真實的鄧小平。」
因為鄧小平有洗冷水澡的習慣,盧奇也還原真實,拍攝了洗冷水澡的鏡頭,攝製組工作人員都直呼敬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鄧小平小道》編劇王興東更是說:「盧奇的付出讓我覺得心裡很暖,他真實貼切地詮釋了鄧小平這個人物,他是一名偉大的演員。」
而對於蘇州,盧奇告訴看蘇州記者,自己曾多次來過:「我對蘇州的高速發展感到驚訝、高興,蘇州正在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標邁進!」
活動中,盧奇還專門為蘇州寫了一幅筆力遒勁的書法作品——《小康路 蘇州行》。他介紹,這句「小康路 蘇州行」是一語雙關,既是說蘇州在小康路上行進,還說出了蘇州在小康路上發展是很行的,發展得非常好!
責編:方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