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11歲小女孩廟會扮神仙奶奶,民眾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2020-12-28 越南古與今

農曆正月初六越南河內市朔山縣填凍朔廟遺蹟區進行傳統的廟會,當地農民興高採烈地爭搶幸運竹花。人們通過這種廟會祈禱新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朔廟遺蹟區每年正月裡都會舉行盛大廟會紀念越南歷史最早的民族英雄扶董,並在朔廟舉行盛大的儀式祈福。

朔廟廟會上「神仙奶奶」是最能引起眾多遊客的注意,許多人慶祝「神仙奶奶」降臨,並為新的一年祈禱。

今年11歲的小女孩被選中扮演「神仙奶奶」,一般被選中的女孩是9-12歲的女孩,需要來自一個文化家庭,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明亮的眼睛和好看的面孔。

廟會最熱鬧的是大多數遊客在儀式區域爭搶竹花。今年由於安全,當地不舉行這項活動,朔廟榮聖廟會而廟會當天許多人仍然試圖走進巡遊隊伍,爭搶象徵幸運的竹花。

許多人認為,搶劫竹花將為明年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是節日之美。

扶董——朔廟榮聖廟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認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董大王因保護國家不受外來敵人的入侵,成為保護收成、國家和平、家庭繁榮的守護神。

朔廟榮聖廟會敬香、敲鑼打鼓開廟之後,朔山縣人民委員會領導代表與人民一起回顧榮聖傳說中的越南人民愛國主義及打敗外侵(傳說中殷商入侵當時的百越)等傳統。

相關焦點

  • 家鄉的廟會,黃山廟會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家鄉的廟會,農曆三月十八黃石公生日廟會。廟會,最早來歷和起源己不可考證。最早期應該是中國土生土長的道教和東漢時傳入的佛教為了爭奪信眾而進行的祭祀和宣傳活動。隨著人們經濟的發展和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吧。傳說黃石公是杞國貴族,因為春秋戰國諸侯爭霸,杞國滅亡。
  • 從古至今,廟會就一直存在,那你知道廟會的歷史文化淵源嗎?
    在我的記憶當中,小的時候非常喜歡逛廟會,因為廟會有很多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長大後,我們的回憶裡經常會出現廟會的情景。然而,我們從來沒有去研究過廟會的由來,對於廟會的來歷不甚了解,其實廟會的歷史十分久遠。廟會就是在宗廟祭祀的地方進行聚會、祭神、娛樂、購物等的活動。
  • 山海關「二月二·龍抬頭」廟會精彩紛呈,小編帶來現場實況!
    大家都去逛山海關「二月二•龍抬頭」廟會了嗎?如果您沒去那小編只能說實在是太遺憾了,因為廟會的活動相當精彩!不過您還有「補救」措施,因為廟會明天還將持續一天!適逢休息日,不如約上親朋好友一起來放鬆一下吧!
  • 1400年前的日本古人,是如何優雅又不失古韻地祈求五穀豐登的?
    天皇覺得此話有理,於是召集人來,舉辦祭祀神明的活動,一是為了請求神明的原諒,二來呢,也希望神明可以保佑國泰明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沒想到,祭祀活動一結束,百姓的情況就開始好轉了,災害平息,糧食也開始有收成了。神明果然顯靈了,那麼不妨把這個祭祀活動固定下來吧!
  • 農村老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說明啥道理?
    #五穀豐登迎新年那麼,流傳在農村民間的老俗語「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到底說明了什麼意思呢?我們如今又作何理解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結合現在農耕生產實際,和大家分享如下:第一,「立春是晴天,不用問神仙」的理解。今天是2月4號,農曆正月初一,也是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日。
  • 鼠年春節中國廟會、逛街大都停辦,越南河內市馬行街卻熱鬧非凡
    個2020年鼠年春節之際,越南河內市還劍郡馬行街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熱鬧堪比中國的文化廟會。春節期間遊客如潮河內市馬行街不僅體現了越南的繁華、人口眾多,也體現了這裡面的一種「古董文化」。
  • 正月初六 香山廟會......
    香山廟會正月初六是清水祖師誕辰日,香山會舉辦盛大廟會。這吸引本地和泉南及臺灣、金門、海內外廣大信眾前來。紀念清水祖師功德的廟會每年於農曆正月初六至初九舉行,信眾們都喜歡這個時間來拜謁祖師,習俗延續了上千年。
  • 【走進道教】歡度六一,道教神仙裡面也有「小神仙」
    這樣一個節日中,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道教神仙中的「小神仙」。三太子臺灣地區的道教信仰中,將哪吒奉為神祇,也就是俗稱的三太子,統帥宮廟五營神兵的中壇,故又稱為中壇元帥。傳說,三太子腳踏風火輪,行動非常便捷,所以常開車的司機等,往往奉其為守護神,還會放置三太子像於車上,祈求行車平安順利。
  • 鯨頭廟會
    人選後的廟祝其主要職責:一是替楊老爺換龍袍和內衣褲、帽、鞋、靴;二是管理燈火,以保安全不出事故;三是給琉璃燈添油,保護日夜長明;四是每逢初一、十五早晨擂鼓三通,以祈求合境和諧平安;五是每天傍晚打掃場地.清理什物,保證環境清潔衛生;六是保管好各地信士以新換舊的物件,並經常進行翻曬,以防蟲蛀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七是三年屆滿必須辦理移交手續,才可離任;八是短少物件應照價賠償。
  • 印度民眾喜迎日食,扎堆下河洗澡祈求好運
    來源:海外網日食到來這天,不少印度民眾扎堆下河洗澡祈求好運。(圖源:印度時報)海外網6月23日電當地時間21日,一場難得一遇的「超級日環食」出現。儘管印度國內目前疫情形勢嚴峻,還是有不少印度民眾扎堆下河洗澡祈求好運。據《印度時報》報導,21日下午日食結束後,數十名印度民眾來到恆河、亞穆納河與薩拉斯瓦蒂河三大聖河的匯合處桑格姆(Sangam)附近的河岸,人們先是在河岸上進行了特別的祈福儀式後,開始走到河中沐浴。
  • 越南電影《我是你的奶奶》
    【中越服務平臺】:越南電影《我是你的奶奶》         前天
  • 古都·新年|杭州:吳山廟會夜 杭城燈如晝
    吳山廟會是杭州慶祝新年的重要活動,最早起源於對伍子胥的祭祀儀式,據《西湖志》、《夢梁錄》等史料記載,至遲到南宋年間已成規模,距今已有800餘年歷史,如今已經是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吳山廟會以「金豬攜福迎新歲,吳山上下鬧新春」為主題,悠久的民俗,精彩的活動,吸引杭州市民與遊客共度新年。
  • 遼南民眾慶元宵佳節 屬相燈點燃新希望
    (新春見聞)遼南民眾慶元宵佳節 屬相燈點燃新希望中新社大連2月19日電 題:遼南民眾慶元宵佳節 屬相燈點燃新希望中新社記者 楊毅19日,農曆正月十五,夜幕降臨,遼寧省大連莊河市鞭炮聲此起彼伏,各戶人家家裡燈影憧憧。按傳統,這裡的每家都會在家裡點上一盞屬相燈,以求新的一年平安吉祥。
  • 越南每年有一個月高頻率使用漢字,只因祖先不認識現代羅馬拼音
    越南曾使用漢字長達三千年之久,在1945年之後胡志明正式發文廢除漢字,越南推廣學習羅馬拼音至今,到現在越南人大部分已經看不到漢字。但是在每年農曆正月越南會高頻率使用廢除漢字,這是因為正月越南各村都要舉辦一年一度的廟會,在廟會上只有使用漢字才有儀式感,才能表現對祖先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