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武漢商貿職業學院獲悉,今年該校護理專業的新生有217人,比去年增加了約60%。
記者了解到,不少新生的家人都參與到一線"抗疫"中,學生們受此影響,決定投身醫護行業。
新生李登是武漢人,家中三代人行醫。疫情期間,他的哥哥、爸爸還有大伯等都在一線。"我想和他們站在一起,一起守護我的家鄉。"李登說,和他一起入學的新生,很多都是因為經歷了疫情,才選擇報考護理專業。
胡沙沙的姐姐疫情期間在浙江樂清第五人民醫院的隔離病區傳染科工作。看著姐姐穿著隔離服前線支援的照片,胡莎莎心中擔心,但更多的是敬佩。她之所以選擇來湖北讀大學,是因為被湖北人民直面疫情的勇氣所震撼,"我相信在湖北,更能體會到護士職業的真諦。"
來自湖北隨州的萬紫怡從小喜歡畫畫,她的姐姐是廣水市第二人民醫院神經內科的護士。本想報讀設計專業的萬紫怡和家人商量後,決定報考護理專業。放棄自己多年的愛好是否可惜?"一個是興趣,一個是救人,又有什麼可惜呢?"萬紫怡說,大學期間,她打算多參與一些志願者活動。
新生相博文來自山東,媽媽在山東省鄒城市香城鎮衛生院的化驗室工作。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相博文也喜歡上了護理專業。相博文的媽媽說,她在衛生院工作了21年,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她由衷地為自己的職業感到驕傲和光榮。因此,當兒子說要報考護理專業時,她激動萬分,為兒子的成長而高興。
記者了解到,2018年起,該校成立醫療護理與健康學院,三年來,護理專業報考人數不斷增長。
該校醫療護理與健康學院院長何光俊分析,國內護理專業人才緊缺,國家和社會對護理專業也越來越重視,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為全球醫護行業敲響了警鐘,凸顯了加強全球衛生人力的迫切性。因此,護理專業的就業前景較好。他提示,護理專業學生必須要熱愛護理工作,對患者抱有同情心、責任心,需要耐心和細心,並且要在實踐鍛鍊中培養嚴謹的作風和良好的職業道德。(中國教育在線 通訊員:陸慧、朱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