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沒有太多的意外,寧靜、萬茜、孟佳、李斯丹妮、張雨綺、鬱可唯、黃齡成團出道,「大姐大」寧靜拿下了最高票數。
「我拿第一不想成團!」寧靜最後的成團宣言引爆全場,似乎這個團能不能「定」對於姐姐來說都不重要了。
歷時近三個月,《乘風破浪的姐姐》終於迎來了完結篇。毋庸置疑,《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今年熱度最高的綜藝之一。即使是稍顯漫長的更新戰線,也沒有減少其一舉一動的關注度。成團之夜,、、等等話題隨著節目的播出逐漸登上微博熱搜。
然而,持續的高熱度之下,卻難掩《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的態勢。
直播開始一個半小時後,也只來到了微博熱搜的第四位,後來才逐漸攀升至第一位。這與很多時候往期,尤其是前期,節目更新即登上熱搜前列的情況,還是有一些不同。
《乘風破浪的姐姐》作為今年「第一網綜」的不二人選,無論是因為前期的六次公演「劇透」以及姐姐們逐漸了解留下來的「內定規則」而逐漸失去節目的神秘感,還是最後成團的線上投票規則「迷之複雜」勸退了不少網友和姐姐粉絲團,關於「內定屬性」的線上投票質疑不斷,以及直播成團夜活生生成為了湖南衛視大型節日晚會即視感,《乘風破浪的姐姐》因這種貫穿全程的「內定感」爛尾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並沒有在賽制、規則及最後的成團上對C位進行大量渲染,可以想見,關於團隊中資源分配的爭鬥大抵不會出現在這支團體身上,但「出道即巔峰」的情況也同樣不會出現。然而同時,這支女團又具備舞蹈、vocal、rap擔當等常規偶像團體基本盤的女團,期待中的選出另一個面貌的女團最終還是走了選偶像團體的老路。
成團之後,《乘風破浪的姐姐》或許留下的是終將同質化的節目,優愛騰芒們將此類綜藝上升到了平臺重點,而此次「浪姐」完全高開低走之後,緊隨而上的「哥哥們」和「姐姐們」觀眾期待值就堪憂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無論是在網絡熱度還是在口碑方面都出現了高開低走,整個節目在這兩方面呈現一路下滑的趨勢。
根據云合數據顯示,《乘風破浪的姐姐》正片有效播放市場佔有率及排名呈現出下降趨勢,哪怕是正片更新之日,關注度也在打折扣;同樣下滑的還有豆瓣評分,從前期開播的8.6到如今的7.6,從某種程度說明了節目在遭遇口碑危機。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曾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何不火了」中分析節目出現下滑的原因,節目主旨偏離、選秀邏輯失誤以及「輪到你了」式話題漸微等都是原因所在。
其中在選秀邏輯上,前期14強姐姐誕生很大程度是現場浪花們的「傑作」,而姐姐們一兩次公演後就完全摸準了現場浪花們的口味,而姐姐們要留下來,「炸」、「唱跳」、「群舞」成了更容易獲勝的武器,而這也成了姐姐們在選擇上的「內定規則」,在封閉式現場表演代表一切的情況下,「內定感」就誕生了,在選完曲後似乎就能知道命運。
到了真正需要線上觀眾打投環節,線上參與度的長期缺失讓節目的秀粉們早已跑光,其它留下來觀眾的熱情也被削弱。
為數不多全網觀眾參與的機會,卻總能在不同程度給《乘風破浪的姐姐》帶巨大爭議。首次線上投票的復活機制就被網友戲稱「魔幻」,而到了成團夜的投票,複雜的投票規則和票數後期不透明化,讓整個一周多的打投時間充滿了關於「內定感」的疑竇,網友熱烈吐槽後,一些姐姐的粉絲團也都相繼停止了打投行為。
首先來品品成團投票規則:成團名額分四輪進行,總決賽公演秀通過現場觀眾喜愛度獲得一個成團名額;第二輪總決賽公演秀,通過全網觀眾喜愛度獲得三個成團名額;第三輪,過往的五場公演秀,通過全網觀眾喜愛度獲得兩個成團名額;第四輪,兩團姐姐通過全網個人喜愛度累計總分獲得最後一個名額。七位姐姐進行個人喜愛度排位,優勝者成團出道。
三個榜單,七個名額,規則更複雜了,姐姐們更懵了,以至於導演宣布完規則之後,姐姐們異口同聲表示:「不明白。」這樣的投票規則也引來了網友們的吐槽。
大致來看,《乘風破浪的姐姐》投票規則將個人與團體結合在一起,儘可能地調動粉絲投票的積極性。畢竟在此之前,除了復活名單的確定動用了網絡投票之外,每次公演後的去留都由現場觀眾投票決定。選秀節目,及其贊助商最大的收益利器之一的粉絲投票,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上還未能「大展拳腳」,網友們的參與度也不高。
但姐姐們如此努力,投就對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複雜的投票規則卻帶來了打投歷程的「魔幻感」。
最初,在《乘風破浪的姐姐》播出之前,不少姐姐的粉絲團是呼籲良性應援的,在「拒絕battle集結愛,聯盟應援最有愛」的口號下,還曾發起過聯盟應援的接力。
當復活名單由網絡投票產生,《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次讓除了現場觀眾之外的粉絲有了切實的參與感。但問題隨之而來。近乎於「盲投」與緊促的截至時間讓復活賽投票規則也受到了質疑。
到了成團名額的投票,爭議又一次出現。有網友提出票數增長的不合理性,質疑可能產生的投票結果。不知是察覺到了爭議,還是為了保持結果的神秘感,9月4日,芒果TV三大榜單的浪花數已不再顯示。
複雜的玩法,卻帶來了更多的質疑和爭議,也或多或少導致了口碑的下滑,也算得上一種適得其反吧。
再加上前期節目對於姐姐的塑造與姐姐們的表現,也讓節目最後成團的人選少了些意外和驚喜。
寧靜是節目基礎話題的來源之一,並在多次表演中擔任隊長;萬茜、張雨綺從節目一開始就保持著高熱度和話題度;孟佳的淘汰也曾引起不少網友的疑惑,同時唱跳水平也與女團適配;李斯丹妮在節目的中後半段發力、筆墨增多;鑑於遵循傳統女團的基本盤,需要vocal、rap擔當,李斯丹妮、鬱可唯、黃齡也是合適的人選。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個團是具有話題與實力的,這是節目組需要,也是樂意看到的結果。畢竟,據芒果TV招商會公布的計劃顯示,姐姐們成團後的團綜已提上日程,《姐姐的愛樂之程》被網傳將上星,安排在第四季度,芒果TV和湖南衛視同步播出,招商方案也已經在與金主們對接著。在這個層面上,在衛視上星的配合下,要想吸引更多廣告主的入局,團體裡勢必需要一些高熱度、有話題、國民性更高的姐姐撐場,所以「內定」這些姐姐也無可厚非。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大結局,孟佳的那句「那不是每個姐姐都有獎」似乎就足夠貼切。成團之夜,好似內地「分豬肉」的音樂頒獎典禮現場,以及湖南衛視特別擅長的大型節日晚會。
於是姐姐們準備了不少舞臺,以往節目中的部分曲目被再次演繹;嘉賓不只是幫唱,也擁有單獨表演的舞臺了;專門設置了各行各業的榜樣姐姐獎項,正能量滿滿;同時,四個單項獎穿插在表演中——最喜愛姐姐寶藏獎:孟佳、最喜愛公演舞臺:《情人》、最喜愛X-leader:李斯丹妮、最喜愛X姐姐:寧靜。寧靜、李斯丹妮兩個團隊,出道名額三四分,單項獎平分。
《乘風破浪的姐姐》將「端水」進行到底,最終以一種皆大歡喜的氛圍收場,要實現這種皆大歡喜的氛圍,那麼「內定感」就不會缺失。
這也符合《乘風破浪的姐姐》大部分時間的觀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曾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初評:你要的撕逼不會到來」一文中預測節目大概率可能不會出現「互撕大戰」,而是比較「和諧」的氛圍。
如果回看節目,姐姐們在節目中的「扯頭花」並沒有怎麼出現,尤其是度過了前期綜藝版「輪到你了」的單人話題討論,後期討論重心轉向舞臺表演後,節目整體的氛圍就更趨向於平和、感動,以及注重人物成長感。
當然,這也從某種程度導致了節目進入後半程在熱度、話題度等方面,相較於前期有所下滑的觀感。
回歸舞臺本身,聚焦姐姐們的努力、成長與自我的實現,卻恰恰是節目最開始宣傳的定位和特色。但《乘風破浪的姐姐》似乎並沒有將這種定位和特色一以貫之,而這也成為節目另一個爭議的主要來源。
無論是整個節目前期都採用封閉式現場觀眾投票,導致姐姐們早已摸透留在這個舞臺上的「內定規則」,所以拼命的讓舞臺燃炸起來,即使試圖承載多種風格團體之下,《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正在變成30+「青創」。
同時,節目將現場觀眾全部設置為女性,通過她們的投票決定隊長人選、選歌順序、淘汰名單等,試圖以女性視角來觀察、解讀、詮釋,呈現出一種更加關注女性態度的設置。但似乎成團之夜請來不少男藝人做嘉賓以及關於陳赫的爭議又讓節目陷入了「丟失初心」的批評中。
《乘風破浪的姐姐》將爭議和話題度延續到了最後一刻。
如果僅以一檔綜藝、一檔選秀節目的角度看待《乘風破浪的姐姐》,那麼它算得上是成功的,畢竟真人秀、舞臺部分確實做到了創造出多條話題,呈現出了姐姐們的成長。
但如果以更高的標準、或拿著節目背景中寫道的「通過呈現當代30位不同女性的追夢歷程、現實困境和平衡選擇,讓觀眾在過程中反觀自己的選擇與夢想,找到實現自身夢想最好的途徑,發現實現自身價值的最佳的選擇」來對照,《乘風破浪的姐姐》又是不足的。
不過,當《乘風破浪的姐姐》將30+姐姐集合,進行訓練、考核,已經在選秀這一垂類中進行了創新。而30位姐姐的選擇、故事的講述等等,以此創造出的高流量、熱度、話題度,又讓姐姐、贊助商和平臺方等多方獲益。
總結來說,《乘風破浪的姐姐》本可以用選秀邏輯有更多的未知性,這也符合節目的初心,姐姐們可以「三十而驪,青春歸位」,可以去面對很多的冒險、更多不可控的舞臺,而無論是前六公舞臺的「內定規則」,還是最後成團夜線上投票又充滿的「內定感」,《乘風破浪的姐姐》徹底輸了。
高開低走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卻也陷入了內核的同質化,這大概率會讓觀眾對未來同類型的節目都少了些期待感,至少是在精神表達和內容設置的匹配上。
優愛騰芒已經將「姐姐」類、「哥哥」類綜藝上升到了平臺重點,而經此「浪姐」的結果,後來「《披荊斬棘的哥哥》們」將更難接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