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舉行 400萬尾魚苗入資江

2021-01-18 邵陽新聞網

活動現場

即將放流資江的魚苗

志願者現場協助

放流魚苗

邵陽新聞網4月26日訊(記者 劉其潔 通訊員 蔡勇 黃輝)4月26日上午,邵陽市201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市資江二橋碼頭舉行。當天,共放流魚苗400多萬尾。今年以來,全市已累計放流魚苗750餘萬尾。

活動以「情系資江-愛魚護河行動,我們一起參與」為主題。當天的放流活動,投放青魚苗50萬尾、草魚苗200萬尾、鰱魚苗70萬尾、鱅魚苗80萬尾。接下來,邵陽市還將繼續組織各類增殖放流活動,預計6月底前放流魚苗總量可達2000萬尾。

從2008開始,邵陽市每年開展人工增值放流,至目前累計向資江及轄區內主要河流、湖泊水域科學投放草魚、鱅魚、鰱魚、青魚等各類魚苗近2億尾,不但有效維護了生物多樣性,還通過「以魚淨水、以魚養水、以魚調水」的方式,進一步優化水生物種群結構和改善水域生態環境。

根據《邵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在市區部分河段實施禁漁制度的通告》,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為禁漁期,市區範圍內資江流域從桂花橋至獅子塘碼頭河段、邵水河流域從攔河壩至沿江橋河段為禁漁區。禁魚期內禁漁區嚴禁一切捕魚行為,嚴厲打擊毒、炸、麻魚違法行為。

此次活動由邵陽市農業農村局主辦,邵陽市水產技術推廣站、邵陽市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邵陽市漁業環境檢測站承辦。

相關焦點

  • 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
    原題: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保護當地海洋漁業種群結構儋州市近日在濱海新區附近海域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儋州市增殖放流的55.38萬尾魚苗中,有紫紅笛鯛魚苗12.49萬尾、青石斑魚苗7萬尾、藍子魚苗35.89萬尾。儋州市公證處公證員、市政府有關部門人員、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水產專家等,對魚苗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對放流魚苗方式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督。「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蘭溪:增殖放流護生態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浙江在線-蘭溪新聞網1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
  • 增殖放流!60餘萬尾魚苗「安家」雅礱江
    「大家都慢點,把手裡的盆子端好,然後慢慢地把魚苗倒入水中......」12月8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鹽邊縣2020年度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二灘庫區鹽邊水域紅果碼頭舉行。上午十點,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司法局、紅果彝族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把滿載著魚苗的水箱打開,鮮活的魚苗流入水裡,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慢慢地消失在了水中。
  • 廣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民生廣場舉行
    本報訊(記者楊玲)9月25日,2020年廣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民生廣場舉行,現場共向邕江投放草魚、鱅魚、赤眼鱒、鯪魚等魚苗30萬尾。我市將通過持續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為邕江水生態系統注入新的活力,不斷推動邕江土著魚類種群數量的恢復,保護邕江水域生態環境。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合川:改善水生態環境 58萬餘尾魚苗放流嘉陵江
    為進一步加大水生生物資源的改善和修復力度,促進合川三江漁業資源持續發展,1月15日上午,合川區在嘉陵江與涪江交匯的鴨嘴碼頭水域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
  • 65萬尾魚苗投入清水江
    12月28日,凱裡市人工增殖魚苗放流活動在清水江河段火車頭碼頭舉行。此次人工增殖放流共投入資金18萬元,投入規格10釐米左右鯉魚、鱅魚、草魚等魚苗共計65萬尾,活動現場特安排漁業專業技術人員指導放流。活動現場,灣溪街道沿江村民也積極主動加入到放流行動中,由於放流數量多,魚苗會在放流點附近集中一段時間,才會慢慢擴散,灣溪街道辦事處還派專人在放流地點看守,防止電魚、毒魚、炸魚現象的出現,確保此次放流活動確實有效。
  • 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看著一網網活蹦亂跳的魚苗,漁民吳汝奶樂得合不攏嘴。
  • 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2020-06-09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境修復
    12月17日,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河流的漁業水生態環境。
  • 重慶彭水警方: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戰海峰 通訊員 王聰日前,重慶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的河流域漁業水生態環境。
  • 150萬尾魚苗「安家」漢江
    本網訊(全媒體記者 付冰潔)1月14日,我市在漢江河畔開展2021年增殖放流活動,副市長何靖帶領社會各界人士,將150萬尾魚苗放流漢江。自2008年起,我市已連續12年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共向漢江投放優質魚種1000多萬尾,為漢江老河口段漁業資源的恢復注入了強勁動力。
  • 11萬尾大規格魚苗放歸石樑河水庫
    為配合石樑河水庫生態修復工作,改善庫區水域環境,昨日市農業農村局海洋與漁業發展促進中心在石樑河水庫放流鰱魚苗和鱅魚苗11萬尾。這兩種魚都是淨水魚類中比較好的品種,其吃食方式是濾食性,通過持續放流有效達到了以魚保水、以水興魚的雙重功效。
  • 近700萬尾魚苗「躍」入長江 重點保護珍稀特有魚類 他們在一起努力!
    、法治宣傳活動在江津舉行。規模最大增殖放流,700萬尾魚苗入長江協議籤署後,參加活動的全體領導及人員前往江津區米邦沱碼頭,共同開展「關注魚類保護,共建和諧家園」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增殖放流活動。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維志在增殖放流前指導現場人員用剪鰭標記、掛牌標記、鰓蓋標記、耳石標記等方法,對1.6萬餘尾胭脂魚、巖原鯉等國家和市級重點保護魚類魚苗進行了標記,以加強放流的科研監測及效果評估。
  • 增殖放流數萬尾「翹嘴魚」,鄭州釣友助力黃河生態保護
    黃河的魚類資源保護,也一直是鄭州釣友們關心的大事。但美中不足的是,黃河的魚類資源早已面臨枯竭,著名的鄭州黃河鯉魚,已是鳳毛麟角,北方銅魚也面臨絕跡,黃河下遊的「狗魚」早已不見了蹤影……這一切,對於關心黃河生態保護的人們來說,都是莫大的遺憾。鄭州熱心釣友眾籌數千元魚苗款黃河魚類資源枯竭,僅僅靠自然繁殖,恐怕是難以得到有效恢復。
  • 葛洲壩:生態長江,你我同行,200000尾魚苗放流長江!
    12月31日,在《長江保護法》正式出臺之際,宜昌市葛洲壩檢察院聯合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在枝江市顧家店鎮關洲公園開展「生態長江,你我同行」主題增殖放流活動。葛洲壩檢察院分黨組書記、檢察長張紅,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政委趙春華、副局長張新華,宜昌市農業農村局、枝江市顧家店鎮人民政府、枝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領導,葛洲壩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李瀾、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相關幹警及群眾代表參加活動。活動中,長江航運公安局宜昌分局民警向群眾代表發放了《禁捕相關政策解讀》、《依法保護生態,長江十年禁漁》相關禁漁宣傳資料。
  • 邵陽一男子被判放流魚苗18000尾
    日前,湖南省邵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當庭宣判一起由邵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糾紛案,判令肖某放流魚苗18000尾。此前,肖某因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被處刑。經稱量和動物種類鑑定,肖某非法捕撈黃尾鯝、黃顙魚、翹嘴白條等水產品7.5公斤,其中,黃尾鯝系資江河新邵縣段國家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重點保護魚類。10月26日,新邵縣人民法院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肖某有期徒刑六個月。邵陽市環境保護志願者協會認為肖某非法捕撈水產品,嚴重侵害了生態環境公共利益,應承擔放流魚苗、提供公益勞動以及賠禮道歉的侵權責任。
  • 胭脂魚 期待在贛江看到你遊來遊去 放流2.5萬尾魚苗修復生態
    胭脂魚 期待在贛江看到你遊來遊去 放流2.5萬尾魚苗修復生態 中國江西網訊 3月17日,峽江縣漁業局局長習宏斌早早地來到了贛江邊上,投放草魚、鱅魚、鰱魚等魚苗。
  • 200餘萬尾魚苗放流母親河 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實際行動保護母親河
    10月14日,在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和共青團銀川市委員會的共同見證下,來自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的42名青年團員將200餘萬尾黃河鯰和鯉魚魚苗,從寧夏青銅峽市中華黃河壇放流到母親河。當日,「用青春行動建美麗中國——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保護黃河母親河暨團幹能力提升活動」正式啟動。此次活動是該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到寧夏考察重要指示的生動實踐,是深度參與共青團中央「美麗中國·青春行動」的重要舉措,也是集團團委引導青年發揮生態環保生力軍作用,積極投身到美麗中國建設的有效途徑。
  • 小小魚苗遊進江河 環保理念植入心間
    ■市民參加增殖放流活動。(通訊員供圖) 珠江時報訊(記者/沈芝強見習記者/朱明菲通訊員/梁平)6月6日,2020年南海區江河增殖放流活動在九江舉行,近200名市民共同放流327.5萬尾魚苗,倡導保護生態的環保理念。 「小魚兒,快回到江裡,快快長大。」當日上午,九江市民小芬一家參加了增殖放流活動,她帶著兒子把魚苗放流到西江。小芬表示,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帶動身邊人一起保護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