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年輕人只能靠點外賣生活?我就沒點,而且還活得很好!

2021-02-17 減法維根

▲ 點擊上方關注「減法維根」探索可持續的生活之道 ▲

Click above to follow Waste Less Vegan

我想,最近大家的朋友圈應該都被各種 外賣文 給刷屏了吧

從《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中國外賣正在給全球帶來一場生態浩劫》到《外賣毀不掉我們的下一代》.

外賣問題成功地吸引了你、我的注意力,甚至在我朋友圈裡不少外國朋友也在轉發這類文章,可見,中國的外賣問題不僅關係到中國,而且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國際議題。

年輕人轉發、長輩們也在轉發,就在大家紛紛轉發的同時,這不,開始有人吐槽——年輕人才是點外賣的主力軍!!!

我承認,相比長輩們,年輕人點外賣的頻率絕對高出不少,潛移默化中早已成了一種生活習慣。

一到飯點,我經常看見寫字樓裡的白領向外賣小哥一邊付著錢,一邊拿剛熱乎乎送來的外賣;飯點過後,辦公室的垃圾桶,外賣垃圾成堆,還伴隨著一股濃厚的外賣的味道。

以上這個場景你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我相信有很多人每天正在經歷著這些。

但並不是所有年輕人只能依賴外賣生活,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不點外賣,我自己也是幾乎不點外賣的!

問題來了

不靠外賣,我是如何好好活到現在的?

天天下館子

我很少外食,也沒那麼...壕.

看我們往期獨立探店記的推送頻率就知道了,一年也就個位數

帶 飯 才 是 王 道 

此時你內心的OS一定是:

什麼?原來說了半天你是想讓我自己做飯?

呵呵,我選擇...拒...絕...!

可是,自己做飯有那麼難嗎?

也許你會說

「 我只是一個廚房小白,做的飯只有我自己能吃 」

但是!沒有人天生就會下廚,會和不會都需要積累!

人生沒有目標和鹹魚有什麼區別!

沒試過你怎麼知道!


「 我會做飯,但我天天忙到飛起啊 」

誰還不是一樣忙,時間擠一擠就有了

相信我這只是藉口

我即使忙到飛起也儘可能每天做飯

我已經很久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沒有寫飲食相關的內容了,借著這個蹭熱點的機會,我就來分享一部分我平時常做的、超營養的快手素食料理(以便當類為主),很多叫我發日常飲食的朋友終於等到了這一刻!讓你即使在忙到飛起的時候也能輕鬆hold住!前方多圖!




平時很忙,但即使忙到再晚,我也會提前做食物準備工作,所需時間不長,基本都控制在15分鐘內

這有點類似於提前備餐(meal prep),一種在健身人士中非常熱門的飲食習慣,因為這大大減少了時間成本,你不再用去考慮每天該吃什麼,只需要利用一天裡的幾個小時就可以把接下來一周的三餐都搞定,而且還能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使你變得更加自律。

圖片來自網絡

不過呢,我並不喜歡連續一周都吃的一樣,所以通常我只準備兩天之內的食物,作為營養師和健康飲食達人,我更注重不同食物的營養搭配和食材的新鮮程度。蔬菜不像肉類,新鮮度隨著時間會明顯降低,尤其是在保存不當的情況下。

★ 我喜歡吃燕麥粥,從營養角度來說,燕麥算是不錯的碳水和膳食纖維的來源,從料理角度來說,它快手、方便,能做各種不同的搭配和變化,可以作為三餐中的任意一餐便當,通常提前一天舀出要吃的分量,一般1/2 CUP。以下是我基礎版本的燕麥粥配方:

ps 如果你對麩質過敏,可選擇無麩質的純燕麥片、或是蕎麥麥片、藜麥麥片

★ 基本每天我都會吃堅果來補充優質脂肪,所以提前一天把堅果浸泡在水裡,讓堅果更容易消化。

★  因為我經常喝自製的蔬果汁當正餐、便當,所以提前把需要的當季蔬菜一起洗好,做菜也是這樣,洗好、切好,然後冷藏。對我來說,蔬果汁比沙拉更節約時間。

檸檬和羽衣甘藍一起更配哦~

提前把菜都切好~

★  我也會做雜糧飯或雜糧粥作為碳水的來源、作為下一周便當裡的主食,通常是周日把雜糧洗淨、泡水再煮,煮好晾涼進冰箱冷藏。

除了雜糧飯、雜糧粥,我周末可能會做無麩質的雜糧純素麵包,就是無糖、全穀物、無蛋奶,也是不錯的碳水來源。

以上就是我提前準備食物的經驗分享,接下來就是進入實戰操作啦~

早上將事先切好的食材拿出,配一些簡單、健康的調料,然後清炒

一般用各種香料來調味

迷迭香青菜炒藕,現在藕正當季,口感特糯

時令蔬菜混合的美味

天貝素芝士烤雜蔬

天貝、素芝士全部自己做

時令鮮蔬燴糙米飯

周末自製的無麩質雜糧素麵包

配堅果、新鮮水果

~ 一些營養美味的便當 ~


從右往左依次是:

午餐便當

健康零食(堅果、椰棗、自製生機餅乾、鹽烤毛豆)

水果

上:混合堅果、手工純燕麥餅乾、水果

下:雜糧豆飯、芋艿、番茄炒絲瓜、火麻仁炒時蔬

自製純素版的低卡、無麩質「武漢熱乾麵」

減脂期間的無碳水便當

除了低溫烹調之外,我大部分時間也會生食,製作蔬果汁或者smoothie bowl、沙拉,不僅節約時間而且很健康

「十全大補蔬菜汁」

每次配方都不固定

自製便當從不意味著你一定要安排具體數量的菜式,比如一定要有三菜一湯,同樣,也不需要固定、單一的菜色,比如當你有番茄的時候,你只想著做番茄炒蛋。我還是把營養、食物的品質放在第一位。

我以前也不喜歡做飯,高中之前從來沒有想過會自己做飯,但每天習慣之後,會愛上這樣一種狀態,這種感覺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特別享受和食物打交道的過程。

~ And ~

最後可能有人問:你買的食材很多都有包裝,外賣才一個包裝,你不是更不環保?

我來回答一下,大部分乾性食材、水果我都是通過散裝渠道購買。蔬菜我自己會種一些,還會發一些芽菜之類的。

所以需要購買的並不多,我朋友自己有一個自然農法的農場,平時也會向他買一些。具體細節我都會在零垃圾生活的心得中和大家分享!所有食譜之後會分享!

看了以上這些超級容易操作又健康的日常飲食分享

有沒有給你帶來一些靈感?

你有沒有想要試著去改變自己的隨手點外賣的生活習慣

外賣確實方便

但外賣背後真實的成本和代價

我們或許應該去思考一下

「 光美團、餓了麼、百度,三家外賣平臺的日訂單量就能達700萬單左右,據此粗略算,按每單外賣用1個塑膠袋,每個塑膠袋0.06平方米計算,每天所用塑膠袋可覆蓋42萬平方米,大約相當於59個足球場,大約15天即可覆蓋一個西湖

中國的外賣垃圾普遍存在回收難的問題,一次性筷子、塑膠袋、發泡餐盒基本處於無人回收的狀態,透明的聚丙烯(PP)塑料餐盒雖然可以回收,收購價是2~3元/公斤,但必須是乾淨的才要。發泡餐盒因為清洗麻煩、價格便宜,只有幾分錢一個,回收價值不大,一般都被當做填埋物或者焚燒處理。」

外賣沒有那麼酷

吃完外賣,餐盒往往被我們直接扔掉,很少會有人保留下來清洗然後循環使用

如果是傳統中式料理,餐具沾了油汙後清洗會更困難

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減少一次性垃圾,為了天更藍、水更清,有空可以多嘗試自己做飯!說不定就發現了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我知道有很多關注減法維根的朋友都是健康飲食達人,快來留言分享你的料理心得吧!

部分內容參考:

中國新聞網《15天外賣包裝可覆蓋西湖 外賣垃圾基本無人回收》

相  關  閱  讀

火遍國外Vegan朋友圈的牛油果「玫瑰」你get了嗎?

不用牛奶也能做出creamy的冰淇淋,還是低脂純素的!

萬聖節將至,你需要一份金燦燦的南瓜派來hold住全場!

厲害了word哥!豆腐居然也能做芝士蛋糕?

情人節特輯 | 三道快手美味的純素甜點助你的情人節一臂之力!

正值踏青好時節,教你快速準備一頓豐盛美味的蔬食野餐!

40本精選健康烘焙書功課,就在這裡! 

Kombucha (紅茶菌/康普茶 )對健康到底有幫助嗎?

龍舌蘭糖漿是如何成為「健康代糖」的?


相關焦點

  • 杭州女生連點兩天外賣 收到一口砂鍋一個飯盒!靠點外賣也能集齊鍋...
    蕭女士的驚嘆引來了旁邊正在吃午飯的幾位同事,「大家都說,還是頭一次看到點煲仔飯,老闆送砂鍋的。平常點煲仔飯,飯都是被放在一次性塑料碗裡的。」 蕭女士說,這個鍋的質量看上去不如家裡煲湯用的砂鍋。不過,用這個鍋吃煲仔飯時,有一種在廣式大酒樓就餐的感覺。 蕭女士的外賣「奇遇」還沒結束。
  • 靠點外賣也能集齊鍋碗瓢盆?杭州女生連點兩天外賣,收到一口砂鍋一...
    蕭女士的驚嘆引來了旁邊正在吃午飯的幾位同事,「大家都說,還是頭一次看到點煲仔飯,老闆送砂鍋的。平常點煲仔飯,飯都是被放在一次性塑料碗裡的。」蕭女士說,這個鍋的質量看上去不如家裡煲湯用的砂鍋。不過,用這個鍋吃煲仔飯時,有一種在廣式大酒樓就餐的感覺。蕭女士的外賣「奇遇」還沒結束。
  • 《拜託了冰箱》第六季,郭麒麟外賣不好吃?搬家!
    近日《拜託了冰箱》第六季在騰訊獨家播出,和從前一樣依然是由何老師主持的綜藝節目,何炅可以說作為娛樂圈的元老級人物相信大家不陌生了。這次「冰箱」的播出,第一批嘉賓就是《慶餘年》的演員張若昀、郭麒麟。並且節目中郭麒麟也說自己經常不做飯,都是靠點外賣來維持日常的生活。可以看到,外賣訂單截圖中,內容是非常的豐富不得不說富二代的生活就是那麼的樸實無華。期間郭麒麟還曾爆料,自己為什麼會自己一個人搬出去住,那是因為自己家周圍的外賣已經吃膩了,打算換一個可以點到更多種類外賣的地方。
  • 大量年輕人在送外賣、送快遞、跑滴滴,該問責誰呢?
    送快遞,送外賣,開滴滴,發抖音,的確有不錯的收入,對於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來說,的確能解決生存問題。但是,如果說這就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未來,那麼,我認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沒有未來,我們這個民族也沒有未來。問題是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少人在從事高科技行業,他們在高科技行業的發展前景又如何呢?為何給大家的感覺是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在送快遞,送外賣,開滴滴,而從事高科技行業的年輕人卻很少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1.高科技公司對人才的要求高。
  • 年輕人跑去送外賣,真不是無緣無故的!找工作難,而且越來越難!
    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找工作真的太難了,倒不是說工作崗位太少,而是因為如今的工作崗位根本就不能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24歲左右大學剛剛畢業,可是踏入社會之後,這些年輕人卻傻眼了,高物價、高房價、高生育成本、高彩禮、高結婚成本……原本的「社會三高」,早已不知道「升級」了多少次。
  • 中餐廳第一次點外賣,當注意到桌子上的外賣單,是我沒見過世面了
    網友直呼:是我沒見過世面。畢竟當時一共有五個人,為了讓大家吃好喝好,特意點了當地美食,每一種菜品分量都很足,而且藝人對飲食有特別高要求,再加上有張亮和林大廚把控,因此點的外賣是具有高質量的。畢竟普通人點外賣最高不會超過三位數,可是《中餐廳》一頓美食卻頂得上大家的五、六餐,網友直呼沒見過世面也很正常。
  • 一部重慶街頭的紀錄片,暴露了年輕人最真實的生活
    主持人以力問他2020年過得怎麼樣,老闆哈哈一笑說太順了。這個在磁器口做生意的重慶老闆,原本經營著一家規模不小的店面。一場疫情,讓老闆沒了生意,一場水災,老闆連店鋪都沒了,他現在正忙著進貨、裝修、張羅著重新開張。
  • 男子點外賣健身餐,卻吃出活蚯蚓,男子:讓我覺得很噁心
    導語:外賣的出現對於單身一族來說簡直就是福音,而且現在不管身在哪裡都可以點外賣,十分方便。不過由於製作的過程大家無法看到,途中還要經過他人之手,有的時候外賣的品質就得不到保證,很容易與商家起糾紛。男子點健身餐,沒吃幾口發現裡面有活蚯蚓杭州的包先生最近在健身,所以在食物上也特別注重搭配。現在很多餐飲店針對減肥人群都有推出各種各樣的套餐,因此包先生也經常在外面點餐。前段時間他就在點餐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件想起來就噁心的事情,直到現在對點外賣還有陰影。
  • 送快遞送外賣越來越多,這屆年輕人都被生活套牢沒有夢想了嗎?
    沒錯!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願意進工廠做工人,卻喜歡跑滴滴跑快遞送外賣之類的工作,這是個很普遍的現象。說到到外賣,現在在網際網路的作為下很多人都改變了生活方式,加上每天繁忙的工作,下班後很疲勞,回到家就想好好休息睡覺,都不想去做飯,如果是單身更加不願意做,大家都比較願意去點外面,網上點一下就送到家,很方便。
  • BIE的聯合江小白推出紀錄片,暴露了年輕人生活最真實的一面
    這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活得各不相同,需求大相逕庭。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怎麼都有TA?我看完片子之後還注意到一個細節——片子中的年輕人每個人的生活和境況都不一樣,但大多都喜歡喝江小白。突然感覺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各有各的活法,但都和江小白關係很近。
  • 女人點外賣,真有人抱怨:婆婆揚言"再喊外賣我就回老家"
    女子喊了早餐外賣,不來領請外賣哥吃「我連續打了3次電話,每次她都掛了。」薛大哥說,甘女士是他的一個老顧客, 平時經常喊早餐外賣。 他以前早上送到小區大門口,都是她自己下樓來取早餐回家。薛大哥在寒風中等甘女士來領早餐。但十多分鐘過去,薛大哥仍沒見到甘女士下樓。這時,他的手機突然收到甘女士發來的一條簡訊: 早餐不要了,請你吃了。
  • 凌晨三點,朋友圈的你們,還好嗎?
    2:生活多不易,前路且珍惜送完最後一單,結束今天的工作,客戶要求買感冒藥,但是附近的藥店都關門了,只得去遠處買,回來的時候車子沒電了,推了半個多小時。客戶給我20塊錢辛苦費我沒要,半夜生病沒有人照顧,靠點外賣來幫著買藥也是一位可憐人了。
  • 我不結婚也活得很好,真的!
    我一直沒想明白為什麼人到了三十就必須要結婚,仿佛過了三十不結婚就會成為社會的腫瘤家族的恥辱。爸媽催也就算了,還能拿出「怕你老了以後沒人照顧」這種話來安慰,那些一年到頭見不到一面的七大姑八大姨也上趕著來催婚,說是想要喝我一杯喜酒,我的喜酒又不是聖水,喝了之後能夠長生不老百毒不清。每次聽到這種話我都大翻白眼。
  • 德雲社大小姐郭麒麟,哪像富二代,北京租房生活,1天1頓全靠外賣
    客廳的布置和他性格一樣簡單,家具全是宜家款,其中最有分量的東西,恐怕就屬晾衣架了吧,衣服襪子晾乾不疊,換個架子繼續掛著,在他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大多數單身男子獨居生活的真實寫照,心血來潮養了三四盆多肉植物,結果……悽悽慘慘戚戚▼除這,還有他和外賣之間的故事承包了我的笑點,一日只吃一餐,全靠點外賣,為吃到好吃的外賣,甚至還把家搬到了城裡,看看咱大小姐的外賣單
  • 30歲瀋陽吃播直播前去世:以為錢很好賺,是年輕人最大的錯覺
    我和閨蜜有點尷尬地擺擺手,說不需要,但那位中年大叔仍喋喋不休地在那推銷著他的清潔劑。最後,他甚至直接蹲在地上,自顧自地開始給閨蜜擦起了小白鞋。閨蜜尷尬地對他說:真的不需要,之前網上買了好幾瓶還沒用完。有人被迫離職後,選擇在24小時便利店打工上夜班,睡眠質量差到不行;有人選擇做外賣小哥,凌晨兩三點還騎著電動車在街頭送餐,餓了買盒泡麵草草扒幾口;有人混成了自己原先最看不上的國企大姐,拿著不死不活的工資,把希望寄托在老公別出軌、孩子別淘氣上。
  • TES「外賣事件」後,Knight直播吐槽:不敢點外賣只能吃海底撈了
    這件事引起了國內外眾多網友的熱議,一開始不少人只是以為那位網友僅僅只是在口嗨而已,但沒想到的是他曬出來的外賣單竟然是真的,這就不得不引起TES俱樂部的警惕心了,隨後TES為了安全起見,同時也是為了殺雞儆猴也是選擇了報警。
  • 這一屆的年輕人,自己做飯有多難?別讓外賣來了帶走家的味道
    外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應該成為你的全部,我們還有家的味道——江陽沽酒客題記你又點外賣?是啊,一個人懶得做飯。做多了吃不了,做少了不好買菜。而且工作事情又多,外賣多方便啊。信件早就鮮有人寫,通訊發達到即時通訊的年代,誰還寫信瞎耽誤工夫,人們不願意等待,所以今天作文的人大多落寞,沒工夫看了。當然也只能說你自己的文字駕馭能力以及咖位不夠。吸引人的東西,有時候不一定是事物本身。能夠方便大眾的東西,大眾沒有理由拒絕。特別是在物質豐足的時代,一定會跟過去的習慣做一些告別和更改。談不上對與錯好與不好。
  • 整天喊自己老了的人,請學學這位老人,活得簡直比年輕人還年輕!
    來源:有品生活(ID:pinpinlife)#記錄生活#前段時間在微博看到了一個熱搜#三行遺願書#,點開之前以為會是個很沉重的話題,但沒想到這些日本老人寫下的「遺願書」簡直跟段子有一拼。在他們的筆下「變老」不再是沉重壓抑的話題,變成了可以輕鬆調侃的生活日常。「變老」在很多人心裡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但看了銀髮川柳後,也許你會感到,雖然我們不能阻止變老,但可以選擇成為一位有趣又可愛的老人。像我很喜歡的韓國網紅奶奶@Milanonna,今年已經68歲的她依舊活得精緻而有意義。
  • 線上生鮮外賣火爆,誰為餐盒垃圾買單?
    買汰燒,源自上海話,原意是買菜、洗菜、燒飯,泛指家庭主婦的廚房生活。今年的一場疫情,讓「買汰燒」悄然迭代升級。生鮮食材線上消費快速增長,一日三餐靠點外賣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江蘇統計局7月21日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江蘇消費品市場數據」顯示:餐飲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餐費收入同比增幅高達51.8%。
  • 困在花唄裡的重慶年輕人:月薪7000花25000學外語 點外賣先吃後付
    這個話題下,不少年輕人發表著自己對花唄、京東白條等多種消費貸款的看法,也訴說著自己的故事。消費貸款,是指對消費者個人貸放的、用於購買耐用消費品或支付各種費用的貸款,現在,各種各樣的消費貸款正在影響著年輕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