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現在港澳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與我們的拼音相比有何優缺點...

2021-01-18 澎湃新聞
X

您好,現在港澳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與我們的拼音相比有何優缺點?另外,康熙字典是否是用切音發?
每個問題背後都有一份翹首以待的熱情,如何回復,你懂得!

已輸入0字

提交

有1個回答

香港粵語拼音是香港政府採取以英文字音拼寫中文(以粵語為準)的方案。澳門粵語拼音是澳門政府採取以葡文字音拼寫中文(以粵語為準)的方案。現在兩地教授普通話當然用漢語拼音。臺灣地區要複雜點,臺灣拼寫普通話(國語)的方案很凌亂。由於現代漢語拼音在1982年成為國際標準之前,威妥瑪—翟理斯式拼音及其變體郵政式拼音是國際漢字拉丁化轉寫標準,臺灣自然也流行這個拼音系統。臺灣教學原來使用注音符號和國語羅馬字。1986年臺灣還公布過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或稱注音第二式、注音二式、國音二式,是臺灣在1980、90年代採用的譯音系統。它在國語羅馬字基礎上修改,聲調變化採用注音符號的聲調符號,而不是原來那種通過增減字母變化的形式表示聲調變化。隨著中國大陸在國際上影響力增大,1999年,臺灣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議決,採用大陸的漢語拼音法,並擬定於兩年後,將漢語拼音列為小學生的必修課程。但在2000年,陳水扁上臺,改用通用拼音。2008年,馬英九成為臺灣地區領導人。9月16日,臺灣就決議全面放棄通用拼音,改用與大陸通用的漢語拼音。第二個問題不明白您的意思,什麼叫「用切音發」?是不是以反切方式進行拼讀。

說你什麼好呢

已輸入0字

發表

Copyright © 2014~2021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相關焦點

  • 拼音出現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
    所以,古代漢字能夠表示日語、朝鮮語、越南語等多種語言,但是,語素文字畢竟是語素文字,語言的語音該怎麼辦呢?沒有一套拼音系統,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古代朝鮮和日本等國,都出現了注音文字(就是韓國的諺文和日本的假名)。那中國呢?現在,中國有了漢語拼音,大陸都用這個。
  • 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我們還未進入幼兒園時,家長們就會教我們韻母表和字母表,進入幼兒園後我們就會學習拼音,通過拼音學習漢字,漢語拼音是一種輔助漢字讀音的工具,開始於上世紀五十年代,那在拼音沒有普及之前,中國人是如何給漢字注音的?說出來你都不信。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拼音字母由24個聲母符號,16個韻母符號組成。它的特點是字母全部都以筆畫簡單的古漢字。音節的拼寫採用聲、介、韻3拼法,聲調則另加標記。注音字母顯然優於傳統的反切法注音。 1958年《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前,注音字母是中國40多年中一直通行的漢字注音符號,它對於統一漢字讀音、推廣普通話、普及拼音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
  • 沒有拼音,古人是如何注音的
    古人沒有拼音,那麼如何注音呢?最常用的方法叫做「反切法」。 朱熹的《四書集注》有「澳,於六反」這樣的話,這是在給「澳」注音。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大家熟悉的字給一個不熟悉的字注音,取第一個字的聲母,取第二個字的韻母和聲調。例如: 矣,於紀切。
  • 科技日曆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科技日曆 | 漢字注音字母誕生 在中國通用40多年後終被漢語拼音取代  olivia chan • 2020-02-15
  • 如何給日文漢字加注音
    --- 點擊上方藍色【日語幫】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經常有幫友後臺求助,希望幫主能幫忙在日語段落上加上日文注音
  • 教娃拼音抓狂的你,有沒有想過是誰發明了bpmf?
    吉祥淡雅:您好!請問漢語拼音是什麼時代形成的?是誰發明的?徐春偉:廣義上的漢語拼音要追溯到明末。1605年,義大利利瑪竇在他的書上,用拉丁文字給漢字注音,這書《西字奇蹟》。章門子弟馬裕藻提議採用其師的獨體漢字作為音標,由於讀音統一會和教育部部員章門子弟眾多,這一提案通過。1918年,教育部正式公布,定名「注音字母」。1930年,由吳稚暉提議改名「注音符號」。1958年,在確定現代漢語拼音方案時,我國有過爭論,民族字母形式(注音符號)好還是拉丁字母(漢語拼音)好。結論是採用後者便於國際交流。現在只有少數工具書如字典才能看到注音符號了。
  • 如何給方言注音
    本號過去曾推送過文章 如何記錄方言字音,介紹了從古至今記錄漢語方言字音的幾種方式,主要有傳統注音(直音/紐四聲/反切)、拼音、國際音標三類。本號給方言注音時比較隨意,以通用吳語拼音方案為主,三種方法混著用,至今已收到不少讀者的一致意見—— 「看不懂」。
  • 漢字拼音翻車現場:現在孩子的作業有多難?家長:我快成文盲了
    家長可以帶娃練字的時候參考下面這張筆順規則圖,漢字的筆順規律一般如下:2.「多音字」發生了哪些變化看看下面這張圖,家長們想起了曾經被「多音字」支配的恐懼嗎?其實漢字的發音,每年總有那麼幾個字會變,去年就有一則新聞鬧得沸沸揚揚,說很多漢字的讀音又發生了變化,網友表示:漢字讀音改來改去,都快變成文盲了。
  • Word批量添加刪除拼音,拼音相連且與字不對齊及注音為框格的解決
    在 Word 中,用拼音指南可以給漢字批量添加拼音,並且自動注音。雖然添加拼音很方便,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少,諸如拼音與漢字不對齊、拼音與拼音前後相連在一起、注音顯示為框格、字間距不均勻等,對於這些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將在介紹給漢字批量添加和刪除拼音後分享它們的解決辦法,實例中所用 Word 版本為 Word 2016。
  • 沒有被繼承的漢字標音嘗試:注音符號的歷史
    一些讀書人認為中國古代歷史遺留阻礙了中國的發展,其中漢字的繁難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他們對於如何救國雖持不同觀點,但都主張普及教育,改良文字,文字改革遂成為主流的社會思想。如大名鼎鼎的梁啓超就在《沈氏音書序》中指出,「國惡乎強?民智斯圖強,民惡乎智?盡天下之人而讀書,而識字,斯民智矣」。因此,自1892年起,掀起了一場「切音字運動」。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很簡單,一學就會
    數千年來,中華文化都是建構於漢字的基礎之上的,那方正的橫豎撇捺,空妙的字正腔圓,每一個字都有深遠的來歷,每一部分都有厚實的履歷,它承載了漢辭晉賦,承載了唐詩宋詞,承載了明清小說,承載著我們所有夢想與遠方。
  • 臺灣漢字拼音採用漢語注音符號
    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臺灣漢字拼音採用漢語注音符號。 臺灣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為國際通行的漢語拼音(2008年-),早期曾採用威妥瑪式拼音法。 目前地名(縣市名除外)、街道名、人名均以漢語拼音翻譯。
  • 教幼兒識字,先學漢字還是拼音?
    提起教孩子識字,估計很多家長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不要教娃學拼音。畢竟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先學拼音,然後再用拼音去學認字。但其實教孩子認字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直接教,不用先學拼音。為了能讓大家明白這一點,我們需要先了解漢字和漢語拼音的一些基礎知識。
  • 古代沒有拼音和字母,古人怎麼學習漢字的讀音?這些方法太高明了
    從小到大,我們都學習過古文典籍,認識和掌握了大量漢字,而使之得以實現的工具就是漢語拼音。然而,中國古代沒有字母,也沒有拼音,那麼古人是如何學習漢字讀音的呢?對於生僻字,又是以何種方式標註讀音的呢? 漢語是非拼音語系,從來未曾有過外來工具輔助,但這並不妨礙它發揚光大,因為古人早就創造了高明之法來為其注音。
  • 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
    原標題: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中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便。
  • 中國漢字拼音的來歷
    明朝末年西方傳教士來中國傳教,為了學習漢字,他們開始用拉丁字母來拼寫漢語。1605年,義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 1552-1610)在北京出版了《西字奇蹟》,其中有4篇漢字文章加了拉丁字母的注音。這是最早用拉丁字母給漢字注音的出版物,《西字奇蹟》原書已不容易找到,據說,梵蒂岡圖書館尚有藏本。
  • 小學生用漢字給英語單詞注音,看到密密麻麻的標註,老師都笑了
    因為英語發音與漢語發音有很多不同,而學生們又要在漢語語言環境中學習英語,所以大部分人在學校學到的就都是中式英語了,尤其是在發音方面。 這個方法就是,用漢字給英語單詞注音。 提到用漢字給英語單詞注音這個特別的學習方法,其實也挺神奇的,因為不用老師去教,就每個學生都會,而且學生們還總能用出一些令人捧腹的花樣。比如說下面這名來自重慶的小學生,就因為用漢字給英語單詞注音,結果連他的老師都看笑了。
  • 馮志偉|《漢語拼音方案》之前的拼音探索
    《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已經60年了,現在漢語拼音已經成為拼寫漢語普通話的國家規範和國際標準。《漢語拼音方案》是我國人民探索漢字注音方法的重要成績(馮志偉,1997)。為了給古老的漢字注音,我國人民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從唐朝末年守溫的三十字母開始,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在本文中,讓我們回顧一下《漢語拼音方案》之前拼音探索的艱苦過程。
  • 【生活】如何用拼音技巧​​快速學會臺灣的ㄅㄆㄇ注音 !
    如果你有一本老字典,你可能會看過這些長的奇怪的東西在前後幾頁,但你不知道那。是。 什。麼。注音符號以前叫做注音字母,是以"章太炎"的記音字母為藍本的標準漢語拼音符號,1912年制定,1918年發布,所以即使是現在使用漢語拼音的大陸,也曾經使用過注音拼音好一陣子,一直到了1958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甫停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