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走路是每個寶寶的本能。如果在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家長能及時地跟上寶寶的節奏,在一旁給予輔助,那無論是寶寶學習的速度還是質量,都會有很大提升。教寶寶學走路,也是有一定技巧和注意事項的,也許有一些內容,你在生活中未曾注意,我們一起來看。
1、跟隨寶寶的節奏,不要揠苗助長
有些家長是急性子,看到寶寶有要走路的苗頭了,或者感覺年齡差不多了,就開始拉著寶寶學走路。這裡我們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學走路也好,還是學其他技能也好,家長還是跟隨寶寶成長的節奏來較為妥當,一味地強制學習、加速學習,不見的是件好事。
在寶寶還沒準備好的時候,就讓寶寶學習走路,有可能對寶寶的肢體,尤其是腿部產生不好的影響。另外,在準備好之前,寶寶四肢的協調能力、身體的平衡能力等可能還不到位,這時候學習走路,速度很慢,效果也不好。一般來說,1歲左右的寶寶,一般都會有主動走路的意願,這時候家長朋友們要抓住機會。為了孩子,還是不要心急為好。
2、穿什麼鞋有說法
現在寶寶衣食住行的選擇實在是太多了,但我們不能被這些花花綠綠的外表所迷惑。給學走路的寶寶挑選一雙合適的鞋子,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有如下幾點。
一,一開始學走路,最好不要穿鞋。這一階段的寶寶,可以熟練地爬行,但對走路還是力有不逮,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要一會走一會爬,手腳並用。因此這個時候給寶寶穿鞋子,反而不大方便。我們可以在地上鋪一些材質較硬的墊子,給寶寶穿上襪子,來保護寶寶的腳。
二、鞋底稍微偏硬好。偏硬的鞋底,更有利於寶寶在初學走路時掌握平衡,鞋底偏硬,還可以刺激寶寶的腳底。另外硬質鞋底也對寶寶的腳部發育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鞋面要柔軟透氣。鞋底可以硬一些,但鞋面可一定要柔軟舒適。有些家長可能會給孩子買一些塑料材質的鞋。這些鞋雖然便宜,但寶寶穿在腳上並不開心。大人都不穿塑料鞋,孩子更不可能穿了。
3、學步車最好不要用
看到別人家給孩子買了個學步車,寶寶到處走很瀟灑,很多家長就動了自己也買一個的心思。不過,在這裡我們是不提倡寶寶用學步車學走路的。
首先學步車並不能像家長那樣,對孩子進行全面的保護。學步車畢竟只是個器械,沒有主動性。如果寶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扭到、夾住等意外,那只能是「認命」了。而在一旁的家長,並不一定能及時地幫助到孩子。
其次用學步車學走路,並不是自然學習的方式。其中的道理,和孩子練字有點像。有一種字跡凹下去的字帖,孩子順著字帖的痕跡,學習如何把字寫好。照著寫的時候,效果不錯,可一旦脫離的字帖,立馬就被打回原形。學步車也是一樣。想讓孩子更快更好學會走路,還是要讓孩子靠著自己的力量去摸索、實踐,這樣才叫真正學會走路。
小結
我們提到,教孩子學走路,最好是在合適的年齡進行,過早過晚都不好。學習的過程中,一雙好鞋子十分重要,家長要細心挑選。輔助寶寶走路的各類器材,能不用最好還是不要用,家長不要圖省事,而是要保持耐心,與孩子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