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首次在蘇州放流入江!場面好嗨喲

2020-12-22 蘇州那些事兒

61.5萬尾花白鰱、39.3 萬尾黃顙魚奔湧入江被放流,5尾子二代中華鱘也首次在蘇州歡騰入江。監測顯示,目前長江流域的中華鱘總共才20多條,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萬多條。今天放流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都在三歲左右,整個生命周期在18年左右。

今天(12月8日)上午,蘇州市長江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暨常熟市固定放流點啟用儀式在常熟市濱江生態公園舉行,以不斷提升長江水質和水域生態環境,持續做好長江生態修復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以來,我市共在長江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中投入3884.3萬元,累計投放花白鰱、暗紋東方魨、黃顙魚、中華絨螯蟹等苗種1.48億尾。

活動現場,「農業農村部長江漁業資源環境科學觀測試驗站常熟監測站」和「常熟中華鱘監測救護中心」同時揭牌,將共同探索「長江大保護」、「校地合作」新模式。

自2003年長江實行禁漁期管理以來,我市禁漁期管理範圍和時限經過逐番調整,不斷強化對長江水生生物資源的養護。目前,我市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已實現無捕撈漁船、無捕撈網具、無捕撈漁民、無捕撈生產的「四無」和清船、清網、清江、清湖的「四清」任務。

全市長江流域5077艘漁船全部實現退捕,退捕漁船完成率100%,退捕協議籤訂率100%,捕撈許可證註銷率100%,船網工具分類處置率100%。同時,不斷加強長江幹流「十年禁漁」執法巡查,鐵腕打擊非法捕撈行為,築牢長江生態屏障,促進長江生物多樣性的恢復。

今年,我市農業農村部門在長江幹流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等重點水域,共出動執法人員1.81萬人次,查處行政案件500起765人次,罰款81.87萬元,移交司法處理案件68起111人次。

我市還將進一步提高全民資源保護意識,繼續開展增殖放流,切實養護水生生物資源,和長江流域其他地區一起,共同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範帶、創新驅動帶和協調發展帶。

相關焦點

  • 五尾中華鱘寶寶被小心翼翼放歸長江
    12月8日,五尾來自蘇州常熟的養殖中華鱘,被順利放流回長江。清晨六點四十五分,在中華鱘保護中心。記者看到水池裡養育著七尾中華鱘,它們都已經長大,體長超過一米多,需要回到大江大海中去遨遊。這其中有五尾中華鱘就要放流回長江。
  • 5尾「常熟籍」中華鱘,今天「回家」!
    長江一度也是中華鱘暢遊之所   體型最大的個體   曾有600多公斤的記錄   而如今   野生中華鱘的數量已不過幾百尾   它已被列為極危物種  多年來   常熟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增殖放流活動   這些放流活動   既有政府主導,又有公眾參與
  • 「特寫」搶救「水中國寶」中華鱘
    由於自然環境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目前,中華鱘處於極度瀕危狀態。1988年,中國首次公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華鱘被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010年,中華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升級為「極危級」保護物種。
  • 中華鱘製成的魚子醬敢吃嗎
    上期文章我們說到魚子醬家族非常龐大,並且給讀者們講述了中華鱘也是可以製作魚子醬的,很多讀者朋友們可能會產生疑惑,中華鱘真的能製成魚子醬嗎
  • 護航中華鱘 拯救活化石
    直到2015年春,上海長江口出現大批中華鱘幼魚。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科研人員通過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檢測遺傳背景,確認該魚群為中華鱘幼魚。這意味著,中華鱘的自然產卵場可能發生了轉移。同時也意味著,野生中華鱘種群仍然在頑強地生存。
  • 首批中華鱘抵達大海 虎牙全程直播萬尾「水中國寶」回家路
    萬物生機勃勃,自然界迎來了新的輪迴,隨著湖北的慢慢甦醒,5月6日13時30分25秒,距離中華鱘放流點約1800公裡的江陰監測站點監測到編號4911的8齡中華鱘率先進入河口水域,成功入海。隨著「先頭部隊」的成功入海,標誌著由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宜昌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年第62次萬尾中華鱘放流之旅圓滿結束。
  • 表情包創作和知識競賽「輪番上陣」,觸漫用不一樣的方式守護中華鱘
    據三峽集團最新消息,5月6日13時30分2秒,距離湖北宜昌中華鱘放流點約1800公裡的江陰監測站點,監測到編號為4911的8齡中華鱘聲吶信號。保護中華鱘,對於發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促進長江生態保護具有深遠意義。
  • 30尾中華鱘和5.2萬尾胭脂魚今天重回長江
    11月12日下午,30尾中華鱘和5.2萬尾胭脂魚通過人工放流,進入長江這是長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以下簡稱一期工程)再次通過增殖放流的形式實施生態修復,旨在通過人工放流擴大中華鱘和胭脂魚的自然種群數量,延續相關生物種群。 活動主辦方、交通部長江口航道管理局副局長許貴斌說,一期工程位於長江口南槽航道上段,總投資逾18億元。其中,投入生態修復的增殖放流費用約948萬元,人工繁育長江裡原有的生物幼體後,通過放流使它們在長江安家落戶。
  • 禁捕後首次放流 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
    苗種入江。 資料圖片江邊放流。採購苗種。16日、17日,長江揚州段開啟冬季放流,這也是長江揚州段全面禁捕禁釣後的首次放流活動。本次共放流105萬尾「四大家魚」和12萬隻中華絨螯蟹(俗稱河蟹)。110多萬尾魚蟹「躍」入長江16日,漁政人員組織人手,在廖家溝與長江交匯處放流蟹苗。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饒煒介紹,當天共放流中華絨螯蟹蟹苗12萬隻。
  • 江蘇-常熟~雜交鱘冒充中華鱘,走上餐桌?嚴查!
    中華鱘雜交鱘冒充中華鱘走上餐桌近日,虞山分局執法人員聯合農林行政綜合執法大隊,對轄區某酒樓開展檢查時發現大廳海鮮房區的魚缸上有1黃色夾子標籤,標籤上有「品名:中華鱘,價格38元/斤,加工費15元/斤」等字樣。
  • 【曝料】融水疑似發現野生中華鱘,萌萌噠
    中華鱘為白堊紀殘留至今最為古老的現生魚類之一,在全世界20餘種鱘科魚類中分布緯度最低,體型最大,生長最快,為我國特有種,因具有許多原始性狀成了介於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之間的中間類型,在學術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遊性魚類,是古老的珍稀魚類,世界現存魚類中最原始的種類之一。
  • 抖音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什麼歌 好嗨喲英文版歌詞
    抖音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高潮什麼歌這是一段網友自製的Bgm,不過旋律有點類似英文歌《trouble is a friend》,旋律簡單,歌詞魔性,再加上一點點方言的調調,這首歌簡直太洗腦了!
  • 麗水首次全流域增殖放流 以「檢察藍」護衛...
    6月5日,隨著255萬餘尾13種類別魚苗緩緩遊入甌江,麗水市兩級檢察院首次「甌江麗水段全流域增殖放流」活動圓滿完成。此次增殖放流活動是麗水檢察機關宣傳「世界環境日」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其助推市域治理現代化,打破生態環境區域治理隔閡,探索「全域一體化修復」的重要舉措,為生態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
  • 戰「疫」|走訪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檢察官理清了這些問題...
    一段時間內市面上餐廳及市場內出現售賣「中華鱘」的情況,品相各異價格參差不齊,詢問商家是否為真的中華鱘時一般也會得到肯定的回答,而這些中華鱘是否為野生中華鱘、還是人工養殖的中華鱘,亦或是其他雜交鱘冒充中華鱘,中華鱘是否可以上市進行銷售都成為亟待研究並解決的問題。
  • 國際科技前沿速遞|不再「心碎」,法國全人工心臟將投入商用
    法國醫療設備製造商Carmat近日宣布,旗下全人工心臟產品(Total artificial heart, TAH)將於2021年第二季度正式投入商用,這能否為雙心室衰竭患者帶來福音?Carmat稱,該公司所生產的全人工心臟採用了生物材料和傳感器,不僅可以支持全人工心臟作為移植前過渡設備使用,還可以有助於獲批成為目的療法產品,旨在長期替代人體心臟。Carmat表示,這有望填補終末期雙心室心力衰竭移植前過渡療法的空白。預期該產品將以Aeson品牌上市,或率先登陸德國市場。
  • 國寶中華鱘午餐吃什麼?
    如果想不出來,不妨跟隨「百科動物園」的直播看看國寶中華鱘午餐吃什麼?聽說有新鮮小魚,高級維生素片,專家量身定做的特級營養餐!由於中華鱘十分珍貴,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中華鱘生於長江,長於大海,十多年成熟後,洄遊產卵於長江。
  • 正經釣魚人該不該增殖放流,放流這個事,到底該不該做
    二、釣魚人懶,不會釣魚的人,認為釣魚這個事,就是鉤餌拋下水,坐在岸邊等浮漂動,坐那一天不動,有這個時間,學習、工作,就是談戀愛也比坐那發傻浪費時間好,更別提一釣一天不回家,家務也不幹,這不是懶是什麼?所以漁獲放流,已經慢慢開始成為釣魚人的主流,而釣魚人為主導的大規模放生行為,目前是很少見的但是,就在近前,鄭州一百多名釣魚人,眾籌8000元,購買魚苗放流黃河,卻在釣魚人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有兩個,第一是為了蹭熱點,第二是質疑,釣魚人的放流,到底該不該做。放流,為了恢復自然水域的生態環境,採用人工投放水生生物魚苗,這种放歸行為,稱為增殖放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