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 [藍字] 加關注我們哦!
聊起西方女戰士,大家可能想到女英雄聖女貞德,不過這個聖女貞德只是一個人。其實西方歷史上,還存在過有組織有編制的女戰士,而且她們對西方歷史有很大的影響。今兒咱就來聊聊這個事兒。
歷史最早的女戰士記錄,來自古希臘大哲學家、歷史學家的希羅多德寫的一部宏篇巨作,名字叫《歷史》。書裡邊介紹了希臘周邊的名勝古蹟,風土人情,其中了希羅多德特意提到了生活在歐亞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斯基泰人。斯基泰人當中有個亞馬遜部,所有的部落成員都是女性,每年春天,部落裡的年輕姑娘會特意去周圍部落,跟那些部落裡的男青年約,靠這個的來繁衍後代。
如果生下來的是男孩,就把他送還父親的部落。如果是女孩兒就把她撫養成人,那怎麼去教育這些女孩呢?當時草原上各部落之間的爭鬥很常見,所以,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就是把姑娘們按照騎兵的標準訓練。別人家孩子在抱洋娃娃的時候,亞馬遜女孩兒玩兒的都是弓箭戰斧盾牌,所以據說這個亞馬遜女戰士認為這個胸太大會影響發揮,要割掉自己的這個右乳。
當然,這個說法經不起推敲,因為從出土的文物來看,所有女戰士雕像身材都很正常,沒有說少一部分,後世能相信這個傳言是因為這個亞馬遜的故事實在是太有名了,現在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亞馬遜河,他的名稱也是來自亞馬遜部。一五四二年西班牙探險家奧雷利亞納,發現了一條河流,正準備勘探,看河裡有沒有金子,遭到了當地土著女戰士的襲擊,這些人披頭散髮,身上紋著花紋,插著羽毛,赤身裸體。一邊尖叫,一邊朝西班牙人放箭,探險隊損失慘重。
這個奧雷利亞納在驚魂之餘,聯想到了亞馬遜女戰士,於是給這條河命名為亞馬遜河。跟這個亞馬遜部落差不多同時存在的這個斯基泰人,還有一個叫馬薩格泰部落,這個部落雖然沒有像亞馬遜部那樣不收男丁。但也是個母系氏族社會,首領就是女性,這個馬薩格泰南邊就挨著古波斯帝國,那個時候帝國還在擴張階段,一代明君居魯士大帝。想通過下半身開疆拓土,想娶這個女酋長為妻,然後波斯和他們部落合併,但是被女酋長回絕了,還留了封這個回信,大概意思是我知道你不是饞我身子,是饞我的腳下土地。如果你想來我這兒打仗,我保證會讓你飲儘自己的鮮血。居魯士大帝覺得一個女流之輩能掀起多大浪頭,沒當回事。
結果在隨後的戰鬥當中,波斯軍大敗,居魯士大帝本人也是戎馬半生,英明一世,最後慘死於亂軍之中。戰鬥結束之後,女酋長找到居魯士大帝的屍體,割下他的頭顱,裝進一個盛滿他鮮血的皮囊裡,算是實現了他當時的承諾。
當這個亞馬遜人和馬薩格泰人南徵北戰之時,北歐還有一群女戰士被稱為維京盾女。他們既可以像男人一樣遠航海外,也可以舉起盾牌,跟男性們一起結成盾牆,浴血奮戰,在作戰會議上,也可以像男性武士一樣公開發表意見。
以前這個關於維京盾女的故事,主要都是歷史傳說。很多人就質疑這是不是真的。但是後來考古學家發現了不少維京時代的文物,有不少雕像都是騎著馬,全副武裝的女性。而且從維京人的墓葬當中,也發現不少女性墓主的陪葬品都是些盔甲武器。
由此可見,維京盾女,在歷史上確有其事,那麼為什麼這個維京人群當中會出現這麼一個群體,這就跟他們的生產力水平有關。在農耕民族裡,每天種地,揮鋤頭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活兒,換成女性,就更沒法幹了,那幹不動農活,就說明這個人沒有什麼價值,自然就沒地位,但是這個維京人不一樣,他們生活在北歐,那地方不光冷,還全是山,沒條件去土裡刨食兒,人們主要還是通過畜牧業和漁業維持生計,當然也經常去搶,沒有吃沒有穿,全靠敵人送上前。
但是打仗是一個危險的職業,趕上部落中的男性外出作戰,長期不歸的時候,女性就得又主內又主外,所以,一部分女性就得學會舞槍弄棒,擔負起部落的對外防衛任務。洗衣服做飯的個活就不用他們幹了,久而久之這些人就變成了獨特的女性武士團體。
所以,在她們的影響之下,整個維京部落的女性的地位相當的高。在維京社會之中,女性不論是婚前婚後,都被視為娘家的一員,出嫁以後,也不用跟丈夫姓。如果對婚姻不滿,女性有權利單方面離婚,也就是說可,她們可以休了自己的老公,結婚時候帶出去的嫁妝也可以悉數拿回娘家。
要是說男方犯了什麼錯誤,才導致了離婚,比如說男方出軌,打老婆,日子過不下去。離婚之後,男方給的彩禮無需歸還,這種女性社會地位別說在古代的時候,就在今天,在一些地方都沒法想像,維京人這種男女平等的觀念一直延續到今天,現在北歐地區的男女平權也是走在世界最前列。所以瑞典、芬蘭這些國家出個什么女首相,女國防部長,很正常。
說了這麼多西方女戰士,其實在東方也有這麼一個群體,就是日本古代的女武士,也被稱作姬武士,大多是武士的老婆,妹妹和閨女什麼的,從小就受到武士家庭這種思想教育和軍事訓練,等到了戰場上,就跟她們的父兄一起作戰。
日本有個很有名的女武士,叫立花圁(yin)千代,出身不低,當時一城主之後,十二歲就組成女子鐵炮隊上陣殺敵。後來豐臣秀吉聽說這個人之後,色性大發,非要見一見,這個立花圁(yin)千代就跟侍女一起全副武裝去參見,這個豐臣秀吉看見立花圁(yin)千代這一身披掛,只能收了色心,硬著頭皮誇他,大概意思就是立花圁(yin)千代算平時也有如此警戒心,真是位女丈夫。
當然,後來這個姬武士就變味了,大部分出身一般,也沒有什麼武功,女孩們一般是某個大名家裡當護衛隊,這種護衛隊其實屬於儀仗隊,只要長得好看,走出去能拉風就行,能不能打仗無所謂。
同時他們也是身兼二職。白天擺完pose,晚上給主人侍寢,運氣好的,沒準被哪個高官貴人看中,嫁過去做妾,這種就算最好的結局了,如果你的主公打了敗仗,兵敗自殺,你們也得跟著自殺。而且只能用小刀割喉嚨或者刺進胸口自殺,不能切腹,因為切腹是日本男人的專利。這種姬武士到了日本江戶時代才算完,所以在中國、日本這些東方國家,基本上很難有西方那種有組織的女武士,東方文化的原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關於女戰士的故事,咱們今天就聊這麼多吧。
全文完,如果覺得寫得還不錯,那就點個「在看」或贊吧,感謝閱讀。
往期文章
從名媛拼團到西方情婦,什麼樣的情婦才能讓你大開眼界
比黑奴還慘,現在是社會上層,歐美白奴血淚史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你要了解的一切,普通人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