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的感情受到困惑時,不要迷茫,不妨來我這情感食堂坐坐,也許這兒有安撫你心靈的食糧,我是你們的情感大廚---9叔。
---------------------------------
這幾天經常刷熱搜的朋友,一定會被「劉強東卸任京東法定代表人」的消息所震驚。今年才47歲的劉強東,雖說已年近不惑,但這種真正屬於退休大爺的閒賦生活,怎麼會是現在的他該想的呢?而現在的京東,也正是正直青春的時候,他怎麼會這麼輕易地放棄,他苦心經營起來的龐大帝國呢?
其實一直關注劉強東的朋友會發現,早在去年開始,他就已經陸續開始退出京東的子公司、孫公司。只是到了今年,才做出了重大的決定,卸任了京東的主體公司,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許他早已「蓄謀已久,未雨綢繆」,也許他旨在培養新人,深謀遠慮。但無論真正原因是什麼?前塵已是往事,江湖上也將再沒有劉強東,但依舊會有他的故事與傳說。
記得第一次被劉強東所吸引,不是因為他是一個企業家,也不是因為他是一個網紅,而是因為他的人格魅力。企業家該不該成為一個網紅?這本身就飽受質疑。更何況早前京東公司的經營模式飽受質疑,虧損不盈利,自建物流的模式太重等等。在2017年的一檔採訪類節目《遇見大咖》中,有一期節目為了試圖尋找他對這些質疑的回應,對劉強東跟蹤採訪了半年之久,但最後卻發現,他真正在乎的並不是這些。
節目跟蹤錄製了,劉強東回宿遷老家給母親過生日後,晚上請宿遷所有京東配送員、京東相關人員吃飯的過程。席間他給每個配送人員敬酒,和每個配送人員拍照合影,獎勵了在京東工作五年以上的員工,每人一部蘋果手機,並承諾給京東員工建造屬於他們自己的房子,絲毫沒有一點領導架子,他真正的把員工當成了自己的兄弟。
節目中劉強東說,他收到過一封來自員工的郵件,郵件的內容是:之前京東承諾,給每個員工足額繳納五險一金,但現在卻傳京東的區總準備找外包公司,讓京東員工和外包公司籤合同,省去公司的環節。對公司來說,高層管理這樣決定,也不是一個糟糕的決定,這樣可以讓公司每年節省17個億,增加17個億的淨利潤,但這卻讓劉強東為之動怒。他始終把倉儲配送人員,當成心頭大愛,也深知正是擁有這些配送人員,他才建立了深以為傲的京東物流自建體系,「服務好,效率高」是人們對京東物流的共同印象。
另一方面,近幾年,阿里旗下的菜鳥物流網絡,異軍突起。他們不直接僱傭快遞員,而是採用與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方式,以大數據為基礎,協調派送包裹,其模式新穎高效,屬於輕資產。而京東物流隨著規模的擴大,需要養活數量日益龐大的配送員,也許會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屬於重資產。在網際網路時代,輕資產相比重資產更節約成本,這也道出了京東物流高層管理,為什麼想把公司員工外包給第三方公司?
但面對主持人的發問:「這不也是正規的,這不也是可以的嗎?」劉強東卻淡定地說:「是可以的,但是我認為這是恥辱的,這是一筆可恥的錢,這個錢是永遠不可以省的,每個保安,每個保潔,每個配送人員都要和京東公司直接籤勞動合同,不允許有一個員工做外包」。他認為一個公司,要是靠剋扣員工五險一金,犧牲兄弟們60歲以後的保命錢,來達到盈利的目的,那麼那些錢是恥辱的錢。賺了多少他都會良心不安,沒有成就感,一個公司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最後主持人也徹底被他的話所感動,連連稱讚。
但這樣的堅持,又何嘗不是一種一意孤行?這樣的模式讓京東連續虧損,2014年虧損了50億,2015年虧損竟達94億。劉強東也被媒體調侃,戲稱為「虧損大王」,業內人士也對京東持負面評價。但他始終把員工當兄弟,從不逼著員工去賺錢,而是一切遵循自然,做好用戶體驗,把成本效率達到極致,從不讓自己的情緒和分析被外人所幹擾。而事實也證明,他的做法是正確的,2016年轉虧損為盈利,淨利潤達3.6億元,並持續增長,京東也被稱為了:「中國的亞馬遜」,開始進入了漫長的利潤收割期。
多年過去,如今的劉強東也退出了京東,也準備過起了「退休」生活。也許未來的生活,會像他在2018年初,開完政協會議,在微博上有感而發的那樣:「自己退休以後會回宿遷老家,為城市的年輕人留出更多的發展空間、給村裡的孩子講外面的故事、約上小夥伴一起喝茶聊天,享受人生之樂」,也許他要去實現這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願望。但我相信他始終把員工當兄弟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京東的企業文化也永遠不會改變。
就像電影《道士下山》中說的那樣:不擇手段非豪傑,不改初衷真英雄。劉強東在對企業,對員工這一點上,他是一個豪傑,更是一個真英雄。縱然他也有令人「不齒」的緋聞,但生而為人,孰能無過?我不是他的死忠粉,也不是他的擁護者,更不是京東旗下公司的員工。我只是網絡上一個普通的看客,把看的,聽到的寫下來,讓更多人知道,中國需要這樣的良心企業家!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