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大半年的時間裡,遠居美利堅的川普總統可謂是為中國 「 操透了心 」。
以國家安全這種糊爛的藉口,打出了制裁華為、列出實體清單、逼迫 TikTok 賣身、禁用微信等等一系列的拳法,讓大夥們認識到了什麼才是真正 「 自由世界 」 的領袖( 戰術後仰 )。
圖片來源:Tenor
其中對華為採取的技術封鎖,更是讓廣大網友義憤填膺。但在晶片的核心技術上,我們確實無法做到完全的獨立自主,美國的這一行動,也讓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不得不暫時受制於人。
圖片來源:hateem
但網上的 " 大國師 " 們可咽不下這一口窩囊氣,差評君從他們的口中聽到了 「 稀土製裁 」 這一說法,說什麼中國的稀土資源佔全世界的 90%,我們可以用斷供稀土方法反擊美國,來割斷美國工業的咽喉!
不少媒體也在稀土這個話題上大做文章,把稀土稱為是中國的王炸。
圖片來源:百度
稀土製裁是啥玩意兒,稀土製裁到底行不行得通?今天差評君蹭一波華為和稀土的熱度,給大家好好盤一盤稀土的那些事兒。
首先到底啥是稀土?
稀土元素其實是釔和鈧再加上 15 個鑭系元素的總稱,在元素周期表中基本處於差評君不認識字的位置了。
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根據稀土元素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質,具體再細分的話,還能分成輕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
因為稀土元素獨特的電子層結構還有耐熱等特性,讓稀土元素廣泛地使用在石油、化工、冶金、半導體、機械還有永磁新材料等等的領域。
差評君就簡單地拿稀土在永磁新材料領域的應用舉個慄子。
在電機、硬碟、耳機等等的產品中往往都需要磁鐵,但一般的磁石磁性不強,磁性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明顯減弱,很讓工程師很頭禿。
而稀土可以給磁石強力續命,讓磁石長時間保持原始磁性的狀態而不改變。其中釹鐵硼磁體因為效果極佳,更是被稱為永磁之王。
大法家某款使用了釹磁鐵的耳機▼
圖片來源:京東商城
就連美帝的愛國者飛彈和 F22 戰鬥機在內的先進武器,也都少不了稀土的參與。也正因為稀土元素的這些妙用,大夥們也不吝讚美之詞,萬能之王 · 工業維生素 · 工業味精 · 稀土的稱呼也就這麼傳開了。
所以要是沒了稀土,往大了說一個國家的國防、工業、科技等等都要大打折扣;往小了說,我們可能連一臺智能機都用不上。
一臺智能機中的稀土元素▼
圖片來源:Google
什麼是稀土製裁
在解釋稀土製裁之前,差評君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目前中國在世界稀土領域的地位。如果簡單的用兩個字概括的話,那就是:無敵!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 USGS )的數據,世界稀土資源儲備呈現著 " 一超多強 " 的格局,在這裡,中國就是那個稀土資源的超級大國。
當然和營銷號所說的 90% 稀土儲量還是有很大出入的。。。
與此同時我們還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出口國,全世界七成的稀土資源都是我們中國供應的。根據招商證券給出數據,在 2017 年,美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的 90% 以上的需求,都是靠中國的出口滿足。
別說你美利堅了,因為多年的產業鏈建設,再加上徐光憲老先生等老一代科學家們在技術上的貢獻,目前我們的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產業打遍天下無敵手。
徐光憲院士▼
換句話說,就算是其他任何國家發現了稀土礦,要做到冶煉分離,很大可能還是要把稀土礦乖乖運到中國來,中國就這樣控制了全世界近 90% 的稀土冶煉分離。
因此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出口國的同時,中國還是最大的稀土進口國。。。
堂堂世界警察、" 自由世界 " 的領袖,竟然在稀土供應上無法做到獨立自主,被中國抓住了小辮子,氣死偶咧!
於是乎 「 稀土製裁 」 的說法便誕生了,指的是:我們可以靠設置貿易壁壘甚至是中斷稀土出口,來打擊美國的軍事、工業、科技等領域,以此起到制裁的作用。
稀土製裁能行得通嗎?
差評君先下個結論:稀土絕對是中國的王牌之一,但並不能說是一錘定音的王炸。
是王牌原因很好理解,因為中國近乎壟斷了稀礦石的冶煉分離產業,並且美國無法在短時間內建立起稀土產業鏈。
中國六大稀土集團▼
以美國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礦為例,在 2010 年稀土價格暴漲之後,芒廷帕斯礦經歷過短暫的復產,但因為老美的環保和分離冶煉技術實在是拉胯,沒賺到錢居然還虧了。。。
在 2018 年,來自中國的上市公司盛和資源入股了之後重新復產,不僅解決環保問題,而且還賺到了票子。當然因為產業鏈的問題,礦石的分離冶煉還是要運到我們國內進行。而澳大利亞的稀土礦山也是類似的故事。
芒廷帕斯礦▼
圖片來源:Science Photo Library
另外在是最大出口國、進口國的同時,中國還是世界最大的稀土消費國。 ( 沒想到吧,我們還是第一! )
因為我們並不是只會採礦煉礦的礦工,關於稀土的下遊產業我們也積累了不少獨有的技術優勢。
目前我國的釹鐵硼產量已接近全球的 90%,高端釹鐵硼產量已接近全球總量的 60%,突然來一個稀土製裁,確實會讓產業鏈不完善的老美無所適從。
還記得差評君在文章開頭講過的輕、中、重稀土嗎?重稀土被廣泛地用在高精尖的領域,而我們國家重稀土和輕稀土品種齊全。
在進行稀土製裁的情況下,無論國際稀土價格如何暴漲,我們都能做到自給自足。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信,其實在美國耍小花招的時候,我們確實也常常打稀土這一張牌,掐一掐美國和它的夥伴們的脖子,讓它們別太放肆。
在 2014 年的時候,因為中美的一些貿易摩擦,中國就對美、日、歐盟等國採取了限制稀土出口的政策。中國還因此惹上了官司,最後因為不符合 WTO 的規定,被判敗訴了。
圖片來源:百度
今年年初至今,中國稀土的出口上也比往年下降 20% 左右,官方稱因為疫情的因素,產量下跌很正常,但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等國卻認為中國在反制美國。
無論怎麼說,美國和它的夥伴們,對稀土確實挺敏感的。
但差評君認為,雖然稀土絕對是中國的王牌之一,但並不能說是一錘定音的王炸。
因為中國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消費國,如果採取完全的稀土製裁的話,那麼中國所生產的含稀土產品勢必也要停止出口,這對消耗了世界 57% 稀土的中國稀土產業將造成極大的打擊。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買賣實屬不划算。
圖片來源:GifVif
另外,稀土這玩意除了名字中有稀字之外,其實並不那麼稀少。
隨著礦產資源的不斷發現,美國地質勘探局在 2018 年統計,全世界的稀土儲備為 1.2 億噸,按照目前的開採速度,可以開採約 1000 年。
更為稀少的重稀土,緬甸、泰國、越南的其實也能滿足美國的需求。不過是價格貴一點而已。同時這玩意兒的需求量其實也不多,2018 年全世界的稀土產量也才不到二十萬噸。
海外的稀土礦▼
產業鏈確實是目前美國在稀土方面遇到的最大問題,這也是最能掐到美國脖子的地方。
但切記窮寇莫追,歐佩克( 石油輸出國組織 )和美國的故事大家可能都聽過了,故意減產抬高油價,結果美國的頁巖油革命卻打破了歐佩克在原油市場的主導位置。又只能用瘋狂降價這種方式來打原油戰,其中的痛,原油寶的投資者肯定懂。。。
畢竟歷史的進程,又有多少人能確定抓得準呢?
圖片來源:百度
所以說,稀土產業絕對可以算是中國的一大優勢,但一些營銷號把稀土認作是我們必勝的武器,就有點為了流量而販賣愛國情緒的嫌疑了。
似乎擁有了稀土這張牌的我們,就可以有恃無恐,對著鏡頭歪嘴笑了。
在差評君的觀念中,如今的國家從來都不存在什麼秒殺一切的王炸,真正能一錘定音的,應該是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多因素在內的綜合國力。
因為真正的國際關係,遠比網文般的營銷號文章來得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