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真相》,改編自作家紫金陳的《長夜難明》。
首播2集後,其豆瓣評分以8.8分開局。
令人驚訝的是,此後這部懸疑劇並沒有陷入網劇一貫高開低走的模式,評分反而隨著劇集推進繼續上漲,一度漲至9.2分,大結局後最終穩定在9.1分。
它講述了一個一樁歷經數年、牽扯甚廣的驚天巨案:
正義之士為其含冤而死,偉岸之人為其傾盡所有;
志同道合的靈魂相聚而行,不惜觸碰法律紅線也要平冤昭雪;
死有餘辜的惡徒狼狽為奸,哪怕犯下彌天大罪也能隻手遮天。
感動、悲憤的情緒在這裡交織而起,淚水和熱血在這裡並流融合。觀眾隨著兩代求真者的腳步一次又一次地叩響著正義之門,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地飽受著心靈衝擊。
毫不過譽地說,這是一部從演技到劇情、從拍攝到編排全方位無死角的良心大作。只要稍稍浸潤到其世界中,就會被深深吸引難以自拔。
唯獨有一點讓許多觀眾難以接受的是——結局太讓人「氣炸」了。
雖然所有的壞人都得到懲治,但僅僅是以他們所受的判決一筆帶過;而那些赴湯蹈火、沒有傷及任何無辜的良善之人,卻也被判處多年徒刑。
最讓人意難平的是,那些已然逝去的英魂、那些曾為正義奮不顧身的青年,再也回不來了。
惡雖有惡報,但來得太遲;善雖昭然於世,卻為時過晚。
這,就是讓人氣炸的原因。
筆者剛看完這個結局,同樣也是這副沉重心情。估計豆瓣評分從9.2降至9.1,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然而細想之下,這樣的結局真的是導演組的敗筆嗎?
我想不是。
按照整部劇集整體的製作水平,導演組完全有能力安排一個大快人心的結尾:
給壞人幾個特寫鏡頭,多多描寫他們鋃鐺入獄後的慘狀;給好人頒發功勳,立功抵罪最後皆大歡喜……
可他們沒這麼做。
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冒著「晚節不保」的風險,他們選擇了更殘酷、卻也更真實的結局。
這樣,才更貼合原著作者的意願,也更能招徠人們看完之後的思索。暢爽的結局固然重要,但讓藝術作品本身映射回現實,賦予觀影者改造現實的動力,有著更重要的意義。
現實生活中有這般官商勾結、權勢燻天的黑暗集團存在嗎?
答案不言而喻。
現實生活中有這般不忘初心、九死未悔的公檢法人員存在嗎?
我想肯定是有的。
《沉默的真相》打造這樣的結局,捨棄了虛擬劇本中一時的酣暢淋漓,換來的卻是對現實社會長久的警示和激勵。
「漫漫長夜難明,也要捨命燃燈」。
「縱然飲冰十年,至今熱血難涼。」
還有很多黑暗,等待我們去驅逐。還有很多正義,等待我們去守護。
借用雷米在《心理罪:暗河》中的一句話:願將來的某一天,「沒有遮天蔽日的猖狂,沒有無能為力的絕望」。
到那時,我們擊掌相慶,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