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年|港劇中的奶奶們

2021-02-08 澎湃新聞

周浩

編者按:這裡是一個懷舊劇場。


上個月,無線(TVB)電視劇中兩位觀眾們並不陌生的老奶奶——夏萍和梁舜燕老師的相繼離世,引發了很多內地資深觀眾的追思。事實上,在TVB那麼多年的歷史上,以「老奶奶」的形象而為劇迷們熟知的,還有不少資深的香港綠葉演員。

夏萍。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梁舜燕


李香琴


李香琴也許是這些「老奶奶」裡最資深的一位了,如今已經89歲高齡的她,息影多年,在近年來也飽受病痛的困擾,而她在香港影視史上的地位,也許用傳奇來形容並不為過。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中,李香琴所扮演的「甘老太」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資料圖


對於TVB著名的時裝家庭倫理劇《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相信廣大的觀眾並不陌生,在這部劇中,她所扮演的「甘老太」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個頗具「兩面性」的角色,這個角色既有中國傳統文化裡「惡婆婆」的一面,又有作為祖母對孫子孫女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觀眾們或許會為她封建家長式的迂腐而感到不滿甚至憤怒,但同時,也會在這個角色身上,看到中國傳統祖輩式的慈祥。

在這部劇中,老奶奶最後被米雪所飾演的大反派殷紅所殺害,也令很多觀眾對她的結局唏噓不已。

在另一部主打喜劇風格的古裝劇《公主嫁到》裡,她飾演的金家太夫人,也以慈祥長輩的形象,讓人記憶猶新。相比於《家好月圓》裡那個讓人既愛且恨的形象,《公主嫁到》裡的太夫人,雖然年事已高,但卻慈祥且明事理,在這部佘詩曼、陳法拉、鍾嘉欣等花旦聯袂出鏡,關菊英展示出精湛演技的大劇裡,李香琴老師的戲份儘管沒有那麼多,但仍然頗顯老藝術家的風採。

《公主嫁到》裡,李香琴飾演的金家太夫人


彼時的李香琴老師,已經是仗朝之年,連同《情越雙白線》以及《富貴門》等作品,都稱得上是她的謝幕之作了。

李香琴:1982《萬水千山總是情》和2010《情越雙白線》


回首往事,李香琴可謂是經歷了香港影視業全部興衰的奇女子,她由粵劇起家,投身熒幕,在20多歲開始,就在初生的香港電影界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最初的歲月裡,容貌端莊秀麗的她,卻因為那時候香港影視圈群星薈萃,經常只能出演電影中的反派角色。而經歷了年輕時一段並不成功的婚姻之後,她此後再未成婚。

她的傳奇經歷,也不啻於老一代香港演員的普遍寫照——老一輩的香港演員,從小便打下了深厚的舞臺功底,許多演員是從話劇、地方戲劇等舊時代舞臺劇裡成長起來的,並且從1950年代的香港國語電視劇時代,就開始了自己長期的演藝生涯。豐富的閱歷、深厚的舞臺功底,以及風雲際會的歷史,造就了以李香琴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老演員。

作為香港影視圈內令人敬重的前輩,李老師對後輩的照顧,也讓她同不少年輕一輩的演員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誼,萬梓良是她的義子,而呂良偉、戚美珍等人,和她的關係也有如親人一般。

羅蘭


另一位觀眾們並不陌生的「老奶奶」,便是有「鬼後」之稱的羅蘭老師了,相比她的藝名,本名「盧燕英」如今少有人知。

《神鵰俠侶》中,羅蘭老師飾演那個幾乎給很多人帶來「童年陰影」的裘千尺


相信對於羅蘭老師,無論是TVB電視劇的忠實觀眾,還是香港電影的鐵桿擁躉,都不會陌生,而她在熒幕前留給觀眾們的形象,大多卻並不是那麼美好的——在電影裡,她於1970年代曾經飾演過眾多女鬼形象,「鬼後」這樣既親切又駭人的稱謂便是由此而來的;而在電視劇裡,很多人對她的深刻印象,莫過於在古天樂、李若彤所主演的《神鵰俠侶》中,她那個幾乎給很多人帶來「童年陰影」的裘千尺了。

羅蘭老師在《七月十四》中扮演「龍婆」,恐怖氣氛到達頂峰。


在少女時代,她的同齡人裡,有紅遍香港的「長城三公主」夏夢、石慧、陳思思,後來則亦有以陳寶珠、蕭芳芳為代表的「七公主」,相比她們,羅蘭一開始只能扮演一些小龍套,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漸地從路人甲,成為了不少電影的主要配角。

然而羅蘭老師所得到的這些「主要配角」,卻一直都不是特別討喜的角色,比如情婦、闊太太,以及其他各種同主角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女角,這些角色一般都不是正面形象。按照當時電影公司老闆黃卓漢的說法,「羅蘭」這個藝名,簡直是舊上海交際花的標配.

羅蘭老師在《笑傲江湖》中扮演定逸師太。


當然,隨著電視劇產業的崛起,羅蘭老師在這個領域裡也展現了自己在電影圈裡千錘百鍊之後的精湛演技。事實上,在我們熟悉的1995版《神鵰俠侶》之前,她已經在劉德華、陳玉蓮所主演的1983版裡,出演過一次裘千尺了。而在1996版《笑傲江湖》裡出演性情剛烈、暴躁的定逸師太,在1997版《天龍八部》、1998版《鹿鼎記》裡,她也飾演了性格上些許類似的相應角色。

而事實上,她在一些時裝情景劇裡,也許同真實生活中那個性格和善的自己更加相似,無論是《西關大少》裡主角張智霖的奶奶,還是《天涯俠醫》裡林峰的外婆,或者是《八卦神探》裡主角李思捷的母親,這些或許是羅蘭老師更加「本色」的形象吧。

那些其他的老奶奶們.


很多年輕一些的演員們,像雪妮、白茵,包括更年輕的李司棋、薛家燕、盧宛茵等人,也在很多香港電視劇裡扮演「奶奶」的角色了。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雪妮,因為她往往是以主角母親的形象,出現在了很多電視劇裡。

雪妮


《天地豪情》的顧玉媚、《創世紀》裡的葉李碧珍(主角葉榮添之母)、《棟篤神探》裡主角黃子華之母,包括還有《迷情家族》《古靈精探》《巾幗梟雄》等電視劇裡,她都出演過非常重要的角色。

《天地豪情》,右二為白茵


而白茵老師作為昔日香港電影時代的著名花旦,在轉戰電視劇之後亦有諸多精彩演出,尤其在1990年代的TVB時裝劇裡,典型的莫過於《今生無悔》《火玫瑰》《孽吻》《天地男兒》以及《天地豪情》,而在此以後,她也逐漸開始成為「奶奶」的代言人之一。

可以說,在港劇的顛峰時期,正是老中青三代演員共同的精彩表現,方才造就了TVB歷史上不可複製的這一段輝煌,而以已故的夏萍和梁舜燕老師,以及退隱江湖的李香琴、羅蘭等老師為代表,這些「老奶奶」們也為黃金時期的TVB電視劇,增添了一抹別樣的光彩。

本期編輯  邢潭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想當年|港劇中的奶奶們_有戲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上個月,無線(TVB)電視劇中兩位觀眾們並不陌生的老奶奶——夏萍和梁舜燕老師的相繼離世,引發了很多內地資深觀眾的追思。事實上,在TVB那麼多年的歷史上,以「老奶奶」的形象而為劇迷們熟知的,還有不少資深的香港綠葉演員。夏萍。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
  • 港劇中的奶奶們,顛峰時期的TVB不可複製的輝煌
    在TVB那麼多年的歷史上,以「老奶奶」的形象而為劇迷們熟知的資深演員:(梁舜燕和夏萍老師兩位去年相繼離世)、李香琴、羅蘭,還有不少資深的香港綠葉演員。李春琴的"奶奶"形象深入民心,得到很多影迷的欣賞,她也許是這些「老奶奶」裡最資深的一位了 。
  • 咪小咕茶話會 |那些年,港劇中的男神女神們
    尤其是很多的70後、80後,他們經歷了港劇輝煌的時代,見證了一部部經典港劇的誕生,所以對港劇也情有獨鍾。其實,TVB(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ATV(亞視)等都推出過大量的港劇,只不過TVB出品的港劇數量多、質量高,也因此成為了港劇的代名詞。除了那些百看不厭的名場面,港劇中的俊男靚女們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 給大奶奶脫孝
    爺爺兄弟兩個,都是生了三兒兩女,我爸是老大,是陳家的長子長孫,深得長輩們的喜愛。想當年,他的爺爺奶奶是如何如何地歡喜他,他的大媽(也就是我的大奶奶)是如何的寶貝他,為了躲情況,大奶奶將他藏在某個地方一個多月,每天給他送三頓飯,硬是沒讓外人知道。  我爺爺是過繼給親戚家的,兄弟兩家一直有往來。我對大爺爺一點印象也沒有,據說在我七歲的那年,大爺爺就走了。我七歲時還在舅奶奶家生活,沒有回到父母身邊,等我十歲時回家,大爺爺已經走了。
  • 80後港劇情懷:盤點港劇中讓人心跳加速的叔叔們
    1、潘志文說起這個名字,多數觀眾會有點迷惑,但看過他的照片,你一定會恍然大悟。4、黃元申黃元申的《霍元甲》絕對是內地觀眾的記憶,想當年,這部電視劇播出時,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不為過。黃元申帥氣的形象,瀟灑的氣質,成為港片中的經典瞬間。
  • 盤點港劇中六個極愛妖女們
    作為一枚資深港劇迷,從小就是看TVB,ATV長大的,見證者港劇從發現到輝煌再到如今的蕭條,看過這麼多角色,有六個性格迥異的妖女讓我始終無法忘懷,認為是迄今為止塑造的最成功的妖女角色了一 綰綰說到妖女,真的第一映入到腦海中的就是她。
  • 如今的港劇好像也不是內味兒了
    今天最大的新聞應該就是賭王何鴻燊去世的消息了吧同時 賭王家產也衝到熱搜榜我們這些看著《溏心風暴》長大的孩紙們啊已經在腦補各種劇情了~賭王一生太過傳奇從家道中落的富家少爺到名震香江的一代賭王姐妹們 無聊時可以刷起來啊話說我一直在追一部演了200多集的港劇《開心速遞》不造有木有人和我一樣在追 《創世紀》當年的《創世紀》可謂是大牌雲集,羅嘉良
  • 動漫中的那些奶奶們
    火之國木葉隱村的第五代火影,初代火影千手柱間及其妻子漩渦水戶的孫女(或外孫女),也是傳說中的「三忍」中的一點紅,最重要的人是戀人加藤斷與弟弟繩樹。擅長體術和醫療忍術。綱手喜歡賭博,背後衣服上有一個「賭」字,不過賭博的運氣都很差,被大家取了個外號叫做「傳說中的大肥羊」。
  • 想當年|TVB的穿越劇,可遠不止《尋秦記》
    <我愛香港、臺慶等>回復「003」最新粵語電影(持續ing) 回復「004」《尋秦記》前陣子一代武俠大師黃易先生的猝然離世引發了唏噓聲一篇,想當年《尋秦記》儘管長期以來頗受好評,更被譽為是TVB新世紀以來的經典劇集之一,可是多年來卻毀譽參半,究其原因,是因為原著黨們不滿劇情改編太多、人物角色合併太多。比如原著裡最重要的女主角紀嫣然竟然被劇版直接刪除了(有些人物線被併到秦清這個角色裡)。
  • 90後的「港劇初心」Chok神回歸?傳林峰闊別5年回歸TVB!
    想當年90後坐在電視機前煲TVB劇,其中一位最受歡迎的男神非林峰莫屬!林峰在TVB參演過不少好劇;2014年離巢TVB前主演的「最後一部TVB劇」《使徒行者》,演繹紅遍兩岸三地的「爆Seed哥」,一舉拿下收視冠軍。
  • 歷年港劇目錄
    飛虎之潛行極戰三個女人一個因刑事偵緝檔案2重映版果欄中的江湖大嫂翻生武林無間道2017年港劇年表:平安谷之詭谷傳說誇世代溏心風暴3降魔的番外篇雜警奇兵降魔的老表,畢業喇!瘦薪兵團飛虎護花危情回到三國怒火街頭2造王者巴不得媽媽天梯雷霆掃毒肥婆奶奶扭計媳名媛望族大太監我外母唔系人驚豔一槍幸福摩天輪法網狙擊2011年港劇年表:仁心解碼隔離七日情魚躍在花見駁命老公追老婆女拳布衣神相誰家灶頭無煙火
  • 【樂活亭幼2016年第五期】花樣奶奶秀 「三•八」祖孫樂
    3月7號下午,孩子們剛從甜美的睡夢中醒來,奶奶們就穿著靚麗、精神抖擻地陸續進園,她們三五成群,邊參觀校園邊聊聊家常,談笑聲此起彼伏。整場活動分室內「花樣絲巾秀」和室外遊戲兩個部分按年齡段錯時進行。室內,孩子們正在用絲巾打扮奶奶,有的奶奶笑盈滿面地任憑孩子圍系,有的奶奶邊看邊手把手指導,還有的奶奶已經打扮好和孩子一起玩起了自拍。
  • 扒一扒港劇中 青梅竹馬的CP們
    今天就來盤點一下港劇中青梅竹馬的CP們。《溏心風暴2》林峰/鍾嘉欣第一部中常在心與程亮這對CP虐哭不少人,第二部林峰與鍾嘉欣再度合作,飾演青梅竹馬的情侶檔 《深宮計》劉心悠/蕭正楠劉心悠飾演的元玥,是為了尋找失蹤的姐姐而進宮,結識了蕭正楠飾演的何離,本是歡喜冤家打打鬧鬧的過程中,
  • 盤點那些年港劇中消失的女配角,紅孩兒嫁給了郭晉安
    那時港劇中的女主角各具魅力,有顏值、有演技。不僅女主角,女配角一樣各有特色,顏值演技同樣在線,只是缺了點機運。觀眾對她們也很熟悉,個個都能叫出名字。隨著香港影視業的沒落,港劇不再輝煌,女配角們也因為各種原因淡出演藝圈,觀眾在港劇中再也見不到她們的身影,讓人惋惜。下面就來盤點下那些年港劇中消失的女配角,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 《隱世者們》沒套路的港劇,你未必鍾意
    偶爾會有公眾號推薦一下諸如《瑪嘉烈與大衛》這種新銳異類,或者說說當年亞視經典的《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帶著喚醒集體回憶的口吻叫著:港劇不只有TVB呀!(就像港產片也並不只剩下警匪槍戰和賀歲大亂燉一樣。)但是沒人可以否認,對絕大多數內地的觀眾來說,TVB劇——幾乎已經成了港劇的代名詞。不必懷疑,就算是在香港本土,其實也差不多。
  • 這部90年代的TVB港劇,絕對是鬼畜始祖,特效秒殺如今高科技!
    文/港劇兔  圖片/網絡一年一度的香港國際影視展在3月13日開始,作為香港電視界的龍頭老大,TVB也派出了70多位小生花旦大曬冷,推薦50周年的各項綜藝節目。其中張衛健回巢後與郭晉安的一張合照引發了劇迷的一片懷念,想當年《日月神劍》的阿日阿月風靡一時!更有網友直接將TVB大合照P成電視劇發布會。
  • 細數我記憶中的流量明星們
    作為80後,今天想細數一下我記憶中有影響力,號召力的,以今天的話說就是所謂的「流量明星」們。按時間來排序吧!我記憶中的第一個流量明星是李玲玉想當年大街小巷的大喇叭裡播的都是李玲玉歌,諸如《粉紅色的回憶》,《你瀟灑我漂亮》...幾乎人人都可以哼上幾句。1987年,李玲玉在《西遊記》中扮演玉兔精,同年,發行的《甜甜甜》磁帶專輯銷量破800萬盤。前前後後共發表專輯88張,無可置疑的「甜歌皇后」。以她自己的話說,如果以前有版權概念的話,她早就是億萬身家了。
  • 英德人的港劇情懷,帶你回味那段追港劇的悠悠歲月!
    毫不誇張的說,英德8090這兩代相當多的人,就是在港劇的氛圍下長大的。看港劇,有一種很特別的親切感就是,劇中有許多很眼熟的演員。這些熟悉的老面孔,成為港劇區別於其他內地劇的辨識之一,也是港劇之所以經典,膾炙人口的很大原因。或許我們老是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對他們的面容卻非常親切熟悉,他們所飾演的經典角色早已深深的烙印在腦海裡了。
  • 81年的港劇太輝煌了,TVB出了8部好劇,亞視只要1部就夠了
    內地的同仁們都來看看,這才叫武俠劇嘛,既古典又考究,也沒有那些不倫不類的臺詞。鄭少秋帥氣,趙雅芝絕美,這兩人太搭了,男神女神真是絕配,他們當年是最受歡迎的螢屏情侶。《千王群英會》老牌港劇的經典之作想當年,張曼玉、劉嘉玲就是看了這部劇,而視黃日華為偶像,才決心進軍娛樂圈的,影響力太大了。
  • 我的奶奶
    奶奶知道以後,沒有打我,沒有罵我,而是把我們家的蜂窩煤搬過去賠給人家。我當時覺得特委屈:又不是我一個人打的仗,為什麼就我們家賠啊?奶奶還是沒說話,默默地把蜂窩煤運到那家人門口。後來在武漢,也收到過奶奶寫的信,她老人家字一筆一划的非常有力,而且她喜歡用原子筆寫字,間架結構很漂亮。奶奶在信中說的話要多多了,說話很有條理,思路很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