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第十八屆(2019年度)上海醫學科技獎頒獎大會舉行,瑞金醫院榮獲3項二等獎、1項科技成果推廣獎。
上海醫學科技獎成果推廣獎
胰腺癌綜合診治關鍵技術的推廣應用
項目成員:
沈柏用 彭承宏 詹茜 陳皓 鄧俠興
李宏為 方圓 陸熊熊 李鴻哲 王新景
該項目圍繞胰腺癌臨床診治建立了一系列安全有效、易於推廣的新技術:降低了胰瘻和總體併發症的發生率,提高R0根治率。實現了胰腺癌的微創治療,首次論證了機器人胰腺惡性腫瘤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並積累了目前國際上最大樣本的「機器人輔助保留十二指腸胰頭切除術」。研究成果已被納入中華醫學會制定的《胰腺癌診治指南》(2014版)及中國抗癌協會制定的《胰腺癌綜合診治指南》(2018版)。
上海市醫學科技獎二等獎
易栓症的基因診斷、發病機制及防治研究
項目成員:
王學鋒 丁秋蘭 武文漫 戴菁 陸曄玲
梁茜 吳希 李蕾 陳昌明 王鴻利
項目簡介
對易栓症進行基因針對對血栓患者個體化防治意義重大,該項目納入了35中涉及凝血、抗凝、纖溶、骨髓增殖及其它易栓症相關基因,建立了高通量、高準確度、經濟實用的易栓症基因診斷體系;建立了從臨床診斷、家系調查、表型診斷、基因診斷、分子發病機制到血栓性疾病的個體化防治的臨床診治路徑,顯著地提高了國內對易栓症的診治水平。本項目研究成果已在全國20家單位推廣應用,申請了發明專利1項,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血液系統疾病及併發症的重要致病蛋白
發病機制和應用研究
項目成員:
蒙國宇 張濟 王侃侃 蔡循 周愛武
姚玉峰 馬曉丹 李玉文 金雯 倪進婧
項目簡介
白血病(也稱血癌)在35歲以下人群中是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一的癌症。本項目從白血病結構生物學這一角度切入,深入理解白血病及其並發感染的發病機制,尋找靶向治療新方案。提出PML核體組裝的新理論,建立了以PML核體為核心的靶向治療新策略,將砷劑靶向治療拓展到AML、CML等其他類型白血病以及乳腺癌、膠質瘤等實體腫瘤的治療中;揭示了DUX4/IGH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發病機制,為診療方案優化和靶向藥物研發提供了新方向。項目實施以來,共在《Blood》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論文20篇。
帕金森病的早期預警/診斷與臨床優化治療
項目成員:
劉軍 陳生弟 丁健青 王剛 肖勤
康文巖 馬建芳 周海燕 潘靜 譚玉燕
項目簡介
帕金森病具有高患病率和高致殘率,目前其發病機制尚未明了,且缺乏早期預警、診斷和理想的對因治療手段,本項目針對這一現狀積極探索,創建了早期預測和早期診斷的多模化體系,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早發現、早幹預策略,實施個體化精準治療;發現了若干治療新靶點,形成了「全程優化管理」治療新方案。該項目共發表SCI文章20篇,制訂我國第三部《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並在全國30多個城市中推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歡迎轉發點讚
【來源: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