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網|劉強東密集換帥:京東三駕馬車轉向何方?

2021-01-11 騰訊網

作者:孫宇

編輯:康曉

出品|深網·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

2020年的京東四面出擊,零售、物流、數科、健康、雲……國內外疫情的雙重高壓下,京東取得了不錯成績:零售業務618、雙十一大賣;數科啟動上市流程,覆蓋大量個人、企業、政府用戶;物流增長迅猛,且維持盈利平衡;京東健康上市後一路看漲,市值一度超過阿里健康,成為在線醫療第一股。

時至2021前夜,京東卻忽然密集換帥,零售集團高層變動之餘,股肱之臣京東數科CEO陳生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也先後調離一線崗位。

這不是京東第一次架構調整。近年來京東高管一直處於輪崗中,京東商城CEO沈皓瑜、京東集團CMO藍燁、京東集團CHO隆雨、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蕢鶯春、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王笑松、3C電子及消費品零售事業群負責人閆小兵、時尚家居平臺事業群負責人胡勝利等精兵強將均先後調離一線崗位或離開京東。2019年年初時,京東方面甚至曾向《深網》確認,將在該年末位淘汰10%副總裁級別以上高管。

儘管如此,陳生強、王振輝的先後離開仍讓外界感到震驚,畢竟近年來京東商城、京東數科和京東物流是外界公認的京東三駕馬車。在京東身陷動蕩之時,正是這幾人讓京東脫離以前僅靠買進賣出盈利的桎梏,服務收入成為提升效率的重要武器。

舊人走,新人來。以京東物流新任CEO餘睿為代表的一批新人正在京東龐大體系裡嶄露頭角,推動這兩大業務體系繼續獨立上市。2021年京東仍將全力布局下沉市場,京東物流、京東數科將與京東集團形成更多協同,驅動京東繼續前行。

零售繼續攻堅

前有阿里巴巴,後有拼多多,但京東零售業務依然在2020年交出了優秀成績。

這是京東業績反拋物線的延續,2018年時,京東業績跌至低谷;2019年,京東股價從超過50美元一路跌至不足20美元,跌幅超過60%。更多資本正在大船的邊緣觀望,一旦有翻船跡象,很難想像他們會像徐雷一樣死守戰船。

京東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組織架構變革後:京東商城被劃分為前臺、中臺、後臺三部分;新成立了平臺運營業務部、拼購業務部,整合生鮮事業部併入7 Fresh;徐雷被推到臺前任輪值CEO,京東內部三大事業群從向劉強東匯報,改為向徐雷匯報。

徐雷

帶領京東重回巔峰,並不是一件易事,在徐雷看來,京東零售的轉型需要3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第一年京東零售穩住了陣腳,調整陣型打法,形成了統一策略,這是休養生息、排兵布陣,把武器、彈藥、糧草調到最好,「我自己定義這只是完成了轉型的15%,真正的戰役才剛剛開始。」

財報顯示,2019年京東實現淨收入576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9%;歸母公司淨利潤達到122億元人民幣,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母淨利潤1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1%。

赴港二次上市是京東2020年的高光時刻,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京東集團開盤價為239港元,較發行價226港元上漲逾5.75%。京東在美股市場的6年中成長迅速:淨收入增長8.3倍,淨利潤增長48倍,年活躍用戶增長近8.2倍,員工數量則從3.3萬人增長至超過20萬人。

雙十一過後,京東交出2020年自然年裡最後一份財報,營收1742億元,同比增長29.2%;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達到104億元,同比上漲73.3%;京東淨利潤為7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12.6倍;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5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0.1%;年活躍買家提升至4.416億,同比增長32.1%,增速刷新三年以來新高。

新鮮血液正在不斷湧入京東的心臟——零售集團。

12月7日,京喜從零售集團下屬事業部升級為京喜事業群,新任負責人為曾擔任京東通訊事業部手機業務一部總經理的李亞龍,直接向劉強東匯報;同時京喜事業群將原新通路事業部、社區團購事業部、1號店業務部、原京東商城市場部等業務部全部納入,這些業務部原屬於京東零售集團大商超全渠道事業群。

原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的負責人姚彥中被任命為京東零售3C家電零售事業群負責人,繆欽被任命為京東零售生活服務事業群負責人,二者均向徐雷匯報;原京東零售3C家電零售事業群負責人閆小兵擔任京東國際業務部負責人。

新成立京東零售V事業群,整合運動戶外、圖書、寵物、全球購等業務,原京東零售平臺業務中心負責人韓瑞任負責人,向徐雷匯報;原京東零售平臺業務中心與用戶體驗設計部打通整合,升級為京東零售平臺業務中心,由原生態業務中心負責人林琛任負責人,向徐雷匯報;成立平臺業務中心平臺產品部,由劉軼任負責人,向林琛匯報。

換將後,京東零售高管團隊進一步年輕化,下沉市場與海外市場將成為零售部門繼續攻堅的重要方向。

數科上市謎題

螞蟻暫緩上市後,一位業內人士對《深網》表示,「京東數科的上市看起來就像是薛丁格的盒子,直到掀蓋的那一刻,才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在此之前,京東數科本來被認為將成為京東旗下最先上市的獨角獸,同時也將成為國內最早上市的數字科技公司。

與支付寶、螞蟻相比,京東在金融方面布局較晚。2013年9月,京東金融(京東數科前身)團隊才開始搭建,其操盤手陳生強2007年4月加入京東,系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歷任財務總監、財務副總裁,為京東集團的第一任CFO。

陳生強

2016年1月,京東金融獲得來自紅杉中國、中國太平以及嘉實投資三家機構領投的66.5億元人民幣融資,融資完成後,估值達到466億元人民幣,成為當時繼螞蟻金服、陸金所之後估值最高的網際網路金融機構。京東金融團隊在很短的時間內擴張到4000人,獨立投資了包括美國ZestFinance在內的多家金融技術公司。

後京東金融從京東集團剝離並更名京東數科。根據京東數科官網數據顯示,其目前完成了在AI技術、機器人、數字營銷、智能城市、金融科技等領域布局,累計服務涵蓋4億個人用戶、800萬線上線下小微企業、700多家各類金融機構、17000家創業創新公司、30餘座城市的政府及其他公共服務機構。

獨立之初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日子並不好過,支付、貨幣基金、資金託管、徵信等業務都受到限制。陳生強在內部員工大會上提出B2B2C戰略,強調科技輸出,將自身定位為「一家服務金融機構的數字科技公司」。從自身提供金融業務直面C端,變成「第一個B」,通過對「第二個B」提供技術,間接服務消費者。

2018年時,京東數科公司估值超過1300億同時實現全年盈利,其中科技服務收入佔總收入之比較2017年翻3倍。

今年,京東數科的高層變動被外界解讀為上市前奏:今年2月26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卸任京東數科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其中法定代表人由陳生強接任,董事長由余睿接任;6月22日,京東CHO餘睿卸任公司董事長,劉強東重任董事長。

招股書顯示,京東數科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為劉強東,劉強東持有 74.77% 的表決權。陳生強的持股比例為4.23%,是僅次於劉強東的自然人股東。招股書披露的營業收入來看,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6月,京東數科營業收入分別為90.70億元、136.16億元、182.03億元及103.27億元,2017年至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1.67%。

隨著監管政策逐漸收緊,螞蟻暫緩上市,京東數科的金融屬性也被外界廣泛關注。11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與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螞蟻集團和京東數科收入來源主要是旗下的小貸業務。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京東數科總營收103億元,其中兩個信貸產品京東金條和京東白條的收入分別為26億元和18億元,佔總營收超過4成。

京東數科的上市之路看起來充滿謎團,陳生強在京東數科的路也走到了盡頭。

12月21日,京東集團發布公告,任命原京東數科CEO陳生強為京東數科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向劉強東匯報。同時,原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出任京東數科CEO,向劉強東匯報。

京東數科稱,李婭雲將統籌負責京東數科的日常經營管理,並協助京東數字科技副董事長陳生強做好戰略、產品和研發的落地。京東數科方面同時表示,這一管理層的任命提議是京東集團輪崗制度的體現。

新掌門李婭雲幾乎與陳生強同一時期加入京東,負責合規治理、網絡安全治理、政府事務合作、內部專項審計等相關工作,曾基於對假冒產品「零容忍」政策制定了一項強烈的道德與合規計劃。一位京東內部人士對《深網》表示,「在京東內部,李婭雲的位置類似於阿里巴巴的蔣芳。」

相關人士對《深網》表示,此次任命或許意味著京東數科還未放棄上市努力,「目前京東數科的上市仍在推進中,即便放棄陳生強,劉強東也不想讓上市終止。」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李婭雲到來的還有京東集團的科技能力。12月30日,京東集團發布公告稱擬將旗下雲與AI業務整合到京東數科,並將以此換取京東數科部分股權。京東集團表示,整合了雲與AI業務的京東數科將成為京東集團對外提供技術服務的核心業務抓手,京東雲與AI和京東數科將在技術創新上實現協同、應用場景上實現互補、產品方案上實現打通。

更多科技,更少金融,京東數科正重新走向上市之路。但留給京東數科的時間並不算長,從京東數科遞交科創板申請之後,到目前已經超過三個月,距離最終審核的時間已不足一月。另外,資料顯示2016年1月京東金融在融資時與投資人籤訂了對賭協議,即「2017年衝擊戰略新興板;如果不能A股上市,則選擇海外;如果五年內無法上市,京東集團兜底回購」。

這一對賭協議將於2021年1月到期,若京東數科沒有在指定的時間完成合格的IPO,則京東集團需要花363.66億元回購京東數科的股權。

京東物流「再見」Big Boss

如果說因為外部環境變化,陳生強離開尚在情理之中,王振輝的離開就顯得猝不及防。

僅僅一個月前,躊躇滿志的王振輝還在京東物流每年最重要的峰會上確認了京東物流的增長全引擎,同時首次發布了京東物流科技品牌。那一天,王振輝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JDL京東物流十餘年來積累的基礎設施、供應鏈和技術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現,京東物流要成為「世界領先的物流供應鏈企業」。此前,京東物流升級了組織架構與品牌形象,JDL被王振輝解讀為JD(京東)+L(Lead(引領)、Link(連結)、Less(簡捷)和Love(愛))。

2007年前後,中國電商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大時代,但物流基礎建設能力低下影響了整個網購體驗。那一年董事會上,劉強東提出要花10億美元自建物流,這引起了巨大爭議。完成B輪融資後,劉強東找來順豐快遞的張立民擔任物流負責人,很快京東物流推出「211限時達」:上午11時前提交現貨訂單當日送達;夜裡11時前提交的現貨訂單第二天下午前送達。

這讓京東物流成為當時最快的配送團隊,京東商城則成為僅次於淘寶的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

但京東物流一直是京東盈利的拖累,比起順豐、「三通一達」這些前輩們來說,京東物流入場太晚,再加上京東物流一向只服務於自家平臺,只進不出,沒有外部收入。隨著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第一批流量枯竭期到來,京東增速也開始放緩。這意味著完全依賴京東商城的京東物流生存空間會進一步降低。

2016年5月,王振輝臨危受命從京東智能調回京東商城,全面掌管物流業務。在王振輝看來,京東物流開放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他以郵件的形式拿下了劉強東對開放的授權書。

此時,中國物流正在進入大時代,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剛完成大額融資,圓通、中通、順豐、申通、韻達國內快遞前五名全部登陸資本市場。

更複雜的是內部邏輯變化,京東商城某業務高管曾對《深網》表示,京東的諸多業務都在從服務內部客戶變成圍繞外部客戶的經營思維。京東物流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前京東物流唯一服務的客戶就是京東商城,雙方是一對一的對接模式,但當走出京東後每個客戶的需求都不再一樣。

2016年年底,京東集團推出「京東物流」全新品牌標識,並正式宣布京東物流將以品牌化運營方式全面對社會開放。同時京東物流還公布了全面邁向「開放化、智能化」的戰略規劃,並希望藉此成為中國整個商業社會的基礎設施提供商。

王振輝當時對《深網》表示:「京東物流希望將過去十年所積累的基礎設施、經驗和價值向全社會開放,服務中國商業社會,幫助數以百萬計的商家降低供應鏈成本、提升流通效率,把客戶體驗做到極致。」

王振輝

京東採取了Big Boss的考核激勵機制,這是京東集團從2019年初開始推行的管理機制,物流率先在2018年進行試點。該機制由劉強東提出,意在從集團層面將權力下放到一線團隊,讓基層組織能夠自主決策,即「讓聽到炮火聲的人拿到指揮權」,以實現開源節流、充分發揮組織活力。

隨著Big Boss機制的進一步推進,京東開始推出個人快遞業務,快遞員也能上門攬件,攬件的每單收入高於配送,為激發物流小哥加大攬件量,京東物流把快遞員的底薪調整為提成的計件工資方式。

疫情期間,厚積薄發的京東物流成為京東的超級王牌,不僅自身物流訂單量爆發增長,還幫助京東零售實現了老用戶的加速回流和「京喜」下沉用戶數量的高速增長。國家郵政局甚至曾建議,春節期間有寄往武漢郵件快件需求,優先選用中國郵政、順豐、京東三家品牌企業的郵政快遞服務。

王振輝治下,京東物流更是從財報的拖累變成自負盈虧。2018年,京東物流從資本市場融資26億美金,高瓴、紅杉、騰訊、招商局、中國人壽等10家頂級投資機構入局,投後估值約134億美金。2019年全年,京東淨服務收入662億元,同比增長44.1%。其中來自於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達到235億元,佔比大幅增長至35.5%。

無論如何,Big Boss王振輝都離開了京東物流,接手的是京東的下一個Big Boss餘睿。餘睿1985年出生,2008年畢業進入京東做管培生,近年來歷任1號店CEO、京東CHO、京東數科董事長直至京東物流CEO,從一線倉儲人員轉遍京東三駕馬車。

餘睿

值得關注的是,儘管京東物流在外界口碑極佳,但與順豐、中通等老牌物流公司相比,京東物流的收入、市值均處於墊底水平。如果持續投入擴大規模,京東物流是否還能維持曾經的盈虧平衡?

上市前夜,京東物流正經歷最關鍵的協同與整合期,餘睿或許將扮演重要角色。在更熟悉京東所有業務體系的餘睿治下,京東物流或許真能實現上市的夢想。

更重要的是,在上市之外,京東也需要京東物流能夠和內部體系有更多協同。下沉市場和社區團購正由曾經隱身幕後的劉強東親自操刀,在這個領域,劉強東或許希望能夠重演曾經的故事,物流和電商螺旋式增長,彼此成就。

投資不停歇

在業務體系外,京東正在與其他網際網路巨頭一樣,越來越像一家投資公司。據IT桔子統計,截至2020年8月31日,京東共投資295家公司,在國內網際網路市值最高的7家公司中,投資數量僅低於騰訊與阿里巴巴。

目前京東的投資體系恰好圍繞其三駕馬車進行。

零售方面,京東投資主要以介入線下場景、其他電商平臺為主:

電商方面,京東曾投資或收購電商平臺易迅、拍拍、1號店、唯品會,奢侈品電商寺庫、Farfetch。

線下領域,京東先後投資或收購江蘇五星、國美,除此以外,京東還連續戰略投資迪信通、聯想來酷等線下3C相關企業。另外,京東還完成對廈門見福連鎖管理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這是京東首次戰略投資連鎖便利店場景。最重要的投資標的是永輝超市,京東前後兩次投資7.94億美元,持股11.8%。

物流方面,京東物流也雙管齊下,既布局供應鏈又直接投資相關公司:

2016 年京東到家與眾包物流平臺達達合併,並在今年獨立上市。2018年5月,京東物流集團與中國物流資產達成戰略合作,9億港元獲得10%股權。京東在全國建物流基地,中國物流資產有助於選址以及建立物流網絡,提高效率。2019年5月,京東物流完成對新寧物流的總額為3.76億元的戰略投資。

今年8月初京東通過認購新股方式,戰略投資香港物流巨頭利豐集團1億美元;幾天後,京東又宣布,旗下京東物流將斥資30億元收購跨越速運的控股權益。

此前京東物流已從單純服務京東商家用戶到向社會開放,此次收購跨越速運可以補齊京東在大宗貨運領域的短板,意味著京東將從單純的快遞行業進入更廣泛的物流行業。

公開資料顯示,跨越速運創建於2007年,於2018年5月、2019年5月完成A輪、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中國、鐘鼎創投、天壹資本。

螞蟻集團在投資領域布局頗多,資料顯示京東數科對外股權投資公司也超過30家,但京東數科的投資項目多為聯合投資:

其中典型代表為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京東數科持股15%,其他股東包括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對外經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首鋼基金有限公司。京東數科合作的股權投資平臺還有北京和融創業、北京3W等。

除了上述領域外,京東也在去年通過投資進入產業鏈條中的更多領域:

5月,京東投資電子招投標服務商北京築龍。北京築龍成立於2014年,目前擁有12個省40多個州市177個縣區政府公共資源交易客戶;7月,京東領投IT辦公設備運營商小熊U租D輪融資,達晨財智跟投。此前,京東已經兩次領投小熊U租。

8月初,京東完成對工業用品供應鏈電商公司工品匯的收購,工品匯將作為京東工業品的子品牌,面向次終端零售門店提供MRO(非生產原料性質的工業用品)服務。資料顯示,工品匯已累計覆蓋全國10 萬家零售門店。

越來越龐大的投資業務體系也將服務於京東物流、數科等核心業務,加速各自擴張和上市步伐。

版權聲明:騰訊新聞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劉強東密集換帥:京東三駕馬車轉向何方?|深網
    時至2021前夜,京東卻忽然密集換帥,零售集團高層變動之餘,股肱之臣京東數科CEO陳生強、京東物流CEO王振輝也先後調離一線崗位。這不是京東第一次架構調整。儘管如此,陳生強、王振輝的先後離開仍讓外界感到震驚,畢竟近年來京東商城、京東數科和京東物流是外界公認的京東三駕馬車。在京東身陷動蕩之時,正是這幾人讓京東脫離以前僅靠買進賣出盈利的桎梏,服務收入成為提升效率的重要武器。舊人走,新人來。以京東物流新任CEO餘睿為代表的一批新人正在京東龐大體系裡嶄露頭角,推動這兩大業務體系變革,繼續獨立上市。
  • 劉強東大動作!又成立一個重要集團
    目前,京東科技集團擁有1萬多名員工,其中70%以上為研發和專業人員,並且擁有多位入選IEEE Fellow的科學家。密集換帥京東三架馬車駛向何方?變化的不止是業務,管理層也發生了改變。2021年前夕,劉強東突然有大動作,換下京東物流和數科的兩位掌門人。
  • 京東市值增近500億,劉強東卻接二連三卸任,這下的是什麼棋?
    近幾年,商界大佬紛紛卸任旗下子公司法人代表,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要算馬雲卸任阿里董事局主席職務交棒給張勇,現如今又有京東創始人劉強東也在卸任董事職務。4月2日,劉強東又卸任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執行董事、總經理等職務。由徐蕾接棒。
  • 央地密集部署 決戰四季度穩增長 「三駕馬車」全面發力 全年經濟回...
    伴隨「三駕馬車」全面發力,四季度經濟增速大概率繼續上升,全年經濟回正底氣更足。地方經濟「三季報」亮點紛呈前三季度,山東省GDP同比增長1.9%,比上半年提高2.1個百分點;貴州省GDP同比增長3.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1.7個百分點;安徽省GDP回升到2.5%,快於全國1.8個百分點……近日,多省份經濟「三季報」密集亮相。
  • 「三駕馬車」加碼影視生產
    在騰訊新文創戰略的推進下,這3個影視業務主體首次以一個整體影視生產體系亮相,成為加碼影視業務布局、驅動數字內容業務耦合以及推動高價值、高品質數字內容生產的「三駕馬車」。首批4位青年導演的作品已經進入密集創製階段,第二期正在招募中。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表示,通過「自製+主投主控+聯合開發」的全方位影視布局,「三駕馬車」會「各自拿出最長的那塊板,與合作夥伴們開放協作,不辜負每一部好作品,不斷開拓每個IP(智慧財產權)的價值空間。」
  • 螞蟻宣布決定,劉強東太可惜了!
    只不過站在一個旁觀者和同行的角度看,這對於劉強東而言真是太可惜了。要知道他手中的京東數科,外界給出的估值即便不到2萬億,但也達到300億左右美金。是業內僅次於螞蟻的存在,並且正處於衝刺上市的最後階段的京東數科,可能還是劉強東的心頭肉。 去年劉強東曾在短時間內密集卸任多個公司高管,其中不乏京東的主要主體公司。然而對於京東數科,劉強東一直沒有進行過卸任,只是在今年籌備上市之初,劉強東才進行人事調整。當時被外界看來,劉強東的退出是障礙的掃平,一個可以匹敵螞蟻的獨角獸即將誕生。
  • 換帥前,京東O2O本來要這麼幹
    >
  • 閱文影視升級啟航,聯動騰訊影業、新麗傳媒加速「三駕馬車」產業耦合
    【獵雲網北京】10月20日報導在騰訊新文創戰略的縱深推進下,10月19日,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家公司以整體影視生產體系首次亮相,成為騰訊和閱文深度布局影視業務、強化數字內容業務耦合的「三駕馬車」。
  • 神秘帳號曝疑似劉強東案現場視頻,我們還找到如下證據
    由於這兩段視頻所試圖展示的內容,與近日曝光的女方對於劉強東及京東的起訴書中提及的女方醉酒及被強迫的說法不一致,使得這起案件真相再次變得撲朔迷離。截至目前,京東公司和女方當事人尚未就該視頻和微博信息公開表態回應。但微博認證名為「JTN陳曦律師」,自稱為劉強東代理律師的陳曦下午在微博上公開表示:「經當事人確認,該視頻內容屬實」。
  • 劉強東陣前換將,「關鍵先生」陳生強敗給「關鍵時刻」
    這背後,當然是劉強東對京東數科掌控力的體現。2017年6月,京東金融完成股權重組交割,從京東集團剝離出來後,劉強東一直擔任京東數科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等職。但在今年的年初,劉強東密集卸任旗下多家公司的高管,隱居幕後,其中,就包括京東數科。
  • 童年時光三駕馬車,少打針少吃藥,增強寶寶抵抗力
    經過層層篩選、比對後,我們發現,有6萬中國醫生家庭都選擇了童年時光「三駕馬車」。  打開商品的評論界面,我們可以看到全國各地媽媽們對「三駕馬車」的使用反饋:「第N次回購了,以前孩子上幼兒園每個月都要請幾天假去打針,自從吃了童年時光三駕馬車,已經拿過好幾次全勤小紅花了
  • 京東「闖關」
    不得不說,經歷劉強東事件和疫情的陰霾後,京東已經開始回春,徐雷帶隊的京東集團開始出現新氣象:雙十一2715億元的成交額再創新高、京東系企業紛紛迎來上市的裡程碑……  如今,京東正闖入下一進階關卡。  穩中有危  透視三季度財報,京東的表現足夠穩健。
  • 「三駕馬車」開局,正二品網在蘋果電腦回收市場持續推進
    「三家馬車」在經濟學上指的是投資、消費、出口三者對於拉動經濟的影響因素;在蘋果電腦回收市場中,「三駕馬車」可以理解為「價格、安全、速度」,三者結合才能讓企業在回收市場有持久的推動力。目前蘋果電腦回收渠道有蘋果官網、專業回收平臺、第三方回收平臺;在蘋果電腦回收市場正二品網市場份額逐步擴大的主要原因是抓住用戶最關心的事情,以價格來打動更多用戶。「安全意識覺醒,不拿隱私開玩笑」早期國內回收意識並不高,主要是不了解回收渠道,除此之外便是擔心個人隱私信息遭到洩露,錢財遭受損失。
  • 劉強東退位京東: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
    而現在的京東,也正是正直青春的時候,他怎麼會這麼輕易地放棄,他苦心經營起來的龐大帝國呢?其實一直關注劉強東的朋友會發現,早在去年開始,他就已經陸續開始退出京東的子公司、孫公司。只是到了今年,才做出了重大的決定,卸任了京東的主體公司,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許他早已「蓄謀已久,未雨綢繆」,也許他旨在培養新人,深謀遠慮。
  • 京東「拷問」劉強東
    2019年初,京東對外釋放消息,將京東商城升級為零售子集團。京東商城是京東集團最核心業務,集團90%以上的收入來自京東商城。劉強東要解決的第一大問題是,零售子集團如何守住老地盤、開拓新市場。 京東2018年財報並不算難看,高於市場預期。 2018年,京東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620億元,同比增長27.5%。
  • 2000億美金的京東系,鎂光燈外的劉強東
    如果梳理劉強東的言論以及京東動作,大體可以有三條脈絡:堅定回歸本質,向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轉型;在零售業面臨大轉折的兩年間,推動開放,保持了戰略定力;更重要的是,強化組織團隊,也始終堅持與員工、合作夥伴、社會共生共贏的理念。
  • 市值超3400億港元,京東健康離「再造京東」的理想還有多遠?
    很多人都記得,在京東健康發展早期,京東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劉強東曾對辛利軍說過一句話:「健康這事兒做好了,規模相當於再造一個京東。」截至12月8日收盤,京東集團的港股市值約為1.01萬億港元,是京東健康的3倍。當天,京東健康的收盤價為110港元,按此價算,其市值約為3400億港元。
  • 韓國演技的巔峰:忠武路三駕馬車
    三駕馬車而忠武路演技代表就是號稱忠武路三駕馬車的崔岷植、薛景求和宋康昊。下面我們簡單對這三位做個介紹,以及從豆瓣上找的他們每人參演的十部電影,這些電影中有一部分是我看過的,一部分是較為好評的,我是篩選之後給大家推薦的十部,希望大家會喜歡。崔岷植,1962年5月30日出生於韓國首爾,畢業於東國大學演劇映畫科系,韓國演員。2003年,憑藉驚悚片《老男孩》獲得坎城電影節評委會大獎,包攬了大鐘獎、青龍獎、百想藝術大賞三個頒獎禮的最佳男主角獎。
  • 京東物流再傳上市,劉強東這次真急了?
    一位快遞業資深從業人士告訴《財經天下》周刊,他此前預測京東物流於去年第四季度完成上市。「當時京東物流的社會形象非常好,京東二次上市、京東健康登陸港交所等多項利好消息。如果京東物流上市,加上京東在港股的雙向聯動,可以加速推進京東物流的市場發展。」
  • 繼「三駕馬車」之後,還有誰可以抗起韓國電影
    繼「三駕馬車」之後,還有誰可以抗起韓國電影。近日風靡全球的韓國電影,給全世界的影迷帶來了不小的轟動。熟知韓國電影文化的影迷應該相當了解,當今韓國「三駕馬車」帶動著韓國影壇的前進與發展。三位韓國影壇的「領軍人物」,分別是宋康昊、崔岷植、薛景求。話說「三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