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
兩年前,朋友家裡一向食慾很好的4歲小寶寶,突然開始不貪食,後來慢慢發展到拒絕吃東西。同事想了各種辦法,也嘗試買過諸如小兒健胃消食片、小兒厭食顆粒等中成藥,但基本沒見什麼效果。
因為進食極少,還伴有便秘、夜裡盜汗,導致小寶寶的身體日益消瘦、臉色蒼白,原本茂密烏黑的頭髮也變得稀疏起來。
朋友心疼得不得了,跟單位請了幾天假,帶小寶去醫院兒科檢查,最後診斷為「小兒厭食症」。醫生建議給寶寶服用葡萄糖酸鋅口服液及小兒健脾散。
朋友遵醫囑給寶寶用了幾天,效果尚可,因為愛好中醫,所以想著中醫會不會有什麼更好的法子幫助寶寶恢復得快一些,於是便向我請教。
其實呢,小兒厭食症,在我們每個人的小時候都有可能遇到,可以說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在這裡提醒各位爸爸媽媽,遇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慌,首先帶寶寶到正規醫院兒科或消化內科進行全面細緻的檢查,排除那些可能導致厭食的慢性疾病,排除缺鐵、缺鋅的情況。如果是因為某些疾病引起的小兒厭食,那就需要各位爸爸媽媽配合醫生積極地接受原發病症的治療啦。
排除了以上因素,我們還需要做的就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在疫情尚未退去之時,掌握一些適用於家庭場景的中醫小妙招,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輕鬆應對,不至於手忙腳亂。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好好認識一下它吧!
小
兒
厭
食
小兒厭食,又稱小兒消化功能紊亂,一般指3至6歲的小兒出現長期的食慾減退或食慾缺乏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症狀。
小兒厭食,病情發展嚴重者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及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的缺乏,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造成面黃肌瘦、個子矮小等情況。
所幸之是,艾灸目前是比較適宜於本病防治的方法之一,因為操作簡便易行,比較適合在家庭場景中使用。
於是我推薦給朋友一個艾灸方子,她在給寶寶服用醫生開的中成藥的基礎上,配合艾灸,每日一次,半個月後,寶寶的食慾逐漸增加,堅持了三個月後,食慾恢復正常,體重明顯增加。
在這裡,將本方分享給各位爸爸媽媽,希望在排除原發病症誘因的前提下,能幫助到大家。
另外,各位爸爸媽媽們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寶寶的飲食,做到定時進餐、生活規律,適當在寶寶的膳食中加一些粗糧雜糧和新鮮的時令蔬果,控制寶寶進食深加工過的零食飲料。
最後推薦一款適合寶寶吃的食療藥膳,願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為健康多一份守護。
本食療方可健脾益胃,適用於小兒脾胃虛弱所致的厭食、洩瀉、消化不良、腹脹便溏、面色萎黃、形體消瘦等。
製作說明
1、按量選取優質藥食同源中藥材,共研成細粉,過篩。
2、將藥材細粉與糯米粉、白砂糖、麻油一併攪拌均勻。
3、加水適量,按常規法揉成麵團。
4、用漂亮的食品級模具壓成薄厚均勻、寶寶喜歡的形狀。
5、將壓好的小麵餅放入蒸籠內,蒸熟後曬乾,備用。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空腹食用。根據寶寶的情況,每次1~3塊,可用開水調服;年齡稍大些的寶寶可以選擇嚼服。連服半個月。
食療方解
戳下圖 �� 看功效
戳下圖 �� 看功效
戳下圖 �� 看功效
溫馨提醒
對於小兒因傷食所致的腹脹、洩瀉(傷食洩)、消化不良以及因急性腸炎、細菌痢疾等所致的腹瀉,不宜服用本方。
插圖 | 波比波比 初晨
排版 | 一隻兔子
原標題:《【莘莘點燈】小兒厭食怎麼辦?別慌,送您幾個中醫錦囊》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