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治癒電影《海街日記》,身世複雜的姐妹之家,青梅酒能解歲月愁苦

2020-11-19 騰訊網

今天喵喵要為大家分享一部暖心日本電影,我那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海街日記》,15年前小幸的父母離婚,與情人私奔,母親也離家出走後,三個女兒被扔給了在鎌倉的外婆。外婆年邁,七年前外婆也去世了,大姐小幸將妹妹佳乃和千佳拉扯成人。

如今小幸是一名護士,千佳是銀行職員,佳乃成為了運動品店的店員。那天夏日的凌晨,他們得知父親的死訊。三姐妹一起去參加了葬禮,在葬禮上他們見到了同父異母的妹妹玲子,玲子是個初中生,禮貌又靦腆。玲子的母親是父母婚姻中的第三者,不過她已經去世了,現在父親的妻子是玲子的繼母。葬禮上玲子的繼母哭得泣不成聲,反倒是年紀尚小的玲子在安慰她,喵喵看出了玲子有著超過同齡孩子的成熟。

大姐小幸看玲子處境尷尬,看到現在的玲子仿佛就像看到了小時候提前長大的自己,她想到玲子也算自己的妹妹,便邀請他一起到臨滄生活。玲子很快到了鎌倉,並辦好了轉學手續,漸漸學會和姐姐們相處。姐姐們每天都笑著。卻有各自的煩惱。小幸愛上了一名醫生。可他是有婦之夫。二姐總是喜歡一些不靠譜的人。動不動就和他借錢還債。三姐和他的老闆在一起,老闆酷愛登山,曾經因為登珠峰失去了6個腳趾。玲子呢,因為自己的母親破壞了姐姐們的家庭。她總是心懷愧疚。不過好在這三位姐姐並沒有將這件事當成玲子的錯。她們對林子溫柔體貼。讓她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家裡日常的節目就是喝青梅酒。院子裡有一棵青梅樹。姐姐告訴他,青梅結成後,他們就會用青梅釀酒。他們還給玲子看她們釀的酒,顏色深一些的,是外婆10年前釀的酒。剩下的都是去年和前年的。於是玲子從冬天開始。日日等待著青梅成熟。終於他們摘下了青梅釀酒,卻聽說小幸他們的母親,要趕回來給外婆做佛事。

母親之前,三七、五七都沒有回來。小幸雖然不滿,見面時還是互相寒暄。母親見到玲子並沒有不滿,只是告訴小幸,一個人帶著三個妹妹很辛苦,還想讓小幸賣掉大房子,讓她們各自生活。小幸堅決不同意。

第二天早晨,母親在告別的時候給了他們這次的伴手禮。玲子也有一份,又說自己打算給外婆掃墓。小幸聽到這句話追了上去,掃完墓後,又回去取青梅酒給母親。小幸解開了林子負疚的心結,也拒絕了醫生去美國的邀請。她決定繼續和姐妹一起生活。

四姐妹一起放煙花,一起在海灘漫步,一起喝酒。討論工作中的艱辛和學習中的困難,談論自己喜歡的人。歲月就這樣悄然逝去。

這部電影讓喵喵想到我國當代小說家魯敏,她的東壩系列小說,描述了一個烏有之鄉。在這個地方,人性熠熠生輝。她的名作《逝者的恩澤中》,紅嫂接到了死去丈夫在外面的妻子兒女,和他們一起生活。在這個故事裡,沒有爭搶打鬥,而是互相攙扶,相濡以沫,她甚至都想用丈夫的遺產為對方孩子的未來籌謀。很長一段時間,喵喵無法想像這篇小說的畫面。直到我看到,《海街日記》這部電影,一切都能被解釋清楚了。溫柔的海岸,映著姐妹4人的足跡,上一代的仇怨,消逝於無形中。偶有爭吵,但很快和解。一間足夠大的老房子,就有這樣的魔力嗎?歲月好像慢了下來,帶著朦朧的濾鏡。走過春花夏雨,養出一樹青梅。女孩們悠悠閒閒坐在院子邊上。討論著青梅要送給哪位鄰居。

有時我會想,林子的母親讓小幸家庭破碎,失去童年,承擔起養育妹妹的職責。小幸怎麼可能這樣輕輕放下。在生活中,我們看過太多的社會新聞。許多人張牙舞爪,為了多得幾分遺產,爭的頭破血流。也就是這樣,海街日記才美好得不像話,它留存了人們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姐妹們娘出出的青梅酒,究竟是什麼味道?喵喵突然也好想知道。

相關焦點

  • 《海街日記》:飲一口青梅酒,與過去和解
    所以,拋開人物個性及鏡頭畫面,《海街日記》的劇情並不美好,沒有人會嚮往這種尷尬的關係。飲一口青梅酒,與過去和解片名出鏡率最高東西,要數青梅酒了。青梅酒見證著劇中人物的感情變化。小鈴誤喝青梅酒,酒後吐真言,這是青梅酒出現的第一個鏡頭。借著這個契機,幸給小鈴介紹院子裡的青梅樹,彼此間的距離也慢慢拉近。
  • 梅子酒的季節,翻開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 | 時光放映機Chapter. 18
    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裡所描繪的夏日時光,便是集中了我心中所有關於夏天的美好想像~這一期的時光放映機,我們就跟著是枝裕和的電影鏡頭一起走進鎌倉的海濱夏日🍃 / Where the story starts / 《海街日記》的故事很簡單:小鎮住著外婆撫養長大的三姐妹,早年父親與情人的出走,母親的離棄,在她們心中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烙印。
  • 《海街日記》:最美的四姐妹,最動人的日常,最治癒的電影
    《海街日記》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三姐妹在父親去世後接納同父異母的妹妹,四姐妹共同生活的故事。是枝裕和的作品風格樸實,擅長用緩慢平淡的影像敘說日常中的點滴。他的影片中可以沒有戲劇化的衝突,卻能捕捉到很多生活片段裡的美好瞬間。
  • 《海街日記》:這個屋子裡發生的故事,簡單、乾淨、溫暖、治癒
    沙灘、大海、冰淇凌、小裙子……說到夏天,我最先想到的是:梅子酒與仲夏煙火。而這兩樣正是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海街日記》裡出現的元素。《海街日記》是我從多年前開始,時常會拿出來回憶的電影。電影裡的古都鎌倉、櫻花盛雪、仲夏煙火、細海沙灘、微風陽光、家常咖喱、青梅子酒、炸魚定食、小魚麵包.....仿佛烙上了它獨有的色彩。
  • 電影《海街日記》溫暖治癒,雖然劇情日常,但有酸甜苦辣
    《海街日記》大概是最適合這個春天看的電影之一了,太暖了,在複雜的家庭環境中四姐妹竟然還能成長為如此溫暖善良且有特色的女子,真不可思議。依舊是四姐妹一起腳踏海灘,聽著海浪,生活依舊繼續且美好下去。然後的然後,電影字幕在海上飛起,我才剛剛意識到已經接近尾聲,但還想繼續看下去,看看小鎮新的一春那滿街粉白的櫻花隧道,看看海上的煙花,看看來年姐妹們採梅子釀梅酒,還有,也想嘗一杯不含酒精的梅子酒啊,這樣的故事,我還能看很久很久。
  • 溫暖乾淨的日系電影《海街日記》:日子緩慢,生活美好
    Hello大家好~我是愛電影愛追劇的女先生。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夏日小清新影片——《海街日記》( Our little sister)。夏日必做之事,一定少不了,躺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吃著冰凍大西瓜,搭配一部清涼治癒的夏日系電影。
  • 五月新鮮的青梅,還有海風的味道:《海街日記》
    如片名《海街日記》,影片細水長流地記錄下四位姑娘的日常生活。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些茶杯裡的風波,和日式細膩的美。梅雨季中,繡球花大簇大簇地開,被綠得讓人心顫的大葉子溫柔地捧在手心,採一支插進瓶裡就這麼放在祖屋門口,有閒靜的味道。所以老屋才讓人捨不得離開,不用說不動手也知道自己的根在那裡,自小便習慣的一切從那裡開始,都扎進血管裡,每日每夜流遍全身。
  • 海街日記,美的像少女
    《海街日記》改編自漫畫家吉田秋生的代表作《海街diary》,講述的是住在鎌倉的香田家三姐妹,在父親去世之後,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故事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不止於家,四季更迭中感受海街的生命力
    於是,相較於以往諸如《無人知曉》《步履不停》等極具是枝裕和特色的家庭電影,《海街日記》向我們呈現了更寬廣、更全面的敘事視角和「生命」主題。無論是基於對原作漫畫的尊重,還是出於是枝裕和對「職人」電影的更深理解,《海街日記》中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城市」和「時間」格局。
  • 暑假薦片 |《海街日記》:人間有味是清歡
    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一口氣推薦我是枝裕和的兩部作品:《如父如子》、《海街日記》,結果是,我也被圈粉了! 是枝裕和的風格稱得上寡淡:用生活化的場景,白描出平凡家庭的喜怒哀樂,卻完全擊中我們的內心。 《小偷日記》要等到8月份在國內院線正式上映,這裡我們來聊一聊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拍攝於2015年的《海街日記》。
  • 《海街日記》:是枝裕和平淡如水下鏡頭下的歲月靜好
    如果你喜歡看日本的溫情電影,那一定知道是枝裕和。對於日本這位導演,他的作品總是以展現現代社會家庭中的溫馨主題為主,對他的作品大家可能更熟悉曾獲得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不過我卻對《海街日記》情有獨鍾。《海街日記》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的只是四個姐妹相依為命的日常生活,平淡的就如同我們每天記錄的日記一般,沒有大事發現,但卻是最真實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叫《海街日記》的原因。電影劇情很簡單,講述了三位女孩因父母離異後,在大姐帶領下獨自生活,父親死後,又收養了父親之後生的小妹,就這樣四個姐妹生活在老宅裡,一起面對人生的起起伏伏,平淡但異常溫暖。
  • 海街日記:這是一個治癒的故事,來自鎌倉的四姐妹,教你愛與包容
    《海街女孩日記》的導演是是枝裕和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前段時間被各大媒體吹捧的,《小偷家族》就是出自他手。是枝裕和是紀錄片導演出身,所以這位出自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的導演,即便是在拍電影以後,處理手法上還是能看到紀錄片的影子。
  • 《海街日記》:年輕女孩治癒之路,不一樣的人間煙火
    2015年,是枝裕和導演的治癒影片《海街日記》入圍坎城電影節競賽單元,這部影片已成為治癒系電影的代表之作,影片中四姐妹青春洋溢的面孔與悲傷難過的劇情相互交映,當觀眾為劇中人物的命運深深嘆息時,卻在不知不覺感受到了溫情。看完影片,心中留下的是對生活的美好情愫,對未來的憧憬和勇敢活下去的信心,這就是這部影片的魅力。
  • 日本電影:海街日記
    128分鐘導演:是枝裕和主演:綾瀨遙 長澤雅美 夏帆 廣瀨絲絲 大竹忍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海街日記中這一天,父親謝世的音訊傳到姐妹手中。她們結伴而行加入了父親的葬禮,並且結識了從未謀面的異母妹妹淺野鈴。興許是血緣中的親熱之感,幸在臨行前邀請鈴搬來鎌倉同住。未過多久,抱著對姐姐們的嚮往,鈴邁入了父親曾經生涯過的房子。四季流轉,姐妹們的故事悄然演出。
  • 當你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看看《海街日記》吧
    我便給她推薦了這部號稱治癒系的日本電影:《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講述的是一個家庭故事。臨海小鎮鎌倉的一座老舊庭院裡,生活著香田家的四個姐妹。然而,電影的故事線卻充滿了狗血。香田家的三姐妹,在幼年時就遭遇家庭破碎。父親出軌、母親遠嫁,姐妹三人被丟下,和外婆生活在老房子裡。外婆去世後,大姐擔負起照顧妹妹的職責。一直到十五年後,父親去世的消息傳來,三姐妹在葬禮上,第一次見到了同父異母的小妹鈴。在得知父親的第三任妻子並非鈴的生母后,善良的姐妹們邀請鈴來到小鎮,和她們住到了一起。故事的開篇就是父親的葬禮。
  • 《海街日記》:他是裕和平與水下攝像機下的歲月一樣輕靜好
    《海街日記》圖中沒有起伏,只有四姐妹的日常生活,就像我們每天記錄的日記,沒有發現什麼大事,但卻是最真實的生活,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叫《海街日記》。這部電影的情節很簡單,他講述了三個女孩獨自生活在父母離異後的故事,父親死後,他們收養了父親之後出生的妹妹,就這樣,四姐妹住在老房子裡,一起面對生活的大起大落,他們很普通但是非常溫暖。
  • 竹溪悅讀 | 《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1:蟬鳴停歇時》內容簡介:早晨醒來,三姐妹中的二姐佳乃收到父親的死訊。因父母離異而久未與父親見面的佳乃,對父親的去世毫無感覺,卻要以女兒的身份參加追悼會。葬禮上,三姐妹見到了素未謀面的異母妹妹淺野鈴。出於血緣的親近感,大姐臨走前邀請了無依無靠的鈴到家裡一起生活。
  • 日本電影|《海街日記》背後「家與父」的生命意義
    在此後,是枝裕和的電影始終在圍繞著「日本的家庭倫理觀」以及「合理中控訴不公」為主,而2015年上映的《海街日記》恰好是「後是枝裕和執導」的電影作品。影片改編自田秋生的同名漫畫,故事所講述的是,三姐妹把父親出軌後生下的妹妹接到了鄉下外婆家老房子的故事,在平淡無奇中把生活與哲理娓娓道來。
  • 電影《海街日記》是枝裕和鏡頭下的家庭觀
    海街日記》是改編自吉田秋生的同名漫畫,導演為是枝裕和;電影講述因父母離異而合力生活的三姐妹,得到了父親病故並遺留下一個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的消息,在喪禮中大姐香田幸邀請妹妹也搬到三姐妹在鎌倉的家並展開新的生活,而這故事時序則圍繞妹妹入住後冬、春、夏、秋四季。
  • 《海街日記》:驚心動魄是電影,平平淡淡是生活
    臨海古都鎌倉,順山而成的小鎮,外婆留下的老房子……是枝裕和導演的《海街日記》給人一種日常生活的感覺。沒有過多的劇情起伏,但是看的人也不會想要快進或者跳過。在現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一開始可能還會嫌棄劇情緩慢。但是越往後看越讓人感到舒服,甚至有些羨慕四姐妹這樣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