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2020-12-23 澎湃新聞

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2020-06-09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6月6日,由內蒙古自治區農業廳與巴彥淖爾市政府聯合舉辦的「2020年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烏梁素海舉行。

活動現場,五輛滿載著魚苗的卡車在烏梁素海二點兒景區廣場依次排開,放流臺臨水搭建,人們手拿水桶、塑料筐,有序的領取魚苗,並將一尾尾魚苗放生到烏梁素海水中,為生態建設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市民張譯說:「覺得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對於改善烏梁素海水質,還有保護生態環境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對提高大家保護環境,保護生態的意識也有很大的幫助。」

烏梁素海水域面積293平方公裡,是自治區第二大湖泊,同時是地球上同一緯度最大的溼地,也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溼地和荒漠半荒漠地區罕見的溼地,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譽,承擔著調節黃河水量、防凌防汛、淨化水質的重要任務,是黃河生態安全的「自然之腎」,具有重要的生態調節功能。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工作。通過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以魚治草、以魚治水,改善烏梁素海的水域環境,讓烏梁素海水質得到切實有效的提升和改善,促進烏梁素海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發展。

外地遊客王敏銳說 :「舉辦這個活動挺好的,對於烏梁素海環境改善有幫助。我希望烏梁素海以後越來越好,水美、魚美、景美。」

據了解,此次增殖放流行動共投放大規格草魚種1.4萬公斤,花、白鰱魚種0.57萬公斤。烏拉特前旗公證處工作人員對放流過程進行全程監督公證。

來源:烏拉特前旗融媒體中心

更多新聞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一針一線編織脫貧夢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白辛嘎查的街燈亮了

監製/嶽楠

原標題:《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
    原題: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保護當地海洋漁業種群結構儋州市近日在濱海新區附近海域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儋州市增殖放流的55.38萬尾魚苗中,有紫紅笛鯛魚苗12.49萬尾、青石斑魚苗7萬尾、藍子魚苗35.89萬尾。儋州市公證處公證員、市政府有關部門人員、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水產專家等,對魚苗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對放流魚苗方式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督。「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增殖放流!60餘萬尾魚苗「安家」雅礱江
    「大家都慢點,把手裡的盆子端好,然後慢慢地把魚苗倒入水中......」12月8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鹽邊縣2020年度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二灘庫區鹽邊水域紅果碼頭舉行。上午十點,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司法局、紅果彝族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把滿載著魚苗的水箱打開,鮮活的魚苗流入水裡,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慢慢地消失在了水中。
  • 邵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舉行 400萬尾魚苗入資江
    活動現場即將放流資江的魚苗志願者現場協助放流魚苗邵陽新聞網4月26日訊(記者 劉其潔 通訊員 蔡勇 黃輝)4月26日上午,邵陽市201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市資江二橋碼頭舉行。當天,共放流魚苗400多萬尾。
  • 蘭溪:增殖放流護生態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浙江在線-蘭溪新聞網1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
  • 增殖放流數萬尾「翹嘴魚」,鄭州釣友助力黃河生態保護
    黃河的魚類資源保護,也一直是鄭州釣友們關心的大事。但美中不足的是,黃河的魚類資源早已面臨枯竭,著名的鄭州黃河鯉魚,已是鳳毛麟角,北方銅魚也面臨絕跡,黃河下遊的「狗魚」早已不見了蹤影……這一切,對於關心黃河生態保護的人們來說,都是莫大的遺憾。鄭州熱心釣友眾籌數千元魚苗款黃河魚類資源枯竭,僅僅靠自然繁殖,恐怕是難以得到有效恢復。
  • 近700萬尾魚苗「躍」入長江 重點保護珍稀特有魚類 他們在一起努力!
    近700萬尾魚苗「躍」入長江 重點保護珍稀特有魚類 他們在一起努力!規模最大增殖放流,700萬尾魚苗入長江協議籤署後,參加活動的全體領導及人員前往江津區米邦沱碼頭,共同開展「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 廣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民生廣場舉行
    本報訊(記者楊玲)9月25日,2020年廣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民生廣場舉行,現場共向邕江投放草魚、鱅魚、赤眼鱒、鯪魚等魚苗30萬尾。我市將通過持續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為邕江水生態系統注入新的活力,不斷推動邕江土著魚類種群數量的恢復,保護邕江水域生態環境。
  • 54萬尾魚苗 「入住」珊溪水庫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
  • 合川:改善水生態環境 58萬餘尾魚苗放流嘉陵江
    為進一步加大水生生物資源的改善和修復力度,促進合川三江漁業資源持續發展,1月15日上午,合川區在嘉陵江與涪江交匯的鴨嘴碼頭水域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
  • 正經釣魚人該不該增殖放流,放流這個事,到底該不該做
    為了保護環境,近兩年國家接二連三出臺了嚴格的自然資源保護規定,長江等主要河流長達10年的禁捕、禁撈,禁違法垂釣。且不說政策如何,只說能釣魚的地方越來越少,免費釣魚地方越來越少,能釣到的魚越來越少,這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環保政策落地,收費釣魚池,被取締的也不在少數,新開的收費養殖池,手續越來越苛刻。
  • 200餘萬尾魚苗放流母親河 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實際行動保護母親河
    10月14日,在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和共青團銀川市委員會的共同見證下,來自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的42名青年團員將200餘萬尾黃河鯰和鯉魚魚苗,從寧夏青銅峽市中華黃河壇放流到母親河。對於黃河來說,增殖放流能夠有效補充和恢復天然水域土著魚類種質資源,改善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此次放流的200餘萬尾魚苗,分別是8000斤黃河鯰魚苗,共計512821尾,70000斤黃河鯉魚苗,共計1650943尾。「增的是生態價值和民生價值,放的是愛心和暖流。
  • 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境修復
    12月17日,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河流的漁業水生態環境。
  • 胭脂魚 期待在贛江看到你遊來遊去 放流2.5萬尾魚苗修復生態
    胭脂魚 期待在贛江看到你遊來遊去 放流2.5萬尾魚苗修復生態 中國江西網訊 3月17日,峽江縣漁業局局長習宏斌早早地來到了贛江邊上,投放草魚、鱅魚、鰱魚等魚苗。
  • 重慶彭水警方: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戰海峰 通訊員 王聰日前,重慶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的河流域漁業水生態環境。
  • 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看著一網網活蹦亂跳的魚苗,漁民吳汝奶樂得合不攏嘴。
  • 葛洲壩:生態長江,你我同行,200000尾魚苗放流長江!
    12月31日,在《長江保護法》正式出臺之際,宜昌市葛洲壩檢察院聯合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在枝江市顧家店鎮關洲公園開展「生態長江,你我同行」主題增殖放流活動。活動中,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民警向群眾代表發放了《禁捕相關政策解讀》、《依法保護生態,長江十年禁漁》相關禁漁宣傳資料。在關洲水域岸邊,張紅檢察長同趙春華政委一起將裝滿魚苗的水盆緩緩傾倒進奔流的江水中,讓魚苗順利回歸大自然懷抱。
  • 小小魚苗遊進江河 環保理念植入心間
    (通訊員供圖) 珠江時報訊(記者/沈芝強見習記者/朱明菲通訊員/梁平)6月6日,2020年南海區江河增殖放流活動在九江舉行,近200名市民共同放流327.5萬尾魚苗,倡導保護生態的環保理念。 「小魚兒,快回到江裡,快快長大。」當日上午,九江市民小芬一家參加了增殖放流活動,她帶著兒子把魚苗放流到西江。小芬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身邊人一起保護生態。
  • 麗水首次全流域增殖放流 以「檢察藍」護衛...
    6月5日,隨著255萬餘尾13種類別魚苗緩緩遊入甌江,麗水市兩級檢察院首次「甌江麗水段全流域增殖放流」活動圓滿完成。此次增殖放流活動是麗水檢察機關宣傳「世界環境日」開展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其助推市域治理現代化,打破生態環境區域治理隔閡,探索「全域一體化修復」的重要舉措,為生態系統注入了新的活力。
  • 150萬尾魚苗「安家」漢江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付冰潔)1月14日,我市在漢江河畔開展2021年增殖放流活動,副市長何靖帶領社會各界人士,將150萬尾魚苗放流漢江。自2008年起,我市已連續12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向漢江投放優質魚種1000多萬尾,為漢江老河口段漁業資源的恢復注入了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