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家族,在2015年的福布斯家族排行榜上,以家族總資產288億美元位列第八位。在另一份榜單上,這兩個數字分別是390億美元和第六位,力壓泰國王室。
如何看待自己出生於豪門,從呱呱墜地就已經財務自由這件事?在多數討論語境中,這是個徒招人恨的話題。但強生家族的繼承人吉米·強生偏要挑戰這個話題,用一部紀錄片來回答,為何世人眼中的Easy Mode(簡易模式)會讓他的人生如此hard(艱難)。
《生來有錢/生為富人(Born Rich)》的特殊之處在於,導演吉米是一個曾經不知道自己家有多麼有錢的年輕人。為了與被割裂的人生達成和解,他帶著不同尋常的真誠態度去拍攝了這部作品。通篇都是一手資料,是豪門家族子女對同階層生活狀態的真實記錄。無意討論內容觀點對錯,稀缺性和真實性成全了它的價值。
撰稿|康宸瑋
編輯|鮮 於
校對|許 靜
出品|Figure·紀錄片
很多年過去了,我終究還是沒等到父母告訴我「其實咱家一直在裝窮人」的這一天。
財務焦慮是年輕人繞不開的話題,疫情年尤甚。為此我觀看了一些紀錄片,想真正了解財富的秘密,比如揭示東亞有錢人如何生活的《奢華亞洲》,但總覺得有哪裡不對勁兒——富豪面對鏡頭的話術,就像介紹自己如何在「電梯裡做伏地挺身」。
看完《生為富人》(Born Rich)後,我恍然大悟:原來有錢人在面對普通人和同階層的人時,談及的話題、表達的觀點甚至聽到一句問話後的微表情,都有天壤之別。
紀錄片《生為富人》宣傳海報
這是一部只有本片導演能拍出來的紀錄片。
吉米·強生,強生集團創始人的四世孫——就是那個用旗下品牌強生嬰兒、嬌爽、邦迪、達克寧、泰諾……安排你生活方方面面的強生集團。
這部拍攝於2003年的紀錄片,出現在吉米導演鏡頭中的受訪對象包括:伊萬卡·川普(川普長女)、美國彭博通訊社總裁的繼承人喬治娜·彭博、康泰納仕集團(旗下雜誌包括《紐約客》《名利場》《VOGUE》《GQ》等)繼承人S·I·紐豪斯四世、美國紡織巨頭Milliken(美利肯)家族繼承人同時也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後裔科迪·弗朗切蒂、歐洲皇族卡羅·萬·蔡特舍爾……簡直就是《緋聞女孩》劇組穿現了。
而紀錄片的主題,是普通人最想聽他們談的話題:錢。
精彩了!
富有而悲慘的強生家族
讓頂級富豪家族成員大規模出鏡,一起來談「錢」這麼敏感的話題,導演吉米·強生的理由足夠強大,因為他就是那個在人生某一天突然發現「我家不僅有錢,還不告訴我」的孩子。
童年時期,吉米住在鄉下,以為所有人的生活都是一樣的,都有富麗堂皇的別墅和佔地遼闊的莊園,都有馬和馬車……父母對家族和財富的話題幾乎絕口不提。10歲的時候,班上的一位同學從福布斯雜誌富豪榜中發現了吉米爸爸的名字,然後同學和老師都跑來問他是不是家裡很有錢。最後,他在老師的幫助下,才確定自己就是這個龐大金錢帝國的繼承人。
吉米·強生和爸媽在一起
向孩子隱瞞財富,讓他在一個與普通人無異的環境和心態下長大,父母做出這樣的決定煞費苦心,背後的原因又和狗血的家族恩怨密不可分。
強生家族發家於20世紀初期。美國內戰時期,羅伯特·伍德·強生將軍成為最早認識到約瑟夫·李斯特醫生「細菌理論」價值的人。戰後,他和兩個兄弟共同開創了生產無菌外科敷料「邦迪創口貼」的強生公司,並迅速壯大成為跨國集團(後來一個兄弟離開強生集團,創辦了美贊臣集團)。
強生將軍之子小羅伯特·伍德·強生(吉米的祖父),擔任強生集團總裁超過三十年,帶領這家公司成為世界商業巨頭。但身為富二代的他,終究沒有逃脫荒唐的敗家行徑:在73歲時,他離婚並迎娶自己的女僕芭芭拉。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這位強生二世的意志被藥物與心機後妻操縱,那位波蘭移民騙走了他的錢,包括他想捐給慈善機構的錢。在他去世後,芭芭拉搖身一變,成為了世界上最有錢的富婆之一。
當時的新聞媒體上,充滿了對這位逝世富豪的負面報導。這不僅毀了他的名聲,也摧毀了強生的家庭。從伍迪這一代後,強生家族人員不再擔當強生集團總裁,轉而靠數目驚人的信託基金,繼續過著揮金如土生活。
強生家族被稱作美國「五大家族」之一
家族醜聞的陰霾一直籠罩著吉米的父親伍迪·強生。「生來有錢」卻沒有自己的事業,熱愛藝術卻平庸無為,家中的一切瑣事被外界無限放大,兩個兄弟同年死於車禍和吸毒……伍迪·強生飽受其苦,一生鬱郁不得志,只有用瘋狂撒錢作為報復。
2000年,伍迪花費6350萬美元買下美國橄欖球球隊紐約噴氣機隊並出任董事長。在長女凱西·強生(吉米姐姐)的回憶中,「我父親擁有一架幾億美金的直升機,我的曾祖父一手創辦了強生,但這些都只能加深我的不安全感。」
在吉米小的時候,耳濡目染的更多是對金錢的恐懼,「為了這些貨幣,人可以變得面目全非。」長大後,他試圖通過某種方式與自己和解。於是,把鏡頭對準了和自己一樣的富N代繼承人。
比想像中更痛苦的自我解答
作為受訪者,當年只有22歲的大公主伊萬卡同樣生活在惶惑裡。在川普大廈裡,她有著公主般的臥室。可是走在路上,她會被冒犯地追問:「從來沒有體驗過痛苦是什麼感覺?」或者會被莫名其妙地示好,這種示好的眼神裡充滿著從富人的家產中分一杯羹的渴望——可現實是殘酷的,富豪並不會將家裡富得流油的財產隨意贈人。
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和他的女兒伊萬卡
通過拍攝紀錄片,吉米發現和自己有相同經歷——曾被父母隱瞞家族財富——的富N代不在少數。在他看來,他們擁有同樣的困惑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這部紀錄片會成為他們自我解答的一個契機。
談論錢對於這些家庭來說是不太禮貌的行為,接受採訪的孩子大多表現緊張:「也許你真的很想談論它,但即便如此你也不知道別人如何評判。」
事實上,他們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與周圍人的經濟差距。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後人科迪·弗朗切蒂說:「我從不為有錢感到抱歉,內疚是愚蠢的,那是一種可怕的清教徒文化,是為老年婦女和修女準備的。」
當然你也能看到非常勵志的一面。喬治娜·彭博熱愛賽馬,然而每當她取勝,總會有聲音對她說:那是因為你有一匹好馬。於是,她只能加倍努力,以此來證明人們錯了。
在上流社會的社交圈裡,戀愛與婚姻也有著天壤之別。
歐洲皇族卡羅·萬·蔡特舍爾一邊抽著煙一邊漫不經心地回答:「任何時候我都無意對任何女人忠誠。我會準備一份嚴肅的婚前協議。」
盧克·韋爾說得更真實:「婚前協議從我五歲起就在腦子裡紮根了,如果這個忘恩負義的小賤人有勇氣說:這太不浪漫了,我不想籤婚前協議。那她就是個拜金女。」
最大的鑽戒總與最長的婚前協議相伴而來,這可能就是上流社會的愛情吧。
這部紀錄片中可能會出現大量與你價值觀衝突的話語,但吉米儘可能做到了真誠,他努力呈現出了上流社會真正對錢的思考。
歐洲皇族卡羅·萬·蔡特舍爾
拍攝尚未啟動,吉米的家族律師彼得·斯科尼克就提出警告:「你想拍攝的那些人,(如果)他們參與這個影片,就得成為瘋子。」事實的確如此,賭博業大亨的後人盧克·韋爾面對鏡頭粗暴地表示拒絕。他揮舞著手臂,做出下壓式的命令舉動,說:「我非常不喜歡你倆。」
在他終於扭捏地接受了幾次採訪之後,吉米·強生的拍攝消息不脛而走,於是這些單純的孩子們真的慌了。盧克的態度「左右橫跳」,他甚至僱了一個律師,控告吉米誹謗他的人格,希望以此來阻斷吉米拍攝他的畫面露出。
吉米的攝製計劃不得不就此終止,導致這部紀錄片最終只有75分鐘的時長。不幸言中的律師幫吉米思考對策時感慨:「諷刺的是,如果拍一部關於富人的電影,如果他們對影片的內容不滿意,他們的富有能讓他們反過來告你。」
這部紀錄片的確從策劃、選角到被我們看到,都稱得上是一次奇蹟。
財富真的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如果你忽然發現,自己的資產接近於無限,你想做什麼事?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大概率先會買房、買車,解決最基本的馬斯洛需求層次。可是之後呢?一切樸素的價值觀,似乎都顯得失去了意義。
你會想環球旅行嗎?可那最多只需一兩年的時間。
你會想在遊戲裡一擲千金,體驗大佬的感覺嗎?你不需要,因為你已經是了。
你會向曾經高不可攀的男神女神表白,但你會懷疑對方答覆的動機和真偽嗎?
你會想要去培養一些藝術喜好,可你的每一步成功都會被非議是「鈔能力」的結果……
豪家子弟不見得比普通的年輕人更確信自己的人生目標。於是,有人選擇吸毒、和不三不四的瘋子徹夜狂歡、頻繁地更換戀人等等——從某種層面而言,這些行為是想恐嚇他們的家人,想展示他們可以擺脫家長制的家庭模式;而一些不願意就此沉淪的,則在思考人生意義的過程中或者走向了哲學,或者走向了抑鬱。
看似擁有一切的富家子弟實際上也有他們自己的煩惱
2010年1月5日,吉米的大姐凱西·強生突然去世,年僅30歲。她曾與50多歲的親姨母莉貝·強生因為爭奪同一個男人被《紐約郵報》和《名利場》先後曝光,成為當時最大的八卦醜聞,而凱西之死也因為這段三角畸戀被添油加醋了更多想像和謠言。
人生所必經的迷茫是不會以財富為轉移的,甚至會阻礙他們去追求純粹的樂趣。
不過也有特例。約書亞·霍恩布洛爾就是這些孩子中的思考者與反抗者,這位美國兩大知名家族惠特尼(Whitney)和範德堡(Vanderbilt)的結晶,家族控制著美國的地鐵行業。可他並不為此感到優越。
他覺得家裡靠地鐵一本萬利的營收模式是對普通人的勒索。他看到身邊人痴迷於數字遊戲,車輛的長度、帳戶餘額的數字、房子的套數,量變已經無法引起他快樂程度的質變。「我已經長大了,我不痴迷這些東西。」
約書亞在乘坐自家營運的地鐵
但是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去追求的東西。為此,他決定在家休養一段時間,這一休養就是兩年。
在面對採訪時,約書亞的憂鬱和不自信的氣質依然掛在臉上。儘管他並非是一個快樂的人,但他的思考啟發了吉米·強生:「我繼承的永遠沒有我創造的有價值。」
叔本華說:「窮人受貧窮的限制,富人有義務在空閒的時間裡培養自己。如果他們利用自己的財富,他們可以達到至高的境界。」
吉米的父親伍迪沉溺在繪畫藝術裡,可惜終其一生仍被證明沒有天分。借著拍這部片子的機會,父子二人達成了和解。
兩人圍坐在爐火旁,父親說:「也許我從小不讓你談論金錢是錯誤的。」吉米回答:「沒有審視過它(金錢),就不會真正認識它。」
在片尾,吉米總結說:「我一直被告知,美國夢是有比父母更好的生活。但是這個夢想我的曾祖父已經完成了,所以我被排除在美國夢之外。我現在的任務是在繼承這些特權後,建立一個有意義的生活。我明白,成長的一部分是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東西,而不是你家族的遺產。」
這一句,無論我們擁有多少財富,我們背負著多少使命與期望,都應該聽得到。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推薦閱讀
從上帝模式跌落,比爾·蓋茨被川普攪黃了一場中國生意
美國投資巨鱷羅傑斯與他的中國經
片揭秘:專門撕咬中國公司的「華爾街之狼」
\ 收看更多人物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