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萬尾花白鰱、39.3 萬尾黃顙魚奔湧入江被放流,5尾子二代中華鱘也首次在蘇州歡騰入江。監測顯示,目前長江流域的中華鱘總共才20多條,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萬多條。今天放流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都在三歲左右,整個生命周期在18年左右。
今天(12月8日)上午,蘇州市長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暨常熟市固定放流點啟用儀式在常熟市濱江生態公園舉行,以不斷提升長江水質和水域生態環境,持續做好長江生態修復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以來,我市共在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中投入3884.3萬元,累計投放花白鰱、暗紋東方魨、黃顙魚、中華絨螯蟹等苗種1.48億尾。
活動現場,「農業農村部長江漁業資源環境科學觀測試驗站常熟監測站」和「常熟中華鱘監測救護中心」同時揭牌,將共同探索「長江大保護」、「校地合作」新模式。
自2003年長江實行禁漁期管理以來,我市禁漁期管理範圍和時限經過逐番調整,不斷強化對長江水生生物資源的養護。目前,我市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已實現無捕撈漁船、無捕撈網具、無捕撈漁民、無捕撈生產的「四無」和清船、清網、清江、清湖的「四清」任務。
全市長江流域5077艘漁船全部實現退捕,退捕漁船完成率100%,退捕協議籤訂率100%,捕撈許可證註銷率100%,船網工具分類處置率100%。同時,不斷加強長江幹流「十年禁漁」執法巡查,鐵腕打擊非法捕撈行為,築牢長江生態屏障,促進長江生物多樣性的恢復。
今年,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在長江幹流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重點水域,共出動執法人員1.81萬人次,查處行政案件500起765人次,罰款81.87萬元,移交司法處理案件68起111人次。
我市還將進一步提高全民資源保護意識,繼續開展增殖放流,切實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和長江流域其他地區一起,共同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創新驅動帶和協調發展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