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數萬尾「翹嘴魚」,鄭州釣友助力黃河生態保護

2021-01-12 釣魚七天樂

黃河對於缺水的鄭州來說,是一條輸送「血液」的河流。對於愛好垂釣的網友來說,黃河則是一條輸送「歡樂」的幸福河。

黃河的魚類資源保護,也一直是鄭州釣友們關心的大事。

但美中不足的是,黃河的魚類資源早已面臨枯竭,著名的鄭州黃河鯉魚,已是鳳毛麟角,北方銅魚也面臨絕跡,黃河下遊的「狗魚」早已不見了蹤影……這一切,對於關心黃河生態保護的人們來說,都是莫大的遺憾。

鄭州熱心釣友眾籌數千元魚苗款

黃河魚類資源枯竭,僅僅靠自然繁殖,恐怕是難以得到有效恢復。

為此,鄭州熱心釣友馬寧提出:何不搞一些增殖放流,來提升黃河魚類種群數量,增加基因交互的機會,這對母親河來說,很有意義。

這個想法不錯,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眾多熱心釣友的支持。

說幹就幹!

釣友們紛紛出謀劃策,積極組織眾籌。

在短短一天時間內,就有165位釣友積極響應,籌集了近8000元魚苗款。

選取魚苗——「翹嘴魚」成放流對象

魚苗款籌集到了,放流哪種魚合適呢?翹嘴魚、鱖魚還是鱸魚?

為了避免無序放生,提倡科學放流,同時考慮到黃河的自然環境,大家一致認為還是放流本土魚種最為合適。

最終,經過釣友們甄選,決定選取「翹嘴魚」作為放流對象。對象魚選好了,接下來就是尋找魚苗資源。

為此,熱心釣友馬寧不辭辛勞,聯繫了多個漁場老闆,諮詢魚苗放流事宜。經過層層篩選,選取了一家信譽較好的漁場。

為了保證魚苗成活率,馬寧一再叮囑漁場老闆仔細挑選,並選擇快一些的物流渠道,確保魚苗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現場。

數萬尾翹嘴魚,增殖放流黃河灘

2021年1月5日一大早,釣友們購買的兩萬多尾魚苗已經到貨了!

要保證成活率,必須儘快放流。為此,不少熱心釣友顧不上吃早飯,一大早就過去幫忙。

一共20多箱魚苗,單單就是從車上搬下來,也是一個體力活。況且黃河灘路況較差,車輛無法直接通行,需要釣友們一箱箱搬著走到河邊。

最終,在眾多釣友的見證下,20多箱魚苗被搬運至黃河邊某處水流相對較緩的區域。釣友們小心翼翼地解開氧氣袋,將一條條活蹦亂跳的「翹嘴魚」放流到黃河中。

過上兩三年,這些魚苗就會慢慢長大、繁殖。

雖然兩萬多尾魚苗對偌大的黃河來說,不值得一提,但這對增加黃河魚類資源的多樣性,有著很大的意義。

釣友們講,類似的放流活動,將每年組織幾次。通過年年放魚,堅持不懈的話,黃河的魚類總會一年比一年多!

在此,筆者也為這群可愛的釣友點讚。

同時筆者也呼籲愛好放生的一族,儘量選取本土魚苗放生,一是可以避免無序放生帶來的生態破壞,二是避免給「電魚人」、「網魚人」有可乘之機。

希望這樣的放生活動,能夠更多一點,也希望母親河的魚類,也能夠再多一點!

相關焦點

  • 資源保護增殖放流,54萬尾魚苗「入住」珊溪水庫
    溫州網訊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現場放生魚苗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增殖放流,以漁保水,既能維護水質,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重要的生態手段。
  • 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保護烏梁素海 他們增殖放流近2萬公斤魚苗 2020-06-09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蘭溪:增殖放流護生態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浙江在線-蘭溪新聞網1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
  • 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
    原題:儋州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保護當地海洋漁業種群結構儋州市近日在濱海新區附近海域增殖放流55.38萬尾魚苗。儋州市增殖放流的55.38萬尾魚苗中,有紫紅笛鯛魚苗12.49萬尾、青石斑魚苗7萬尾、藍子魚苗35.89萬尾。儋州市公證處公證員、市政府有關部門人員、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水產專家等,對魚苗質量和數量進行抽檢,對放流魚苗方式等關鍵環節進行全過程監督。「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增殖放流!60餘萬尾魚苗「安家」雅礱江
    「大家都慢點,把手裡的盆子端好,然後慢慢地把魚苗倒入水中......」12月8日上午,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的「鹽邊縣2020年度天然水域魚類增殖放流」活動在二灘庫區鹽邊水域紅果碼頭舉行。上午十點,增殖放流活動開始,市農業農村局、縣農業農村局、縣司法局、紅果彝族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來到碼頭邊,把滿載著魚苗的水箱打開,鮮活的魚苗流入水裡,原本平靜的水面瞬間熱鬧了起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慢慢地消失在了水中。
  • 200餘萬尾魚苗放流母親河 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實際行動保護母親河
    10月14日,在共青團中央、共青團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和共青團銀川市委員會的共同見證下,來自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的42名青年團員將200餘萬尾黃河鯰和鯉魚魚苗,從寧夏青銅峽市中華黃河壇放流到母親河。對於黃河來說,增殖放流能夠有效補充和恢復天然水域土著魚類種質資源,改善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此次放流的200餘萬尾魚苗,分別是8000斤黃河鯰魚苗,共計512821尾,70000斤黃河鯉魚苗,共計1650943尾。「增的是生態價值和民生價值,放的是愛心和暖流。
  • 邵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舉行 400萬尾魚苗入資江
    活動現場即將放流資江的魚苗志願者現場協助放流魚苗邵陽新聞網4月26日訊(記者 劉其潔 通訊員 蔡勇 黃輝)4月26日上午,邵陽市2019年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市資江二橋碼頭舉行。當天,共放流魚苗400多萬尾。
  • 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境修復
    12月17日,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河流的漁業水生態環境。
  • 54萬尾魚苗 「入住」珊溪水庫
    1月7日,珊溪水庫舉行增殖放流活動,共投放鰱鱅魚、翹嘴魚、鱖魚等魚苗約54萬尾,以期實現水庫內水生生物多樣性,改善水域生態環境的目的,活動將持續3天。珊溪水庫是我市最大的飲用水水源地,有溫州「大水缸」之稱,保護水源也成了重中之重。
  • 正經釣魚人該不該增殖放流,放流這個事,到底該不該做
    為了保護環境,近兩年國家接二連三出臺了嚴格的自然資源保護規定,長江等主要河流長達10年的禁捕、禁撈,禁違法垂釣。且不說政策如何,只說能釣魚的地方越來越少,免費釣魚地方越來越少,能釣到的魚越來越少,這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環保政策落地,收費釣魚池,被取締的也不在少數,新開的收費養殖池,手續越來越苛刻。
  • 高郵湖區退捕禁捕後放流1億尾!今冬唱響《漁歌子》
    昨日,高寶邵伯湖漁管辦在高郵湖區舉行冬季放流儀式,6萬斤、30萬尾草魚、鰱魚、鱅魚「躍」入高郵湖。這也是自全湖全面退捕禁捕後的首場放流活動,而整個「冬放」將投入放流資金347萬元,放流各類苗種超過1億尾。
  • 廣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民生廣場舉行
    本報訊(記者楊玲)9月25日,2020年廣西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民生廣場舉行,現場共向邕江投放草魚、鱅魚、赤眼鱒、鯪魚等魚苗30萬尾。我市將通過持續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為邕江水生態系統注入新的活力,不斷推動邕江土著魚類種群數量的恢復,保護邕江水域生態環境。
  • 放魚歸海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增殖放流活動徵集志願者
    「愛心廈門,魚生有你」增殖放流科普活動現場。  保護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如今越來越受到各地相關主管部門的重視。廈門市海洋發展局為科學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改善水域生態,已持續開展多年海洋增殖放流活動。截至2019年,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的增殖放流活動已連續實施17年,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重慶彭水警方:開展增殖放流活動助推水域生態環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戰海峰 通訊員 王聰日前,重慶彭水警方聯合縣檢察院、縣農業農村委和縣生態環境局到烏江流域善感鄉周家寨段,對劉某、張某、彭某犯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執行的魚苗放流活動進行現場監督,督促三人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被破壞的河流域漁業水生態環境。
  • 合川:改善水生態環境 58萬餘尾魚苗放流嘉陵江
    為進一步加大水生生物資源的改善和修復力度,促進合川三江漁業資源持續發展,1月15日上午,合川區在嘉陵江與涪江交匯的鴨嘴碼頭水域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
  • 47秒|放魚養水!聊城將向望嶽湖、徒駭河等公共水域放流魚苗600萬尾...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0日訊 10月20日,聊城市在東昌湖南岸金鳳廣場舉行以「踐行碧水責任·修復漁業資源」為主題的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向東昌湖水系人工放流鰱、鱅、草魚苗種50萬尾左右。放魚養水,也吸引了志願者和周邊市民積極參與。
  • 6品種53萬尾珍稀魚投放長江 助力長江魚類資源恢復
    九龍報訊(記者 鄔姜)11月18日,九龍坡區在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龍坡區段)開展荷葉灘雞心石、偏巖子和下橫梁子3個老碼頭生態補償項目增殖放流活動。市魚保處、區規劃自然資源局(林業局)、區農業農村委、西南大學水產學院、華巖文教基金會及3個業主單位參加活動。
  • 江西蘆溪:27萬尾魚放生 保護流域生態
    央廣網蘆溪12月10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謝友雲 易雯霞)12月10日,蘆溪縣2020年度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蘆溪袁河舉行。來自蘆溪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的執法人員、縣義務護漁隊和當地群眾共同參與了放流活動,共放流草魚、鰱鱅魚、鯝魚、萍鄉紅鯽等淨水育苗27.5萬尾。
  • 120餘萬尾魚苗「安家」蘭江
    蘭溪新聞網訊(記者 蔣宇欣)昨天上午,錢塘江流域蘭溪段省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在女埠街道匯潭渡口開展,120餘萬尾赤眼鱒魚苗「安家」蘭江。「經過放苗之後,現在水質好起來了,漁民收入也更高了。」看著一網網活蹦亂跳的魚苗,漁民吳汝奶樂得合不攏嘴。
  • 勿讓「放生」成「殺生」 餘姚檢察建議推動規範增殖放流
    浙江檢察網餘姚訊 「之前不當的放生行為導致魚類死亡,給我們河道保潔養護帶來很大壓力,多虧了檢察機關督促和幫助我們一起出臺規範性文件,組織放生展示活動,讓老百姓更好地進行科學放生,保護好水資源環境。」近日,在聯合組織的冬季增殖放流暨科學放生展示活動上,漁業主管部門的負責人這樣對檢察官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