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域一體化修復!麗水首次全流域增殖放流 以「檢察藍」護衛...

2020-12-24 浙報融媒體

6月5日,隨著255萬餘尾13種類別魚苗緩緩遊入甌江,麗水市兩級檢察院首次「甌江麗水段全流域增殖放流」活動圓滿完成。

此次增殖放流活動是麗水檢察機關宣傳「世界環境日」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其助推市域治理現代化,打破生態環境區域治理隔閡,探索「全域一體化修復」的重要舉措,為生態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

麗水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餘萍介紹,此次活動由檢察機關牽頭,聯合公安、法院、水利、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規劃、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同開展,購買魚苗的經費均從檢察機關生態修復專項基金中支出。

生態修復作為恢復性理念在司法領域的體現,成為破解「生態破壞、群眾受害、政府埋單」局面的利器和抓手。從最初的補植樹木、放養魚苗,到集中建立補植復綠、增殖放流基地並統一生態修復標準;從個案繳納環境損害賠償金到設立生態修復專項基金進行替代性修復或集中委託修復;從單一的當事人主動修復到形成督促當事人主動修復、推動政府賠償磋商、開展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三合一」的多元修復機制;從各區域單打獨鬥到全流域集成作戰。麗水檢察的恢復性司法理念和實踐正不斷做深走實,一個個創新舉措不僅切實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更有效提升了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實效。

「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個系統性工程,必須『一盤棋』統籌設計和治理。我們將以生態修復為切入『點』,以甌江流域為『線』,以詩畫浙江大花園核心區為「面」,構建『以點連線帶面』的生態環境全域司法保護模式,努力為『重要窗口』綠化一方青山、護好一江碧水。」餘萍說。

相關焦點

  • 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境修復
    12月17日,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河流的漁業水生態環境。
  • 麗水一公司被罰增殖放流,彌補生態損害
    近日,一輛載有800餘斤花鰱、白鰱魚苗的小貨車停靠在南明湖畔,在麗水市生態環境局蓮都分局、蓮都區農業綜合執法隊等工作人員的監督下,某砂石料公司負責人履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進行增殖放流,將價值5000多元的魚苗全部投放到南明湖中。
  • 勿讓「放生」成「殺生」 餘姚檢察建議推動規範增殖放流
    浙江檢察網餘姚訊 「之前不當的放生行為導致魚類死亡,給我們河道保潔養護帶來很大壓力,多虧了檢察機關督促和幫助我們一起出臺規範性文件,組織放生展示活動,讓老百姓更好地進行科學放生,保護好水資源環境。」近日,在聯合組織的冬季增殖放流暨科學放生展示活動上,漁業主管部門的負責人這樣對檢察官說道。
  • 蘭溪:增殖放流護生態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浙江在線-蘭溪新聞網1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
  • 重慶彭水警方: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戰海峰 通訊員 王聰日前,重慶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的河流域漁業水生態環境。
  • 廣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民生廣場舉行
    本報訊(記者楊玲)9月25日,2020年廣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民生廣場舉行,現場共向邕江投放草魚、鱅魚、赤眼鱒、鯪魚等魚苗30萬尾。我市將通過持續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為邕江水生態系統注入新的活力,不斷推動邕江土著魚類種群數量的恢復,保護邕江水域生態環境。
  • 「檢察藍」守護「海洋藍」
    為守護湛江的碧海藍天,近年來,湛江市檢察機關堅決貫徹市委和上級檢察機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守護海洋」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服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加大海洋環境監督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以「檢察藍」守護「海洋藍」,為海洋環境保護貢獻檢察力量。
  • 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首次在蘇州放流入江!場面好嗨喲
    61.5萬尾花白鰱、39.3 萬尾黃顙魚奔湧入江被放流,5尾子二代中華鱘也首次在蘇州歡騰入江。監測顯示,目前長江流域的中華鱘總共才20多條,而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萬多條。今天放流的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華鱘都在三歲左右,整個生命周期在18年左右。
  • 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
    原題: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保護當地海洋漁業種群結構儋州市近日在濱海新區附近海域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儋州市增殖放流的55.38萬尾魚苗中,有紫紅笛鯛魚苗12.49萬尾、青石斑魚苗7萬尾、藍子魚苗35.89萬尾。儋州市公證處公證員、市政府有關部門人員、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水產專家等,對魚苗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對放流魚苗方式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督。「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2020-06-09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邵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舉行 400萬尾魚苗入資江
    活動現場即將放流資江的魚苗志願者現場協助放流魚苗邵陽新聞網4月26日訊(記者 劉其潔 通訊員 蔡勇 黃輝)4月26日上午,邵陽市201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市資江二橋碼頭舉行。當天,共放流魚苗400多萬尾。
  • 檢察機關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
    與此同時,依法嚴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破壞長江生態環境資源等違法行為,建立健全「河(湖)長+檢察長」協作機制。檢察機關推進長江經濟帶全形態、全鏈條、全流域治理,實現懲治犯罪與修復生態、糾正違法與源頭治理、維護公益與促進發展相統一,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 長江流域各地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的法治宣傳教育,推動長江...
    近年來,長江流域各地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重視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司法行政部門聯動法院、檢察院、行政執法部門將長江大保護普法教育滲透到日常具體案件的執法司法全過程,達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12月11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在浙江湖州發布《服務保障長江經濟帶發展檢察白皮書》及相關典型案例。
  • 海南:「檢察藍」用心用情描繪「海洋藍」
    「檢察藍」用心用情描繪「海洋藍」 海洋檢察公益訴訟的海南實踐 海南依海而立,是全國管轄海域面積最大的省份。海南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為抓手,做好海洋生態環境「守夜人」。
  • 合川:改善水生態環境 58萬餘尾魚苗放流嘉陵江
    為進一步加大水生生物資源的改善和修復力度,促進合川三江漁業資源持續發展,1月15日上午,合川區在嘉陵江與涪江交匯的鴨嘴碼頭水域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
  • 增殖放流!60餘萬尾魚苗「安家」雅礱江
    「大家都慢點,把手裡的盆子端好,然後慢慢地把魚苗倒入水中......」12月8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鹽邊縣2020年度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二灘庫區鹽邊水域紅果碼頭舉行。上午十點,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司法局、紅果彝族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把滿載著魚苗的水箱打開,鮮活的魚苗流入水裡,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慢慢地消失在了水中。
  • 撈了6千克,放流600斤—嘉魚公益訴訟為保護長江發聲
    放流魚苗後,王某明對檢察官說道。日前,王某明在嘉魚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的見證下,向長江放流150餘斤魚苗,這是他在嘉魚發布禁漁令之後在長江流域使用「絕命陣」捕魚的民事賠償,後續,他還將繼續增殖放流400餘斤魚苗,將被他破壞的漁業生態修復起來。 2020年7月1日,嘉魚縣人民政府發布《關於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全面禁捕的通告》,決定對全縣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施全面禁捕。
  • 放魚歸海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增殖放流活動徵集志願者
    「愛心廈門,魚生有你」增殖放流科普活動現場。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為科學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改善水域生態,已持續開展多年海洋增殖放流活動。截至2019年,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的增殖放流活動已連續實施17年,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