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有銀行利率上浮超30%,儲戶能拿到更多「收益」了

2020-12-26 雙葉財經

昨天去了趟銀行,才剛進入大廳不到一分鐘,穿著非常喜慶大紅袍的客服經理就笑容滿面地迎上來,一番簡短的交流過後,我算是懂了這「異樣」舉動背後的真實意圖:

一年一度的銀行大「攬儲」正式拉開了序幕!

眾所周知,各大銀行每年都有各項數據指標考核要求,其中「攬儲金額」是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每年年底是各大銀行網點發力完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時期。「攬儲」行為不難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儘可能想辦法讓儲戶將手裡的錢存到本銀行來。

每年為了完成這一任務,各大銀行都使出了渾身解數。有的採用存款就送米、面、油,有的則選擇送消費券、有的直接送各種家庭廚房設備等等,不過由於年年上演,這些操作基本上失去了「新鮮感」,吸引儲戶人群始終有限。

其實,銀行的日子也沒有想像中的好過。儘管我國在全球範圍內依舊還是儲蓄大國,但這些年居民存款儲蓄率一直在持續走低,從最高點的51.8%下降到了44.6%左右。如今想要居民主動走進銀行,將錢心甘情願交給銀行已經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了,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存款利率持續走低,引發部分儲戶不滿。

在很多人眼裡,銀行所從事的主要業務,根本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可言。雖說銀行的錢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但這從事著「存貸利差」的簡單金融類工作,卻能使銀行賺錢速度堪比「印鈔機」,這就讓很多每日埋頭苦幹的人心生不滿。

在他們看來,一方面銀行一年又一年不斷降低存款利率,從居民手中拿到了更廉價的資金,另一方面在將這些資金貸給需要之人時,依舊保持高利率,這難道不是靠著吸食成千上萬普通居民的利益填飽自己的肚子嗎?越來越多人不願意犧牲自己成全銀行,放在銀行的存款越來越少。

第二點,投資渠道多元化,銀行不具備優勢。

這些年,國內營商環境在逐步好轉。如雨後春筍般,國內其他類金融機構設立,他們勇於創新,敢於挑戰,靈活多變,創新金融產品,更是涉足部分銀行業務,為居民提供利益更高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使得居民選擇範圍更為廣泛,有部分大膽的客戶將錢從銀行轉出來投入這些機構和產品中。

被這些新生勢力「圍剿」,銀行焦頭爛額。雪上加霜的是,進入2020年之後不久,一場「灰天鵝」的帶來,為了儘快復甦國內經濟,銀行從管理層接到更為緊迫、艱難的任務,上面明確要求銀行「開閘放水」,且還要求給企業讓利1.5萬億!

1.5萬億,簡直是要了銀行「老命」。

1.5萬億不是一個可以「討價還價」的買賣,是一個必須貫徹執行的死命令,銀行在接到通知之後,放寬了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要求,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錢如流水般,譁譁譁從銀行流向了各大企業。

有人可能覺得,銀行本來就是做「借貸」生意,貸款人越多,意味著生意做得越旺盛。但請別忘了,銀行這次是接到通知要讓利1.5萬億的,這相當於整個銀行業2019年淨利潤的四分之三呢!即便銀行生意再火爆,賺的未必會增多。

為了大家方便理解,給大家簡單舉例說明。

原本一件商品進價50元,商家售價100元,最終商家賺50元,現在這件商品進價還是50元(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商家卻只能賣到75元,這意味著要賺50元,就得賣2件商品。賣兩件商品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精力等成本都會高於前者,賺同樣的錢,你是願意選擇還是後者呢?

原本銀行是按照前一種模式在悶頭賺大錢,在接到通知後卻不得不將模式調整成後者,這種「薄利多銷」模式,很明顯銀行賺錢能力是下降了的。

一段時間「放水」後,銀行的存在的一些「負面」作用開始顯現。按照規定,銀行會有資本金要求,內部要保持穩定的資金存量,前期貸出了太多的錢,到年底更要抓緊時間「攬儲」,否則根本無法應對。

但正如前文提到的那般,花裡花哨的攬儲方式已經不好用了,前些年部分有用措施,比如結構性存款等又受到了「新規」限制,銀行這次必須「破釜沉舟」使出「殺手鐧」。

銀行對儲戶的「殺手鐧」。

儲戶最關心的是什麼,這個「什麼」就是銀行對儲戶的殺手鐧。除了安全性,儲戶將錢存放在銀行最關心的當然就是收益問題了,收益受存款利率影響,存款利率越高,收益則會越高,居民參與的積極性也就越發強烈,銀行「來錢」也會越大,可以說,這次銀行「逆勢」而為」,算是出大招了。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數據顯示,最近這段時間,除5年期之外,其他類型的定期存款利率均創年內新高,其中3個月期利率1.452%,6個月利率1.712%,1年期利率2.013%,利率漲幅高達30%以上!為了「找到」更多的錢,銀行真是拼了。

當然,不管銀行是出於何種目的而提高了銀行存款利率,只要最終讓儲戶實打實收益有所提高了,那就是一件好事。

最糟心的2020年即將要過去,對於未來我們多了一份敬畏,如今手裡有一份多餘的閒錢不容易,如果在其他投資渠道沒有大的把握,不建議冒險前進,不妨將其暫時放在銀行,畢竟同樣一份錢,放在銀行始終多了一層保證還能拿到更多的收益。

相關焦點

  • 央行兩年定期基準年利率2.1%,不同銀行存款利率上浮點位區別突出
    當然,自從實現利率市場化之後,大部分銀行自行調整儲蓄年利率,尤其部分區域性股份制銀行,為了達到攬儲的目標,將半年與一年定期利率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60%-70%,實際執行年利率分別為2.08%、2.40%左右,顯然比常見銀行同存期利率更高,因此,吸引了不少部分客戶的目光,同時剩下的2到3年定期利率也均較高。
  • 儲戶在中國銀行存1萬元辦理一年定期利率1.75%,那存入1萬美元呢
    眾所周知,中國銀行在定期存款業務方面,對應年利率在央行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左右,即一年定期利率1.75%,兩年定期利率2.25%,三年期年利率2.75%並未發生浮動,假如儲戶存入1萬元辦理一年定期,那麼年收益為175元,而按今天的消費水平來看該收益偏低,因此,不少人不太願意辦理銀行儲蓄業務。
  • 銀行個人大額存單「靠檔計息」取消後,儲戶辦理幾年存款比較好?
    這對於個人大額存單以及銀行其他存款產品產生直接影響,因為新年過後儲戶辦理大額存單,想拿到預期的存款利息,需在存單到期支取才行,否則,按照支取日人民幣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這也每個儲戶需謹記的新變化,只因與個人利益密切相關,畢竟幾乎所有儲戶存款的目的都是為了獲取較高的收益。那麼,銀行個人大額存單「靠檔計息」取消後,儲戶辦理幾年存款比較好?
  • 利率上浮 年底攬儲如約而至!閒錢存銀行正當時
    實力雄厚的國有行和股份行「開門紅」比較冷清,城商行、農商行和民營銀行動作更多,比如與網際網路平臺合作引流,設置了禮品和較高的存款利率,為攬儲增加含金量。一般來說,銀行的「開門紅」活動會從12月一直延續到明年一季度末,如果手裡有閒錢需要存銀行,可以趁著這個節點挑選一些高利率的產品。
  • 儲戶已將3萬存農業銀行,是否可以取出辦理其他銀行的存款業務?
    在生活當中,部分儲戶在某些銀行辦理完存款業務不久後,卻發現有些銀行存款利率更高一些,因此,會產生將原先辦理的存款取出,然後再將資金存入另外一家存款利率較高的銀行的想法。而且該類的現象也銀行業內也時常出現。那麼,假如儲戶已將3萬元存農業銀行,是否可以取出辦理其他銀行的存款業務?
  • 部分中信銀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3.0%,假如你有8萬元會存入嗎?
    當然,在大多數人較為關心的存貸款利率方面,中信銀行在央行基準利率上上浮20%到30%左右,部分分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可達到3.0%,而總行三年定期年利率2.75%,那麼當部分中信銀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為3.0%時,假如你有8萬元會存入嗎?
  • 3到5年期的定期存款,銀行利率能達到5.5%嗎?
    有網友提問——「3到5年期的定期存款,銀行利率能達到5.5%嗎?」,銀行的定期存款相信大家都有經驗。一般來說,如果我們有大宗消費的計劃,而目前資金尚且不充足的時候,就會選擇定期存款。因為它類似於強制存款,並且可以保本付息,是一種很安全的儲蓄方式,選擇它幾乎不會有什麼後顧之憂。一般情況下,定期存款會有好幾個不用的存期,從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年、三年一直到五年。它們的利率水準,與存期長短成正比,即存期越長,利率就會越高。那麼,銀行的定期存款中,其利率可以達到5.5%這個數值嗎?
  • 2020年手裡有30萬,存在中國農業銀行,一個月能有多少利息?
    而在國內,農業銀行的影響力也非常廣泛,主要是因為國家對農業銀行「服務三農、普惠三民」的定位和職能,使得農業銀行在城鄉村鎮頗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愛和信賴。而且農業銀行在全國各大小城鄉村鎮鋪設的網點眾多,城鄉居民都喜歡到農業銀行辦理銀行業務。那麼在2020年,如果手裡有30萬,存在農業銀行,一個月能拿到多少利息呢?
  • 儲戶要注意了!銀行存儲有「變化」,這些「存錢方式」要小心!
    銀行可能是我們最熟悉的了,只要你往街上一走,基本上幾百米就有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目前我國的存款人數也很多了,幾乎每個人都有幾張銀行卡,在銀行的存款總額要高達幾十萬億,目前工商銀行遙遙領先超過30萬億,高達十萬億以上的銀行有十幾個,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中,幾乎每年的存款都會有幾萬億的增長。
  • 有哪些銀行的三年期利率可以達到4.25%?
    有網友提問——「有哪些銀行的三年期利率可以達到4.25%?」,銀行的掛牌利率一直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有很多資產是存在銀行帳戶裡的,如果銀行利率高,那麼我們自然能夠收穫一部分更多的利息收益,而這個利率如果還能跑贏通貨膨脹,那就更好了,因為我們除了拿到利息,原本的資金還可以做到保值和增值,不用擔心其購買力的下降。那麼,以目前來講,有沒有哪些銀行三年期存款的利率可以達到4.25%呢?
  • 手中有20萬,別再存定期了!銀行員工透露:這樣存一年躺賺8000元
    在今年之前,我國曾有智能存款、結構性存款等銀行存款產品,不過因為利息太高,今年大範圍下架了。很多業內人士表示,截止到2020年10月份,市面上基本上看不到這些高利率銀行存款產品。如果以智能存款和結構性存款的利率來算,一年下來,可以拿到多少利息呢?
  • 25萬存在農業銀行,一年能有多少利息?
    由於農業銀行網點眾多,遍布中國城鄉,所以說不管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對農業銀行應該說是熟悉的,很多人也一直都是把錢存在農業銀行,成為農業銀行忠實的儲戶!那在2020年,如果在農業銀行當中存入25萬元,一年能有多少利息?
  • 銀行利息上調,利率4.8%卻「無人存」?銀行經理:儲戶太精明!
    2019年,監管部門要求各大銀行暫停智能存款。2020年央行降準降息,又發出《通知》,要求各大銀行整頓「靠檔計息」和「結構性存款」,隨之而來的是各大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可以說這些對於儲戶而言,都不是什麼好消息!銀行利息上調,利率4.8%卻「無人存」?銀行經理:儲戶太精明!
  • 有30萬存款,還隨便存定期嗎?銀行人:這樣存一年利息過萬
    在第一季度,不少人失去收入,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而有些人日子過得很悠閒,好比放了長假似的,而後者也是「手裡有糧,心不慌」的人。 今年整體經濟不太好,而一些理財產品收益也有所下降,遠不如往年,不少人就想到了把錢存在銀行。
  • 一百萬存銀行一年,能有多少利息?終於算出來了!
    一百萬存銀行,一年能有多少利息呢?現在很多人手裡有了閒錢就喜歡把錢放在銀行,但是放在銀行的利息是多少呢?我們放在銀行的存款利息計算公式如下:利息=本金*利息*期限。從這個公式我們就可以得出自己本金可以得到的利息。當前,不同的存款產品,收益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要分別來看一下。
  • 智能存款「退燒」:張家口銀行已清盤 更多銀行限額或下調利率
    近日,有儲戶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反映,收到張家口銀行的簡訊通知稱,5月15日之前,張家口銀行將清盤智能存款產品。上個月,媒體報導稱,央行下發了加強存款利率管理通知,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等不規範存款「創新」產品。
  • 澳聯邦銀行儲戶又遭打擊:下調存款利率五個基點
    聯邦銀行(Commonwealth Bank)的儲戶又一次遭到打擊,其存款利率的大幅下調幅度超過了儲備銀行(Reserve Bank)最近的利率下調幅度。這家澳洲最大的銀行周五早上將其標準存款和有條件存款帳戶的存款利率下調了五個基點,這是CBA自央行於11月3日宣布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以來第二次下調利率,其中包括將官方現金利率降至0.1%。自11月3日以來,CBA已經將存款利率降低了20 - 25個基點,這比澳大利亞央行規定的15個基點的降幅還要大。
  • 銀行的三年定期年利率3%是什麼意思?哪些因素影響銀行存款利率?
    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具有存期最短3個月,最長5年,選擇餘地大,利息收益較穩定的特點。  但是,哪些銀行利率上浮的更多?一般來講,他們會提供更符合實際的諮詢,畢竟我們很多人的理財知識欠缺,光盯著收益看,忽略了風險、流動性和門檻,往往也很尷尬。   第三、去就近的銀行網點諮詢。銀行網點往往有各種宣傳扉頁或者大堂經理,也能夠提供有效的產品諮詢,而且現場服務態度更好,介紹的更全面。
  • 在銀行存30萬三年,利率是4.8%,值得存嗎?看後大吃一驚
    在銀行存30萬三年,利率是4.8%,小型銀行可能有,當然,只要是正規合法的銀行,都值得存。銀行存款在所有的理財產品中安全性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在銀行存30萬三年,利率是4.8%,肯定是沒有任何風險的,只要三年你這筆錢不需要用,是可以存款的。在家庭理財的配置中也需要有一定的存款,一個家庭總需要有存款,這筆存款一般情況下是不動的,這就是大額定期存款。
  • 以工商銀行目前的存款利率,10萬元存裡面,一年有多少利息?
    想要把錢存銀行,可以有很多銀行可以選。有人喜歡把錢存在小銀行,因為小銀行服務好、存款利率高,也有人喜歡把錢存在大銀行,因為大銀行網點多、辦業務方便,而且更重要的是,覺得把錢存在大銀行更安全。而國內要說最大的銀行,非工商銀行莫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