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每年有一個月高頻率使用漢字,只因祖先不認識現代羅馬拼音

2021-01-18 越南古與今

越南曾使用漢字長達三千年之久,在1945年之後胡志明正式發文廢除漢字,越南推廣學習羅馬拼音至今,到現在越南人大部分已經看不到漢字。但是在每年農曆正月越南會高頻率使用廢除漢字,這是因為正月越南各村都要舉辦一年一度的廟會,在廟會上只有使用漢字才有儀式感,才能表現對祖先的尊重。圖為2019年使用漢字的廟會。

在越南南定有一座十分靈驗的寺廟就是陳廟,這是越南北部許多民眾前往祭祀祈福的寺廟,這個寺廟每年都會舉行祈福蓋印儀式,而加蓋的正式用漢字寫的「陳廟祀典」福印,代表一年都有福氣。

正月越南廟會曾在一段時間改用羅馬拼音,但是最終還是用漢字,因為只有漢字才能與祖先溝通,才能更靈驗。圖為羅馬拼音註解的廟會,下面是用刺繡刺的漢字條幅。

正月越南的廟會十分注重祭祀,每個廟會一定會舉行隆重祭神活動,在活動中最重要的就是代表廟會隆重儀式感儀仗,而這些儀仗全部使用古老的漢字。圖為使用漢字「迴避」的廟會祭祀儀式,這個是不是和中國廟會很像。

越南正月還會舉行一個特殊漢字廟會,那就是開筆禮,開筆禮代表了越南人重視文教,也有祈福的意思。圖為越南2019年的開筆禮。

越南人在農曆過年一定會在家中掛漢字,人人都會前往各地的文廟求專門寫漢字書法的圖翁寫漢字。圖為河內文廟圖翁出售漢字。

越南廢除漢字七十幾年,懂得和會寫漢字的已經寥寥無幾。許多越南人在正月使用漢字時常出現錯別字。圖為越南書法家在開筆禮寫的「國太(泰)民安」。

越南每年有一個月高頻率使用漢字,只因祖先不認識現代羅馬拼音。圖為越南河內真武觀,這裡是漢字很多。

越南廢除漢字後每年正月仍大量使用漢字,因為有漢字的儀式更隆重。

相關焦點

  •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文化作為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於國民有很重要的影響力,不管經歷過什麼樣的磨礪,他都是一個國家積累下來的底蘊,不應該被我們所放棄,並且應該一直保留傳承下去。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過有一些國家將文化當作了政治的犧牲品,廢除了使用1800多年的漢字他就是越南。
  • 越南廢除使用1800年的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如今社會割裂嚴重
    有人可能會詫異越南怎麼會有長期使用漢字的習慣呢?還有人想既然越南有使用了1800年的漢字的久遠歷史了怎麼還決定廢除而提倡學習羅馬拼音呢?又是什麼導致如今社會割裂嚴重的結果呢?就這樣漢字在越南使用了長達1800年的時間,可以說在越南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漢字起著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無數越南人都有著深刻的影響,一直在他們的骨子裡銘刻著。可是為什麼進入近現代以後,越南開始放棄甚至最終廢除使用漢字,轉而去學習並不熟悉的羅馬拼音呢?
  • 越南:廢除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越南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不過這產生了何種影響呢,且聽分析。始於漢字,終於羅馬拼音為什麼越南會使用漢字,這還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傳說有言,越南的第一代君王神農氏的後代,而中國更素有炎黃子孫之稱,如此一來,越南和中國是同根同祖。
  • 70年前,越南廢除使用數千年的漢字,改用羅馬拼音,後來怎樣?
    但幸運的是,它們的足跡印在了我們的史書當中,只要我們的漢字永遠存在,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長存。但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可能就會因為文字的消失而消失了,比如越南。廢除漢字的越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越南使用漢字數千年,70年前改用羅馬拼音,後來結果怎樣?
    但幸運的是,它們的足跡印在了我們的史書當中,只要我們的漢字永遠存在,那我們的傳統文化就會長存  。但是,有些國家,他們的歷史可能就會因為文字的消失而消失了,比如越南。  廢除漢字的  越南  ,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到底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呢?
  • 此國歷史上曾以漢字為例創造本國文字 但最後卻使用羅馬拼音
    現今世界各地使用漢字的國家只有中國和日本,韓國也使用極少量漢字詞。但是同為漢字文化圈的越南則徹底的告別了漢字,在越南的大街小巷除了古建築的漢字,完全看不到一個漢字。雖然現代越南文已全以羅馬字母拼寫,但在歷史上長達兩千餘年的歷史,越南丟是以漢字為主的文字書寫體系,越南的史書全部是漢字書寫,現代越南人如果要熟悉本國歷史必須通過學習漢字來學習寫史書。
  • 他們廢了漢字提升識字率,全面使用羅馬拼音,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後果?
    當時的阮福映向清朝請求以「南越」為國名,但是嘉慶不高興了,直接來了句不同意,最後還是以越南為國名。 但是在1884年法國佔領了越南,開始了在越南去中國化,廢除漢字,讓越南人學習拉丁文字。在1945年胡志明在河內宣告獨立,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 越南廢除漢字學羅馬拼音,導致國內文化斷層,後人看不懂族譜
    他們的典籍文獻的記載也是使用漢字,這讓漢字文化在越南的傳承也成為一種傳統。廢棄漢語,學習羅馬拼音雖然漢字文化在越南傳承了1800多年,但卻並未能因為其悠久的歷史而保持下去。16世紀末,正值我國明清朝代更迭之際,越南做出了新的選擇,他們廢棄了漢字,開始主張學習羅馬拼音文字。這一突如其來的轉變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首先便是中國境內局勢的動蕩。
  • 他們廢除了漢字,全民學習羅馬拼音,帶來了什麼後果?
    因「南越」包羅甚廣,嘉慶皇帝擔心他們對中國領土有野心而圖謀不軌,遂指令軍機處:以「南越」二字冊封,斷不可行。嘉慶皇帝最後冊封該國為「越南」,意為百越(中國嶺南地區)之南。 ▼阮福映畫像
  • 廢除漢字後,越南人過春節,春聯怎麼寫?
    而與我國接壤的越南,由於受華夏文化與中華文明的影響深遠,因而,他們也將農曆春節作為他們每年中最為隆重的必過之節。 同中國一樣,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曆12月中旬就開始辦年貨準備過年。越南的春節元素中,鮮花、年粽、春聯與爆竹已成為標配。
  • 中國漢字拼音的來歷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1605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其中有4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西字奇蹟》原書已不容易找到,據說,梵蒂岡圖書館尚有藏本。
  • 春節奇聞:越南廢除了漢字後,越南人又是如何去寫春聯呢?
    不過在1945年,越南正式廢除了所使用的漢字,因而到今天,在越南會用毛筆字寫漢字或者寫書法的人其實並不多,因此漢字春聯也逐漸淪為了過去式,取而代之的則是羅馬字春聯。畢竟習慣使然,還是有部分群體喜歡用漢字春聯,有需求自然就有市場,於是也就衍生出一個代寫書法和漢字春聯的行業,而這代寫之人一般年齡較大,他們也被稱之為圖翁,現在只有年老的圖翁還能寫漢字春聯和書法,而越南的年輕一代只會寫羅馬拼音書法,寫方塊化的春聯。
  • 越南書法:不寫漢字寫拼音,形不美神不具,實在難以欣賞
    日本、韓國都廢除了漢字,但韓文、日文中還是有很多文字與漢字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這些文字中仍能找到漢字的蹤影。但越南則不同,越南無疑是廢除漢字的國家中最成功、最徹底的一個,他們選擇替換漢字的「羅馬化國語」與漢字毫無一絲關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當初遍地漢字的越南已經沒有多少懂漢字的人了,而在年輕一代中更是如此,除了一些華人遊常去的旅遊地在越南已經很難見到漢字了。
  • 韓國為何恢復使用漢字?
    畢竟語言文字是以實用為主,韓國只是有一段時間停止了漢字教育,而近兩年韓國政府決定將全面恢復漢字教育而已。由於文字系統的複雜性,完全摒棄了漢字的韓文,在使用中遇到了很多問題,畢竟諺文只是一種表音文字,類似漢語的拼音。韓語中本來就有很多漢文的引入詞,只是用拼音,是無法區分的。
  • 拼音出現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
    在世界主要文字之中,漢字是唯一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語素文字是不表音的,也就是說,漢字和漢語發音是沒有關係的,這和拼音文字有本質的區別。幼兒園都要學的東西現在的漢語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話(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規定:「《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範,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 瞿秋白建議漢字改成拼音,趙元任寫出96字奇文反對,全文一個讀音
    它的來歷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從古至今的中國學者不斷致力於發掘漢字起源的魅力,希望使用漢字寫出宇宙所讚美的詩篇。漢字具有書寫優美、辨識度高、易懂且具有關聯性、形象直觀達意、可傳遞的信息量大等特點,這些特點無疑會閱讀上較拼音文字具有非常大的優勢,這也是中國得以快速強大起來的自然因素,漢語不失,華夏永存。
  •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修訂新國標 規範漢語拼音使用
    中文羅馬字母拼寫修訂新國標 規範漢語拼音使用 2016年05月06日 09:35 來源:光明日報
  • 您好,現在港澳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與我們的拼音相比有何優缺點...
    ,與我們的拼音相比有何優缺點?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香港粵語拼音是香港政府採取以英文字音拼寫中文
  • 2020年,日本為什麼要把姓名羅馬拼音,改回先姓後名
    我們身邊的兩個鄰國,韓國和日本,在對待漢字這件事上,完全兩個態度,韓國竭力的去處漢字,一心想脫離漢字對他們的影響力,而日本,顯然要比韓國自信得多,他們不但不去漢字化,還將漢字發揚光大,尤其 近代以來,他們以漢字為主體,發明了很多新的漢字詞組,有些詞組還被我國引用過來,因為日本從來不認為用漢字羞恥,與韓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拼音的政治:寫成zhong還是jhong,這事關統一大業
    1958年2月11日,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正式批准的《現代漢語拼音方案》,是建國至今唯一未被修改過的法案。從此我們進入了現代漢語拼音時代。但是在1958年以前,中國並非只有威氏拼音一種。在古代,我們給漢字注音的方法有許多種,比如有譬況法、讀若法、直音法,特別是從漢代開始的反切法——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這套方法基本沿用了兩千年,但對純粹的初學者來說,這玩意並不簡單易學,很不利於大規模普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