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醫院三個團隊榮獲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

2020-12-24 瀟湘名醫

12月12日,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的「2020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頒獎儀式暨華夏院士論壇在江蘇南京舉行。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魏文斌教授團隊成果榮獲華夏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內分泌科楊金奎教授團隊成果、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房居高教授團隊成果分別榮獲二等獎。

華夏醫學科技獎是經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由中國醫促會設立和主辦的全國性醫學獎項,獎勵在醫療和保健科技領域中推動自主創新、科技研究、成果產業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本年度華夏醫學科技獎經形式審查、初審、終審和公示等環節,共產生獲獎項目59項,其中一等獎6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32項,醫學科普獎2項,衛生管理獎2項。

以下是北京同仁醫院獲獎團隊項目介紹:

一等獎

眼底結構功能量化分析

及其在心腦血管疾病診斷、預測價值

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首都醫科大學

完成人:魏文斌、王亞星、徐捷、徐亮、周金瓊、史雪輝、邵蕾、王倩、延豔妮、李洋、楊瓊、楊麗紅、黃瑤、楊萱、楊婧研

心腦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及生命的首要疾患,早期識別危險人群、實現關口前移是慢病防治亟待解決的重大命題。眼底是活體直接觀察神經與血管組織的唯一窗口。長期以來,由於無法精確量化視網膜下組織,國際上的相關研究多集中於通過視網膜血管形態評價心腦血管疾病,而對視網膜下承載豐富血流的脈絡膜結構、視網膜神經纖維組織知之甚少。

魏文斌教授團隊突破亞專科思維模式,建立國際著名的兩大眼病前瞻性人群隊列,解決無創活體脈絡膜精確測量、視網膜自動分層、視網膜血管多維度解析的關鍵技術瓶頸,創新性地將流行病學調查、臨床研究、眼底影像學與機制研究相結合,系統闡述了眼底結構及功能定量體系在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發展中的識別、評估價值,創建基於眼底綜合參數的的心腦血管疾病識別、預警體系。項目提出新型無創化眼部神經-血管形態學指標,建立國際統一標準的前沿影像靶標系統;基於脈絡膜—視網膜全構型指標及血流全維度指標,為糖尿病防控提供眼部預警體系;篩選及優化心腦血管疾病關聯的無創眼部形態功能參數,建立了基於無創血管評估為基礎的高血壓、冠心病發生、發展、轉歸的定量評價體系;基於眼「神經-血管」系統靶標,創建心腦血管終點事件的眼部預警體系。

目前該項目在國內外權威期刊共發表論文154篇,其中SCI論著55篇,累計影響因子179.559,他引2469次,單篇最高他引228次,發表專著20餘部。創新性的建立了基於眼部量化分析的心腦血管疾病預測、評估體系,為國家防盲戰略及慢病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關鍵的科學依據。

二等獎

冠狀病毒受體ACE2

與糖尿病診療新靶點的研究與應用

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

完成人:楊金奎、曹曦、周建博、劉暢、盧晶、牛明佳、史婷婷、信中、楊芳遠、謝榮榮

糖尿病主要發病機理是胰島素分泌不足與胰島素抵抗。以往國際上對糖尿病研究提出的胰島素分泌不足與胰島素抵抗的機制,主要集中在出現糖尿病後的病理改變。

楊金奎教授團隊圍繞在國際上率先發現的線粒體功能障礙相關的糖尿病防治新機制,重點對SARS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共同受體ACE2與糖尿病及其併發症診療新靶點進行研究,有望成為糖尿病防治新靶點使患者從治療中獲益。該項目對ACE2的系列研究源自2003年對SARS(非典)的關注。首次報導了高血糖為非典型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預測因子,並發現SARS病毒通過其受體ACE2破壞胰島產生急性糖尿病。揭示了ACE2等RAS相關基因間的相互作用與2型糖尿病有關。研究發現ACE2能通過直接調節線粒體功能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ACE2通過調節線粒體功能和內質網應激改善骨骼肌的糖脂代謝水平。此外,項目從單基因糖尿病入手,首次提出胰島素分泌受胰島 β 細胞去極化鉀通道 KATP 和復極化鉀通道 KCNH6 「雙開關」控制的理論。揭示了威脅視力的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特異性尿蛋白-觸珠蛋白,是預測糖尿病患者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指標。

目前,該系列研究15篇代表作發表於Diabetes Care (IF:15.27)、Cell Reports(IF:7.815)等國際知名期刊。主要發現在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IF:24.04)、Physiological Reviews(IF: 30.9)、Trends Pharm Sci(IF:11.5)、Diabetes Care(IF:15.27)、Diabetes等綜述性論文和論著中被重點介紹、正面評述、多次引證,他引938次。研究成果催生從能量代謝過剩與失衡的「線粒體病」出發治療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藥物新靶點的研發。項目組研發的糖尿病併發症新型標誌物,提高了糖尿病併發症診斷的準確性。在國際上首次發現的糖尿病併發症新證據被最新版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採納。成果顯著提升我國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早期診斷和防治水平。

二等獎

甲狀腺癌精準診療體系的建立及應用

完成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

完成人:房居高、林巖松、張波、馬泓智、鍾琦、黃志剛、張鑫、馬姣姣、王茹、廉猛

近20年,甲狀腺癌發病率明顯增高,已經成為女性中排名前四位高發的惡性腫瘤,受到醫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作為一種預後較好相對惡性程度低的腫瘤,專業的醫生對其診治也出現了激進與相對保守等不同觀點,診治流程也不完全規範。尤為突出的問題有:缺少精準規範的有效術前診斷流程,很大一部分患者漏診或被過度治療;甲狀腺手術適應症及操作不規範,術後併發症發生率較高;小部分預後較差的早期微小病變,尚無有效術前預測其侵襲性的技術;部分高侵襲性的甲狀腺癌術後綜合治療不完善。

針對上述甲狀腺癌診治過程中的熱點難點,房居高教授團隊不斷開發和引進關鍵性新技術,解決臨床問題,從術前診斷評估、手術、術後綜合治療及技術推廣等各個角度全面深入探索個體化的甲狀腺癌診治方案,讓甲狀腺癌的診治更加精準,診療效果與國際先進水平相當。

房居高教授團隊主要從事甲狀腺癌、甲狀腺巨大良性腫瘤、甲狀旁腺腫瘤等疾病的外科治療和綜合治療,以及原發性、繼發性甲狀腺機能亢進、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的綜合治療。為甲狀腺癌的精準診治體系的建立與應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閱讀3672

【來源:北京同仁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北京積水潭醫院蔣協遠教授團隊、周一新教授團隊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
    11月28日,北京醫學會頒發第五屆北京醫學科技獎獎勵,北京積水潭醫院創傷骨科蔣協遠常務副院長主持的《肘關節外科疾病診療創新技術的建立及推廣應用》項目獲得北京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矯形骨科周一新主任主持的《髖膝關節重建關鍵技術體系及臨床應用》項目獲北京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 瑞金醫院榮獲這些上海醫學科技獎
    8月26日,第十八屆(2019年度)上海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舉行,瑞金醫院榮獲3項二等獎、1項科技成果推廣獎。上海醫學科技獎成果推廣獎胰腺癌綜合診治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項目成員:沈柏用 彭承宏 詹茜 陳皓 鄧俠興李宏為 方圓 陸熊熊 李鴻哲 王新景該項目圍繞胰腺癌臨床診治建立了一系列安全有效
  • 這4個項目榮獲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
    這4個項目榮獲第十八屆上海醫學科技獎! 2020-08-28 20: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7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花落誰家?
    2018年1月26日,中華醫學會和中華國際醫學交流基金會主辦的中華醫學科技獎(2017)頒獎大會在北京召開,共有86項醫學科研成果榮獲2017年中華醫學科技獎,其中有9個項目榮獲2017年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
  • 北京同仁醫院李毅斌怎麼樣
    那麼,北京同仁醫院李毅斌怎麼樣?一、北京同仁醫院李毅斌怎麼樣李毅斌,男,主任醫師,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攻眼底病專業。1988年大學本科畢業至今從事眼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2007年被評為保山市優秀教師,2008年榮獲首屆保山師專子元集團優秀人才獎勵基金的「子元集團優秀管理人才」一等獎。
  • 北京同仁醫院鼻過敏科:過敏性鼻炎首先要明確並遠離過敏原
    日前,北京同仁醫院變態反應學獲得2019中國醫學科學院醫院科技量值(STEM)學科排名第二名,標誌著同仁醫院學科建設取得了又一突出成績。  同仁醫院變態反應科,即鼻過敏科是國際知名鼻科學、鼻過敏科學專家、北京同仁醫院院長張羅教授帶領下的一流學術和醫療團隊,為北京同仁醫院繼眼科、耳鼻咽喉科以外的第三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鼻過敏科是對鼻相關過敏性疾病進行診斷、治療和預防,面向兒童及成人的多學科交叉的二級學科。
  • 北京同仁醫院榮獲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
    近日,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全國賽終評在廣東東莞舉辦,北京同仁醫院「為EYE同行」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志願服務項目榮獲金獎。2020年10月,在北京市志願服務項目大賽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北京賽區決賽中,「為EYE同行」兒童青少年防控近視志願服務項目從346個志願服務項目中脫穎而出,作為北京賽區39個志願服務項目之一,獲得參加全國項目大賽資格。
  • 2020年度健康報醫學科技與健康傳播「最佳」系列新鮮出爐!
    2020年度健康報醫學科技與健康傳播「最佳」系列新鮮出爐! 今日,由健康報社組織開展的2020年度醫學科技與健康傳播「最佳」系列推選活動結果於2020第七屆網際網路+健康中國大會上正式發布。
  • 北京同仁醫院藥學部2020年度班組工作總結暨創新工作匯報評比活動...
    今年2月,國家衛健委等六部門頒發《關於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對醫院藥事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為進一步加強醫院藥事管理和藥學服務,滿足國家和社會的合理用藥需求,北京同仁醫院藥學部於12月10日舉辦了2020年度班組工作總結暨創新工作匯報評比。
  • 致敬醫者|2020年,請記住北京同仁醫院這些閃亮的名字
    北京同仁醫院慶祝2020年「中國醫師節」大會表彰名單向所有醫者致敬!一、承擔援疆任務1、青光眼科段曉明2、鼻科 董懌二、承擔京津冀對口支援任務1、眼外傷科於潔2、耳科 王丹妮三、獲得北京醫師協會張冉足踝外科中心 張樹病理科 張倩、曹丁方斜視與小兒眼科 陳偉偉鼻科 孟一帆中心ICU 談莉六、獲得2020年北京同仁醫院「青年臨床醫療技術骨幹」稱號
  • 2020中國證券公司金牛獎揭曉 華鑫證券榮獲證券公司金融科技獎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證券公司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正式出爐,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華鑫證券」)榮獲證券公司金融科技獎。
  • 北京同仁醫院李仕明副教授獲2020年北京市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近日,2020年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正式批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李仕明副教授獲得資助。獲資助者簡介李仕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2009年7月於首都醫科大學取得博士學位。2009年8月-2011年7月於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從事流行病和循證醫學的博士後研究。2018年6月-2019年5月於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眼耳醫院從事眼病基因的博士後研究。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4位同仁開啟哈佛研學之旅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8月6日電(通訊員 韓冬野)2020年盛夏,北京清華長庚醫院4位同仁經過層層選拔,正式加入到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國際交流項目——「青年教師海外學位研修項目」,開啟哈佛研學之旅。圖為董家鴻院長帶隊參訪哈佛大學醫學院2019年4月,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院長、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院長董家鴻院士率隊訪問哈佛大學醫學院,雙方初步達成了開展醫學教育合作的意向,最終達成了多項人才培養計劃,力爭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水準的卓越人才。
  • 【喜訊】楓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陳婕榮獲2020年度全國「優秀全...
    近日,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上海市慈善基金會聯合舉辦的2020年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評優表彰大會上,來自徐匯區楓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陳婕醫生榮獲中國醫師協會2020年度全國「優秀全科醫生」稱號,受到表彰。
  • 今年國家最高科技獎公布 20年中有18位獲獎者是「80後」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五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中最高等級獎項,於2000年設立,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主辦,每年評審一次,每次授予不超過兩名科技成就卓著、社會貢獻巨大的個人。1月10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與國際數值天氣預報理論的奠基人之一曾慶存榮獲此獎。
  •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
    嶽陽醫院心胸外科團隊介紹 2020-12-13 1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曙光·新聞】我院在2020年上海中醫藥科技獎收穫兩項獎項
    12月18日,由上海市中醫藥學會舉辦的2020年度第十一屆上海中醫藥科技獎勵大會暨上海市中醫藥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在曙光醫院舉行。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市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會長 胡鴻毅教授做工作報告並致歡迎辭。我院黨委書記馬俊堅及獲獎代表參會。
  • 北京同仁醫院成功舉辦臨床教師理論授課與技能培訓提高班暨2020年...
    為落實《關於建立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的指導意見》,深化醫改和醫學教育改革,加強臨床帶教師資理論教學、技能培訓能力,保證住院醫師培訓臨床教學過程中的一致性,近日,北京同仁醫院急診住院醫師培訓基地聯合教育處、醫患辦成功舉辦了臨床教師理論授課與技能培訓提高班暨2020年住培師資崗前培訓
  • 北京同仁醫院:醫療服務的質量和安全是醫院的生命線
    在大醫院動輒上萬的門診量背景下,管理上的細微疏忽,就會引發醫療事故甚至醫患矛盾。北京同仁醫院把掛在嘴邊的安全和質量,做成以年為單位的主題活動,讓全體員工在「安全為基」的文化氛圍裡,自發地去規避醫療服務環節上的漏洞,傾力為患者打造安全放心的醫院。另一方面,醫院從醫護人員和廣大患者兩方面入手,在不斷改善硬體和軟體基礎上,全力推進醫療服務的新升級。
  • 復旦上醫4人榮獲2020年「上海工匠」稱號
    1月6日,由上海市總工會主辦的2020年「上海工匠」選樹千人計劃正式揭曉,來自全市各行業的98位同志為2020年「上海工匠」。其中,中山醫院汪昕教授、腫瘤醫院葉定偉教授、婦產科醫院徐叢劍教授、眼耳鼻喉科醫院周行濤教授榮獲2020年「上海工匠」稱號。中山醫院 汪昕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