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在健身房辦過卡的人,我相信都會有教練跟你聯繫做體側。你會站在一個儀器上,這個儀器有大有小,有普通的有逼格高的,還甚至有手握式的。在輸入了你的身高體重後,過幾秒鐘機器就會讀出你身體的水分、體脂率、肌肉量等等數據。
除此之外,市場上也有許多體脂秤,應該也有不少人買過。站上去不僅可以讀出你的體重,還能通過軟體告訴你身體的其他數據。
你可能會想,這麼神奇嗎?它是什麼原理?到底準不準確?
簡單點說,體脂秤一點都不準確。事實上,你最好不要依賴任何體脂測試來追蹤你減脂和肌肉增長的進度。
我等下會解釋一下,不過在這之前,讓我先說說為什麼不要相信任何的體脂測試結果。
測體脂最準確的方法是什麼?
無論是體脂秤、雙能量射線吸收法(DEXA)還是皮脂鉗等方法都不能準確測量出你有多少脂肪。
測量你身體脂肪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你剖開,放在秤上去稱。雖然這個方法很準確,但是只能在屍體身上實現。
體脂的測試,更多的是一個預測,而不能算測量。正如經濟學家、足球專家和股市分析師所說的一樣,許多預測都可能是錯的。
當天氣預報員告訴你天氣時,他們並沒有「測量」出天氣,而是預測了天氣,體脂測量也是一個道理。正如天氣預報員不可能100%預測出天氣,我們也不能100%測出體脂率。
體脂秤的原理是什麼?
體脂秤是測量體脂最流行的方式之一,主要是因為它們使用起來很方便,也很快捷。一些設備甚至能夠連接到你的電腦並且生成各種圖片和表格。
雖然它們可能看起來非常科學,但是這些信息基本上都沒什麼用。
體脂秤是使用一種叫做生物電阻抗的方法來估算你的身體成分的。它們能夠通過你的身體產生一個微弱的電流,測量電流的阻力程度,然後利用這些信息來估算你身體的脂肪百分比。
體脂秤的準確性如何?
大多數研究都表明,對於測量一段時間內身體成分的變化,體脂秤都不夠準確。事實上,你可以在幾個月內減去脂肪並且增加肌肉,但是體脂秤可能還會告訴你的體脂率升高了。
體脂秤最明顯的問題在於,它錯過了身體的大部分區域。
比如,站在體脂秤上,電流可能就會通過一條腿流向另外一條腿,因此這就相當於只測量了你的腿部脂肪,而沒有測量到整個上肢。
另外,體內水合狀態的改變也會很大程度地影響測量結果。事實上,有研究發現,生物電阻抗還會將體內水分的變化看作脂肪含量的變化[1]。
體內水分的總量也會受你的訓練類型所影響。比如,研究發現,在一群使用力量訓練減脂的男性中,通過水下稱重法和生物電阻抗測出來的脂肪變化是相當的[2]。
然而,在那些用心血管訓練減肥的人中,生物電阻抗方法就低估了減去的脂肪,高估了瘦體重的流失。這種差異似乎是由於血漿容量的增加導致全身水分的變化引起的,而血漿容量的增加是心血管訓練的適應方式之一。
那些支持體脂秤測試的人會說,即使測量方法不準確,但是至少能夠保持一致。換句話說,體脂秤的測量會不會偏離一部分不重要,只要它始終保持不準確,你還是可以用它來追蹤你一段時間內的進步。
然而,這個想法的問題就是,體重的變化會導致各種組織密度的變化。研究發現,不同類型的訓練對瘦體重的密度和組成也有不同的影響[3]。但體脂秤會錯誤地認為,人與人之間各種組織的密度是相同的,並且在一段時間內會隨著體重的減輕而保持不變。
換句話說,體脂秤測試不僅僅會有誤差,而且這個誤差還不會保持一致。
體脂秤有用嗎?
當研究人員將體脂秤用於測試時,結果並不令人滿意。
在一個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一群男性健美運動員身體成分的變化[4]。他們比較了幾種體脂測試,包括了生物電阻抗以及四室模型等。
對於估算身體成分而言,四室模型是目前的黃金標準,也是其他體質測試的基準。研究結果發現,生物電阻抗是所有方法中最不準確的。事實上,誤差率能高達8%。那麼這意味著什麼?
假如說你站在某種體脂秤上,測量出來你的體脂率是20%。你努力訓練,並且飲食做得很好,持續了幾個月,體脂率變成了15%。但是當你再做測試時,體脂秤還會告訴你的體脂在20%。
肌肉增長也是一樣的。你可以在一段時間內增長2-3kg肌肉,但是體脂秤會告訴你沒有增長任何肌肉。你會認為你做了很多,但是沒有效果(但其實有效果)。這樣一來,你就容易放棄真正有用的計劃,並且用不那麼有效的計劃來代替。
我見過許多人都成功減去脂肪、增加肌肉、變得強壯,但是體脂秤還告訴他們長胖了。
總結
體脂秤基本上沒有什麼實際的指導意義。與其使用體脂秤,我更加推薦大家使用照片、圍度測量等方法來跟蹤自己的進步。#百裡挑一#
參考文獻:
[1]Saunders MJ, Blevins JE, Broeder CE.Effects of hydration changes on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in endurance trained individuals.Med Sci Sports Exerc. 1998 Jun;30(6):885-92.
[2]Broeder CE, Burrhus KA, Svanevik LS, Volpe J, Wilmore JH.Assessing body composition before and after resistance or endurance training.Med Sci Sports Exerc. 1997 May;29(5):705-12.
[3]Barry M. Prior,et al.Muscularity and the density of the fat-free mass in athlete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01 APR 2001.
[4]van Marken Lichtenbelt WD, Hartgens F, Vollaard NB, Ebbing S, Kuipers H.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in bodybuilders: a method comparison.Med Sci Sports Exerc. 2004 Mar;36(3):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