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平江街區的蘇州狀元博物館

2020-12-24 蘇州檸的旅遊人文景

平江路古名叫做「十泉裡」,是一條有著八百多年歷史的老街,約有三裡路長。平江路兩側的橫街窄巷眾多,比如東花橋巷、曹胡徐巷、大新橋巷、衛道觀前、中張家巷、大儒巷、丁香巷、胡廂使巷、鈕家巷、懸橋巷等等,所以去平江路可以多種選擇。

我乘坐地鐵1號線,在臨頓路站的3號出口,沿臨頓路北行,隨性轉入一巷口,正是鈕家巷。走不遠,有意無意間遇見了蘇州狀元博物館。這是計劃之外的緣分,當然不能錯過。

蘇州狀元博物館原址可是四朝元老蘇州狀元潘世恩故居,已有200年的歷史,為古鳳池園的一部分。200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主要介紹了以潘世恩為代表的整個獨具特色的姑蘇狀元群體,展出了與蘇州狀元文化相關的珍貴文物。

欣欣然經門廳,過一狹窄的天井,來到不大的轎廳。進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書寫著「狀元府第」的牌匾和「蘇州古代狀元分布圖」。一目了然,直接見證「姑蘇狀元甲天下」的盛況。

據統計自隋代開始科舉,至清末廢除科舉,共產生文武狀元七百名左右,其中蘇州佔比為全國各州之首。唐代蘇州狀元八人,宋代蘇州狀元八人,明代蘇州狀元九人,清代蘇州狀元二十六人,合計五十一人。

一如國學大師錢仲聯之評論:「夫一郡之地,自唐迄清一千三百餘年間,狀元乃有五十人之眾,就清代而論,佔全國狀元總數四分之一弱,舉國無有也。」而清代文學家汪琬甚至誇讚蘇州特產只兩樣:一是梨園子弟,一是狀元。

蘇州能夠產生那麼多的狀元,我對一些資料的閱讀理解,認為有三個重要因素。一是江南富庶的經濟為讀書人提供了安心科舉的穩定環境與優越條件,亦即生活有保障。二是北宋以後重文風氣的影響及府學縣學的廣泛普及,則為蘇州讀書人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條件及文化薰陶。特別是名相範仲淹在北宋景祐二年(1035)創建蘇州府學,聲名鵲起,為蘇州文運昌盛奠定了基礎,是狀元、進士的搖籃,亦即有著良好的教育大環境的保障。三是在科考方面,蘇州子弟又有很強的應試技巧和系統的訓練手段。用歷史學家顧頡剛的評論就是:「蘇州地主家庭訓練子弟適應科舉制度之才能,其技術性在全國為最高。」亦即有著系統性和實效性的應試訣竅與方法。

另外,強大的師資力量也是非常關鍵。例如曾經位於現「可園」內的「正誼書院」,其講席包含了鐵保、汪志伊、林則徐、李鴻章等人。至於蘇州除了文狀元,還先後出了五個武狀元,如朱起宗、周虎、劉必成、陳大猷等,是不是有點令人驚訝呢?

蘇州狀元還出現過祖孫狀元、叔侄狀元、親家狀元,以及兩科狀元蟬聯、三科狀元蟬聯等。當然,再厲害的還是長洲歸氏——天下狀元第一家,先後出了五個狀元!

作為鳳池園一部分的潘世恩故居,座北朝南,現存三落四進,依次為門廳、轎廳、大廳、內廳。大廳即留餘堂,曾是潘世恩當年接待貴賓和舉行婚喪禮儀活動的場所。蘇州狀元博物館主要位於西落,其它兩落現闢為「太傅第江南小劇場」了。所以從轎廳是不能直接去大廳留餘堂的(留餘堂並沒有規劃在博物館內),必須從轎廳退出,由天井往西,跨過一條狹窄暗弄,就可以進入西落順序參觀。

首先是一個不大的方形院落。院落西南角位用湖石圍砌了一個離得不高的花壇。花壇中間是一棵挺拔的樸樹,樹的周圍植有南天竺,間隙與石縫處是鬱鬱蔥蔥的茂盛的沿階草。院落的東北角立一祈願牆,上面有序掛滿了紅繩小竹牌。牌子有兩種,一種刻著御賜「福」字,一種是欽定「狀元及第」。祈願的人就是在牌子反面寫上自己的心願,如「年年都是三好生」、「考上清華北大」等,然後就是虔誠地將牌子掛在牆上。我想這一定很合符孩子和家長之願,算是在狀元博物館粘點狀元的才氣!

在祈願牆的左前方,有一個卡通狀元郎,使嚴肅的博物館多了一份童趣。祈願牆後就是硬山頂三開間鴛鴦廳。鴛鴦廳是主人會客休閒的地方,廳堂用掛落隔開,分為外廳和內廳,外廳接待貴賓,內廳則作親屬密友會客之用。入門兩塊藍底鑲邊金字牌匾,分別是「科甲鼎世」和「篤志經學」,頓使廳堂熠熠生輝。廳內有眾多相關狀元的文字資料,這裡摘要介紹一下狀元的應試軌跡。

明清科舉考試狀元產生程序包含以下多個環節。一,凡應試者,不論年齡,均稱童生。二,童試在地方舉行,合格者稱生員,第一名稱案首。三,鄉試在省城舉行,合格者稱舉人,第一名稱解元。四,會試在京城舉行,合格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五,殿試,在京城舉行,合格者稱進士,第一名稱狀元。一甲第一名:狀元,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三名:探花。

出鴛鴦廳前往紗帽廳,需要經過一個庭院。院子的布置不同於前院的對角式,而是中間留道,兩邊是綠植。靠近西邊院牆是用黃石壘砌低矮假山,山頂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悠然看著高牆外的世界。幾枝臘梅、紫錦木和南天竺眾星捧月般簇擁著梧桐,唯有沿階草彎腰低頭默默無言。

靠近東邊牆壁的是用黃石砌築的淺花壇。中間一棵長著長刺的柞木,左右是綠意盎然的兩枝桂花樹。三棵樹倒亦相安無事,未知己有多少年的風雨相伴?

紗帽廳,前廳大,後廳小,平視如紗帽狀。前廳中央有南木雕刻掛落一幔,雕刻精細,掛落中置紅木炕床一座,是會客時招待上賓席位。在紗帽廳四周的頂梁上,有十二朵木雕祥雲,至今仍然金光閃閃,整座大廳高大寬敞,肅穆莊重。據說紗帽廳非一般建築,必須奏請朝廷批准後方能建造。

最喜座南朝北的一小間,我以為是讀書間。有牌匾「麟閣芸香」,有聯曰:「富在知足貴在不辱;勤能補拙儉能養廉」。一桌一椅,兩排博古架。陽光從窗戶灑落,照耀著少年小潘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喜悅和神採飛揚。同時,作為為官五十餘年,歷事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他是蘇州狀元中及第後重逢甲子的人,所以在《清代科舉考試述錄》說他:「科名官階之崇,年齡之壽,實清代一人而已。」又《潘文恭公福祉》稱潘世恩為三百年中第一福氣之人。

潘世恩一脈,狀元一,進士八,舉人十六,成為清代姑蘇官紳典型代表,享有「天下無第二家」之譽,民間習稱為「貴潘」。功成名就福祿壽喜,「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亦或潘老的內心是否也滋生幾分「老夫卿發少年狂」的豪氣幹雲呢?

紗帽廳和後廳之間的庭院由一道帶月洞的築脊粉牆分割為兩部分,從而營造了庭院深深的印象。月洞南面有「虛懷」兩字,不規整石塊鋪砌的地面簡潔明快。月洞北面是「清趣」兩字,院落進行了用心布置。月洞左手是一小片剛竹林,微風拂過,亭亭翠竹婀娜多姿。頗能生出幾分「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閒情雅致!

月洞右手是用湖石砌築的淺花壇,栽植的是枝葉茂密的羽毛槭和一棵雞爪槭。待到深秋時,如火的紅豔將是如何地奪人眼球?「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又將增添多少情趣?牆壁上蔥蔥鬱鬱的地錦,展示著蓬勃的生命力。

走進硬山式三開間的後廳,很是宏敞氣派。經過200多年的風風雨雨,潘府難免給人一種衰老的感覺,但昔日雍容華貴的風貌依稀可見。即使立柱上的油漆已經剝落,但仍能顯示不同尋常的威儀。即使雕欄、花窗色澤枯槁,但仍然支撐住歲月的凝重。那窗眼,那紋飾,飽含著多少酸甜苦辣,多少看不透的豐富內涵?一塊磚,一塊石,以及牆上的苔蘚,寫滿了昔日的輝煌和歷史的滄桑。

後廳展示著狀元服飾等相關用品和狀元故事。所謂「姑蘇文盛出狀元,千古風採著青名」。蘇州狀元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在藝術、學術等領域亦頗有建樹,如狀元書法家吳寬,興辦崑曲家班的申時行,《續資治通鑑》作者畢沅,歷史與地理學家洪鈞等。

蘇州狀元深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大多數人品行端正,耿介正直,德才兼備,為官清正廉潔,守法執法。而在民族氣節上,蘇州狀元剛正不阿,其中不乏極具愛國情懷的剛毅之士,在國家遭受危難之時,能夠拋卻書生的文弱氣息,挺身而出,其壯士豪情令後世為之動容。蘇州狀元以天下為己任,如「兩朝帝師變法維新」的翁同龢,「狀元辦廠實業強國」的陸潤庠,「誓死護城忠烈抗金」的周虎,「狀元練兵御倭衛國」的沈坤,「撰擬碑文界分中俄」的徐元文等,都是胸懷家國,對中國歷史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彪炳千秋。

從後廳出,轉入一條由暗弄改造的狀元文化廊。廊的頂部是一排華麗的宮燈,灑一片桔黃色的溫暖之光。廊的兩邊牆上分別裝飾著一幀幀扇面和一幅幅年畫,還有一條條吉語,如「金榜題名」、「連中三元」、「衣錦還鄉」、「狀元及第」、「蟾宮折桂」等等。

告別蘇州博物館,去平江路的時候,不要忘了去懸橋巷走走。或許不經意還能遇見蘇州狀元洪鈞和賽金花的浪漫愛情故事呢。

如果帶著孩子,那麼去平江路唯一的廊橋雪糕橋坐坐吧,讓孩子從小把「孝」字放在心中央!

相關焦點

  • 自駕2小時,帶你了解蘇州古城+園區
    1、古蘇州部分:平門橋->齊門橋->婁門->相門水城門->平江歷史街區->觀前街->幹將路->石路->閶門遺址->城隍廟->報恩寺塔->拙政園2、新蘇州部分:
  • 美甲貼上線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 蘇州文創產品融入世界
    本報訊(記者 嚴松 通訊員 嚴潔 顧婧)昨天零點,雙十一購物節正如火如荼時,一款以埃及的蓋亞·安德森貓青銅像為設計靈感創作的美甲貼也在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內正式上線,這款由姑蘇區文創企業雲邊鋪設計的文創產品成為姑蘇文創融入世界的一次有力嘗試。
  • 寰宇城環||探訪蘇州山塘街
    時光閃回明清時,山塘街是中華大地商貿、文化最為發達的街區之一。至今日,山塘街因其形似神似古蘇州城被稱之為「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石頭記》開篇第一章云:當日地陷東南,這東南有個姑蘇城,城中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山塘街接閶門。水鄉蘇州,河道多,橋多,山塘街最具蘇州街瞿水巷特徵。
  • 小心陪你過夜生活的蘇州人!有錢,有時間,真愛!
    05 博物館奇妙夜 延長博物館開放時間,增加狀元博物館喜劇《金榜題名時》等演藝類、互動性夜遊體驗項目,推出「博物館奇妙夜」夜遊產品
  • 蘇州運河文化遺產活態傳承保護之思考
    蘇州作為運河「線」上的重要一「珠」,如何利用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優勢,重塑蘇州「運河城市」新名片?蘇州是大運河流經的重要歷史名城,運河穿城而過,許多河流又與運河縱橫交錯。古代蘇州之所以成為萬商雲集的「四大聚」之一,正與大運河息息相關;時至今日,蘇州近一半的貨運量仍由水路承擔。
  • 吳儂軟語大比拼,新蘇州PK老蘇州,結果出人意料……
    為促進蘇州話的傳播拙政園片區(平江街道)開展「平江大講堂」—平江街道蘇州方言大賽系列活動平江本次比賽以「講講平江路、觀前街的故事」為主題,進行一場蘇州方言演說,分為老蘇州組和新蘇州組進行。有這麼多老蘇州、新蘇州、洋蘇州一直堅持說蘇州話、學習說蘇州話小小蘇表示無比的欣慰和開心
  • 初來乍到的蘇州,三條街必去,歷史、美食、人文故事都藏在這裡
    初來乍到蘇州城,不能只去逛本地的老街,城裡的老街到處都是,而這三條街是到蘇州去必逛的街區,他們是蘇州老街文化的代表。在蘇州城內,平江路歷史街是最著名的老街代表,這裡小橋流水,古色古香,古色古香的民居保留了明清時期的老建築,巷子錯落,青石鋪路,至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
  • 蘇州最全逛馬路攻略:8條美食街,39條文藝馬路、8個商業街區...太全了
    淮海街:最日式這是高新區的一條日式美食街,也是蘇州邂逅日本人密度最高的街區之一。大儒巷大儒巷是蘇州城區東部的一條街巷,位於平江歷史街區,以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而得名。鈕家巷鈕家巷內既有清代狀元潘世恩的宅邸,現存三路四進,依然有豪門氣派。舊書店文學山房,始創於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經幾次搬遷到鈕家巷。
  • 「蘇州元素」成為文創「帶貨王」
    蘇報訊(記者 張葉)蘇州園林「化身」鑰匙扣,蘇州博物館「變成」冰箱貼,姑蘇繁華圖「折成」明信片……國慶假期過半,蘇州旅遊消費市場熱度不減。昨天,記者隨著熙熙攘攘的遊客,走進平江路上的一家文創店,店內「文創+蘇州」旅遊紀念品種類多樣、創意十足,不少遊客「挑選、拍照、發朋友圈、掃碼付款」一氣呵氣,心滿意足去下一家店掃貨。
  • 深夜放毒,「小範冰冰」直播吃不完的蘇州美食!
    蘇州誘惑系列之《吃不完的蘇州》,壹點蘇州特邀金童玉女伊伊和嘉明,帶你一天時間吃蘇州。話不多說,跟隨我們的鏡頭出發吧!︾﹀平江路一帶是蘇州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歷史街區,堪稱蘇州古城的縮影。平江路上的小吃更是包羅萬象,讓人停不了嘴。中午休息片刻,我們就出發前往平江路。
  • SG RADIO 蘇州首個潮玩創意街區
    大呼Amazing的蘇州時尚新地標來了,而且真的美美美美美美美美哭!全城潮人要把這裡擠爆啦!街角七號創意街區約4000㎡體驗空間,集嗨貨、潮店、造物、輕食於一體,七大主題濃情串聯,四大品類獨樹一幟,51家個性店鋪風格迥異文藝範十足的「慢潮玩世界入口」,街角七號首先就用顏值carry全場,逛著逛著就有新發現,絕對的擺拍聖地get,一秒穿越到異國街頭
  • 蘇州人氣最旺的3條街,千百年繁華不斷,你去過嗎?
    山塘街蘇州地處江南,水鄉資源豐富,山塘街的由來,便離不開水,唐朝時期,白居易任蘇州刺史,組織修建了山塘河、山塘街,世人皆知西湖有白堤,其實蘇州當地的百姓還稱山塘街為白公堤,這裡自古以來文人薈萃,連清代乾隆皇帝都對山塘街十分青睞,要想了解蘇州,山塘街可以說是必去的景點
  • 蘇州姑蘇區:傳唱蘇州民謠 傳承吳語文化
    蘇州是古吳國的中心,而蘇州話也作為古老的方言在歷史的長河中代代流傳下來,蘇州話一直是吳語的代表方言之一,在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以軟糯著稱,所謂「吳儂軟語」不外如是。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蘇州話也在慢慢發生改變,我們能聽到的吳儂軟語越來越少,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蘇州話的精髓,4月12日下午,平江新城蘇錦一社區特地舉辦了「傳唱蘇州民謠—吳語三字經大賽」,邀請轄區內七色花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和家長們前來參加,口耳相傳,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觀看參與。   蘇州童謠作為蘇州人民的智慧結晶對於學習蘇州話和蘇州文化而言是十分有教育意義的。
  • 這些蘇州小眾博物館,你知道幾個?
    在蘇州千萬不要錯過這些小眾博物館很多人來蘇州旅行總會去蘇州博物館人人都知蘇州博物館出名但是這些小眾的博物館卻也以不一樣的魅力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西北街88號蘇州工藝美術博物館名氣不大,位置卻藏得很深,近5000平方米的展館,獨獨隱在西北街88號,離熱鬧的蘇州博物館挺近。
  • 今天我實探蘇州古城千萬級豪宅,最貴2300萬
    綠化品種繁多、房屋錯落有致,古風十足 華潤置地平門府位於蘇州千年古城核心,平門故址之側,嵌於環古城風貌保護帶。東近拙政園,南鄰北寺塔,西連人民路,北靠護城河。
  • 蘇州博物館裡環境好,萌萌噠的文物很厚重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城蘇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旅遊城市。蘇州博物館是蘇州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博物館新館是大師貝律銘封筆之作,特色鮮明,與周圍環境自然融合,博物館在形式上分三部分,涵蓋豐富,世界博物館日到了,全民刷館潮開啟,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逛逛蘇州博物館吧!
  • 歡迎到我家:蘇州——光影流年
    今天我們要去拜訪的這家人,生活在有著天堂美稱的蘇州。70歲的女主人鮑俐文是一位攝影師,幾十年來,她記錄著身邊點滴改變,用影像講述著光陰故事。鮑俐文說,這裡以前都是居民住宅,人也比較少;現在建了一個崑曲博物館,還有評彈博物館。蘇州特色的工藝品,各種特色小吃,吸引了國內外好多的遊客。記得小時候走在這條平江路上,聽到的都是蘇州方言,現在你到這兒聽到的真是天南地北的,   各地方言都有,包括外語。
  • 蘇州博物館3件「國家寶藏」 帶你體驗蘇州古典園林之美
    來自蘇州博物館的三件「國寶」也將在本季亮相,揚子晚報記者和大家一起來揭秘拍攝花絮,以及國寶背後的故事。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展現蘇州園林的壯志風雅《國家寶藏》前兩季獲得熱烈反響,讓中華優秀歷史文化遺產生動述說過去,影響當下和未來。
  • 蘇州依託江南文化優勢讓夜經濟「更美麗」
    今年以來,蘇州深挖並展現江南文化特色,積極發展崑曲、評彈、話劇、歌舞演出等「劇場經濟」,做活做靚「姑蘇八點半」夜經濟特色子品牌——「江南小劇場」,營造魅力無限的「蘇州有戲」。  好戲連臺 古今穿梭間體驗江南韻味  「姑蘇文盛出狀元」,狀元文化是蘇州文化的一大特色。日前,最新編排的沉浸式喜劇《金榜題名時》就在狀元府邸潘世恩故居,也就是如今的蘇州狀元博物館精彩呈現。
  • 蘇州博物館亮相《國家寶藏》,為什麼是這三件國寶?
    在今晚剛剛播出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中,蘇州博物館千呼萬喚始出來。本來這期節目三個禮拜前就預告要播,我早早坐在電視機前等,萬萬沒想到會被鴿…那天唯一的收穫就是從微博和蘇博的老師那裡收來了不少表情包…苦等了三周,蘇博終於在春節前「大軸」登場,也算有排面了。2006年開館的蘇博新館是貝聿銘先生的封山之作,將古典與現代完美融合,因建築而成為「初代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