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武漢「衝鋒陷陣」 我在南京守護小家

2020-12-24 新華網客戶端

  2月19日,在南京市紫峰公館小區門前的疫情防控值班點,董傑(左)為居民測量體溫。

  「老公,我報名了社區志願者,希望社區不要有人被感染,這樣你的同事就不會那麼辛苦。」這是江蘇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柯章敏醫生的妻子董傑的一篇日記。 今年32歲的柯章敏是南京市江寧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一名主治醫師,1月25日,農曆大年初一,柯章敏醫生隨醫療隊馳援武漢。「臘月二十九下午,他(柯章敏)突然給我發了一條微信:我後天要出發了,我要去湖北了。」妻子董傑說:「那一刻我的眼淚不爭氣地跑了出來,我想阻止他去,但那樣可能會一輩子自責,短暫的糾結後,我選擇義無反顧地支持他。」 抗擊疫情的日子裡,結婚三年多的夫妻倆一個在武漢「衝鋒陷陣」,一個在南京守護小家,兩人通過視頻、電話報平安之外,還將工作的情況以及對彼此的思念寫在了日記裡。 柯章敏醫生在日記裡寫道:「今天是江蘇醫療隊來武漢的第7天,發生了太多讓我感動的事情。從進入隔離病房的緊張,到現在從容應對隔離病房裡發生各種突發情況,能為武漢人民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也是追尋我當初學醫時的初心,當患者經過我們的精心治療,由危轉安時,那種欣喜和成就感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讀到丈夫的「戰地」日記,董傑從最初的擔心緊張,變得越來越有信心。作為社區疫情防控志願者,在照顧好家庭之餘,董傑都在小區忙碌。摸排人員情況、測量體溫、登記進出信息......董傑和同伴們一起努力守護自己和鄰裡的小家。 「在我心裡,我老公是英雄,所有的醫護人員都是英雄,等到春暖花開,他們一定會平安歸來。」董傑說。 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

相關焦點

  • 你守護世界,我守護你 花皙蔻馳援武漢影像記錄
    來源標題:你守護世界,我守護你 花皙蔻馳援武漢影像記錄3月13日,緊急調配物資、打包、裝箱。3月14日,10000多件物資從廣州緊急發往武漢。3月15日,武漢13家醫院陸續收到物資。馳援36小時,花皙蔻聯合攝影師 @MOK莫梵稀 真誠守護一線醫護人員。
  • 南京文藝界48小時創作《我相信》:送給南京,送給武漢
    《我相信》我只看見你的眼晴/卻看不清你的面容/我相信天使救死扶傷/高尚聖潔的心靈我只看見你的出徵/卻不知道你的姓名/我相信勇士逆向而行/捨生忘死的衝鋒我相信手挽手風雨同舟/我相信肩並肩眾志成城/親愛的人,親愛的城/春回大地還會再相擁
  • 戰疫之歌|武漢:我的城市生病了,南京:我們同飲一江水
    ▲南京的「火神山」—南京市公共醫療衛生中心的一線醫護人員。圖片來源:南京發布「我們防的是病毒,不是武漢人!」前幾天,一些旅客因為武漢機場關閉無法返回,不得不空降南京停留,南京堅決而明確的態度,讓人看到了隔離病毒不隔離愛的「南京溫度」。
  • 「這是我的第二個家」——疫情中守護武漢的非洲留學生
    (採訪對象供圖)新華社武漢2月11日電(記者李偉、樂文婉)湖北武漢是來華留學生的熱門目的地之一,據不完全統計,來自非洲的留學生在武漢約有三四千人。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但不少非洲留學生選擇留在武漢,守護自己的「第二家鄉」。來自奈及利亞的阿穆是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學碩士生,他的冰箱裡有米飯、雞肉、辣椒、西紅柿和雞蛋。
  • 南京硬核防疫,登上日本雅虎頭條!
    · 南京,你值得出名! · 時至今日,一直宅在家中的我們或許都不知道在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南京這座城市有多努力。這部紀錄片不僅讓南京人看到了許多我們不曾留意的細節,還讓全世界的人看到了,南京你值得出名!視頻來源:YAHOO JAPAN疫情來襲,讓我們切身感受最深的便是飲食方面的變化。吃飯的時候,是不允許堂食的,這一系列的操作都要靠手機進行。
  • 你守護武漢我守護重慶 匆匆幾句問候警醫夫妻又攜手戰「疫」
    你守護武漢我守護重慶 匆匆幾句問候警醫夫妻又攜手戰「疫」 2020-02-20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大學生志願者為醫護人員「守護小家」
    「哥哥,你看,這就是我媽媽!」3月28日,武漢科技大學青年志願者姚成,聽著視頻裡的小朋友鄒博文興奮地講解自己畫的彩筆畫。畫中,戴著口罩的醫護人員目視著新冠病毒遠去,「病毒被打跑了!我很快就能見到媽媽了。」
  • 南京地鐵上新了! - 南京廣播電視臺
    今天乘坐地鐵的你有沒有發現南京地鐵出現了一道特殊的「風景線」?今天上午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南京地鐵集團、南京廣電集團正式啟動「守護春天 致敬英雄」主題地鐵專列發布活動該活動將持續一個月時間,以地鐵一號線一輛列車車廂為載體,分四批展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先進典型人物形象,向社會宣傳先進事跡,激勵廣大市民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 舍小家才能有大家 我在武漢當店長
    舍小家才能有大家-- 記武漢家樂福鍾家村店店長方超1月29日,大年初五,和過往無數個工作日一樣,方超迎著清晨的薄霧,早早的出了門。「春節不能回家了,雖然覺得很虧欠家人,但我們都很理解和支持政府的決定,畢竟舍小家才能有大家」。作為店長,「舍小家為大家」的方超每天的工作通常從巡店開始。從收貨區到生鮮操作間,從入口、扶梯到衛生間,從各排貨架到堆頭,方超仔仔細細的檢查著每一處。
  • 同飲一江水,南京文藝志願者為武漢創作戰疫之歌
    「我的城市生病了,但我依然愛它……」這是最近武漢流傳的一首歌。而1月29日晚,一首由南京文藝志願者譜寫的「戰疫」歌曲《我相信》上線,唱出了兩地同飲一江水、共同對抗疫情的決心信心。十餘人共同演繹「戰疫」之歌「我相信我們同飲一江水,我相信我們同流一片情。親愛的人,親愛的城,春回大地我們再相擁」,唱出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信心,以及南京和武漢兩座城市的心連心。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位演唱者的公婆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此刻正在武漢治療中。
  • 一個日本人,在南京做上門女婿,拍下疫後武漢:我想讓世界知道中國的好
    等了3個月,竹內亮的團隊終於出發前往武漢,他吶喊:好久不見,武漢!紀錄片的名字因此而來。團隊裡除了他,全是90後,大家都選擇瞞著家人。紀錄片火了以後,他們的家人才在朋友圈裡知道了這件事。說起故事的選擇標準,他選的是外國人也想知道的武漢故事。很多外國網友看完留言說:「謝謝你帶我了解最真實的武漢。」中國網友也留言:「最具靈魂和血肉的一部紀錄片。
  • 武漢李鑼剎,南京徐老太,黃巢毒菊花997
    武漢李鑼剎,南京徐老太,黃巢毒菊花      說明,我只是厭惡這娘們的如此行徑,它具體罵誰我並不關心
  • 「武漢是我家,一起來守護」
    陳衝、鄧平、劉迎、王源寬……這是4個普通武漢人的名字。在平時,如果你走在武漢街道上,也許會和他們擦肩而過。你也許會看到陳衝在自己的小店裡低頭給顧客做著美甲,也許會看到王源寬穿著運動服戴著耳機沿著長江邊的步行道小跑。走進街邊的小吃店,你也許會看到大汗淋漓的鄧平在灶臺前擼著袖子顛勺。
  • 當愛情遇見疫情:你守護生命,我守護正義
    當看到愛人發給他的工作照時,吳秉昭不禁地說:「你看我媳婦帶著口罩也這麼漂亮!」。縱然面罩遮目身著素衣,她也是吳秉昭眼中最美的妻子,是病人心中最美的天使,是始終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白衣戰士。為小家,更為大家,我和你一起戰鬥他是東城法院執行法官李京保,2月3日復工的他一大早來到院裡。
  • 守護武漢,寵物醫院裡的逆行者
    疫情之下,武漢成為全國所有人每天都在牽掛的地方,公司所有身處武漢的一線夥伴,勇敢投身這場戰役,成為守護武漢、守護寵物的逆行者。
  • 武漢城管,百變守護軍團中的「小甜甜」,為啥總是這麼拼
    武漢江岸區城管執法局直屬二中隊,一名普通的城管隊員田傑,人送外號「小甜甜」,這個「甜」字既包含了他對人和事的態度也包含了他對人生的見解,那就是只有「甜蜜」了他人自己才會更加「甜蜜」。疫情期間,77個日日夜夜,他以隊為家寸步不離;上千次的病患轉運,他以車為舟精心呵護;幾百噸捐贈物資的裝卸,他以肩為擔傳遞愛心;擺渡人、裝卸工、志願者、留守兒童的「城管爸爸」等等多重身份的交織轉換,每個身份都很平凡,但也是這些平凡的身份生動的詮釋城管這個「百變守護軍團」的深刻含義。
  • 在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 拍了拍武漢的生活日常
    疫情期間,一部《南京抗疫視頻》讓更多人認識了在南京生活的日本人、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後疫情時代,竹內亮團隊聚焦當下的武漢,一部《好久不見,武漢》一上線就獲得2800萬閱讀量。熱愛分享武漢文化的英語老師、用歌聲和舞蹈鼓勵病人的護士、唱著歌渡江的老人們,分享他們正在經歷的生活。竹內亮告訴揚子晚報記者,「我的日本朋友對武漢仍有偏見,希望讓更多人了解真實的武漢。」
  • 《守護我的城》明日開播!記錄2020年這場偉大的逆行
    (視頻丨抗疫紀錄片《守護我的城》預告)2020年,註定會在14億中國人的共同記憶裡寫下深刻一筆。這是一場偉大的逆行。他們用奉獻和責任撐起的一切有關「守護」的歲月和時光,都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由中廣天擇製作的全民抗擊新冠疫情紀錄片《守護我的城》,明日重磅推出,讓我們一起銘記那段守護歲月。
  • 疫中,守護武漢的生機與希望
    武漢兒童醫院的醫護人員在護理新生兒。受訪者供圖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完顏文豪)4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疫中,守護武漢的生機與希望——封城期間,武漢兒童醫院接生2238個嬰兒,收治新冠患兒780例》的報導。1月25日,農曆春節。
  • 重慶:對不起,武漢南京上海,我沒先天條件,只能和你們「硬剛」
    重慶:對不起,武漢南京上海,我沒先天條件,只能和你們「硬剛」!一種觀點認為,夏天,火爐城市都差不多,但重慶的冬天,在長江流域城市中算是比較溫暖的,中下遊的武漢南京上海都冷得要死。重慶至於經濟,這兩年重慶正在大力構建營商環境,新興產業發展尚在起步階段,這點不如成都武漢甚至於合肥,很大原因就是高等教育太弱了……對此觀點不敢全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