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蔡康永:生活就是暴擊的循環

2021-02-10 啟德武漢

文/楊熹文 

微信公眾號@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neversaynever30)

在跑步機上跑完10公裡,看完了《奇葩說》上關於暴擊的辯論,生活的暴擊,到底值得感激嗎?

從劉鎧瑞說到被著名主持人羞辱的經歷,到臧鴻飛說到在1996年的冬天被酒吧老闆掃地出門拿著50塊錢在雪地中走,再到邱晨說到的未實現的畫家夢,我跑著跑著就跑出四面飆淚的景象,能站到奇葩說的舞臺上的角色,大概都曾經歷過無數的暴擊,一路跌倒一路爬起奔跑,才有了「讓心碎成為藝術」的今天,而也許我們要經歷的,便是面對,再到習慣,再到去接納這些暴擊,並從中得到價值。就如何老師在形容演員的職業時說,「演員有的時候會有一種職業病,當生活暴擊他的時候,失戀的時候,失去親人的時候,他在最難過的時候,他甚至還會有一個自我,在旁邊提醒自己說,記住這種感覺,下次演的時候,就是這個感覺。」

 

我最贊同的一句話,是蔡康永在節目中說到「生活就是暴擊的循環」,作為一個自尊心極強的人,天知道我身心健康地活到27歲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我從2012年起開始獨自漂泊,就經歷了連續不斷的暴擊,每一個暴擊的摧毀程度,對於我總是要嚴重於常人幾倍。現在令我提起來充滿驕傲的三兩年,無論我多麼感激自己曾學到的經驗,但都無法否認,它是生命中最最黑暗的日子,那些循環著發生的暴擊,曾讓我的自尊心變成了篩子一般,直到現在還靠自己舔舐著傷口,默默地修補殘留的痕跡。

 

臧鴻飛在辯論中說道「我被鄰居指指點點長大,造成我一個條件反射,就是我現在開車經過我們家西單的時候,我頭沒辦法往這邊回,我不是原諒不原諒他,這是我的生理反應。」

我是「奇葩說」的半路粉絲,不知道每個人的具體經歷,但那種感覺卻再理解不過,直到現在,我路過奧克蘭某區那片密密麻麻的中餐館,還覺得有一種「胃裡噁心」的生理反應,如果不是有事情一定要路過,我絕對不會刻意出現在那裡緬懷過去。

 

那三兩年中,我一個剛剛從校園走出來的天真姑娘,終於見識了現實的殘酷,2012年以打工度假籤證來到紐西蘭,之後決定在這裡讀書,我把一切可用的時間都用去拼命賺學費,祈求用雙手創造一個光明的夢想,然而在那些我曾工作過的大多數餐館咖啡館中,盡心的勞動除了帶給我一個生存的出路,也讓我看到了一個黑暗的底層世界:這世界上竟然有人喜歡以傷害弱者的自尊為樂,如我一樣形單影隻家鄉遙遠的姑娘們,奮鬥起來都要帶著雙倍的承受能力,有人利用我們的無助,給我們法定工資的一半當做薪酬「反正你需要這份來活命的工作又不能去別的地方」,有人瞧不起我們的貧窮,絕不吝嗇自己刻薄的眼神和語言,「天哪,你連這個都買不起哦?」有人嘲笑我們的夢想,毫不客氣地把一個個美好的願景敲碎,「就你?你怎麼可能呀?!」

 

這是在我身上真真切切地發生過的事情,我還記得自己在被一家餐館拖欠工資幾次討要無果後,我一路哭,一路哭,走到家時哭到差一點背過氣去,那一年連10塊錢的出路我都要仔細安排,可想而知失掉這一周的薪水意味著什麼。一場漂泊讓我的心老了起碼十歲,我一路經歷的,不是一個暴擊,而是一個連著另一個的暴擊,由貧窮帶來的,由孤獨帶來的,由對現實無力的反擊帶來的,它們把我的自尊踐踏著,卻也令後來的我學會了一種技能,在暴擊面前,不說話不回擊,就算傷心到要命,也要把頭扭過去自己消化,然後暗自下決心「我一定要有錢,要出人頭地,要實現夢想!」我為此也養成了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再簡單的一件小事,我都做到極致,無論是打工上學還是其他的事,我都逼迫自己成為「第一名」,這是我唯一維護自尊的方式,是我唯一能夠爬到食物鏈頂層的階梯。後來我以優異成績畢業,找到好的工作,實現了自己出書的夢想,我的名字被印刷在當地華文報紙上,被當做優秀華人青年的代表,我開始出席活動,接觸高素質高修養的人……我不喜歡站在聚光燈下,但每一次活動後我都想起那些年把我的自尊狠狠踩到腳下的人,「若他們在哪裡看到我的現在,該會是怎樣的神情?」在我看來,成為一個越來越好的人,這是對那些可惡之人的「懲罰」,持續的奮鬥,也是我給自己的交代——「我這麼努力,就是再也不要回到那種生活裡。」

 

生活的暴擊,到底值得感激嗎?也許這可以被柴靜的話來概括:「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痛苦就是痛苦,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作為一個經歷了重重暴擊後頑強活下來的姑娘,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對暴擊的以下思考。

和蔡康永「生活就是暴擊的循環」的觀點一致,我也認為沒有一種生活是可以完全避開暴擊的,暴擊是生活的常態,以不同形式存在每一個人的生命裡,也潛在於一個人所可能選擇的每一種命運裡。總是會有人問我,「你當初為什麼要去紐西蘭受苦啊?在國內怎麼就不可以實現夢想了麼?!」對於這種問題我非常無奈,首先「去遠方」是一個非常私人的選擇,這就像有些人喜歡「燒烤」另一些人偏愛「火鍋」,一樣無須費口舌解釋,而假設自己當初選擇留在國內追求夢想,誰說這就會讓我避開重重「暴擊」了呢?難道這一種選擇中就沒有老闆的刁難,就沒有旁人的諷刺,就沒有更多意外發生嗎?所以無論一個人在哪種生活中,都會遇到不同形式的暴擊,不要想著逃避這些,你逃避了這些就逃避了生活本身,暴擊是讓你用來成長的,太容易的路,根本不會帶你到任何地方。

這是我在看完大鵬的書《在難搞的日子笑出聲來》後的感受。每半分鐘就笑一次的文字裡,其實是大鵬最艱難時的奮鬥歷程,一個初出茅廬的新人,在追求夢想的路上,步步都是委屈,卻能以調侃的語調,輕鬆描述自己的過去,我覺得這是個特牛的能力。在我們的身邊,你可能會看到「挫折商」不同的人對待命運的態度,有些人在暴擊面前失去了再站起來的勇氣,有些人在暴擊面前則愈挫愈勇,無需多言,後者一定比前者跟能夠實現自我。我在漂泊的過程中,從紐西蘭的年輕人身上學到一種很好的精神,他們在暴擊面前無比豁達,早已把這歸納做人生的別樣體驗,所以相比於我們,他們更能夠毫無畏懼地跳出舒適圈,不顧及別人的目光,去追求自我的價值。 

3, 你可以感謝暴擊,但一定要比製造暴擊的人活得好

你要感謝暴擊,但不要去感謝製造暴擊的人。當你在社會中待上幾年你就會發現,社會很雜,有些人的道德水準,是沒有下限的。這樣的人,他最想看到的,就是摧毀你,他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有一天,你站在比他更高的地方。所以與其在暴擊後怨恨背後的製造者甚至是生活,不如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專注提高自己的技能,把生活對你的暴擊,內化成一種動力,就等待那一天,你攀到了他仰頭才能看到的地方,這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人一定要擁有從任何一段經歷中總結出經驗的能力,正因為有過這樣的經歷,我才不願讓自己去成為那樣邪惡的人。我在苦苦奮鬥的時候遇到很多這樣的小老闆,他們是十幾年前來到這裡的老移民,大概也經歷過一無所有的日子被人踐踏了自尊,所以直到現在還抱有這樣一種心態,「我當年受過的苦,也一定要讓你嘗一嘗!」傷害比自己弱小的人,這是一個人能使用的最低級的技倆。你可以約束自己的行為,但無法控制他人的道德,這世界上存在一個難言的真理,你弱的時候,壞人最多。

 

小時候我們都想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長大後很失望命運沒有賦予我們任何超能力,但是當經歷過暴擊的你,在面對如同曾經的你那般弱小的人,能夠伸出一隻手而不是拿出一個棒槌,那麼世界因你的這一個舉動,就變的不同了。這份不同,本身就是偉大的拯救。

生活的暴擊,到底值得感激嗎?

等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再去感激它。

作者:楊熹文,2016年亞馬遜年度新銳作家,一個住在紐西蘭房車上的姑娘,熱愛生活與寫作,相信寫作是門孤獨的手藝,意義卻在於分享。新書《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火熱銷售中,講述一個姑娘如何在異國用野路數從一無所有到詩和遠方。歡迎關注新浪微博@楊熹文,微信公眾號@請尊重一個姑娘的努力(neversaynever30)

啟德武漢小助手

一對一諮詢請回復

姓名+電話+國家+學歷

相關焦點

  • 《奇葩說》蔡康永憶羅曼菲痛哭 高曉松作詩
    儒家文化一直避談生死,可是本期《奇葩說》卻突破禁忌首次為生死開辯:痛苦的絕症病人想要放棄自己的生命,我們該不該鼓勵他撐下去?辯題一出全場瞬間安靜氣氛也變得無比沉重,蔡康永哽咽講述去世好友——臺灣著名舞蹈家羅曼菲的故事:要求大家為她舉辦一場開心的告別式,更在現場播放其生前謝幕畫面;高曉松也在結辯之時模擬了面對親人離世告別時情景,並臨場作了一首詩稱這些就是他要說的話,不少網友看完節目都表示被深深觸動,本期《奇葩說》辯題也因此成為了一個話頭,引發網友講述他們身邊的故事,也引發網友們開始思索和探討有關生和死。
  • 奇葩說:羅振宇vs蔡康永,這回高下立見
    #奇葩說#《奇葩說》中蔡康永和羅振宇,不知道是為了節目效果還是真的意見不合?這期的《奇葩說》的節目組,搞事情不嫌麻煩。還真的讓羅振宇和蔡康永直接PK了。這場戲,太好看了!作為後發言的羅振宇準備上場的時候,發現自己準備要涼涼了。因為自己辛苦準備的稿子,竟然還沒開講就被前面蔡康永的內容粉碎了。OMG!本期的辯題是「讀心術膠囊,你要吃嗎?」蔡康永的發言以「膠囊不只有一顆,應該還有很多」為基礎。
  • 《奇葩說》:讓別人學會閉嘴的蔡康永,卻一直在爭論不休!
    《奇葩說》第六季馬上要接近尾聲了,最新一期節目裡比賽已經選出了進入總決賽的隊伍,就是蔡康永的隊伍和李誕的隊伍。說實話這一期節目看的人很是鬱悶,薛教授隊伍表現十分出色卻輸給了李誕的隊伍,讓人有點想不通。尤其是開槓時,薛教授隊伍可以說是碾壓李誕隊伍,直接問得對方啞口無言,打的他們措手不及都快守不住自己的觀點了。然而在比賽當中馬東兩次詢問蔡康永的觀點,蔡康永很明顯拉偏架。明明開槓環節是反方贏了,可是蔡康永說反方是無理取鬧堵住了正方的嘴巴。辯論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說服觀眾,讓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嗎?能堵住對方嘴巴讓他回答不上來不正是因為自己說得好,對方才無法反駁嗎?
  • 《奇葩說》馬東批傅首爾,捧蔡康永,踩薛兆豐,高情商!
    馬東作為《奇葩說》的負責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會刻意把光輝時刻留給蔡康永,讓蔡康永多講話多發揮,而把自己定位為穿針引線的作用。「有事的時候平平事,沒事的時候挑挑事」,目的就是讓節目好看好玩有收視率有贊助商。蔡康永能夠連續幾季都在《奇葩說》作為導師出現,我想很大原因在於馬東讓他感覺在這裡很舒服,產生了彼此惺惺相惜的感覺。說到這,多說一點。
  • 《奇葩說》第四季十大精彩片段
    第十四期的時候,討論生活的暴擊,飛飛再一次爆發,他說:「當生活打擊你的時候,如果你低下頭對他說一聲謝謝,你幾乎就要倒下了,每個人的生活都值得被命運溫柔以待,只有這樣生活才值得感謝。」這一季我最喜歡的新葩就是飛飛了,還記得他那句一話閃閃發光的話:我就是愛拼才會贏本人。
  • 《奇葩說》裡的那個蔡康永,你們其實並不認識他
    《奇葩說》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契機,去傾聽多元的聲音,去了解不同的命運,回過頭來,你會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從中獲取到某種力量,再自心底發出喟嘆:天地眾生,世界遼闊。如果你也喜歡這檔綜藝,不妨再來細細品味一下,蔡康永的前世今生。
  • 十幾年前,在《奇葩說》的節目上,蔡康永:我們並不是妖怪
    小S說他是不能上床的伴侶;高曉松說他是「老狐狸」;馬東說蔡康永有一顆特別「惡毒」的心;觀眾和讀者對蔡康永的印象卻是溫暖……在看蔡康永所主持的節目或是他所寫的書當中,都能夠感受到他其實是一個情商特別高的人,腦子裡仿佛裝著許多大智慧,經常能夠從嘴裡吐露出一些讓人思考良久的語句
  • 論蔡康永《奇葩說》的犀利觀點
    作為一個娛樂圈最有文化的知識分子,一個對臺灣有相當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蔡康永的言論絕對是一個出眾人之上的人生理論大家
  • 蔡康永和我們聊了更愛《康熙》還是《奇葩說》,還送了大家籤名新書!
    蔡康永說:「雖然參加這種工作很冗長,但你的專業是主持人,這是活動本身需要的,我要把這項工作完成,最後完成的不是作品而是產品。」關於轟轟烈烈和平淡人生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的選擇,蔡康永表示,我會記得轟轟烈烈的時刻,不要以為只有抱著轟轟烈烈的心情去做事,要抱著平平淡淡的心態去生活。
  • 蔡康永《奇葩說》淚崩談出櫃:男人誰都不容易
    《奇葩說》辯手黃執中曾說過一句話:美好的事物,不是沒有裂痕。而是滿是裂痕,卻沒有崩開。這句話,放在蔡康永身上再適合不過。蔡康永的好友曾這樣評價他:康永的聰明在於看透、看清楚了人與事。但他沒有因此放棄生活,在他身上我們能學到很多稀缺的寶貴品質和優點。
  • 蔡康永:我在《奇葩說》講出了《康熙》12年都沒有說出過的話
    這是蔡康永在《康熙》的主持之道。可這一切在他進入《奇葩說》之後,就發生了微妙的改變。與曉松式奇談和馬東式念廣告不同,蔡康永的表達方式更綿裡藏針,卻又極具個人風格,清楚明了地表達他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就像他自己說的,《奇葩說》和《康熙來了》不一樣,「康熙」要凸顯明星,而《奇葩說》則開宗明義地表明了我們是格格不入的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奇葩」,所以我們要發聲。
  • 奇葩說 心疼許吉如,美女學霸和常青樹楊冪、蔡康永的差距在哪裡
    當許吉如再次站在《奇葩說》舞臺時,滿眼的憔悴與疲憊,恍如換了一個人。心疼許吉如她在海選中一出場,開口說「我是去年奇葩說的老奇葩」,然後眼眶就溼潤了。不如蔡康永共情蔡康永是個很特別的存在,身處娛樂圈中心,卻有兩個自我,亦正亦邪。一方面輕鬆搞笑泛娛樂,一方面深刻凌厲,用赤子之心冷眼看世界。 李誕在《十三邀》裡與許知遠對話,他給奇葩說的四位導師排序,蔡康永是「能量塊」最低的。他說高曉松和蔡康永很像,都是世家子弟,都飽讀詩書。但他們的活法、對世界的態度完全不同。
  • 沒了馬東、蔡康永,離開《奇葩說》的薛兆豐,是真不行了
    和很多觀眾一樣,我是通過《奇葩說》這個節目才認識薛兆豐老師的。在這之前,我沒聽過他的大名,也沒買過他的經濟學課,但是看完《奇葩說》,我必須承認這個男人擁有神奇的魅力。在《奇葩說》現場,李誕會在馬東、蔡康永的說話間隙插科打諢,跟羅振宇更是明目張胆抬槓,唯獨只有薛兆豐,在他面前,李誕始終乖巧得像個三好學生。
  • 蔡康永在《奇葩說》的這三件事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提到蔡康永的名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當年風靡全國的綜藝節目《康熙來了》裡的金牌主持人,《奇葩說》節目的導師,情商課的講師,這些頭銜都是他的代表。我第一次聽到他的名字,是在《康熙來了》,他和小S的配搭十分有趣,但是當時我真的對這種節目無感,所以了解並不多。
  • 「金像影后」春夏《奇葩說》「選」理想型
    馬東;蔡康永;春夏;何炅;羅振宇;張泉靈   中新網5月15日電 上周六《奇葩說》邀請了90後「金像影后」春夏做客節目。
  • 蔡康永《奇葩說》:你的美貌是你的名片
    蔡康永《奇葩說》中,說的是日本有一次調查高中生,問他們最想成為誰。他們理所當然的以為高中生一定想成為他們的偶像,調查結果出來,大家傻眼了。這群高中生最想成為一個經常主持娛樂節目的老牌主持人。日本高中生認為這個主持人是所有工作當中唯一一個看盡天下美色的人。蔡康永也說他的確是見過了所有的最漂亮的,最有才華的,最有趣的人,這是一個棒透了的工作。
  • 看了蔡康永在本季《奇葩說》表現後,終於讓我這位老粉感到失望了!
    目前本季《奇葩說》已經向我們說拜拜了,這一季說實話整體沒有上一季強,也難怪這一季高曉松和陳銘退出,如今來看他們的選擇真是對了,因為這一季節目口碑真的徹底崩了,同時作為《奇葩說》六季元老的蔡康永也是人設盡毀,也著實的令小編我這枚老粉感到失望!
  • 《奇葩說》楊冪模仿綠茶,自稱是綠茶粉碎機,蔡康永直呼太可怕
    #楊冪模仿綠茶#綜藝節目《奇葩說果然,楊冪也不負眾望,在最新一期綜藝節目《奇葩說》中模仿綠茶,瞬間就引發了網友熱議並上了熱搜。《奇葩說》節目裡有一位叫康菁菁的選手,她分享的話題是最近一直都非常熱門的「綠茶」,節目中康菁菁稱大多數「綠茶」看到男生就喊哥哥,看到女生就喊姐姐,而且還有點嬌氣。
  • 「奇葩之王」蔡康永:我不怕跟別人不一樣
    ps:除了成龍大哥,電視史上第一個訪問哭吳宗憲的人,也是蔡康永。只有在小S言談過火的時候,蔡康永才會出來打個漂亮的圓場。他覺得這樣很好,穿得熱熱鬧鬧(果真是熱熱鬧鬧,蜘蛛,臉譜,海洋生物全上了脖子)。所以你現在不要負責任,就算你現在說喜歡對方,互相處了一個星期之後感覺不合適也沒有關係,所以你現在只要說出你此刻的感覺就好了。」只是與過去相比,他變得更「毒」了一點。
  • 沒了馬東、蔡康永,離開《奇葩說》的薛兆豐,難道真不行了?
    和很多觀眾一樣,我是通過《奇葩說》這個節目才認識薛兆豐老師的。在這之前,我沒聽過他的大名,也沒買過他的經濟學課,但是看完《奇葩說》,我必須承認這個男人擁有神奇的魅力。在《奇葩說》現場,李誕會在馬東、蔡康永的說話間隙插科打諢,跟羅振宇更是明目張胆抬槓,唯獨只有薛兆豐,在他面前,李誕始終乖巧得像個三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