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新聞聯播》把最多的鏡頭給一個還沒有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這還是頭一回,憑啥?
來源:萬達集團(微信號:guojiwanda)
最近我們發了幾篇關於電影《長城》的文章,有細心的網友通過後臺傳來幾張視頻截圖,不看不知道,一看就——
「這是好萊塢首次主動邀約中國導演聯合創作。全片以中國元素為主導,講述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文化。」這個點評不是來自官方信息,也不是來自影評人的點評,而是來自10月15日的《新聞聯播》,距離11月16日《長城》五軍發布會整整一個月時間。
它出現在《文藝為人民抒寫 創作為時代放歌》這條新聞裡,在這條新聞裡,央視記者首先梳理了各種影響時代的文學、綜藝、影視作品,最後把最多的鏡頭給了這部好萊塢大片。這還是頭一回。
作為全中國最重要的新聞節目,《新聞聯播》即便是點評電影,也都是一些主旋律電影,大家自行腦補電影名字,你造,它也不是每次都說好話的,前陣子點名批評天價片酬的事你們都忘了?另外,即便是點評,也是對已經播放的文藝節目和電影進行點評。可是,10月15日的那天,估摸著《長城》也就剛剛完成剪輯,就被它點名了。《新聞聯播》為啥用時1分鐘點名一部還未上映的好萊塢大片呢?
在接受採訪時,張藝謀說了這樣一段話。「對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對世界講好中國故事。我們實際傳遞了某種信仰和精神,傳遞了某種價值觀,是中國人的價值觀。」
機智的萬達君發現,其實啊,央視掐了一段沒播——「不是我進軍好萊塢啊,是好萊塢找著我了哈。他們找上門來,希望有這樣的一個題材合作,我覺得其實也很好。中國有一句話叫『借水行船』。我一直主張我們要有這樣的合作,我們借用好萊塢這樣的力量和他們喜歡的東西,哪怕是拍一個爆米花的電影,但是我們可以慢慢的,潛移默化的,把中國的一些文化符號傳遞出去。」
《長城》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時期,為了展現這個在張藝謀看來民族情懷最深的年代,他運用大量的中國元素,並採用好萊塢的敘事方法和運作模式:無影禁軍,神秘的長城關城、《山海經》裡的饕餮、廣袤的古代絲綢之路、瑰麗的宋朝皇宮、神奇的中國火藥……與其說這是張藝謀的「野心」製作,不如說這是中西文化的一次深刻撞擊。
半個世紀以來,好萊塢都在跟我們講述美國的價值觀並進行美國文化的輸出,無論米老鼠唐老鴨,還是超人蜘蛛俠,中國的孩子、成年人不記得自己的文化元素,而老外更不了解中國文化。《長城》這個好萊塢大片的橫空出世,讓這種格局得到顛覆性改變。因為,這是第一次,由中國導演全程執導、駕馭一部好萊塢大片(他們親自找上門來),這是咱中國人,第一次有機會把中國故事講給世界,把中國價值觀第一次向世界完美輸出。這種引領時代的創舉,可不正好點題,你說說?
此刻,我想你們已經好奇,這到底一個怎樣好萊塢大片,還未上映就這麼被點名?詞窮,請看視頻——
12.16 《長城》
不見不散
一個
一輩子
只為一場敢死戰爭
的
故事
廣告合作、包場業務、團體票預定請聯繫電話:0771-5572916
觀影須知:
1.影城內請勿吸菸
2.謝絕帶寵物入場
3.謝絕外帶油炸類、有異味類食品!
4.觀看標準廳場次電影,一位成人可免費帶一位
1.3米以下的兒童觀影(兒童無座,免費提供3D眼鏡,散場時請交回工作人員)
❤請照顧好您身邊的小孩及老人,保管好自身財物!
❤萬達影城熱心服務每一位顧客
讓尊貴的您體驗到我們高品質的服務及優質的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