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釣溪石斑

2021-01-13 農人阿鏢

大家好我是阿鏢,今天有時間和大家聊聊看如果作釣溪石斑,大家都知道溪石斑屬於小型魚類,常年生活在水質乾淨的溪流或者山體水庫裡面,個體不大,所以這種魚不是任何地方都有的,特別是水質不好的地方基本上看不到它們的蹤影,我個人感覺要釣好它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

1:釣位

因為溪石斑喜歡藏在一些石頭後面,所以我們的釣位儘量選擇在一些有石頭或者有障礙物的地方,特別是小溪儘量選擇回灣處作釣,進水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基本上所有的魚類都喜歡逆流而上,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因為溪水比較清澈所以我們在穿衣服上儘量以迷彩為主,不要穿顏色太鮮豔的衣服,

2:餌料

溪水基本上常年水溫都不高,這種冷水魚特別喜歡吃大腥的東西,所以我們在選擇餌料的時候儘量以濃腥或者腥香為主,可以適當加一些蝦粉或者赤尾青進去,刺激魚開口

3;釣竿

釣溪石斑魚竿都不需要太長,因為這種魚基本上都在邊上2.7-4.5足夠了,臺釣杆或者短節溪流竿都可以竿子稍微軟一點,因為這種魚嘴巴比較薄,杆子太硬了很容易把魚嘴巴撕開,對魚造成二次傷害

4:線組

溪石斑一般個體都不會太大,而且嘴巴比較小,所以正常我們主線0.8左右搭配0.4子線 ,魚鉤1號袖就可以了,鉤子太大魚吃不進,

相關焦點

  • 幾十元一斤的溪石斑這樣釣,再也不羨慕別人的漁獲了!
    溪石斑也叫光唇魚,對水質要求較高,一般生活在沙石底的河流、山溪之中,以苔蘚、藻類、植物碎屑為食。溪石斑雖然體型不大,但拉力十足,而且肉質鮮美,價格從幾十塊到一百多不等,目前聽過最便宜的售價是每斤四十五元。
  • 金秋溪流釣石斑魚技巧,偶遇石斑魚再也不難
    石斑,沒錯就是石斑,在溪流裡釣石斑!聽到石斑,部分新手會聯想到深海裡的石斑,然後覺得自己又不去海釣,是跟石斑沒什麼緣分。其實,溪流裡也有石斑。這些石斑大多是從深海裡遊到江湖分支,慢慢變化衍生下來的品種,也有人把活水裡的石斑稱之為「淡水石斑」。所以,在溪流裡釣起石斑完全是有可能的事情。那要怎麼跟這些石斑魚「偶遇」呢?
  • 釣魚五年都沒釣上過石斑魚?用鮮蝦這樣釣,下竿就上大石斑
    石斑魚的品種是非常多的,有體型巨大的龍躉石斑,體重可達幾百斤,磯釣中常見的石斑魚為赤點石斑,為一種小型的底棲石斑魚。主要集中在南海和東海南部,廣東沿海產量較多。我們釣石斑魚需要做好十足的準備,俗話有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 泉水小溪,一種稀有的美味成分,我們稱之為「溪石斑」
    在這種流水中,有一種魚,學名「光唇魚」,因其肉質鮮嫩,常被稱為「溪石斑」,深受食客喜愛,這種魚不耐煩、膽小,對水質要求高,所以很難餵養,因此我們很少在菜場看到這種新鮮的「溪石斑」如此珍稀的食物,當然也需要最原始的烹調方法,為了保持原來的嫩鮮,我們需要更簡單地選擇配料:配料:鹽、料酒、姜、青胡椒粉,夠了!
  • 泉水小溪,難得的一道美味食材,我們這叫「溪石斑」
    在這種流動活水的自然水域,生存著一種魚類,學名「光唇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溪石斑」因肉質嫩彈,味道鮮美而廣受食客們的喜愛,這種魚習性急躁、膽小,而且對水質要求比較高,所以很難養活,因此,我們在菜場很少能見到這種鮮活的「溪石斑」這麼一道難得的食材,當然也需要最原汁原味的烹飪方法,為了保留原有的嫩鮮,我們在選擇配料食材的時候就需要更簡單些:配料:鹽、料酒、生薑
  • 海釣石斑魚不難,懂了這3點技巧上魚會很快!一次能釣上百條
    所以,釣海水魚的餌料,是以葷餌為主。石斑魚就是來自海裡的一種魚類,我們一起來學習怎麼垂釣石斑魚吧!石斑魚的生活習性:石斑魚又稱繪魚,是南方沿海垂釣者十分喜愛垂釣的名貴魚種之一。喜棲息在沿岸島嶼附近的巖礁、砂礫、珊瑚礁底質的海區,一般不成群。棲息水層隨水溫變化而升降。春夏季分布於水深10~30米處,盛夏季節也會在水深2~3米處出現,秋冬季當水溫下降時,則遊向40~80米較深水域。
  • 小溪入水口,探釣野生石斑魚,500元一斤的名貴稀有魚獲全部放生
    來到這樣的釣點,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小橋流水人家,碧水掩映,山水相依,百花競放,恍若置身於畫卷,即使釣不到魚,在這種環境下何嘗不是一種享受,這就是釣魚人追求的境界,清澈見底的泉水淺草叢中魚躍人歡,小溪入水口,流水釣野魚的好釣點,也是釣名貴稀有石斑魚的最佳釣位。
  • 起風了 颱風季節出釣——颱風貝碧嘉的恩賜(上)
    據說這一次的颱風很強,可能吹向海南省,但珠江口也會受到9級風力的影響,我只能選擇近岸的島以及島邊的一些釣點作釣,以便颱風到來時,可迅速登島避風!經過綜合考慮,我選擇到珠海桂山島上的二號堤作釣。二號堤的情況我比較熟悉,主要用於保護魚排養殖,因此,這片水域物產豐富,水質理想,且交通方便,從島到堤只需三分鐘船程。
  • 桂林多地利用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溪石斑魚養殖
    山區溪流溪石斑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小型淡水魚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然而,這種魚養殖困難,主要靠天然捕撈。近年來,水域汙染、人為濫捕以及違法電、炸、毒等因素嚴重影響了野生溪石斑魚的自然資源量,這種曾在百姓餐桌上常見的美味已非常稀有。然而苗種供應成為了制約溪石斑魚養殖的瓶頸,近年來桂林市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永福縣漁業漁政管理站與養殖場的技術人員不斷探索、研究和試驗,已初步掌握了一套石斑魚仿生態繁育技術。
  • 溫州爐西大峽谷現「巨型溪石斑」,將近一斤重,已突破體型極限
    石斑魚是一種小型的魚,生長的速度比較慢,大部分情況下長度不會超過10公分,可是最近在浙江溫州的大峽谷,有人釣到一條將近一斤左右的巨型石斑魚,更是被稱之為罕見的魚王,渾身上下都可以看到青黃色的斑紋,如此粗壯的體型真是讓人覺得有些匪夷所思,這就是一條溪石斑魚,大部分都是出現在人跡罕至的小譚中,有著細嫩的肉質
  • 圖解筏竿常用的海釣釣組介紹
    幾經演變,主要適合船釣,魚排釣,同事也適合淡水垂釣,因其配有漁輪可放線搏魚,也可拋投,可以說是大小統殺的利器。筏竿釣組可以是多樣化,關鍵看魚情變化而變化,而筏竿的調性近年來也有非常大的變化和改進,從前的長竿,硬竿到現在的短竿,軟竿,靈敏度越來越強,一把好的筏竿,關鍵在竿梢,竿梢需要俱備以下幾點:細而不塌;彈而不軟;韌而不硬;回彈自如。
  • 寧波高山梯田養殖成功 溪坑石斑魚有望重回餐桌
    昨天,記者來到位於奉化溪口石門村金竹地自然村扁擔嶺頭的養殖基地,看到沿著山坳梯田建有8個大小不一的水池,池水清澈見底,成群結隊的溪坑石斑魚在覓食。這種對水質要求很高、自然生長在山澗小溪中的美麗溪魚,如今在這山裡的梯田安家落戶。前幾年,袁嶽寧發現,即使是深山老林的山溝裡也難覓溪坑石斑魚的蹤跡。溪坑石斑魚主要靠天然捕撈,不僅破壞了環境,而且過度捕撈導致溪坑石斑魚變得非常稀有。
  • 原來淡水石斑魚還可以這麼釣
    野生淡水石斑魚一、垂釣時間淡水石斑因為喜歡溫度高的水域,所以在出釣的時候,更多的是追尋著氣溫的腳步而行。夏季因為整體氣溫較高,所以都是有利於垂釣淡水石斑魚。若要真是有所變化和差異,那就應該是雨後更好。而且雨後水裡的溶氧量明顯偏高,是浮遊生物活躍的旺季,也是垂釣淡水石斑最好的時候。按理說淡水石斑魚喜歡氣溫較高的環境,但是我國南方的夏季著實氣溫偏高,此時的淡水石斑魚也難耐炎熱,下沉到水底涼快去了。
  • 石斑魚來自海洋的「雞肉」該如何垂釣?
    成年石斑魚可以達到體長2米以上,體重500斤,堪稱海中巨物,船釣夢幻魚。我國近海的石斑魚分很多種,大多個體在1斤左右,石斑魚從不跟其他魚類混遊在一起,喜歡單獨地生活在水質清澈的海底暗礁叢中,而且生性兇猛,它靠著靈敏的視覺和感光、感色的分辨能力,喜吞食魚類和蝦類,很難用網捕撈,只能用鉤釣。是路亞釣的好魚種,深受路友喜歡。國外釣石斑魚多用單鉤掛整條小魚做釣,對付大石斑魚效果絕佳。
  • 釣魚人較少接觸的魚種,在海外被譽為「淡水石斑」國內身價倍增
    過去,斑鱖是我國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在海外被譽為「淡水石斑」。現在,國內的賓館和酒樓對斑鱖的消費量也與日俱增。在國內外市場迫切需求斑鱖的情況下,因此斑鱖身份培增,一般1千克鱖魚相當於10千克鰱魚的價值。在韓國可賣1400-1300韓元一市斤,所以發展斑鱖養殖前景廣闊。釣魚人想要挑戰斑鱖,必須先找到一處好的水體,山美水美,才有水中的精靈。
  • 七裡灘水電站作釣草魚、鯉魚,適當調整作釣方案,收穫滿滿
    本文就以七裡灘水電站的作釣經歷為基礎,與廣大釣友分享,在水廣魚稀的環境中野釣,怎樣才能有所收穫。七裡灘水電站野釣鯉魚草魚。根據現場環境及時調整作釣,喜獲目標魚黃田水庫雖然魚情較好,但由於需要步行半小時以上,洽聞七裡灘水電站最近魚情不錯,於是我決定轉戰此地。在釣友小李的帶領下,我們順利到達釣點。
  • 山澗小溪,爆釣一盆野生溪水魚,收穫300元一斤的「溪水石斑魚」
    偏遠深山溪流裡的魚真多,由於遠離人類的喧囂,溪流魚的品種多得我許多都叫不上名字,野外的釣魚人最喜歡釣的是溪水石斑魚,當地人一般都叫溪水節斑魚,溪水石斑生存空間有限,一般都生存在偏僻的山區溪水裡,對水質的要求極高,應該可以說水質基本都是零汙染的水源才會出現溪水石斑魚的身影。
  • 黑坑絕學,高手必備的作釣招式!
    留點飼料補窩和蟲作釣。原理很簡單:魚是吃飼料長大的,全打媽媽的飯,類似重窩,蟲下水會動,很能誘來鯉魚、裸斑、草魚等大個體魚和鯽魚。只要魚能開口,一般能釣到。漂像很正(無雜魚),要麼突然黑漂,要麼突然上頂。也或那種很肥的塘,魚不怎麼開口,商品餌味道大,魚吃食慾望不高的情況下,魚見一小根蟲還是喜歡去吃哈點幾哈,這個時候就要抓小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