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毒藥君表過態,比起《寄生蟲》,我更青睞李滄東。
《燃燒》中,當出身平凡的李鍾秀看到和自己年紀相仿,
但每天過著花天酒地生活的富豪Ben時。
忍不住抱怨道:
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過上類似的生活?
有錢,固然是一件非常令人羨慕的事。
可有沒有想過,巨額財富的背後,往往隱藏著罪惡?
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教父》的作者馬裡奧·普佐講的。
其包含的哲理,預示著世間萬物的守恆。
凡事,總有你我看不到的另一面。
今天要介紹的這位姐們兒,就是一個靠嘴忽悠的矽谷大騙紙。
利用自己極富蠱惑力的外表和人格魅力。
成功騙取了投資人的鈔票。
2015年,財經雜誌《福布斯》給其創辦的公司估值90億美元。
並評選其成為全球最年輕、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翁。
可騙局曝光後,她45億美元的個人資產瞬間變得一文不值。
如今,人們提起這個名字時,總忍不住加一個頭銜——
矽谷騙子。
得到這一「美稱」的,正是從斯坦福輟學的伊莉莎白·霍姆斯。
之所以稱霍姆斯是矽谷騙子。
是因為她創辦的公司Theranos,就坐落在矽谷園區。
這裡吸引著世界各地的科技尖端人才。
微軟、蘋果、谷歌、特斯拉……
每一個公司都在聚集財富的同時,悄然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有野心的霍姆斯也不例外。
那麼她打算從哪方面對人類的現有秩序發起改革呢?
醫療。
具體點兒說,是醫療中的血檢。
這從其創建的公司名就可見一斑。
Theranos本身即是「治療」(therapy)和「診斷」(diagnosis)的混合體。
霍姆斯之所以打算創建一家血檢機構。
是因為她認為現今的血檢技術「太落後」了。
在她看來,實現無痛血檢,
讓受檢者根據檢測結果預知自己的身體缺陷,並儘快採取預防措施。
是人類的基本人權。
霍姆斯提出的這項無痛驗血技術。
一旦成功,將對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
一切,都賭在了一臺名叫「愛迪生」的血檢設備上。
和傳統的佔據較大空間、且需要人工操作的血檢工作站不同。
霍姆斯對外宣稱,自己團隊研發的這臺驗血設備;
能夠縮減人工成本之餘,輕鬆實現百餘種類型的血液防治檢測。
且只需要通過指尖採集樣本即可。
因為創立的過程非常順利。
沒過多久,她就登上了《財富》雜誌的頒獎禮。
在對談中,霍姆斯自信地表示:
自己的努力配得上所獲得的榮譽。
媒體的爭相報導,一時間讓霍姆斯風頭無兩。
人們看到這個從常青藤名校輟學的女孩,
用超乎常人的智慧跟勇氣打破了業界的壟斷神話。
加上無論對外形象還是內在都以業界翹楚為對標。
「女版賈伯斯」的傳奇似乎業已成為現實。
不光在媒體面前受歡迎。
不少初來乍到的萌新也視她為偶像。
畢竟,男權社會。
一個年僅19歲,靠白手起家就把公司規模做到500+的女孩。
誰會不崇拜呢?
但,表面上的刻苦耐勞只是她蠱惑人心的手段。
接觸過她的老司機,幾番談話過後。
就察覺到了鮮花和掌聲背後的詭異。
一家創業公司。
對於在從事的項目跟計劃,居然絕口不提。
即便對核心業務偶有談及,也沒有更深入的解釋。
這讓進入這家公司的人如何開展自己的工作呢?
面對外界質疑。
霍姆斯辯解道:
老娘沒義務向競爭對手洩密。
對外保密,沒問題。
可連你的員工都不了解公司在做啥。
難道要他們在東北玩兒泥巴?
讓我們來看看霍姆斯所謂的商業機密指的是什麼吧。
根據前面提到的內容,「愛迪生」是這家公司的立命之本。
既然是一臺能夠對血液進行上百項檢測的「精密」機器。
技術肯定很高端吧?
作為這臺機器的發明者。
霍姆斯聲稱,早先的博覽群書讓自己有了發明的資本。
就讀斯坦福期間,她甚至還像導師提供了自己的專利申請書。
可人家看完當即就給否了。
導師的否決並不是嫉妒霍姆斯的才華。
而是因為這臺機器就像永動機一樣,從物理層面來說壓根行不通。
對硬體有常識的朋友應該知道。
一臺設備想要的功能越多,需要搭載的硬體就越複雜。
霍姆斯卻反其道而行之,要求所有的設計只能在預先定製好的機箱內展開。
傻子都知道,這是在痴人說夢。
但霍姆斯仍舊我行我素。
先是輟學強行發明出了這臺不靠譜的「愛迪生」。
然後把工作上的異見者統統開除。
重新吸收一批對相關領域一竅不同的「人才」進來湊數。
即便這樣,她仍能找到一批人為自己的幻夢賣命。
除了忽悠來學校的老資歷,放棄終身教授資格給自己打工。
霍姆斯還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投資界大佬,
讓他們在不看任何公司報表的情況下,
就選擇為她的口頭承諾投錢注資……
是這些商界大佬不夠聰明嗎?
當然不是的。
翻翻霍姆斯的家庭背景,你就能秒懂。
1984年,霍姆斯出生於華盛頓首府。
她來自一個非常顯赫的家族。
明白了吧?霍姆斯是標準的富二代!
這麼硬的背景,哪兒還需要什麼報表。
家族勢力就是最好的擔保。
而說到有錢,沒有政界精英支持怎麼能行?
看看Theranos的董事會,兩任美國前國務卿為其背書。
▲基辛格和舒爾茨
軍界高層也有深度參與。
有趣的是,眾星捧月,卻捧出了一個禍害人間的小妖精。
前面說過,「愛迪生」的設計存在嚴重的缺陷。
導致其實際運作功能並不像霍姆斯吹噓的那樣高效。
所謂的百餘種檢測,這臺設備根本達不到。
因為故障太多,很多測試結果連實驗室的人自己都不信。
為了掩蓋這個事實。
霍姆斯決定購買其他公司的驗血設備,好為獲取醫學資質檢查矇混過關。
另外,自己仍舊繼續搞自己那一套不靠譜的「萬能發明」。
公司內部誰要是敢把這個醜聞捅出去。
律師函警告!
▲大衛·博伊斯,一個20小時內讓比爾·蓋茨打出GG的男人
除了動用強硬手腕掩人耳目。
因為項目實在太不靠譜,為了以防萬一……
霍姆斯和她的領導團隊甚至對全公司進行了高壓管理。
發展到後來,員工甚至連正常的交流都無法展開。
恐怖氣氛宛如陰雲一般,籠罩在一家原本應該兼顧創意和活力的公司之上。
但俗話說,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後來,因不滿公司的高壓政策。
一些員工紛紛向媒體走漏風聲,霍姆斯的醫學神話至此破產。
只一夜之間,她個人的45億的資產就變得一文不值。
而其費勁心力創造的Theranos,也因這起嚴重欺詐案轟然倒塌。
可能很多人都想搞明白,為什麼霍姆斯將自己發明的設備稱作「愛迪生」。
很簡單,她只是很崇拜愛迪生的創造力。
正如她崇拜當代的業界前輩一樣。
遺憾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愛迪生可並不像我們小時候知道的那麼偉大。
當年他的發明也有卡殼的時候。
但他總有辦法應對隨後的負面風波。
▲他和尼古拉·特斯拉的事兒,歡迎自行百度
所以,影片取名「發明家」,未嘗不是對霍姆斯的一種諷刺。
她和愛迪生「師出同門」,這個門派強調一種違背道德的偽科學觀:
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成功之前先假裝你做到了。
只不過,一個人的發明影響的是人們的生活質量;
另一個影響的,事關人命。
霍姆斯的初衷是不是好的已經不重要。
謊言重複一千遍,依然是謊言。
更何況,就像片中的受訪者所言。
出於善意的謊言,比帶有惡意的謊言更加可怕。
因為撒謊的人,壓根就察覺不到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數不勝數。
種族大清洗,就是一個非常有力而慘痛的教訓。
遺憾的是,霍姆斯並不接受外界對她的評判。
她仍舊宣稱自己的「好意」正在被社會誤解。
而這樣的「好意」,在矽谷這片土地上並非個例。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到絕望?
是不是,想要呼籲法律改變現狀?
別誤會,法律當然給了霍姆斯應有的懲罰。
區區7億,不足掛齒。
法律當然還會完善。
只要富人開心,改變下法律,還是勉強可以做到的。
某臺教育觀眾,解決問題,需打入敵人內部。
所以,還是抽時間研究研究怎麼成為富二代吧。
加油,等你們的好消息。
近 期 熱 點
直接點擊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