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召會生活的職業工作

2021-02-10 以琳Elim

臺北市召會的柯弟兄,帶他的同窗好友受浸了。雖然這個好友曾經是都發局長、營建署長,然而受浸時這個好友已經是癌末了。  

所以在一場青職聚會上,柯弟兄舉這個例子告訴青職們,先搞清楚什麼是人生大事,作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以下是柯弟兄的分享。  

我想我們來看看標題「為著召會生活的職業工作」。請問弟兄姊妹,當你看到這個主題時,覺得哪個是主,哪個是從?你看看,職業工作是為著召會生活,所以哪個是主,哪個是從?  

讀聖經的人都知道約翰福音到20章差不多都寫完了,多了第21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們都知道約翰福音21章前面半段記載彼得帶著門徒去打漁,這位職業漁夫在豐富的漁場裡,一條魚都沒打到。後來神顯了神跡,一網下海153條大魚。  

最重要的負擔在後面,主在岸上預備了魚和餅為著彼得。你實在看見這個餅和魚不是彼得剛剛打的,而是主老早就為他預備好的。  

然後主就問:你愛我嗎?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一連三次,主用愛來摸彼得。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這就是主給彼得一個重要的託付。所以你看見,一個是職業工作,一個是主的託付。  

你要你的一生整夜打漁卻什麼都沒有,還是要主那祝福的一網?甚至你在岸上吃的魚和餅還不是你打上來的,是主老早就為你預備好的,你希望你過什麼樣的人生?「要的是什麼」,這事很重要。如果你不清楚你要的是什麼,你可能跟隨世人的價值觀,天天在那裡庸庸碌碌過著一生。  

曾經我一位高中同學受浸了,這同學官做得不小,曾經是臺北市都發局長、內政部營建署長,但很可惜,他得救時已經是癌末的時候。  

之前,我才幫他辦了安息聚會,安息聚會備極哀榮。雖然總統、副總統、立法院長、行政院長、行政院一級主管、前臺北市長、內政部部長、勞工部部長、環保署長前來,但那天對我是很大的考驗,因為他臨終交代我安息聚會由我來服事。  

總統當場頒布褒揚令給他,你說他的一生是不是很成功?有很多人為他流淚、不舍,所以從做人這一面他很成功。  

但他臨終前有一次跟我深談,他說:「你總覺得我好像比你優秀,但我告訴你我過什麼生活。我年輕學建築,熬夜趕工畫圖;等我進到官場,每天幕僚幫我排了滿滿的會,批閱不完的公文,每天再提兩大袋回家,又看到半夜,這就是我過的日子。你其實比我聰明,你不過這種生活,你直接選擇你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來做。」  

所以他在臨終時,跟我一起有個禱告:「我現今是你的人,主耶穌,我是屬你的,但願我還有機會來事奉你。」我看到這情形非常的不舍,很可惜,他如果早一點得救就好了。  

約翰福音第21章,主最終給彼得的託付:「你餵養我的羊」。一連三次,主用愛來摸彼得。  

我也問一問弟兄姊妹,你在這有限的人生裡面,你要怎麼投資? 

馬太福音14章記載,約翰被殺後,約翰的門徒跟主耶穌報告,「耶穌聽見,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去。群眾聽見,就從各城步行跟隨祂。」(太14:13)到了傍晚,門徒請耶穌驅散這些群眾,主耶穌回答:「你們給他們吃吧。」  

但有的只是五個餅,兩條魚。我一直受那句話影響:「祂就說,拿過來給我。」(太14:18)我願意借著主的話向你說:「拿過來給我。」  

在你的手中,你可能覺得,我就五餅二魚,我自己吃就勉勉強強吃飽。你抓在手裡的,永遠都不會有神跡,越抓越貧窮,越看自己什麼都不是,你的時間、體力、智力有限。然而就在這有限的時間裡面,你把自己交給主,你就發覺,門徒看見主耶穌做了一件奇妙的事,拿著餅,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遞給群眾。除了婦人孩子外有五千人吃飽。  

你的聰明才智不過是五餅二魚,若抓在主的手裡,化腐朽為神奇;抓在自己手裡,你的一生就覺得不過如此,到最後你會後悔一生就這樣過去了。所以今天關鍵的點就是:到底你把有限的人生交給主呢?還是抓在自己手裡?  

如果你願意交在主的手裡,有個很好的榜樣:約瑟。  

約瑟是牧羊人,他不僅牧羊,還受父親所託,牧養他的兄長。創世記生命讀經提到:「掌權的權柄來自牧養的生命」(創世記生命讀經,第130篇)。你如果認真操練去牧養別人,在你身上就會長出生命中作王掌權的那一份分量。不要膚淺地過召會生活,要操練一件事,個個都作牧羊人。  

當然,牧養不簡單,約瑟牧養兄長,付上生命的代價,所以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 10:11)要去牧養人時,是要準備好被殺的,意思是常常最傷你心的,是你牧養的人,也是這樣一次次傷心,一次次靠主剛強,掌權的權柄就是這樣長出來的。  

約瑟有兩個夢:地上的禾捆、發光的天體。當你前去牧養時,每一位都是生命的禾捆,發光的天體。我們應該帶著盼望來看每一個我們所牧養的人。以前我專看人的缺點,還自鳴得意,後來我發現看人缺點不需要本事,每個人都是專家;只有在缺點中發現生命的禾捆、發光的天體,這才是真本事。約瑟的哥哥們被情慾、被怒氣所困,但是約瑟卻是發光的天體,他勝過情慾、勝過怒氣,他最後面對他哥哥時,完全是生命的禾捆彰顯在地上、發光的天體在天上。這就是說我們是屬天的子民在地上生活。提醒弟兄姊妹,在職場上,你是屬天的子民,但你是在地上生活。  

你要作牧羊人,第三個要準備被出賣、受監禁。  

剛剛提到作牧人要捨命、要出代價,任勞任怨毫不足惜,這些都是成長的憑藉。你要能掌權,各種人你都要能應付得下來,很難聽的話要吃下來,很難搞的人要吃下來,這會很補的;吃不下就虧了。  

受監禁就是失去自由。在座的、尤其是已經成家的,你要為你們的婚姻負責任,不要隨便讓婚姻受破壞,你要受約束。我們在召會生活上要保守婚姻,特別在情慾上要受限制,尤其在辦公室,比跟我們配偶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要非常小心。  

有時候家打開也是一種監禁,完全失去自由,完全不能請假了。  

配搭也是一種受監禁。我想這是我們成長很重要的憑藉,如果我們要在神面前有分量、掌權,就必須受監禁。  

第四,約瑟的一生,忠信、精明、可靠。  

在波堤乏家中,波堤乏除了吃的,一概不管;在監牢中,典獄長一概不查。如果你們服事,負責弟兄對交給你們的事可以「一概不管、一概不查」,你在職場上無往不利,就怕交給你實在不放心,千叮嚀萬叮嚀。「一概不管、一概不查」,這八個字要經過多少的試驗,才會達到這樣境界。  

「你在不多的事上既是忠信的,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你先不要想許多事,你要問今天不多的事在你手中時,你是怎麼來經歷的?你在服事的時候,要學會不僅忠信、精明,還要可靠,那就要常常操練、檢討、改進,要求進步,這是我們該有的態度。你在召會的服事、職場的工作,你能不能讓人家作到「一概不管、一概不查」。  

最難管的就是監獄。召會中說「我是罪人蒙主恩」,監獄中說「冤枉啊!我沒有罪!」這些人龍蛇混雜,最難搞了。約瑟是個囚犯,居然成了地下典獄長,所以我們說約瑟某一面好像是一步登天,事實上他基層歷練非常的紮實,這就是他的操練。  

所以今天召會託付給你的服事,你不要小看,這不多的事有沒有忠信,不多的事上忠信,將來還有許多的事派你管理。  

另外,約瑟的度量非常寬宏,因為他看見一切都是出於神。他的哥哥們在他父親逝世後,非常害怕他秋後算帳,約瑟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使許多人存活,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20)  

所以一個人度量是否寬宏,的確根據他對神主宰的手的認識,一切的事都在神主宰的手裡。你要看見環境背後的主,你就不會對人產生誤會!什麼時候你對環境、對人、對神產生誤會,你人生的路就走不通了。你必須領會一切事都是出於神,神的意思原是好的,你的度量就被擴大了。 

約瑟真正掌權的原因,是因為他為法老解夢,他看見人生中有七個豐年、七個荒年。豐年時重要的事是積存糧食、建造糧倉。只有糧食、糧倉的供應才能使約瑟真正掌權。  

就青職的年紀,正是人生豐年。我很感謝主的憐憫,豐年時,我花功夫積存糧食,從大一站講臺,背生命讀經,大學四年,起碼背了一兩百篇的生命讀經。借著背、講的過程得成全,又有25年為真訓練讀聖經、寫綱要,那些都成為我的糧食。  

我們不僅有糧食,我們還要操練建立糧倉。  

法老看到約瑟時,給他取名為「撒發那忒巴內亞」,意思是秘密的揭示者(解夢)、生命的供應者(擁有糧食)、世人的搭救者(供應他人糧食),願你的一生如五餅二魚交在主手裡的時候,你會成為秘密的揭示者、生命的供應者、世人的搭救者。  

糧食該如何儲備,也就是這三方面:  

第一,在主的話上、屬靈書報上好好的裝備自己。  

我其實也是「平生無大志」,無欲則剛,拒絕升官,就不加班,時間到了就去聚會、服事,對長官建言也都不避諱,大不了不升官,想不到最後一定要升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都在主的手裡,不要在乎眼前的利益。 

第二,你需要在對主主觀的經歷上要有裝備。  

很多難處來,都是我們主觀經歷主的機會,你要抓住這個機會。  

第三,在人身上花功夫,好好操練在愛中牧養。這牧養叫你的度量被擴充,叫你的性能被提升,生命要長大,功用(恩賜)受成全。  

若你好好操練,真要將我們這五餅二魚的一生,能夠叫五千人吃飽。  

當八十歲的摩西蒙召時,竟然對耶和華說:「我是誰?」(出 3:11)神沒有回應他,神的意思是說:「你是誰不重要!」神後面說:「我必與你同在!」(出3:12)

相關焦點

  • 第二篇 召會內在的生長,為著召會生機的擴增
    召會作為基督的身體內在並生機的建造第二篇召會內在的生長,為著召會生機的擴增詩歌:讀經:西二19,弗四13,15~16,林前三6~7,十二12,約三29~30上,34西2:19不持定元首;本於祂,全身借著節和筋,得了豐富的供應
  • 正確的姊妹 | 在召會生活裡服事的姊妹(二)
    弟兄們多半每周必須作工六、七天,因此幾乎所有的整潔工作都落在姊妹們手中。中國別的地方也有類似的光景。但有的地方,如果有一班服事的姊妹,情形就會好得多。有些地方,召會缺少建造,主要是由於缺少服事的姊妹。因這緣故,我們有負擔對姊妹們有些訓練,這樣,就能有一班服事的姊妹興起,來建造一個剛強的召會。
  • 正確的姊妹 | 在召會生活裡服事的姊妹(三)
    她們不但為著年輕的姊妹們多有禱告,也為著許多弟兄來禱告。例如,一位弟兄多次在聚會中站起來說些不該說的話。這些服事的姊妹們不說話,但她們帶著負擔回家,為這位弟兄禱告,用她們的禱告來服事這位弟兄。一段時間以後,這位弟兄作見證,主如何轉了他。姊妹們的禱告對這位弟兄乃是一種服事,給主一條路來作事。這些服事的姊妹們也曉得,需要為著許多青年人的婚姻禱告,藉此來服事他們。
  • 臺中市召會 70 周年相調特會(下集)——齊聚彰顯
    為著這一個夢,我給弟兄姊妹們四項祝福:第一,我們都要一同達到神聖啟示的最高峰。因為只有神聖啟示的高峰,是為著預備新婦的。第二,我們要一同過活力排的召會生活,願各個聖徒都渴慕:「活力排從我開始」。第三,願臺中召會成為,為著國度福音傳揚的,移民開展的召會,得著一家又一家,不只往臺島去,也能往全地去。第四,我們要一同建造基督的身體,預備新婦,迎接我們所愛的主回來。
  • 地方召會法律訴訟的緣由
    「福音正統教」的成立和陰謀1969年,正值主的恢復在美國進入高峰期,美國有個團體叫作「學園團契」(Campus Crusade),這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所興起的一個福音工作。他們中間幾乎有五十名最拔尖的工作者,因為不滿意那個工作,忽然間都辭職離開了。這對於校園福音工作,是個很大的打擊。
  • [9月24號]1970年第三冊 在靈和真實裡的召會生活 第二十三章
    好比我們將弟兄姊妹分成小組五人,中組若干人,大組二十人等,目的是為著能彼此相顧,盼望能補上已往在相顧之事上的缺欠。在召會中,我們往往會和幾位合自己口味的弟兄姊妹多有往來,在聚會前彼此打電話聯絡等,但其中多有天然的成分。
  • 第五篇 教訓之風的內在因素,為著教訓之風邪惡的目的
    二、不同的教訓、道理、觀念、和意見之風所吹起的波浪,都是從撒但差來的,要誘惑信徒,將他們從基督與召會帶開—提前一3~4,弗四14:1、這些是在基督裡的小孩子所難以分辨的;要逃避這些教訓之風所吹起的波浪,唯一的路就是在生命裡長大,而生命長大的路,乃是留在正確的召會生活中,以基督和召會為保護—13~15節。
  • [11月27號]1970年第三冊 召會中的牧養與青年人的成全 第五章
    一九三四年為著倪弟兄結婚的事,上海召會起了大風波,讓倪弟兄相當為難,於是他就離開了。有一天,上海召會的三位長老來找我,問我要如何處理一件為難的事。我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作。他們就說,現在是你要負責。我說,為什麼我要負責?他們就說,倪弟兄臨走前,留話給他們,上海召會的工作和一切的事,都要問李弟兄。然而這些事,倪弟兄都沒有告訴我。這就是他的訓練。
  • 召會國際華語特會 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
    2015-01-07 | 記者李容珍去年臺北市召會新春特會,已擠滿小巨蛋。
  • 召會國際華語特會樹立美好見證
    2015-03-04 記者/李容珍近年來隨著召會的連結緊密,舉辦特會的規模越來越大,從林口體育館到臺北小巨蛋,甚至三萬人的南港展覽館。然而能夠在同一位子上連坐六小時,靜聽主的話語,特別的是,兩、三千名年輕人在第一線服事,進、退場井然有序,會後有效率還原現場乾淨場地;而且全臺有五千個家庭接待來自海外五千多位弟兄姊妹,安排最好的相調服事,2015年召會舉辦的國際華語特會對內對外都是很好的見證。
  • 臺中市召會 70 周年相調特會(上集)——齊聚彰顯
    剛才我看到臺中市召會七十周年歷史的回顧,裡面非常的感動。我感動的是在這個影片中沒有介紹一位偉大的人物,而是包含著許多我們並不熟識,卻把自己完全擺上並愛主的弟兄姊妹。基督身體的建造不在乎我們的能力,不在乎我們外面所有的,基督身體的建造乃在乎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那一分擺上來。時局可能很艱難,但當人人擺上的時候,召會就有一種榮耀的光景。
  • 基督徒如何聰明工作、蒙福人生?先搞清楚什麼是人生大事,作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你看看,職業工作是為著召會生活,所以哪個是主,哪個是從?讀聖經的人都知道約翰福音到20章差不多都寫完了,多了21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們都知道約翰福音21章前面半段記載彼得帶著門徒去打漁,這位職業漁夫在豐富的漁場裡,一條魚都沒打到。最重要的負擔在後面,主在岸上預備了魚和餅為著彼得。你實在看見這個餅和魚不是彼得剛剛打的,而是主老早就為他預備好的。然後主就問:你愛我嗎?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
  • 【邪教】案例警示----李常受與「地方召會」的騙局
    在主日禮拜後,有人問我關於李常受和「地方召會」的問題。我認為有必要與大家分享我的發現。
  • 美南浸信會等主流教會會眾減少 神召會逐增
    類‍‍似於美南浸信會的新教教派發展都在滯後,而神召會卻日益興盛,自20世紀初五旬節復興運動開始以後,面對不同背景的五旬節宗教會被建立,亦帶來了信仰上的分歧,借著聖經的查考,終於在1914年,三百多位傳道人和信徒在美國肯薩斯州熱泉城(Hot Springs, Arkansas)正式組成「神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