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雲網北京】12月25日報導(文/王瀟宵)
自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以來,其業務數據就備受外界關注。
7月15日,開曼群島大法院任命Alvarez &Marsal開曼群島有限公司的Alexander Lawson,以及Alvarez &Marsal亞洲有限公司的Wing Sze Tiffany Wong擔任瑞幸咖啡的聯合臨時清算人,審查瑞幸的經營和財務狀況。
經歷了5個月的調查,首份報告終於在12月17日出爐。報告回顧了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的始末,並透露了瑞幸咖啡未經審計的最新財務信息,以及戰略變化。瑞幸也在其官網公布了這份文件。
業績喜人,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財務數據方面,報告顯示,瑞幸咖啡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分別為5.65億元、9.8億元、11.45億元,其中Q3營收同比增長35.8%。
報告中指出,疫情在第一季度對公司營收造成了較大影響,不過第二季度開始,其業務開始回暖,其中,Q2自營店收入為8.43億元,同比增長37.3%。Q3自營店收入為9.76億,同比增長23.1%。
瑞幸咖啡提到,自今年5月起,店鋪的盈利能力在持續提高,公司於2020年8月首次實現門店層面收支平衡,截至2020年11月,瑞幸咖啡超60%自營店實現盈利,超70%加盟店接近瑞幸咖啡要求的毛利潤水平。報告預計,2020年營收規模為38億元-42億元。
同時,財報中表示,公司淨收入和自營店收入持續增長的原因主要有:消費者數量增加、消費者購買頻次提升、產品價格的提高(降低折扣力度)以及產品組合日漸豐富。
另外,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非限制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為51.75億元(約7.42億美元)。
其中,瑞幸咖啡有49.5億元(約7.1億美元)在中國大陸,3110萬元(約450萬美元)在香港,1.943億元(約2790萬美元)在開曼。
門店增速放緩,理智擴張
報告強調,擴張依然是瑞幸咖啡的發展戰略,但其重心已經從快速擴張轉向針對性擴張,以此提高盈利能力和現金流表現。
此外。公司對店鋪業績進行了審查,並加強了店鋪開業標準。今年以來,瑞幸咖啡在增長潛力強勁的地區開設了新門店,並關閉了部分現有表現不佳的門店。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瑞幸咖啡擁有3898家自營店和894家加盟店。
自營店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數量增長放緩,新開張的門店數量分別為69家、134家和133家,關閉門店數量則分別為65家、378家和448家。自營門店總數量從2019年12月31日的4507家降低到了2020年11月30日的3899家,共計減少609家。
瑞幸咖啡要在2021年開店1萬家的目標也不復存在。報告稱,到2023年,瑞幸咖啡希望擁有4800-6900家自營店。
加盟店方面,2020年前兩季度數量增長非常可觀,新開張的門店數量分別為219家和323家。
轉變戰略,努力自救
很顯然,迅速佔領市場,砸錢拓客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瑞幸了,經此一役,瑞幸變得更加冷靜,在少花冤枉錢的同時,想辦法多賺錢。
上文中提到,瑞幸停止了盲目擴張,開始有針對性地選址,並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此外, 「為了以超過其自然增長的速度支持擴張計劃,公司開發了一種合作夥伴關係模型」,報告提到,今年6月之前,加盟店處於虧損狀態,不過瑞幸對合作模式的改變推動了該業務線的周轉,11月超70%加盟店達到最低毛利門檻(達到門檻後需要與瑞幸咖啡分享利潤)。
報告中指出,瑞幸咖啡決定著重發展其核心咖啡業務(包括自營店和加盟店),將資源向核心業務傾斜,並且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產品定價和折扣政策,以保證用戶留存和購買頻次,進而優化成本控制。
可以看到,瑞幸咖啡的產品品類愈發豐富,除了咖啡以外,還有茶飲、果汁、甜品、烘焙、零食等,甚至連礦泉水都不放過。
定價方面,瑞幸也確實變貴了,如今,3.8折的大額優惠券已經難覓蹤跡,但比起星巴克,瑞幸的定價還是低得多。
報告中還提到,為了將資源集中於核心業務,瑞幸對非核心業務進行了調整。其中,瑞幸決定砍掉部分無人零售業務。
瑞幸通過無人咖啡機「瑞即購」(Luckin Express)進入無人零售市場,目前運營著大約150臺無人咖啡機。目前該業務依然處於虧損狀態,但瑞幸還是安排了一支專門負責優化運營的團隊致力於提高其盈利能力。
不過,零食販售機「瑞划算」(Luckin Pop)就沒那麼幸運了,報告中表示,要使其盈利,就需要進一步投資並擴大經營規模,因此公司決定關閉該服務線。事實上,今年6月就有媒體報導,瑞划算僅維持現有運營,不再對商品進行補貼。
除了報告中提到的這兩個業務外,主打下沉市場的小鹿茶,也早已停止加盟招商,團隊也已經打散、併入其他部門。
天價罰單買和解,瑞幸依然危機重重
儘管瑞幸的業績喜人,但它並笑不出來。就在聯合臨時清算人遞交首份報告的同一天,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宣布,瑞幸咖啡已同意支付1.8億美元的罰款以和解欺詐指控。這也是目前為止SEC向中概股開出的最大罰單。
即便繳納了天價罰單,瑞幸依然不能高枕無憂。專業人士指出,此番和解並不意味著瑞幸咖啡未來不會再受到美國證券監管部門的進一步調查,同時,美國司法部針對瑞幸咖啡高管的調查,以及投資者證券集體訴訟仍在推進中。
上海漢聯律師所宋一欣律師此前曾表示,若以2020年瑞幸咖啡年內最高股價和事發後最低股價粗略計算,瑞幸咖啡可能面臨總計約112億美元的投資者訴訟賠償。
回顧當年震驚全球市場的安然財務造假案,投資者通過集體訴訟獲得了高達71.4億美元的和解金;世通財務欺詐案中,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花旗集團等參與世通公司債券承銷的14家投行,最終向債券購買者和公司股東支付了總計約60億美元的和解金。
此外,瑞幸在今年1月完成了4.6億美元可轉債及股票同步發行,如果2025年末,瑞幸沒有破產,就得償還這部分債券(2020年10月末利息等共計4.67億美元,接近33億人民幣)。
報告中還提到,2020年3月,瑞幸咖啡分別向新成立的廈門信託和雲南信託投資了5.9億人民幣和5.5億人民幣。這兩筆總額11.5億元人民幣的壞帳,對瑞幸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當下的瑞幸依然危機重重,賠償、還債,還要補上壞帳的窟窿。努力自救的瑞幸能挺過這一劫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