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訊,擁有上百年歷史的濰坊樂道院,毀了又建。1902年重建後的樂道院,不僅是昌濰地區集教會、教育和醫療與一體的教會服務中心,也是西方傳教士、教師、商人、學者和醫務工作者聚會的活動中心之一。因為珍珠港事件,它被捲入戰爭之中,成為同盟國僑民在中國一段特殊歷史的見證。
百年前的樂道院
濰坊,顧名思義,即濰縣與坊子的合稱。1948年濰坊特別市設立前,濰坊稱濰縣,坊子是其第十區。濰縣有個著名的教會中心——樂道院,由北美基督教長老會創建。1882年,北美基督教長老會派遣美國傳教士狄樂伯及其夫人阿撒拉來濰縣傳教,得到當地教友的協助,在老濰縣城東關買地建了「樂道院」。樂道,樂於修道之意。樂道院由教堂、學堂、診所三部分組成,用以傳教、辦學和開辦診所,院內的鐘樓成為當時濰縣城東部的標誌性建築。
1900年6月25日,濰縣義和團陳雙辰(又名陳錫慶)率團民火燒了「樂道院」,燒毀樓房42間,平房136間。1902年北美基督教長老會用清政府「庚子賠款」的10萬兩白銀,在濰縣縣城重新擴建了「樂道院」。重建後的樂道院佔地200多畝,成為北美基督教長老會的山東總部。樂道院裡除了教堂,院內還建有廣文中學和教會醫院,是昌濰地區集教會、教育和醫療於一體的教會服務中心,也是西方傳教士、教師、商人、學者和醫務工作者聚會的活動中心之一。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賽珍珠曾在這裡居住,美國《時代》雜誌的創辦人亨利·盧斯也曾隨父母在此居住過。
院裡的教堂、醫院、學校除了外國友人主持和工作外,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是中國人,廣文中學的校長黃樂德就是當地人。他與德衛斯是師生關係,德衛斯原任濰縣廣文大學校長,後廣文大學與濟南廣智院等6所學校合併更名齊魯大學,他任教務長。
在樂道院服務的中國人成為這裡的居民,他們與外國僑民成為朋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1941年12月7日清晨(美國夏威夷時間),在中國戰場被拖得疲憊不堪的日軍突然襲擊了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夏威夷歐胡島上的機場,珍珠港事件爆發。日本海軍出動6艘航空母艦,共300多架飛機,分兩個波次向美軍基地發起攻擊。重創美軍8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3艘驅逐艦,摧毀美軍戰機188架,2402人殉職,1282人受傷。
12月8日中午,羅斯福總統做出了異乎尋常的舉動,不坐輪椅由大兒子攙扶著走進美國國會大廈,向參、眾兩院發表了為時6分鐘的講演,要求國會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無端和怯懦地發動進攻開始,合眾國與日本帝國之間就已存在著戰爭狀態。」不出一小時,參、眾兩院一致通過了羅斯福的宣戰要求。當天下午,美國政府對日宣戰。
英國首相邱吉爾對此高興得老淚直淌,他已多次敦促美國對日宣戰,當天,英國也宣布同日本處於戰爭狀態。
隨後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紛紛對日宣戰,和中、蘇共21個國家建立了同盟國陣營,與德日意法西斯軸心國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展開。
美國情報人員發現,日軍關於珍珠港的一系列軍事情報,系在美國的日裔僑民充當間諜提供。日僑在美國開酒吧、舞廳、妓院服務美軍,同時竊取美軍情報。日海軍情報人員也化裝成漁民事先潛入珍珠港,與日間諜共同搜集情報。情報細緻到星期日美海軍離艦人員比例,值班人員交接班的時間,以及離艦人員回艦時間,日軍據此確定星期日清晨為發起攻擊時間。基地美軍大部分人員在沉睡中殉職,偷襲異常成功,美國上下對日僑恨之入骨。
珍珠港事件兩個月之後的1942年2月8日,羅斯福總統親自籤署了9066號行政命令,委託陸軍部將僑居在舊金山、夏威夷等地的6萬多日僑,強行集中到洛杉磯附近的指定地區統一居住,劃定無人進入的聚居區,隔絕其與外界的聯繫。
日軍在樂道院建的炮樓
日本似乎早有應對策略,為報復美國,他們隨即在中國全境搜捕同盟國在華的牧師、教師、商人等僑民,並將其全部強行抓捕,分別在香港、上海龍華和濰縣三處關押,將關押地命名為「敵國人民生活所」 (簡稱C.A.C) ,實為集中營。其中因濰縣靠近膠濟鐵路,交通便利,加之樂道院地大房多,美國人又集中於此,日軍將魔爪伸向了這裡。
日軍憲兵隊帶偽軍強行佔領了樂道院,院內中國人被驅趕。憲兵隊長湯本宣典在光天化日之下把年僅18歲的醫院女護士魏希芳強行姦污,並將其長期霸佔。日軍還將樂道院周圍的中國居民驅逐一空,強迫當地苦力,把院內所有樹木砍伐一空,在院內的六個角落壘起崗樓、碉堡,架起機槍,圍牆上架設了一道道帶電的鐵絲網,一座幽靜而充滿歡樂的教會中心,霎時變成了陰森恐怖的集中營。
日軍將英、美、法、紐西蘭、加拿大、古巴、希臘、澳大利亞、荷蘭、比利時等21國在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徐州、濟南、青島、煙臺、滕州等地)的2008名僑民無辜抓捕,陸續押送到這裡秘密關押(後將400多名天主教牧師轉移到北京關押),羈押長達3年半之久。這裡成為亞洲規模最大、關押人數最多的同盟國僑民集中營。
西方僑民中有許多世界著名人士,如英國400米跑奧運冠軍埃裡克·利迪爾(榮獲1982年美國第54屆奧斯卡金像獎的故事片《火的戰車》,就是以他的素材創作)、華北神學院創始人赫士博士、曾任蔣介石顧問的基格(雷振遠)神甫、齊魯大學教務長德衛斯博士、中美重新建交後的第二任駐華大使恆安石、美國花旗銀行董事長夫人沙德拉·司馬雷、青島大英菸草公司經理韋伯、燕京大學理學院院長韋爾選及夫人燕京大學文學系主任謝迪克博士、英語系主任桑美德女士、哲學系主任博晨博士、化學系主任竇維廉夫婦、音樂系主任範天祥先生等33位知名教授;還有英國天主教神甫艾文德先生、後任加拿大海外基督教使團總監的米歇爾·大衛博士、基督教內地會以及煙臺芝罘英文學校創始人英國牧師戴德生的兒子戴存仁博士和芝罘學校的300多名歐美籍師生等等。
集中營被關押者中,上至年近90的老人(華北神學院創始人赫士),下至8歲的兒童,這其中就包括長大後成為作家的戴愛美,她後來專門寫過濰縣集中營的回憶文章,在集中營中與她年齡相仿的兒童有100多名。還有的全家老小被關押於此,20歲的德斯蒙德·鮑爾從上海龍華轉到濰縣集中營時,就發現他的母親和太太,還有同母異父的妹妹都已在一群囚犯中間。不管幾口人,只給一間六七平方米的低矮小屋,燒木柴的煙味兒嗆得人不能喘氣;大宿舍裡,床與床之間相隔不到一尺。夜間小便、打鼾,甚至打飽嗝的聲音都清晰可聞,樂道院成為繼波蘭奧斯維辛之後又一座人間地獄。(黃國榮 小說家)
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