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新鮮的青梅,還有海風的味道:《海街日記》

2021-01-08 米評影視

日本鎌倉,一座很美麗的海邊城市,有著網紅心中最著名的打卡車站,還有那部造成它如此出名的動漫巨作《灌籃高手》。

作為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東京都市圈的重要城市,鎌倉在日本歷史上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日本中世紀初期的政治中心,有著大量幕府時期的建築和武士們的宅邸,曾繁榮一時。

14世紀,隨著幕府滅亡,鎌倉便衰落了。

不過,當那列將遊客們擠成沙丁魚的小火車穿過如今已顯得狹窄的軌道時,兩邊充滿歷史氣息的宅院依舊隱約提醒著所有人,它曾經有過的輝煌。

香田三姐妹就住在這樣的老宅裡,在外祖母留下的祖業裡相依為命,日子平淡安寧,直到某天接到從15年前便音信杳無的父親的死訊。

一顆陳舊的石子激起千層浪。

妹妹佳乃與千佳早已記不清父親的長相,因此也並不感到難過。大姐幸則勾起幼年時被拋棄的回憶,心中五味陳雜。

無論如何,最後一次盡義務的三位女兒去為父親上香,在葬禮上意外遇見了同父異母的小妹淺野鈴。

該撕了是不是?

並沒有。

劇情到此出現不落俗套的轉折。

小妹的母親,也就當初的小三搶走三姐妹父親的那位也已經過世,小妹的繼母(這位父親是結了幾次婚啊!)對她不好,小姑娘基本處於無依無靠的狀態。

三姐妹做出讓人意外的決定,她們對小妹伸出同情之後,解救她於窘迫之中。

此舉幾乎有師太書中女主的姿態。

總之,在導演雋永淡然溫柔的手法和鏡頭中,四個姑娘從此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如片名《海街日記》,影片細水長流地記錄下四位姑娘的日常生活。

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都是些茶杯裡的風波,和日式細膩的美。

梅雨季中,繡球花大簇大簇地開,被綠得讓人心顫的大葉子溫柔地捧在手心,採一支插進瓶裡就這麼放在祖屋門口,有閒靜的味道。

所以老屋才讓人捨不得離開,不用說不動手也知道自己的根在那裡,自小便習慣的一切從那裡開始,都扎進血管裡,每日每夜流遍全身。

如我們熟悉的清明的青團、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餅、冬至的麻餈、春節的年糕和餃子、元宵的湯圓,或者四姐妹採梅子泡出的梅子酒、淡淡的醃菜、萩餅、沙丁魚刺身、炸竹莢魚,無一不是胃腸對童年的回憶和致敬。

當然電影裡還有更具體的食物:當季新鮮魚生吐司,父親生前愛做的;大姐拿手且容易做得的海鮮咖喱飯,來自母親真傳;三姐熟悉的魚排海鮮飯則是外婆私房菜;二姐的最愛卻是海鮮食堂的阿媽叮囑轉贈的定食。

聽起來很簡單的故事,由食物傳遞出風輕雲淡的情節,但就是讓人看起來丟不下,甚至每年到了青梅季節都想翻出來回味,吃不到也能品出味兒。

也許因為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太快,近乎理想的《海街日記》才會如此打動人心。畢竟原作漫畫作者吉田秋生提出的口號便是:家人就是溫暖存在的理由。

電影導演是枝也作過如是評價:《海街日記》打破了少女漫畫的局限,它描寫了一些深刻的東西。它非關人,而是關於街道和時間,所以這不是「鎌倉四姐妹物語」,而是「海街日記」。

所以在影像化時,四季變遷的轉換便尤其被導演重視起來。

櫻花、梅雨、繡球,梅子酒,蟬鳴,直到紫薇花開,一輪一輪,似展開的人生畫卷慢慢接自然節奏出現在觀眾面前,不急不緩,該來的總會來。

再說演員。

飾演大姐的是綾瀨遙,她有著被日本觀眾稱為「高級臉」的標準五官,片中的她淡妝隨性還有些顯老,但自然真實地讓人情不自禁同情她,雖然她根本不需要。

二姐則是「東寶甜心」長澤雅美,身材好得讓導演也不捨得藏著掖著,隨意地露出大長腿,讓人遐想之餘更添一絲夏天的清涼與隨意。

夏帆飾演的老三,跟兩位姐姐相比有點非主流,她的形象也貼近人設,同樣的短髮,長患難長澤雅美是美而靈動,她就是小男孩般的調皮,眼裡閃著若隱若現的冒險精神。

最小的妹妹善良熱情又懂事,畢竟父親和她相處了十五年,沒給她留下如姐姐們的缺憾。模特出身的廣瀨鈴從形象到演技都跟人物貼得很近。

四位演員的年齡差也正合原著中的姐妹身份,甚至五月時大姐泡出的梅子酒,五味陳雜,也正蘊合著姐妹們各自的性格差異。

縱然有差異,合在一起也是美味。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其實如果可以的,不妨慢一點再慢一點,欣賞到更多一點更動人一點更觸及靈魂的風景,讓自己的身心略微休息,好迎接下一次風起雲湧。

比如看這麼一部電影。

相關焦點

  • 暖心治癒電影《海街日記》,身世複雜的姐妹之家,青梅酒能解歲月愁苦
    今天喵喵要為大家分享一部暖心日本電影,我那個同父異母的姐姐《海街日記》,15年前小幸的父母離婚,與情人私奔,母親也離家出走後,三個女兒被扔給了在鎌倉的外婆。外婆年邁,七年前外婆也去世了,大姐小幸將妹妹佳乃和千佳拉扯成人。
  • 《海街日記》:飲一口青梅酒,與過去和解
    所以,拋開人物個性及鏡頭畫面,《海街日記》的劇情並不美好,沒有人會嚮往這種尷尬的關係。飲一口青梅酒,與過去和解片名出鏡率最高東西,要數青梅酒了。青梅酒見證著劇中人物的感情變化。小鈴誤喝青梅酒,酒後吐真言,這是青梅酒出現的第一個鏡頭。借著這個契機,幸給小鈴介紹院子裡的青梅樹,彼此間的距離也慢慢拉近。
  • 溫暖乾淨的日系電影《海街日記》:日子緩慢,生活美好
    五月來了,意味著夏天也來了。Hello大家好~我是愛電影愛追劇的女先生。今天給大家安利一部夏日小清新影片——《海街日記》( Our little sister)。夏日必做之事,一定少不了,躺在涼爽的空調房裡,吃著冰凍大西瓜,搭配一部清涼治癒的夏日系電影。
  • 親臨日本鎌倉,感受電影《海街日記》中的景與情
    無論是出於對電影《海街日記》的喜愛,還是在前期旅遊攻略時對鎌倉的嚮往,我們終於還是頂著酷暑高溫,趕著鎌倉海上花火的排期,乘著復古電車來到了心嚮往之的"海街"。長鏡頭下的海街與樸實活潑的古城《海街日記》《海街日記》開篇,二女兒佳乃沿著海街走回老宅,長鏡頭下的海街靜謐而美好。初見鎌倉,映入眼帘的也便是這樣的美好。跟隨導航軟體,我們乘坐電車由江之島站下車,開始感受「海街」的故事。
  • 電影 《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的少女日記
    是枝裕和真是日本治癒系電影導演的箇中翹楚,從《無人知曉》,到《如父如子》,再到如今的《海街diary》,親情的無限柔膩被爐火純青的技藝完美地發酵,再配上每一幀都如同少女漫畫般清新淡雅的畫面,簡直比夏日的海風更加沁人心脾。
  • 海街日記,美的像少女
    《海街日記》改編自漫畫家吉田秋生的代表作《海街diary》,講述的是住在鎌倉的香田家三姐妹,在父親去世之後,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故事
  • 日本電影:海街日記
    128分鐘導演:是枝裕和主演:綾瀨遙 長澤雅美 夏帆 廣瀨絲絲 大竹忍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海街日記中  幕 後 制 作: __________       海街日記是2015年是枝裕和執導的日本劇情電影,由綾瀨遙、長澤雅美等主演。海街日記改編自吉田秋生創作的同名漫畫,講述了三姐妹在父親謝世後接收同父異母的妹妹獨特生涯的故事。
  • 一部讓人想努力活著的電影—《海街日記》
    四季流轉,姐妹們的故事悄然上演……海街日記記錄著平淡的生活。沉穩的大姐、有點小狂野的二姐、古怪的三姐,少女的小妹。街角的餐館、火車站、海邊、老家、櫻花樹下,一處一處都是風 景。梅酒、白飯魚、咖喱飯,無一不是老街的味道。
  • 電影《海街日記》平淡如水卻又意猶未盡,每一幀都觸動心弦
    《海街日記》是一部非常美的電影,也是一部特別適合一個人靜下心來好好欣賞的治癒系電影,海貓食堂,鎌倉的海,櫻花隧道,煙火大會,一幅幅溫暖美好的畫面。夏天的海邊,慢悠悠的吹著海風,庭院裡種滿了植物,坐在舊的木房子裡,懶洋洋的和家人聊天,還開著舊風扇,平平淡淡地生活,也要處理一些瑣碎的事,每年都要釀梅子酒,有儀式感地慶祝各種傳統節日,最重要的是,有四個姐妹,簡直是我對生活的終極夢想。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不止於家,四季更迭中感受海街的生命力
    於是,相較於以往諸如《無人知曉》《步履不停》等極具是枝裕和特色的家庭電影,《海街日記》向我們呈現了更寬廣、更全面的敘事視角和「生命」主題。無論是基於對原作漫畫的尊重,還是出於是枝裕和對「職人」電影的更深理解,《海街日記》中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城市」和「時間」格局。
  • 《海街日記》最適合夏天的電影,唯有美食美景不可辜負
    北北今天想給大家推薦一部曾在豆瓣評分最高的日本電影《海街日記》。很難有一部電影齊聚四個日本國民女神,綾瀨遙、長澤雅美、夏帆、廣瀨鈴,她們扮演同父異母的四姐妹,這是一部在夏天的鎌倉海邊,發生著關於愛與生活。
  • 暑假薦片 |《海街日記》:人間有味是清歡
    一個偶然的機會,朋友一口氣推薦我是枝裕和的兩部作品:《如父如子》、《海街日記》,結果是,我也被圈粉了! 是枝裕和的風格稱得上寡淡:用生活化的場景,白描出平凡家庭的喜怒哀樂,卻完全擊中我們的內心。 《小偷日記》要等到8月份在國內院線正式上映,這裡我們來聊一聊是枝裕和的另一部電影,拍攝於2015年的《海街日記》。
  • 梅子酒的季節,翻開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 | 時光放映機Chapter. 18
    海邊的假日、冰鎮的西瓜還是花露水的味道?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裡所描繪的夏日時光,便是集中了我心中所有關於夏天的美好想像~這一期的時光放映機,我們就跟著是枝裕和的電影鏡頭一起走進鎌倉的海濱夏日🍃 / Where the story starts / 《海街日記》的故事很簡單:小鎮住著外婆撫養長大的三姐妹,早年父親與情人的出走,母親的離棄,在她們心中留下了不同程度的烙印。
  • 海街日記:一筆拂不去深深意丨後園影院
    看完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已經有一段時日,這是一部努力想讓人活著的電影。
  • 是枝裕和的少女日記.---《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的新作《海街日記》改編自漫畫家吉田秋生的代表作《海街diary》。毋庸置疑,是枝裕和繼《空氣人偶》(2009)之後再次承接了漫畫電影化的工作,顯然是在原著中找到了久違的強烈共鳴。家庭的瑣碎,離異的父母,受傷的兒女,還有性格迥異的兄弟姐妹,所有這些,就像是枝裕和親身經歷的一樣熟悉而真實,正是這些富於生活質感的人與事,將他從裝腔作勢、顧影自憐的《如父如子》中拯救出來。
  • 《海街日記》
    也許是我平常習慣看喜劇、動作、科幻等類型的電影,最初對於這部是枝裕和導演的《海街日記》還有些「水土不服」,它太過平淡,宛如一池塘水,就算其間加一塊糖亦或添一勺鹽,都不會有太大的觸動和感覺。我想到有著類似風格的電影——《小森林》,也是平平淡淡的生活,沒有大喜亦或者大悲。習慣過「勾心鬥角、爾虞我詐」,偶爾換換清淡的口味也別有一番體悟。
  • 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君的少女日記
    是枝裕和的電影其實是不必太多期待的,永遠都是狗血八點檔社會新聞作為故事起點,輕言細語講著家常瑣事,「日子一天天過去,生活一天天繼續」,可就這樣兩個小時過去,電影結束時總希望讓觀眾產生東方式的哀傷:「人生可真是不容易啊,但也要好好過下去啊」或「人生要好好過下去啊,可是真的是不容易吶」。
  • 當你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看看《海街日記》吧
    我便給她推薦了這部號稱治癒系的日本電影:《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講述的是一個家庭故事。臨海小鎮鎌倉的一座老舊庭院裡,生活著香田家的四個姐妹。這讓《海街日記》看起來不像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它沒有清晰的故事,只有大量看起來很零碎的細節和場景。然而,比起邏輯嚴密、情節緊張的故事,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小細節,反讓人覺得更親切、更真實,因而也更厚重。《海街日記》不止是講述家庭的悲與歡,導演也借著它探討了家庭的解體與重建對每個成員的影響。
  • 訪談:《海街日記》夏帆
    文/菅原豪翻譯/Narabiang校對/小雅乙女一輩子「那是段非常寶貴的日子」,夏帆回憶起拍攝的日子感慨到。「拍攝現場跟這部片子一樣,給人平靜而舒適的感覺。」夏帆說了個很能描述《海街日記》片場氣氛的小插曲。有一次攝影機出了點問題,導演沒有焦慮只是提議大家邊看之前過了的片段邊等,於是片場只見大家圍在客廳電視旁等待攝影機恢復正常。
  • 看似漫畫,閱似散文,賞心悅目的少女情懷,就是《海街日記》
    對於《海街日記》來說,我會形容其為日版《小婦人》,只因主要也是講述了姐妹四人的故事。姐妹四人在一座老房子裡,在一張簡潔的餐桌上,在一個懷舊的花園中上演著一幕幕的相親相愛,再加上導演輔以清新融合懷緬的拍攝手法,讓我們像看漫畫般的欣賞了一篇心靈雞湯般的散文。《海街日記》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導演在拍攝手法、各種細節的營造上是非常注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