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聰明工作、蒙福人生?先搞清楚什麼是人生大事,作一個真正聰明的人

2021-02-17 聖真網
臺北市召會的柯弟兄,帶他的同窗好友受浸了。雖然這個好友曾經是都發局長、營建署長,然而受浸時這個好友已經是癌末了。 

 

所以在一場青職聚會上,柯弟兄舉這個例子告訴青職們,先搞清楚什麼是人生大事,作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以下是柯弟兄的分享。

請問弟兄姊妹,當你看到這個主題時,覺得哪個是主,哪個是從?你看看,職業工作是為著召會生活,所以哪個是主,哪個是從?讀聖經的人都知道約翰福音到20章差不多都寫完了,多了21章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我們都知道約翰福音21章前面半段記載彼得帶著門徒去打漁,這位職業漁夫在豐富的漁場裡,一條魚都沒打到。最重要的負擔在後面,主在岸上預備了魚和餅為著彼得。你實在看見這個餅和魚不是彼得剛剛打的,而是主老早就為他預備好的。然後主就問:你愛我嗎?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一連三次,主用愛來摸彼得。你餵養我的小羊,你牧養我的羊。你餵養我的羊。這就是主給彼得一個重要的託付。你要你的一生整夜打魚卻什麼都沒有,還是要主那祝福的一網?甚至你在岸上吃的魚和餅還不是你打上來的,是主老早就為你預備好的,你希望你過什麼樣的人生?「要的是什麼」,這事很重要。如果你不清楚你要的是什麼,你可能跟隨世人的價值觀,天天在那裡庸庸碌碌過著一生。曾經我一位高中同學受浸了,這同學官做得不小,曾經是臺北市都發局長、內政部營建署長,但很可惜,他得救時已經是癌末的時候。之前,我才幫他辦了安息聚會,安息聚會備極哀榮。雖然總統、副總統、立法院長、行政院長、行政院一級主管、前臺北市長、內政部部長、勞工部部長、環保署長前來,但那天對我是很大的考驗,因為他臨終交代我安息聚會由我來服事。總統當場頒布褒揚令給他,你說他的一生是不是很成功?有很多人為他流淚、不舍,所以從做人這一面他很成功。但他臨終前有一次跟我深談,他說:「你總覺得我好像比你優秀,但我告訴你我過什麼生活。我年輕學建築,熬夜趕工畫圖;等我進到官場,每天幕僚幫我排了滿滿的會,批閱不完的公文,每天再提兩大袋回家,又看到半夜,這就是我過的日子。你其實比我聰明,你不過這種生活,你直接選擇你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來做。」所以他在臨終時,跟我一起有個禱告:「我現今是你的人,主耶穌,我是屬你的,但願我還有機會來事奉你。」我看到這情形非常的不舍,很可惜,他如果早一點得救就好了。 約翰21章,主最終給彼得的託付:「你餵養我的羊」,一連三次,主用愛來摸彼得。我也問一問弟兄姊妹,你在這有限的人生裡面,你要怎麼投資?馬太福音14章記載,約翰被殺後,約翰的門徒跟主耶穌報告,「耶穌聽見,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去。群眾聽見,就從各城步行跟隨祂。」(太14:13)到了傍晚,門徒請耶穌驅散這些群眾,主耶穌回答:「你們給他們吃吧。」但有的只是五個餅,兩條魚。我一直受那句話影響:「祂就說,拿過來給我。」(太14:18)在你的手中,你可能覺得,我就五餅二魚,我自己吃就勉勉強強吃飽。你抓在手裡的,永遠都不會有神跡,越抓越貧窮,越看自己什麼都不是,你的時間、體力、智力有限。你就發覺,門徒看見主耶穌做了一件奇妙的事,拿著餅,望著天祝福,擘開遞給門徒,遞給群眾。你的聰明才智不過是五餅二魚,若抓在主的手裡,化腐朽為神奇;抓在自己手裡,你的一生就覺得不過如此,到最後你會後悔一生就這樣過去了。所以今天關鍵的點就是:到底你把有限的人生交給主呢?還是抓在自己手裡?約瑟是牧羊人,他不僅牧羊,還受父親所託,牧養他的兄長。創世記生命讀經提到:「掌權的權柄來自牧養的生命」(創世記生命讀經,第130篇)。你如果認真操練去牧養別人,在你身上就會長出生命中作王掌權的那一份分量。不要膚淺地過召會生活,要操練一件事,個個都作牧羊人。 當然,牧養不簡單,約瑟牧養兄長,付上生命的代價,所以主耶穌說:「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 10:11)要去牧養人時,是要準備好被殺的,意思是常常最傷你心的,是你牧養的人,也是這樣一次次傷心,一次次靠主剛強,掌權的權柄就是這樣長出來的。當你前去牧養時,每一位都是生命的禾捆,發光的天體。以前我專看人的缺點,還自鳴得意,後來我發現看人缺點不需要本事,每個人都是專家;只有在缺點中發現生命的禾捆、發光的天體,這才是真本事。約瑟的哥哥們被情慾、被怒氣所困,但是約瑟卻是發光的天體,他勝過情慾、勝過怒氣,他最後面對他哥哥時,完全是生命的禾捆彰顯在地上、發光的天體在天上,這就是說我們是屬天的子民在地上生活。提醒弟兄姊妹,在職場上,你是屬天的子民,但你是在地上生活。剛剛提到作牧人要捨命、要出代價,任勞任怨毫不足惜,這些都是成長的憑藉。你要能掌權,各種人你都要能應付得下來,很難聽的話要吃下來,很難搞的人要吃下來,這會很補的;吃不下就虧了。受監禁就是失去自由。在座的、尤其是已經成家的,你要為你們的婚姻負責任,不要隨便讓婚姻受破壞,你要受約束。我們在召會生活上要保守婚姻,特別在情慾上要受限制,尤其在辦公室,比跟我們配偶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要非常小心。有時候家打開也是一種監禁,完全失去自由,完全不能請假了。配搭也是一種受監禁。我想這是我們成長很重要的憑藉,如果我們要在神面前有分量、掌權,就必須受監禁。 在波堤乏家中,波堤乏除了吃的,一概不管;在監牢中,典獄長一概不查。如果你們服事,負責弟兄對交給你們的事可以「一概不管、一概不查」,你在職場上無往不利,就怕交給你實在不放心,千叮嚀萬叮嚀。「一概不管、一概不查」,這八個字要經過多少的試驗,才會達到這樣境界。「你在不多的事上既是忠信的,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你先不要想許多事,你要問今天不多的事在你手中時,你是怎麼來經歷的?你在服事的時候,要學會不僅忠信、精明,還要可靠,那就要常常操練、檢討、改進,要求進步,這是我們該有的態度。你在召會的服事、職場的工作,你能不能讓人家作到「一概不管、一概不查」。最難管的就是監獄。召會中說「我是罪人蒙主恩」,監獄中說「冤枉啊!我沒有罪!」這些人龍蛇混雜,最難搞了。約瑟是個囚犯,居然成了地下典獄長,所以我們說約瑟某一面好像是一步登天,事實上他基層歷練非常的紮實,這就是他的操練。所以今天召會託付給你的服事,你不要小看,這不多的事有沒有忠信,不多的事上忠信,將來還有許多的事派你管理。 另外,約瑟的度量非常寬宏,因為他看見一切都是出於神。他的哥哥們在他父親逝世後,非常害怕他秋後算帳,約瑟說:「從前你們的意思是要害我,但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使許多人存活,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20)所以一個人度量是否寬宏,的確根據他對神主宰的手的認識,一切的事都在神主宰的手裡。什麼時候你對環境、對人、對神產生誤會,你人生的路就走不通了。你必須領會一切事都是出於神,神的意思原是好的,你的度量就被擴大了。約瑟真正掌權的原因,是因為他為法老解夢,他看見人生中有七個豐年、七個荒年。豐年時重要的事是積存糧食、建造糧倉。只有糧食、糧倉的供應才能使約瑟真正掌權。就青職的年紀,正是人生豐年,我很感謝主的憐憫,豐年時,我花功夫積存糧食,從大一站講臺,背生命讀經,大學四年,起碼背了一兩百篇的生命讀經。借著背、講的過程得成全,又有25年為真訓練讀聖經、寫綱要,那些都成為我的糧食。法老看到約瑟時,給他取名為「撒發那忒巴內亞」,意思是秘密的揭示者(解夢)、生命的供應者(擁有糧食)、世人的搭救者(供應他人糧食),願你的一生如五餅二魚交在主手裡的時候,你會成為秘密的揭示者、生命的供應者、世人的搭救者。我其實也是「平生無大志」,無欲則剛,拒絕升官,就不加班,時間到了就去聚會、服事,對長官建言也都不避諱,大不了不升官,想不到最後一定要升我,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都在主的手裡,不要在乎眼前的利益。很多難處來,都是我們主觀經歷主的機會,你要抓住這個機會。第三,在人身上花功夫,好好操練在愛中牧養。這牧養叫你的度量被擴充,叫你的性能被提升,生命要長大,功用(恩賜)受成全。若你好好操練,真要將我們這五餅二魚的一生,能夠叫五千人吃飽。當八十歲的摩西蒙召時,竟然對耶和華說:「我是誰?」(出 3:11)

相關焦點

  • 孫子兵法:真正聰明的人,從5個角度規劃人生,別等40歲後才明白
    裡面有許多關於人生的智慧,關於如何規劃人生,設定讓自己佔據優勢的戰術。孫子從「天、地、道、法、將」五個角度規劃人生,真正聰明的人會及早規劃,別等40歲後才明白一、天、人生目標順應時代如果你給自己的人生目標是「先賺一個億」,但是卻沒有定下實現期限,比如在十年、二十年內實現,壓力就會催生為動力,讓自己在一定年限內完成目標
  • 聰明的人,看淡人生浮沉
    人生起起伏伏,沒有誰能夠保證他的人生一路順暢。有人會在沿途放棄,就地躺下,有人會在荊棘叢生的路上,欣賞美景。有的就是,人生態度不一樣罷了,而聰明的人往往看待人生沉浮。人們都說,經歷過大喜大悲的人,日後必有大的作為。
  • 真正聰明的人,都願意下笨功夫
    他會先頂住,把局面穩下來,然後找到問題一個一個解決。雷軍是隨時準備頂上的人,保安不行他都能上。」然後,是從供應鏈、創新和質量開始,提振手機業務,這些工作都是雷軍自己來抓,真正地一步一步腳印,腳踏實地地去解決問題。在管理上,小米也在對基本功下笨功夫。創業開始時,小米強調「去管理、去KPI、去title」,公司高度扁平化。
  • 圈子決定人生!真正聰明的人,都在遠離以下幾種社交
    好的社交圈子優秀的人,會在我們消沉的時候,鼓勵我們不要氣餒,而那些沒意義的圈子,只會降低我們的生活質量,消耗我們的人生。 對於那些沒意義的社交,理應趁早遠離。
  • 真正的聰明的人,懂得老祖宗的2句話
    自鳴得意是一個人最大的悲哀,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要成為聰明人,而是很多人已經自封為了「聰明人」,所以我們的問題就是要搞懂究竟什麼才算是聰明。只有弄懂什麼是真正的聰明,才能夠反省我們自身,進而可以不斷的進步,做一個真正的聰明人。在傳統社會中,老祖宗們已經總結出不少關於聰明的特徵。
  • 真正聰明的人有什麼表現特徵,怎麼看出一個人很聰明?
    一個人的情感,認知,性格,心理規律和潛意識表達都在心理學研究的範圍之內,對於不太熟悉的人,我們將根據他的外形舉動,細節的展露去判斷預測對方性格的大致分類,然而在心理學和現實生活中的實踐觀察最終發現,具有下面這些特徵的人通常都是非常聰明的人: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會「裝傻」
    生活中,常有人喜歡賣弄聰明、炫耀自己,感覺自己就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那個人,最終,這樣的人註定只會害人害己。聰明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名垂青史,用不當遺恨終生,歷史上的楊修,就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最好例子。有個成語叫「大智若愚」,是指才智出眾的人在處理很多日常事情上顯得很傻,很遲鈍,很吃虧,但是在事關自己的根本大事上卻做得很出色,很成功。這種看似愚鈍、甘於示弱的低調做人之術,其實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 人生智慧:太聰明的人往往難成大事,因為少了一個重要特質
    人與人之間有許多的差別,但是一般人容易從人的性格、才華、人脈,權勢方面來預測他的未來成就,而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特質。
  • 高明做事,糊塗做人,才是真正的聰明
    國王看見老大、老二的花苗都長得很好,只有老三的盆裡什麼也沒長出來。於是,他把王位傳給了老三。答案很簡單,三顆種子都是煮過的!國王要考驗他們的,不是本事,而是品德。老大、老二自作聰明,偷偷換了種子,結果反而讓「糊塗人」老三「揀」了王位。誰是真聰明,誰是假聰明,那就不言而喻了。
  • 做個聰明的糊塗人:「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可是,蘇東坡有一句話卻讓人唏噓不已:「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是吧?我蘇東坡就是因為太聰明,沒有管理好,致使人生坎坷。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一個極高的智慧,那就是做個聰明的「糊塗人」。老湯:首先,我們分析「聰明」與「糊塗」的辯證關係。聰明好還是糊塗好?
  • 真正聰明的女人,在感情中懂得「自作多情」
    對於女人來說,她們會對愛情有著很多的期許,希望通過愛情讓自己的人生更加幸福,也希望遇到了一個好男人就緊緊地抓住她。 或許很多人不以為然,會覺得愛一個人不就是要為愛付出嗎?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裝傻」
    01自作聰明和難得糊塗有一個詞叫「自作聰明」,就是說自以為自己很聰明,但是結局往往都不是太好,自己被自己的聰明給害了。還有一個詞叫「難得糊塗」,就是說有的時候,糊塗一點是好事,沒有必要活得太精明了,最後反倒會有福報。
  • 牧者靈修丨約拿書:蒙福人生,不至滅亡
    從這一章可以看到,約拿是怎麼作的?尼尼微人是怎麼作的?尼尼微的王是怎麼作的?上帝是怎麼作事的?耶和華的話二次臨到約拿說:「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話。」(1-2節)神對人說話,神使用先知對人說話。神是賞善罰惡的神,你有罪,祂要警告你,審判你。
  • 【主日講道】不一樣的人生選擇
    你會發現人自出母胎,就會面臨一連串的選擇。甚至每一分每一秒都面臨著一個選擇。比方說孩子高考之後要選擇哪所學校、學習什麼專業,畢業後又在什麼地方生活,找什麼工作,到一定結婚時間,又要選擇配偶,完成終身大事等等。
  • 真正聰明的人,都具備這三個特點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生活中,確實有許多人很低調、很謙虛,但也有人喜歡不懂裝懂,經常隱瞞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冒充很有學問的樣子,或者稍懂一點,就在別人面前誇誇其談。從此,在別人心裡留下不好的印象:這是一個不誠實的人,還是一個愛賣弄的人。為什麼很多人喜歡不懂裝懂呢?
  • 真正的聰明之人,很少去交朋友!
    朋友,需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真正的聰明之人,往往很少去交朋友.有的人朋友無數,有的人朋友只有一兩個,而我認為朋友不在乎多,而在於精。把心態放平,不要高估你在別人心裡的位置。世上多的是錦上添花,卻缺少雪中送炭。落難時,你渴望一雙支撐的雙手,卻見到一個離去的背影。真正的朋友只會在你最黑暗的時候,陪你一起等到天亮的人。...患難見真情,人只有在落魄的時候才能看清楚。
  • 人是怎麼變聰明的?
    人要怎麼才能變得聰明呢?我們說的這種聰明,不是自以為是的小聰明,而是修齊治平的大聰明,大智慧。一個人的進升之路,我們古人已經講的很清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什麼說現在的人比之上古之人糊塗愚蠢得多,因為絕大部分的人,一輩子只是在格物這個層次,格來格去,技巧來技巧去,只是盯著「錢」這個物在看,可到頭來,錢沒賺到,人卻變得更窮了,而且此生也過去了。更可笑的是,很多人還不是在格物這個層次,去了解天地萬物。而是鑽進比「物」更低層次的「怪力亂神」裡面去尋求人生的解脫。這些人為什麼要尋求解脫呢?因為他們覺得人生悲苦。
  •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聰明,看這5點表現就知道了,很實用
    身上有這5點特徵的人,說明很聰明,將來能成大事聰明真好,誰都希望自己變得聰明而又充滿智慧,那麼,在你的印象裡,聰明人是什麼樣的?你是如何辨別聰明人的呢?這裡有聰明人的5點表現,看看你都中了幾條。在一般人的溝通中,很多隻停留在「溝」的狀態,並沒有通,但是跟聰明人說話,你完全不需要說得太清楚,往往只需要說一半,聰明人就知道你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了,甚至還會在耐心聽完後,根據你剛才說話的幾個關鍵點,表達出自己的看法或者跟你一樣的看法,達到共識,get到你的點,讓對方產生「你懂我」的心理,同時,對方還會對聰明人印象深刻,好感上升,對於接下來的工作、交往、談判、約會、吃飯等,起到了促進作用。
  • 太聰明的人往往是失敗的(深度好文)
    事後,哲學家用他一貫研究學問的精神,將結婚和不結婚的好處與壞處,分條羅列下來,結果發現好壞均等,究竟該如何抉擇?他因此陷入了長期的苦惱之中。最後,他終於得出一個結論──人若在面臨抉擇而無法取捨的時候,應該選擇自己尚未經歷過的那一個。不結婚的狀況他是清楚的,但結婚後會是個怎樣的情況,他還不知道。對!應該答應那個女人的請求。哲學家來到女人的家中,問她的父親:「你的女兒呢?
  • 呂端:小事不聰明,大事不糊塗!
    當時,宋太宗想任命呂端任宰相,有人說「呂端為人糊塗」,太宗當即反駁:「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後人有詩讚曰:「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從此,呂端便成為「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典型。呂端在事關個人利益的某些問題上確有「糊塗」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