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招工 點對點幫扶
需求在哪裡 招工小分隊就跟到哪裡
「貧困人口返崗就業」招聘會現場,招聘企業在熱情介紹崗位。 通訊員 供圖
株洲日報記者 馬文章 通訊員/任納 謝升蘭
3月的株洲,春意盎然。在炎陵縣九龍開發區,湖南國聲聲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流水線上,工人們在爭先快幹。
年初,受疫情影響,我市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急需用工,而貧困勞動力就業遇到諸多困難。
全市人社部門用心做好就業扶貧與企業用工結合文章,組建招工小分隊、開發就業扶貧車間和公益性崗位,為貧困勞動力播撒就業「金種子」。
6500多個優質崗位送到家門口
近日,在茶陵縣虎踞鎮,株洲市「貧困人口返崗就業」現場招聘會如期而至,吸引了該縣村民550餘人前來求職。
「想報個名,行不行?」村民彭宗華在仔細比對多家招聘單位後,鼓起勇氣向一家企業投出了簡歷。
彭宗華今年53歲,去年在浙江溫州做建築工。「雖說每個月能拿七八千元,但那邊生活消費水平高,一年到頭也剩不了幾個錢。」今年年初,彭宗華準備重新謀求一份工作。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他的計劃。工作遲遲沒有著落,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聽說市人社局的招工小分隊來到村裡,不少優質企業把工作送到家門口,彭宗華動了心,當即向企業表達了務工意向。當天,招聘會現場還有210餘人也尋得了新「飯碗」。
「招工小分隊要當好就業扶貧幫扶員、企業招工聯絡員、用工信息宣傳員、對口支援服務員。」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綜合考慮疫情防控期間貧困勞動力出行不便等不利因素,市人社局組建精幹力量,組成100餘人的就業扶貧攻堅隊伍,按照「先有需求、後有計劃、再有對接」模式,走村入戶全面摸排貧困戶就業需求,有序引導本土企業放寬學歷、技能、年齡等招聘條件,精心篩選100餘家企業、6500多個崗位,提升就業成功率。
「我們要和時間賽跑,以更大的熱情和責任,助力對口幫扶地區脫貧攻堅。」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招工小分隊將深入炎陵、茶陵、攸縣、醴陵、淥口等縣(市),開展為期3個月的就業扶貧攻堅專項行動。目前,第一支隊伍已經奔赴茶陵縣開展就業扶貧攻堅行動。
扶貧車間、招工直通車暖到心坎上
挖溝、排水、播種、施肥……3月20日,攸縣寧家坪鎮筆武村蔬而康農業基地,貧困戶劉松懷揮汗如雨,備戰春耕。蔬而康是當地一家就業扶貧車間,疫情發生後吸納了周邊29名貧困戶到基地上班。
全市人社部門凝聚駐村幫扶工作隊、結對幫扶幹部、農村經紀人等扶貧戰線力量,走村入戶全面摸排貧困戶就業需求。有序引導本土企業放寬學歷、技能、年齡等招聘條件,精準開發就業扶貧車間,讓貧困勞動力就業顧家兩不誤。
一臺臺招工直通車,猶如一臺臺希望之車,託舉起貧困勞動力的幸福生活。
日前,10臺建檔立卡貧困戶專車從攸縣中心汽車站發車駛往株洲西站。經防疫檢測,202名來自攸縣的貧困勞動力踏上復工路。
當天上午,來自菜花坪鎮高和社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侯國良和妻子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早早地來到車站等候上車。
侯國良告訴記者,這幾年自己和妻子都在廣東務工,雖然每天都非常辛苦,但一年能收入幾萬元。春節前回家過年至今,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打工。這次政府不僅免費提供了口罩和食物,還可免費坐高鐵直達目的地,這也讓他高興不已。
從2月初起,全市人社部門針對已達成就業意願的貧困人員,扶貧攻堅隊根據集中出行情況,採取「家門口面試、不間斷體溫監測、包專車到崗」一條龍服務,統籌做好務工人員從家門到廠門的接送服務。
截至目前,全市7.4萬餘名貧困勞動力,已實現就業5.3萬人。其中,通過「村村響」發布招聘信息、網上招聘等就業幫扶措施,實現就業19563人;統籌財政扶貧、社會扶貧、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等資金,為貧困勞動力新增設公益崗位106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