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萬尾魚苗「安家」漢江

2021-01-18 陝西法制網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付冰潔)1月14日,我市在漢江河畔開展2021年增殖放流活動,副市長何靖帶領社會各界人士,將150萬尾魚苗放流漢江。

自2008年起,我市已連續12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向漢江投放優質魚種1000多萬尾,為漢江老河口段漁業資源的恢復注入了強勁動力。此次放流的魚苗主要有鰱魚、鱅魚、草魚等魚種。

隨著10年禁捕工作的深入推進,「地籠網」「電毒炸」等非法捕撈行為已被全面禁止,而增殖放流活動的開展,對增強大眾生態保護意識,加快漢江生態環境資源修復將發揮積極示範作用。

【來源:老河口市融媒體中心】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作者/來源:襄陽熱搜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看著一網網活蹦亂跳的魚苗,漁民吳汝奶樂得合不攏嘴。
  • 蘭溪:增殖放流護生態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浙江在線-蘭溪新聞網1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
  • 60餘萬尾魚苗「安家」雅礱江
    「大家都慢點,把手裡的盆子端好,然後慢慢地把魚苗倒入水中......」12月8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鹽邊縣2020年度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二灘庫區鹽邊水域紅果碼頭舉行。上午十點,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司法局、紅果彝族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把滿載著魚苗的水箱打開,鮮活的魚苗流入水裡,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慢慢地消失在了水中。
  • 11萬尾大規格魚苗放歸石樑河水庫
    為配合石樑河水庫生態修復工作,改善庫區水域環境,昨日市農業農村局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在石樑河水庫放流鰱魚苗和鱅魚苗11萬尾。這兩種魚都是淨水魚類中比較好的品種,其吃食方式是濾食性,通過持續放流有效達到了以魚保水、以水興魚的雙重功效。
  • 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
    原題: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保護當地海洋漁業種群結構儋州市近日在濱海新區附近海域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儋州市增殖放流的55.38萬尾魚苗中,有紫紅笛鯛魚苗12.49萬尾、青石斑魚苗7萬尾、藍子魚苗35.89萬尾。儋州市公證處公證員、市政府有關部門人員、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水產專家等,對魚苗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對放流魚苗方式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督。「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54萬尾魚苗 「入住」珊溪水庫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
  • 65萬尾魚苗投入清水江
    12月28日,凱裡市人工增殖魚苗放流活動在清水江河段火車頭碼頭舉行。此次人工增殖放流共投入資金18萬元,投入規格10釐米左右鯉魚、鱅魚、草魚等魚苗共計65萬尾,活動現場特安排漁業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放流。活動現場,灣溪街道沿江村民也積極主動加入到放流行動中,由於放流數量多,魚苗會在放流點附近集中一段時間,才會慢慢擴散,灣溪街道辦事處還派專人在放流地點看守,防止電魚、毒魚、炸魚現象的出現,確保此次放流活動確實有效。
  • 邵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舉行 400萬尾魚苗入資江
    活動現場即將放流資江的魚苗志願者現場協助放流魚苗邵陽新聞網4月26日訊(記者 劉其潔 通訊員 蔡勇 黃輝)4月26日上午,邵陽市201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市資江二橋碼頭舉行。當天,共放流魚苗400多萬尾。
  • 商南:3萬尾魚苗投放蓮花湖 助力水域生態環境
    商洛資訊網訊:12月13日,商南縣公益愛心人士自發組織開展「青山綠水蓮花湖 一江清水送京津」魚苗放養志願活動。在湘河鎮蓮花湖投放3萬尾魚苗,以改善、維護蓮花湖庫區水域環境,助力打造綠色生態。一大早,志願者們就前往汽車站搬運並清點查看將要投放的魚苗。到達投放地後,志願者們細心的對魚苗裡的水進行調溫,以保證投放魚苗的存活率。放流現場,大家小心翼翼地用瓢舀出魚苗投放到水中,一袋袋魚苗被放歸大自然。這其中還有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參加,他們在放生的過程中也在不斷為孩子講解投放魚苗的意義以及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 合川:改善水生態環境 58萬餘尾魚苗放流嘉陵江
    上午10點30分,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在公證人員的見證下,合川農業執法人員、水產技術人員以及部分熱心市民來到江邊,把裝著魚苗的氧氣袋以及裝載魚苗的魚箱打開,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苗被放流江中
  • 5萬尾魚苗重回母親河懷抱
    當天的活動現場,社區的工作人員、退捕漁民以及長航公安南通分局水上消防支隊、天生港發電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紛紛端起裝滿魚苗的放流盆,走上放流臺,將一尾尾魚苗緩緩放入長江,讓它們回到「母親河」的懷抱。整個活動共同放生了5萬餘尾鰱魚、鱅魚、白條、草魚等魚苗,為長江生物多樣性貢獻了一份力量。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茶檢日記|公益訴訟守護生態 四千餘尾魚苗「安家」洣江
    12月11日,茶陵縣人民檢察院聯合縣人民法院、公安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畜牧水產事務中心在茶陵縣洣江河畔對楊某某、王某、廖某等5名被告人執行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增殖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放生草魚、鱅魚魚苗共155公斤,4000餘尾。羅智勇副縣長蒞臨活動現場。
  • 輝煌期年產量達9000噸,魚苗高達30臺幣/尾,如今為何狂跌至7臺幣/尾?
    大頭鰱以細密的鰓耙在中上層水域濾食浮遊生物大頭鰱為民眾熟悉的四大家魚之一,四大家魚廣泛分布在中國各大水系,養殖和天然都大量保有,長江產區最高時魚苗產量達300多億尾。二次世界大戰後,當時稻穀價格偏低,嘉南地區很多農田紛紛改養四大家魚,因此魚苗需求大增,魚苗很值錢,做魚苗買賣的有很多人,最高記錄是臺南王明吉家族一次向林烈堂購買鯁魚苗2000萬尾。 當時較早人工繁殖成功的鯉魚苗1-2寸,一尾就可以賣到5毛錢。而草、鰱魚是大陸運過來的,成本很高。而1949年以後,鯁、草、鰱魚苗要再經香港轉運,運輸費加上損耗,導至魚苗價格更加上漲。
  • 胭脂魚 期待在贛江看到你遊來遊去 放流2.5萬尾魚苗修復生態
    胭脂魚 期待在贛江看到你遊來遊去 放流2.5萬尾魚苗修復生態 中國江西網訊 3月17日,峽江縣漁業局局長習宏斌早早地來到了贛江邊上,投放草魚、鱅魚、鰱魚等魚苗。
  • 廣安兩村民電魚被判拘役 並責令投放16萬尾魚苗
    同時,責令兩名被告人向嘉陵江武勝段投放本地土著鯽魚6萬尾、鰱魚5萬尾、鱅魚5萬尾。當天上午,兩位被告在武勝縣法院、武勝縣檢察院、當地人大代表、漁民代表的監督下,向嘉陵江武勝段投放了魚苗。
  • 近700萬尾魚苗「躍」入長江 重點保護珍稀特有魚類 他們在一起努力!
    近700萬尾魚苗「躍」入長江 重點保護珍稀特有魚類 他們在一起努力!規模最大增殖放流,700萬尾魚苗入長江協議籤署後,參加活動的全體領導及人員前往江津區米邦沱碼頭,共同開展「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
  • 魚塘裡放了10000尾魚苗,幾天後發現少了很多,這魚苗去哪裡呢?
    魚塘裡放10000尾魚苗,幾天後發現沒有多少,很多人都比較納悶,這魚苗去哪裡呢?小編自己家裡也包過幾年魚塘,對於這樣的事,就說說自己的看法。第1、魚苗的隨流水走,魚塘的防逃設施沒有做好。未做防逃設備,魚苗隨流水逃,這也是養魚人剛開始首要想到的問題。
  • 湖南宣判一起環境公益訴訟案 被告人被判放流魚苗1.8萬尾
    新華社長沙12月23日電(記者劉良恆)記者23日從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邵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當庭宣判一起由邵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糾紛案,判令被告人肖某放流魚苗18000尾。邵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認為,肖某非法捕撈水產品,嚴重侵害生態環境公共利益,應承擔放流魚苗、提供公益勞動以及賠禮道歉的侵權責任。法院經審理認為,禁漁期間被告人肖某在禁漁區域使用禁用工具捕撈水產品的行為,違反相關法律,破壞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 200餘萬尾魚苗放流母親河 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實際行動保護母親河
    10月14日,在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和共青團銀川市委員會的共同見證下,來自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的42名青年團員將200餘萬尾黃河鯰和鯉魚魚苗,從寧夏青銅峽市中華黃河壇放流到母親河。此次放流的200餘萬尾魚苗,分別是8000斤黃河鯰魚苗,共計512821尾,70000斤黃河鯉魚苗,共計1650943尾。「增的是生態價值和民生價值,放的是愛心和暖流。保護黃河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希望通過活動,能夠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保護和改善黃河生態環境的高度重視。讓我們攜起手來,以實際行動保障母親河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