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幫扶」到「幫扶別人」,龍口42歲貧困女子張琰與公益結緣

2020-12-27 齊魯壹點

3日,記者從龍口市衛健局獲悉,2020年新年前夕,龍口市舉辦晨光慈善義工隊頒獎年會。年會舞臺上,來自七甲鎮黑山村的張琰和她的龍鳳胎寶貝笑得格外燦爛。一份「晨光特殊愛心獎」頒發給了這個特殊的家庭。

說其特殊,是因為張琰家庭本是晨光慈善義工隊幫扶的一個困難家庭。從2018年5月以來曾數度受到晨光幫扶而走出困境的張琰,在享受社會關愛的同時不忘反哺社會,帶領著兩個孩子積極投入到了義工活動中,與晨光慈善義工隊結下了不解之緣。

是晨光,揚起了我家生活的風帆

張琰,今年42歲,8年前,就在她的龍鳳胎孩子剛滿月時,遭遇夫妻離異,張琰只能領一對兒女回娘家棲身。當時,她的父母都已年逾七旬,家庭生活的貧困、獨自帶孩的艱辛、別人異樣的眼神,一度讓張琰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那些年真是活不出來了,一人拉扯兩個孩子,家裡也沒有錢,沒有誰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幫幫我們,我對生活充滿了絕望,死的心都有了。」張琰傷心地說。

正當一家人在困境中無力自拔的時候,2018年5月,晨光慈善義工隊的義工胡楊領著眾多義工找到了張琰的家裡,並給她女兒欒佳悅送來500元助學金,這是晨光按照龍口市婦聯提供的「春蕾女童」名單,與小佳悅開展結對幫扶的。

從此,張琰家成為晨光義工隊經常光顧的地方,看到張琰家生活困難,義工不僅幫助小佳悅一人,而是對張琰全家進行幫扶。志願者時不時地就給她家送來錢以及油、米、面和衣服等家用物品,義工高淑英除了給錢給物,還帶著張琰的兩個孩子專門去動物園遊玩。來自晨光的傾心幫扶,大大緩解了張琰一家的生活壓力,張琰原來緊鎖的眉頭終於舒展了。來自晨光大家庭的關愛,既緩解了張琰一家的經濟困難,又增強了她勇敢面對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去年年初,重新鼓起生活風帆的張琰將村裡撂荒的20畝山地,利用一個春天沒白天沒夜地進行了復墾,種上了地瓜和穀子,期望秋天能有一個好收成。可天有不測風雲,龍口市遭遇連續乾旱,張琰辛苦打理出的20畝山地其有10畝接近絕產,剩下的10畝種出的東西沒有銷路。

就在張琰欲哭無淚之際,晨光慈善義工隊再次伸出了援助之手,不僅發動義工購買,而且志願者們有的出車,有的出力,胡楊和成黎帶領5位義工在山上幫著刨了一天地瓜,下山時,胡楊轎車底盤還被凸起的路面碰傷。張琰種的是煙薯25地瓜新品種,為了讓好產品賣上好價錢,胡楊還幫助張琰以3元錢一斤的高價在市場上促銷,專門找到朋友幫助拓展客源。最終,張琰家的地瓜和小米全部售出。

此前,由於張琰住在父母家,無法自立新戶,難以享受政府的低保政策。近日,胡楊又積極幫助張琰協調鎮村,為張琰家辦理低保,目前,正在順利辦理過程中。

「是晨光揚起了我家生活的風帆,沒有晨光義工的幫助,我們全家現在真不知道在哪裡,從看到晨光就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張琰感激地說。

「愛心奉獻 無私幫助」,日前,張琰特意做了一面錦旗,交到了晨光慈善義工隊負責人呂世軍的手上。

我也要為社會付出自己的愛,回饋社會

「這是一個特殊的家庭,去年,晨光在看望春蕾女童活動中與他們一家相識,由幫一個變成幫一家,張琰更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她用行動回報晨光更回報社會。她說,原來她是被社會遺忘的人,現在,她一家三口加入晨光,只要有時間,張琰從不掉隊。」這是晨光義工在2020迎新年會上,為張琰一家頒發「特殊愛心獎」時的頒獎詞。

在對義工活動的耳濡目染中,知恩圖報的張琰主動提出也要加入晨光慈善義工隊,實現了從「被人幫扶」轉變為「幫扶別人」的角色蛻變。

「來,大家再次為小佳悅的精彩表演鼓掌!」去年元宵節前夕,龍口楓晚老年公寓,張琰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帶著小佳悅和胞哥欒佳燁及同村的小朋友王會茹一起加入到慰問老人的公益活動中來。小佳悅和王會茹分別表演了手指舞《紅山果》和快板《李阿姨》。

在活動現場,張琰與其他志願者一起,為準備晚會忙個不停,而且她特意從家裡帶來了自家產的蘋果發給老人。自加入義工隊以來,只要有時間,義工隊組織的活動張琰都會帶著孩子一起參加。

「晨光對我的幫助那麼多,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社會就很滿足,更很開心。」張琰笑著說。

據悉,自2015年1月成立以來,晨光慈善義工隊類似幫扶張琰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以「上為黨委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為宗旨,以關愛全市高齡老人和空巢老人,服務社區和敬老院、幫助社會上一切需要幫助的人為己任,晨光慈善義工隊服務面不斷拓展,由最初的只服務敬老院和老人拓展到社區和部隊,服務面涵蓋義診、義演、義務理髮、包水餃等等,五年義演200多場次,服務群眾數萬人次,分別被煙臺和龍口授予「煙臺市敬老文明號」和「龍口優秀志願服務組織」等榮譽稱號。文化服務還被龍口市和煙臺市評為《優秀志願服務項目》和《為老服務優秀志願組織》等榮譽稱號。去年又被山東省授予「第三屆敬老文明號」和「全省優秀老年藝術團」等榮譽稱號。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 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孫福君 呂世軍)

相關焦點

  • 中國兒基會啟動「V盟衣善」公益項目 幫扶貧困地區
    中國兒基會啟動「V盟衣善」公益項目 幫扶貧困地區 2017-12-11 16:03:2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痘博士祛痘公益中國萬裡行」跨越2500公裡幫扶祛痘
    去年12月初,小迪成為「痘博士祛痘公益中國萬裡行」的幫扶對象。剛滿18歲的小迪,15歲開始冒痘,買洗面奶、用偏方,還去過一家祛痘店。痘痘卻越長越瘋狂!小迪搜尋了點擊量不小的痘博士,還發現了痘博士「痘博士祛痘公益中國萬裡行」活動,全額免費幫扶長痘貧困青少年祛痘。小迪立即上交了自己個人及家庭情況的材料,11月底,接到了通過申請獲得幫扶的通知,指定就近在痘博士天津金緯路店幫扶祛痘。經過金緯路店近一個月的精心系統祛痘,小迪的痘痘已經平復了。
  • 幫扶弱勢群體 深圳瑜水慈善基金會在株洲聚力公益
    株洲新聞網9月18日訊(記者 向胤蓉 通訊員 唐雍翔)近日,深圳瑜水慈善基金會和株洲市同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聯合發起「騰訊99公益日·同心向善護青苗」項目,鼓勵社會力量進行愛心捐贈,向攸縣大橋中學的「留守困難兒童」進行多元精準幫扶
  • 幫扶幹部暖人心 貧困百姓得真情——記嘉禾縣財政局幫扶幹部彭德雄
    近年來,幫扶幹部扶貧路上的場景被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來,他們是扶貧政策穩定落地的「壓艙石」,他們是貧困戶物資、精神「雙脫貧」的「助推器」。其中,獲得嘉禾縣2020年「最美扶貧人」榮譽稱號的縣財政局幹部彭德雄,就是眾多幫扶幹部中的一個縮影。家長裡短聊家常,拉近距離話小康不管工作多麼繁忙,彭德雄每月總會抽出時間去貧困戶家裡坐坐,拉拉家常。「最近身體怎樣?
  • 就業幫扶撬動貧困「留守」青年「斜槓」人生
    2020年11月26日, 「恆愛守望者——2020年青年就業幫扶專項行動」在京舉行總結交流會。會上介紹了項目過程及取得的成效,並對項目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研討。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戚學森(左)與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副董事長宋躍升(右)向幫扶學員頒發創業先鋒榮譽稱號今年8月,恒生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攜手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開展「恆愛守望者——青年就業幫扶專項行動」,投入100萬元人民幣為山西省運城市平陸縣和萬榮縣因疫情就業受阻的民政低保家庭青年提供就業扶持金
  • 愛傳四方,日豐公益走進遼寧幫扶貧困戶重拾生活希望!
    正如那正走在傳播愛心路上的日豐人,從湖南到河北,從南邊到北邊,每個踏過的足跡都是滿滿的愛與希望。但是不幸卻恰恰降臨到了他們頭上,原本就體弱多病的丈夫孫顯忠,20年前患骨肱頭壞死,之後更是行動不便無法從事任何體力勞動。家裡的頂梁柱突然就這麼塌了,這對於張紅梅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家裡的支出,兒子的學費等等都讓張紅梅深感未來無望。為了肩負起一家人的重擔,張紅梅去田裡種瓜,成熟了便騎著自己多年的老電瓶車,一趟一趟的運送到攤位上叫賣。因此,張紅梅每天都要比別人早起好幾個小時,她說晚了生意就不好做了。
  • 星光耀公益,明星話慈善||孫楠榮獲「助殘幫扶獎」
    孫楠榮獲了「助殘幫扶獎」。 2017年4月,孫楠和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國肢殘人協會一起成立了「集善扶貧健康行――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專注為貧困肢殘青少年提供免費救治手術。如今,該專項基金已為逾百名貧困肢殘青少年實施手術,極大改善了他們的生活狀況。孫楠也因此獲得了星慈善助殘幫扶獎。
  • 大學生捐出10000元獎學金幫扶貧困學生家庭
    大學生捐出10000元獎學金幫扶貧困學生家庭發布時間:2021年01月12日 10:08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12日電 (魏瑤)近日,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苦竹坪村的20戶貧困中小學學生家庭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資助。
  • 全國網絡扶貧推進會召開 伊對結對幫扶新疆莎車縣
    旨在深入實施《網絡扶貧行動計劃》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保持攻堅態勢,紮實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網絡扶貧工作,打好網絡扶貧收官戰,接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會上,我國視頻戀愛社交頭部平臺伊對與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籤訂結對幫扶項目協議,通過幫扶項目建設繼續深入開展網絡扶貧工作。
  • 跨山海、聚深情——滬粵幫扶助力雲南攻克貧困堡壘
    曾經的「外鄉人」融入到雲南山區建設,帶來了新思想。也因幫扶幹部的到來,貧困群眾掙脫了被貧窮圍困的日子,紅土地長出了新產業,又將迎來新生機。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掙脫被貧窮圍困的日子  22歲的脫貧戶杜書廣依然清晰地記得貧窮的滋味:老家在雲南省會澤縣迤車鎮小米村,全家擠在山上的土坯房裡,手機沒信號,孩子上學單程要走兩個多小時。長時間處於困頓中的他,到東部地區做過木工學徒、進過電子廠,但生活依然沒有起色。
  • 首創集團的全方位農業幫扶
    多地幫扶首創集團落實北京市京蒙對口幫扶,與內蒙古商都縣共同投資、建設、運營餐飲食材鮮切加工中心,一期規模5萬噸/年,總投資6200萬元;項目立足於商都縣農產品資源,圍繞首都及冬奧食材保障、產業升級、助貧扶困等目標,通過訂單種植、產地加工帶動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項目主體工程已順利封頂
  • 丁真家鄉的氣象幫扶故事
    雖然沒有在然日卡村長期派駐駐村幹部和扶貧隊員,但理塘縣氣象局全局幹部職工還是經常到幫扶村開展扶貧工作。羅澤作為當時理塘縣氣象局局長,就經常與分管領導及其他兩部門負責人一起深入鄉鎮慰問幫扶困難群眾。「當時到村裡面去,一待就是一個星期,最長的時候待了20天。
  • 東莞逆風少年 || 痘博士祛痘萬裡行,接力免費幫扶貧困大學生祛痘!
    8 月 11 日,痘博士東莞東城世博店施援手,接力痘博士祛痘公益中國萬裡行活動,展開跨越百裡的幫扶,為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貧困大學生楊萍萍全額免費祛痘。
  • 江西上慄:四大社會幫扶平臺奏響同步小康「春之歌」
    答案是:上慄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緊要的民生工程,創造性推出「包村貼心幫扶」「周六扶貧日」「每周幫扶清單」等工作機制,積極搭建民營企業、愛心人士、群團組織、公益活動四類幫扶平臺,形成「百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精扶百戶貧困戶」「黨員幹部+社會愛心人士疊加幫扶」的合力攻堅幫扶體系,形成了「綠我涓滴,會它千頃澄碧」的可喜局面。
  • 小水滴,大公益——蘇美達公司公益捐贈幫扶活動紀實
    來了,他們來了,他們就是村民們翹首以盼的蘇美達股份有限公司的公益服務隊員,他們帶著蘇美達公司捐給淮河村的一批多功能高壓清洗機而來。他們不辭辛勞,一到目的地,顧不上休息就開始卸車,熱心的村民也幫著一起忙綠了起來,一箱箱包裝完整的清洗機整齊的排列開來,像等待著檢閱的「士兵」,村民們很激動但又充滿了疑惑。
  • 【燒鍋鎮互助村:駐村真情幫扶 群眾脫貧致富】
    【燒鍋鎮互助村:駐村真情幫扶 群眾脫貧致富】 2020-10-14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對口幫扶】瀘州市江陽區區長廖俊到鹽源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7月26日至7月27日,瀘州市江陽區區長廖俊一行到鹽源縣鹽井鎮合哨幼兒園、涼山州綠色啟航科技有限公司、鹽源百萬生態烏雞基地走訪調研對口幫扶工作
  • 面對面招工 點對點幫扶 需求在哪裡 株洲招工小分隊就跟到哪裡
    面對面招工 點對點幫扶需求在哪裡 招工小分隊就跟到哪裡「貧困人口返崗就業」招聘會現場,招聘企業在熱情介紹崗位。彭宗華今年53歲,去年在浙江溫州做建築工。「雖說每個月能拿七八千元,但那邊生活消費水平高,一年到頭也剩不了幾個錢。」今年年初,彭宗華準備重新謀求一份工作。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計劃。工作遲遲沒有著落,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 答好區域幫扶考卷 詮釋雁塔扶貧擔當
    扶貧老兵幫扶貧困老區搭建就業供需「直通車」說起崔偉鋒,那可是一位「扶貧老兵」。早在2015年,崔偉鋒被選為雁塔區第一批駐村幹部,在周至縣厚畛子鎮三合村擔任第一書記。長期扶貧一線的磨鍊,使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到漢濱區,絕對是一個「貧困老區」。該區位於全國集中連片特困秦巴片區,貧困人口佔全省的十分之一,扶貧面積廣、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
  • 深圳險企踐行精準扶貧,「小海豚計劃」八年幫扶兒童近十萬
    10歲的她與弟弟相依為命,所幸成為富德生命人壽推出的長期公益工程「小海豚計劃」的幫扶對象後,志願者彭麗琴用如媽媽般的關愛溫暖了姐弟倆的心靈。自2013年「小海豚計劃」啟動以來,已有97000名兒童獲得幫扶。經過八年的積澱發展,「小海豚計劃」公益工程已成為富德生命人壽的一張品牌公益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