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從未接觸過這方面題材,這幾天在大光的幫助下突擊看了兩部鬼吹燈的劇,怒晴湘西和龍嶺迷窟。人慫如我終於練就了手動遮屏自保觀影模式。並且頗為驕傲的能夠準確判斷出手時機。看怒晴湘西的時候,恨不得全程一邊看一邊給大光發信息平衡我內心的驚慌,平生最怕的東西:有很多腿的活物,沒有腿的活物,殭屍。齊齊整整的出現在了21集電視劇中。龍嶺迷窟倒是沒那麼害怕,畢竟我是刷過無數遍中土大蜘蛛的人。
帶著對陳玉樓和鷓鴣哨的意難平,看到最後老年陳玉樓在卸嶺BGM中離去,突然開始期待接下來的故事了。兩部劇看下來我跟大關的聊天記錄裡出現最多的就是「陳玉樓」和「鷓鴣哨」兩個名字。。。哎,一個沒有讀過原著的人的意難平。
評分的時候覺得三星不到四星吧,手一抖還是打了四星。一個是因為之前從來沒看過國產的網劇,第一次看發現質量竟然比想像中的高很多。其次是我發現我有個毛病就是在豆瓣評分的時候我的標準總是依據國別和導演上下橫跳。大多數國產片總是手抖多打一星,也不是出於鼓勵,主要是覺得比起其他作品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標準就變了。想起那天跟大光聊天的時候無意間說了句其實潘粵明的演技是很好,但是要不是同行襯託也真的不至於被誇成「頂級」。
怒晴湘西的節奏問題在龍嶺迷窟得到了改善。
怒晴湘西裡的配樂很有記憶點,但是在龍嶺迷窟裡並沒有什麼特點,查了一下編曲是同樣的兩個人啊,怎麼難道怒晴湘西是誤打誤撞?(這個時候很難不吹一波Murray Gold,一個人撐起一個宇宙嚶~)
怒晴湘西裡的每一個配角角色都很立體是我最欣喜的點,到了龍嶺迷窟裡馬大膽一眾一多半兒都淪為了背景人其實還是挺可惜的。(不過想想隔壁中土那十三個矮人有多費勁兒。。。哎,算了。)
龍嶺迷窟比怒晴湘西更有電影感了 (以及,就有點兒困惑網劇的畫幅比噗)
一成不變的三百六十度慢鏡頭充分證明了導演還是同一個人沒有變
總覺得導演喜歡Matthew Vaughn和Robert Yeoman。。。
感覺這個劇的勘景團隊很強大,沒什麼見識的我藉機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
雖然上面說了潘老師,但是還是要說潘老師真棒!胖不是問題,那不是跑的也挺快的嘛。
潘老師唱的主題曲就有一種,開始一聽覺得有點兒想笑,但是又不忍心關掉,最後就一直聽完了又覺得有點兒可愛的神奇體驗。
最後,有那麼一瞬間覺得胖子長得很像我大姨夫,之後就對這個角色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最後的最後,老年陳玉樓說出「可憐我鷓鴣哨這一支啊」的時候老子恨不得錘爆屏幕!!!
我鷓鴣哨!
我鷓鴣哨!
我鷓鴣哨!
我鷓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