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各地健身風氣盛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到健身大軍之中。就連前段時間熱映的影片《西虹市首富》都播出了一段有關購買瘦身險帶動全民運動減肥的片段。
據前瞻網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成人超重人口佔比為33.12%,其中肥胖率達12.87%。作為一個人口大國,33.12%是一個不小的數字,而這個數字不僅帶動了健身市場的發展,也使得體脂秤的銷量迎來了一個春天。
體脂秤與普通的電子秤相比能夠測出多項身體數據,如:體脂率、BMI(身體質量指數)、水分、骨重、內臟脂肪、身體年齡等等。其中體脂率和BMI是健身群體較為關注的兩項指標。
體脂率一般是指人體脂肪佔總體重的比例。聽起來簡單,但要準確的測量出體脂率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測體脂率究竟有什麼用?
很多用戶購買體脂秤只知道能測體脂率和BMI等身體指標,但並不知道測出的體脂率除了檢測脂肪和肌肉含量外到底還有什麼參考意義。
體脂率是從BMI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BMI計算簡易,是深入人心的衡量肥胖的指標,但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分級標準並不適合中國人群,在那套標準裡BMI超過30就屬於肥胖,但在中國BMI超過27就已列入肥胖行列。
百度百科截圖
因此,BMI並不是衡量肥胖最準確的指標,體脂率才由此衍生出來。
體脂率最初主要是應用於醫學領域,用來衡量人體的肥胖狀況。將它作為一個監測信號,有助於及時預防肥胖引發的相關病症。體脂率一般是給定幾個範圍(參考體脂率對照表),人們可以通過對比自己的體脂率來簡單評判自身的胖瘦程度。
體脂率對照表
眾所周知,體脂率過高,除了影響美觀以外,還會引發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體脂率低表明人體脂肪含量低,但人們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基本上都是通過消耗脂肪來提供,如果脂肪含量不足,就會通過消耗蛋白質來提供能量,進而引發各類身體疾病。特別是對於女性來說,體脂率過低會影響人體對營養元素的吸收能力,甚至會影響生理周期,嚴重的會出現閉經的現象,導致不孕。
隨著人們對自身體型關注的程度越來越高,體脂率逐漸從醫學領域演變成了全民參考的瘦身指標。
體脂秤的工作原理
目前最準確的體脂測試法就是雙能X射線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兩種不同能量的光子透過受檢部位時,對脂肪和肌肉組織的衰減程度不同,將兩種光子能量的衰減程度記錄下來,便能夠計算出體內脂肪和肌肉組織的含量。可是這種檢測方法相對來說較為昂貴,並在檢測過程中帶有輕微輻射,因而不適用於家居環境使用。
被人們普遍接受的測體脂率的工具便是體脂秤,用戶只需將手機藍牙打開與體脂秤連接,隨後光腳一踩,身體各項指標數據便都會在手機中呈現出來,但這樣簡單檢測出來的體脂率真的準確嗎?
當前,市面上熱銷的體脂秤往往都是通過BIA生物電阻抗法進行體脂率的測量。體脂秤中裝有的電極數是影響測量結果準確性的重要因素,電極數越多測量的結果越準確。
大部分體脂秤的標配是含有四個電極片。兩個電極片的電子秤價格較低,但測量出的體脂率一般誤差較大,並不建議消費者購買。至於6或8個極片的電子秤測量結果會更加準確,極片數增加相當於廠商的生產成本提高,不僅價格相對昂貴,市面上也並不多見。
下面矽谷動力君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體脂秤的工作原理。
當我們站在體脂秤上測量的時候,一般會被要求光腳測量。因為光腳時秤上的電極片會與人體形成一個閉合電路。微電流從一側的極片通過腳板進入人體,在人體內傳導後通過另一隻腳將數據傳給另一側的電極片。
體內脂肪組織含水量約為10%-30%,肌肉組織含水量約為75%-80%,正因為脂肪與肌肉的含水量具有差異性,當微電流通過人體時,導電程度不同,通過組織反饋的信息,可以大體得知體內的脂肪和肌肉組織含量。
該測量方法測出結果的準確性與人體內的液體含量有直接的關係。一天沒喝水的測量結果與大量飲水的測量結果會有明顯差異。不僅如此,女性生理期體內的液體含量會與平時不同,測量結果也會不同。腹瀉、劇烈運動也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所以通過體脂秤測體脂率也只能得出一個數值範圍,並隨著身體狀況的變化,測得數值會在該範圍內波動。
所以,體脂秤能測體脂率,但測量出的體脂率並不十分準確。
結語
既然體脂秤測量出的體脂率也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數值,我們又何必去花這個冤枉錢呢?
體脂率除了機器測量以外,還可以通過簡單計算而得。我們需要事先算出BMI這一指標,再通過BMI進一步得出想要測得的體脂率。
計算公式如下:
為了對比體脂秤測量的體脂率與計算出的體脂率的差異,矽谷動力君回家掇掇的上了個秤,又發動本君聰慧的大腦計算出了自己的體脂率。為了讓大家相信數據的真實性,一不小心就暴露了自己的身高和體重。
用體脂秤測量出的體脂率數值為:23.8%,而計算出的BMI為:
體脂率數值為:
兩者得出的結果僅差0.2%,可見體脂秤發揮的作用似乎並不大!
測得體脂數據
這樣的結果,充分驗證了矽谷動力君的想法,我們有大把的時間和金錢花費在體脂秤上,倒不如拿起一張紙一支筆,運用聰明無比的大腦計算下自己的體脂率,也能得出一個大約值。
體脂率顯示的僅是一個脂肪佔總體重的比例。從另一層面講,如果小哥哥小姐姐們測體脂率不是為了增肌訓練,而是出於檢驗自己的胖瘦程度考慮,那又何必繞這麼大的一個彎子!
乾脆送給大家一個最直截了當的方法,脫了衣服照照鏡子,自己胖不胖心裡真的沒點數嗎?
(文/流年)
參考資料:
體脂含量與體脂率測量與評價方法的比較_葉姝,吳向軍(四川體育科學)
體脂秤的原理是什麼?_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2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