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若美軍戰敗,日本能否佔領美國

2021-01-17 亮劍千鈞

個人覺得中途島這場戰役是不僅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還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中途島戰役在三大戰役的最前面,要是這一戰若美軍戰敗對信心是極大的打擊,而且會極大壓縮美軍的戰略空間。而日本會利用這個有利時間做很多事情,但是日本能否打敗並佔領美國呢?

假如日本佔領了中途島,因為島嶼很小,不可能進駐大規模的兵力。而只有壓路機的日本也不可能短時間把中途島建設成可以補給大型軍艦的港口。佔領中途島最大的作用就是美國人在一定的時間段無法偷襲日本本土。美國也不會改變「先歐後亞的」的戰略。

所以鬼子戰敗是必然的,就算贏了中途島和夏威夷,戰敗也只是時間問題。不過,大本營的原計劃是殲滅美國太平洋艦隊,以此來作為談判籌碼,要求美國不幹涉亞洲戰爭,並重新為鬼子提供石油。山本五十六沒想過打敗美國,他在美國時見識過美國的工業實力。鬼子和美國開戰,只不過是想增加談判籌碼,一是獲得美國石油資源,二是贏得進攻並統治亞洲的時間。

畢竟以日本的工業實力就算拿下中途島,拿下夏威夷,憑什麼隔著幾千公裡去襲擊美國本土的工業基地?別人丟了夏威夷不過是少了一個前沿大型陣地而已,大艦隊一兩年時間後照樣捲土重來。日本的航空技術到1945年投降有搞出能跟美軍對抗的戰鬥機,轟炸機?

別人有自封油箱,有裝甲,日軍好久有這些東西了?好久能讓飛機在萬米高空活動?如果日本打贏中途島,由於沒有制海權,沒有航母當跳臺也無法對日本本土造成實際威脅,b29能在萬米高空命中海上移動的艦隊嗎?

所以日本只能以戰促和,美國是大陸國家,美洲大陸有足夠的資源,即使東西海岸都被封鎖,美國的產能肯定會受到影響,但不會枯竭。不同於日本島國,本土資源匱乏,只能依靠外部輸入,而且就這樣,後期美國能封鎖日本,倚仗的是絕對的軍事優勢,僅依靠艦載機就能把日本的陸航海航完全壓制住,另外加上大規模的潛艇封鎖航線。

最後,拋開政治和歷史的原因,我想說日本由始至終,都沒有一個戰略級的大師,沒有明確的戰略目標和遠景規劃:

首先,偷襲珍珠港,徹底擊沉美國的戰列艦尤其是航空母艦,這一點是必須的;

第二就是務必炸毀美國珍珠港裡的450萬噸重油罐區,重油燃起大火會使珍珠港整個癱瘓達一年之久;

第三就是炸毀一切造船廠和潛艇基地,南雲沒有做到。珍珠港戰役結束後,迅速派遣航母,一定要炸毀巴拿馬運河徹底摧毀掉。在控制馬六甲海峽和南洋諸島之後,主力全部南下。一定要全力拿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中途島戰役假如勝利後,知道這個中途島要保不住,保住這個島和和美航母編隊進行周旋,還可以威脅夏威夷。所有這一切都是要爭取戰略的主動權六個月,甚至一年。全力拿下澳大利亞以及整個南太平洋的所有島嶼。這樣就有了和美國作戰的本錢,也許勝負會在五五之數。

綜上,個人認為這條戰略才應該是可行的。

相關焦點

  • 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中途島海戰,即便是日本贏了也會戰敗
    近日,電影《決戰中途島》上映,引發了對這場戰爭的回憶。中途島被普遍認為是二戰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因為這次戰役重創了日本海軍的主要機動作戰力量,讓戰局開始向有利於美國的方向發展。準備起飛的SBD但是也應該看到,這場戰役的作用只有在美國勝利的前提下才有意義,如果日本勝利,那麼中途島戰役就只是個插曲,太平洋戰爭結束將延後一些年,由此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日本可能贏得中途島海戰嗎?其實還是有可能的。如果日本在情報上面多做一些功夫,美軍可能無法快速準確地判明日軍的主攻方向。
  •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中途島戰役的始末
    中途島戰役是盟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得的重大勝利,美國不僅報了珍珠港事件的一箭之仇,也擊破了日本作為海洋強國的自信。為什麼會爆發中途島戰役呢?美國又是如何贏得這場關鍵戰役的勝利的呢?接下來我們會一一道來。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野心越來越大。
  • 規模並不大的中途島海戰,為何成為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美軍有3艘航空母艦、60餘艘各類艦船、400餘架飛機參戰;日軍有8艘航空母艦、100餘艘各類艦船、600餘架飛機參戰。持續的時間也不長。按照規模和激烈程度來說,中途島海戰不但比不上著名的雷伊泰灣大海戰,甚至還不及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和馬裡亞納海戰。那麼,中途島海戰為什麼被稱為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呢?太平洋戰爭爆發於1941年12月7日,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為標誌。
  • 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驚濤駭浪中途島
    二、美軍加強情報工作,截獲日軍大量通訊往來 在珍珠港事件後,美國人知道這種不光彩的勝利絕對不是日本人最終的目的,所以在1942年初,美國人最想知道的是挑起太平洋戰爭之後日本人的下一步意圖,最緊要的軍事部署是日本下一個要攻擊目標到底是哪裡。
  •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
    大家好,我是阿段,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美國的一部於2019年上映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電影開始以日本偷襲珍珠港,造成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例,繼而引發美國對於日本偷襲珍珠港進行反擊,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戰役,這場戰役使日本海上力量受到沉重的打擊
  • 扭轉太平洋戰局的戰役!美日雙方實力相差懸殊,但美軍創造奇蹟
    每一次戰役的勝利,日本的戰爭狂人都歡呼雀躍。然而,在這些熱鬧歡騰的背後,有一個人總顯得心事重重。此人便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山本在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之後,名氣大振。雖然他對這次的戰果也很滿意,但是他曾經冷靜而清醒地指出:我們只是喚醒了一個巨人,必須在巨人尚未起身之前,完成襲擊珍珠港未竟之事業,徹底擊毀美太平洋艦隊。
  • 二戰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實力強大,為何還是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
    雖然中途島面積比較小,但是戰略意義卻很重大,一旦中途島出現了危機,那麼美軍主力艦隊必將還擊,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多次提出攻打中途島的計劃。 雖然深知美國的戰鬥實力,但還是想以一次大的對決來結束與美軍的戰鬥,即便不能取得最後勝利,也可拖延時間,讓日本獲得喘息時機。切斯特·尼米茲是第2次世界大戰中,美軍著名的海軍五星上將。
  •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何時開始走下坡路?絕非1942年中途島戰役的失利
    同樣,在太平洋戰爭中,儘管日軍在中途島戰役損失慘重,但是日本陸海軍還有能力跟美軍抗衡,在兵力兵器上仍然略有優勢。在中途島戰役中,日本聯合艦隊損失了四艘大型航母,但是其水面艦艇編隊以及準備登島的陸軍部隊損失輕微,而美軍在損失「約克城號」後也暫時只剩下兩艘大型航母。
  • 日本為什麼會在中途島戰役中慘敗?中了美軍調虎離山之計
    實力位於世界第一的美軍在二戰中扭轉了戰爭局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得二戰的戰火早日停息,世界人民早日脫離戰爭的苦海。其實,美國在一開始沒有加入二戰,對二戰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主要是進行武器裝備的出口來獲取利益。
  • 中途島戰役是日本走向滅亡的轉折點!
    與此同時,南雲的航空母艦飛機要在4日襲擊中途島機場,次日佔領六十英裡以西的庫雷環礁,以作水上飛機的基地。6日,巡洋艦炮轟中途島,然後部隊登陸,這次入侵由近藤的戰列艦掩護。日軍料想,在登陸之前,中途島地區不會有美國軍艦,他們希望,美國太平洋艦隊一聽到空襲阿留申群島的消息,便會向北趕去。這樣他們就能使美國太平洋艦隊陷入他們兩支航空母艦艦隊的夾攻之中。
  •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精銳之師為什麼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日雙方在亞太地區交戰,這場戰役也被成為「亞太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足見戰況的慘烈和損傷的嚴重。在這場戰爭的初級階段,日本海軍精銳部隊所向披靡,奇襲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佔領了馬來半島、菲律賓,其勢力基本上蔓延到西太平洋大部分地區,當時的日本帝國可謂如日中天。
  • 《決戰中途島》熱播,日本戰敗純屬偶然?結局在開戰前已經註定
    在中途島海戰中,雙方實力對比之下,日本看起來更加強勢,同時還擁有偷襲的先機,為何最終日本落敗?難道只是美國運氣比較好?其實不然,整場戰爭的結局早在開戰之前便已經決定下來了,日本的諜報機關與美國情報機關雙方早已開始了較量。而隨著情報戰以美國勝利告終,整場海戰最終的結局已成定論。
  • 達倫·克裡斯加盟《中途島戰役》 艾默裡奇執導
    達倫·克裡斯加盟《中途島戰役》 艾默裡奇執導 時間:2018.09.13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文明的衝突:決戰中途島
    但是看完《決戰中途島》,越發覺得山本五十六本人是知道美軍會在中途島等他的,而且很可能會遭遇到美軍主力艦隊,所以中途島戰役,對美軍和整個太平洋戰爭來說是個轉折點,但對於日本海軍而言,其實他們也達到了自己的戰略目的,即日本海軍主力如願和美國海軍主力在中途島決戰,雖然最後打敗了…… 1941年,日本偷襲了珍珠港,但有個問題,日本的航空兵沒有炸毀船塢
  • 不止「中途島」,十五部電影速覽太平洋戰爭始末
    珍珠港 (歷史課):日本海軍偷襲美國太平洋海軍艦隊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成為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最終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此役,在戰術上是日本人取得了勝利,但美軍遏制了日軍長驅直入、所向無敵的戰略進攻。日軍另兩艘受傷的航母和飛行員的損失對中途島戰役參戰產生了影響。
  • 中途島之戰日本完勝的話,就能迫使美國停戰?別開玩笑了
    作為一部近年來很罕見的二戰海空題材的電影,該片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其中劇情核心的中途島之戰自然是被談得最多的。大多數討論集中在中途島之戰本身,畢竟這場戰役中戲劇性的要素實在太多了,很多情況微小的轉變就可能引發戰役結局的不同。當然也有討論是從戰略層面來談的:即中途島之戰如果是日本獲勝的結局,那麼會對太平洋戰爭有什麼影響?
  • 不只《決戰中途島》,15部影片看太平洋戰爭始末
    其中偷襲珍珠港、中途島戰役、硫黃島戰役、衝繩戰役等都被美國和日本多次搬上過大銀幕。我們用15部電影串聯起太平洋戰爭,在影片《決戰中途島》上映之際,用歷史資料和影片劇照為觀眾勾勒出當年戰事。「太平洋戰爭」幾場主要戰役示意圖。
  • 《維京傳奇》男星加盟中美合資《中途島戰役》
    《維京傳奇》男星加盟中美合資《中途島戰役》 時間:2018.09.14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2012》導演戰爭新片《決戰中途島》首曝劇照 再現美日終極大戰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伍迪·哈裡森 飾)  這13張劇照把大家最期待的戰爭場面藏得很嚴,主要展示了電影的卡司陣容,包括故事背景中的美日雙方演員,可謂是群星薈萃。而在「中途島海戰」的大背景下,電影除了展示雙方在宏觀戰術上的交鋒,也會著墨於普通前線士兵的經歷。
  • 決戰中途島:窮國與富國的戰爭思維
    ——山本五十六11月8日,由伍迪·哈裡森主演的好萊塢戰爭大片《決戰中途島》如期上映,這部表現二戰中太平洋戰場關鍵戰役的電影,無疑是對這段歷史的精彩還原。當與美國開戰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之時」,日本海軍中明白美日差距的山本五十六大將就知道與美國開戰的結局:「若讓美國可怕的工業能力完全啟動,日本必敗無疑,而日本唯一的機會只能是賭一把。」他賭贏了,日本偷襲珍珠港讓美國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