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管,百變守護軍團中的「小甜甜」,為啥總是這麼拼

2020-12-24 藝飛說

武漢江岸區城管執法局直屬二中隊,一名普通的城管隊員田傑,人送外號「小甜甜」,這個「甜」字既包含了他對人和事的態度也包含了他對人生的見解,那就是只有「甜蜜」了他人自己才會更加「甜蜜」。

他入職19年以來

先後在多個崗位進行鍛鍊,角色也是一再變化,但不變的始終是對崗位的熱情,對工作的熱愛。2020年,一個特殊的一年,這一年有太多的身影在特殊時刻展現了平凡的偉大,就如習主席說的「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作為一名普通城管工作者,重大關頭,展現了一名城管隊員的「硬核」擔當,交出了一份滿意的黨員答卷。

疫情期間,77個日日夜夜,他以隊為家寸步不離;上千次的病患轉運,他以車為舟精心呵護;幾百噸捐贈物資的裝卸,他以肩為擔傳遞愛心;擺渡人、裝卸工、志願者、留守兒童的「城管爸爸」等等多重身份的交織轉換,每個身份都很平凡,但也是這些平凡的身份生動的詮釋城管這個「百變守護軍團」的深刻含義。

6月進入梅雨季節

長江中下遊河水暴漲,汛情等級也是一升再升,諶家磯造紙廠宿舍告急,凌晨2點,他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最危險的地方,攙扶著70多歲的老人,緊急撤離。

巡提的路上也總是能看到他憨厚的身影,每次問到他,你為啥總是這麼拼呢?他都說笑著說:「我沒事,誰叫你們叫我小甜甜呢!

在此非常時刻,用真實的記錄,筆者要為那些平凡和不凡發聲!處於這樣的定會被歷史銘記的特殊時刻。我們相信,真實人物故事,更具說服力,更感動人心。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想讓你的言語表達更有魅力嗎?關注並私信我,私信發送文字「表達」即可獲得《別輸在不會表達上》學習書籍~

相關焦點

  • 被武漢城管官方力薦的紀錄片,顛覆城管與攤販強弱的刻板認識
    而故事的發生地,仍然是他最為熟悉的湖北武漢。《城市夢》劇照。 本文圖均為製片方供圖8月28日,陳為軍導演新作《城市夢》在國內公映。該片聚焦了來自河南農村的王天成一家,他們靠著在武漢市洪山區魯磨路上擺水果攤逐漸在城市中紮根,直到這條街道按照城市規劃需要徹底清理所有沿街攤販,王天成一家和洪山區城管的矛盾開始升級,一場「生存保衛戰」就此展開。
  • 武漢開通「城管聊天室」
    3月2日,武漢城管新的與民互動溝通平臺——「城管聊天室」正式開通播出。   據了解,該平臺以網絡為載體,由市城管委與人民網、新浪網、長江網、鳳凰網四家網站聯辦。「城管聊天室」從本月開始,以後每周圍繞一個選題組織一次,貫穿全年。據悉,這也是全國首檔圍繞城管工作展開的話題類訪談節目。
  • 戰疫「百變兵團」,在最美的春天再出發
    50餘天全力奮戰的日日夜夜武漢城管作為一支「百變兵團」憑著「關鍵時刻頂上去」的果敢還有「為群眾排憂解難」的熱忱哪裡需要,就會出現在哪裡12做方艙建設工方艙醫院,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武漢城管部門派出數千精兵強將參與方艙醫院搶建,爭分奪秒、不眠不休,保障了方艙醫院火速建成投入使用。隨後又派出數百人的環衛突擊隊挑起了艙內保潔消殺的重擔。
  • 河南攤販和武漢城管不打不相識,真實記錄電影院公映
    (武漢的千層餅攤大多是河南鎮平人經營)也許你家樓下的梔子花小販也經歷了相似的人生。「我們小販和城管是天生的矛盾,不然不會拍成電影。」主人公的兒子王兆陽說。他說他對城管一手打一手談,「不打的話,在武漢待不了14年,不談的話,一家人在武漢生存不了14年。」王兆陽說,老爺子就像老母雞,護著自己的小雞,有人動自己的小雞,他就會發飆。
  • 疫情後的武漢,需要這樣一部硬核紀錄片
    「大家好,我們是二十年前來自武漢的樂隊」。這樣的回憶殺開場,讓我們重新想起,其實武漢還是很多樂迷心目中的「朋克之城」。「那裡總是很潮溼,那裡總是很鬆軟,那裡總是很多瑣碎事,那裡總是紅和藍。」聽似溫暖的《南方》,卻勾起很多內心的無奈與心酸,尤其是那些在武漢漂泊過的人們。 縱觀華語影史,關於武漢的電影更是不勝枚舉。婁燁的《浮城謎事》、王競的《萬箭穿心》、刁亦男的《南方車站的聚會》、霍建起的《生活秀》等等。而正是武漢這座充斥著市井氣息的城市,給予了導演們取之不盡的創作靈感。
  • 聚焦|戰疫「百變兵團」,在最美的春天再出發
    50餘天全力奮戰的日日夜夜武漢城管作為一支「百變兵團」憑著「關鍵時刻頂上去」的果敢還有「為群眾排憂解難」的熱忱哪裡需要,就會出現在哪裡1、做消殺保潔員2、做方艙建設工方艙醫院,在此次防疫阻擊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武漢城管部門派出數千精兵強將參與方艙醫院搶建,爭分奪秒、不眠不休,保障了方艙醫院火速建成投入使用。隨後又派出數百人的環衛突擊隊挑起了艙內保潔消殺的重擔。
  • 【大修】「百變」女子軍團
    「百變」女子軍團 (圖文/聯鹼  文婭)誰說女子不如男!
  • 城管題材電影紀錄片《城市夢》在武漢首映
    人民網武漢8月12日電 (張沛)近日,城市管理題材紀錄片《城市夢》在武漢首映,影片在武漢拍攝,聚焦城管執法遇到的佔道問題。按照城市發展規劃需要徹底清理所有沿街攤販,小販和城管的矛盾升級,一場「生存保衛戰」就此展開……是嚴格執法的城管碾壓佔道小販?還是,最牛「地攤王」釘牢城市中心?《城市夢》由知名紀錄片導演陳為軍執導,歷時6年完成。
  • 武漢釘子戶水果販拒不搬遷,和城管鬥智鬥勇,恩怨情仇《城市夢》
    但碎片化、情緒化的新聞顯然不足以概括事件的全貌,我們無法從中得知衝突爆發前雙方經歷的博弈,也很少關注到那些合規執法的城管們,一語概之成為常態。魯磨路一直是武漢城管難以治理的街道,因為臨近中國地質大學,吸引眾多小商販來此擺攤。
  • 這部關於武漢的紀錄片,講述了城管和小販的故事
    城管的「城市夢」,也是武漢的「城市夢」,他們要爭取「全國文明城市」的稱號,讓街道這些硬體設施整潔衛生,井井有條; 也要讓更多像王家這樣的外鄉人在武漢站住腳跟,實現他們的城市夢,這才是城市發展的軟體。而文明執法,也就成為了武漢想要實現「城市夢」所必須要做到的軟體,正是因為這點要求,城管手握權力,卻更不能濫用
  • 為武漢「拼過命」的他們,現在怎麼樣了?
    26歲的武漢姑娘伢徐婉茹是疫情期間的志願者,一個能扛70斤蘿蔔的小女生「分揀員」。武漢復甦後,她換了新工作,收穫了個男朋友。「男朋友也是志願者,和我們在一個組的。」她笑眼彎彎。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在疫情期間,下沉一線,奔走在街頭巷尾、社區樓道、醫院駐地、超市分揀區……為「暫停」的武漢「拼過命」,他們現在還好嗎?
  • 武漢城管員登上男性時尚雜誌 被贊夠酷夠味(圖)
    天天跟小商小販打交道的城管執法隊員曹光華,18年來幾乎天天要身著城管制服。不過本月初的這一次,穿著制服的他,不是站在雜亂的鬧市攤販旁,而是出現在中國頂級男性時尚雜誌《智族》月刊上。  1個月前,為出5周年紀念特刊,《智族》雜誌攝影師飛赴武漢,選定青山區城管隊員曹光華和他的一名同事試拍,最後從約千張照片中,篩選出一張曹光華的照片進行刊登。  200餘名執法隊員中選出兩人試拍  昨日,記者在青山區城管局見到曹光華。這位個頭高高的36歲漢子,眼神中透著股精幹與豪邁。
  • 他們為武漢「拼過命」,現在還好嗎?
    圖說:武漢志願者徐婉茹和男友在旅行路上。「這張照片帥吧!我結束了志願服務就和男朋友騎摩託去了西藏,還去了成都跳傘,太開心了!」26歲的武漢姑娘伢徐婉茹是疫情期間的志願者,一個能扛70斤蘿蔔的小女生「分揀員」。武漢復甦後,她換了新工作,收穫了個男朋友。「男朋友也是志願者,和我們在一個組的。」她笑眼彎彎。
  • 小小軍團合戰三國
    Triniti Interactive工作室精心打造,《小小軍團》正統續作,可能是全球第二款即時戰略團戰遊戲。
  • 武漢真實故事!首部城管題材電影《城市夢》首映
    當城管遇上佔道14年的「地攤王」,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今天(8月11日),全國第一部反映城市管理執法與佔道攤販矛盾的紀錄片——《城市夢》在洪山禮堂首映,為大家講述了這段發生在武漢的真實故事。
  • 12歲農村女孩兒韓甜甜,轉眼變「金鳳凰」,韓甜甜是怎麼爆紅得?
    在百變達人的舞臺上,穿著一套有些老舊的紅色校服,臉頰紅紅的12歲小女孩兒,一開口動聽的女聲傳遍整個舞臺上下,無論是評委還是觀眾,屏住呼吸,不自覺地將目光定格於舞臺上那道樸實的身影。這首在百變達人的舞臺上演唱的《飛雲之下》,讓更多的人認識了這個被天使吻過嗓子的小女孩——韓甜甜。
  • 再現塔防對決《小小軍團2》守護雅典娜副本解析
    《小小軍團2》是一款集掛機養成和軍團對戰玩法於一體的放置策略手遊,由英雄互娛代理發行,T社(Triniti Interactive工作室)原班人馬耗時5年精心打磨。在《小小軍團2》中,玩家不僅能感受策略對戰、輕鬆越級的快感,還能體驗守護雅典娜塔防玩法的休閒樂趣,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了解守護雅典娜的副本吧~守護女神 直擊勝利雅典娜是古希臘神話中的智慧女神和戰爭女神,她司掌著世間的一切智慧,也總能在危難時刻幫助人們擺脫困境,脫離苦海,抵抗命運的每一次衝擊。
  • 城管VS小攤販
    它是一部曾經上過院線的「小片」,小到人們在那個被《八佰》《信條》《花木蘭》等「大片」刷屏的九月份輕而易舉地忽視了它,就像一塊石子投入大海,沒有泛起任何水花。小販與城管的對抗陣營,雖然是真實生活的記錄,但若考察這一陣營設置在影片中的功能,則可以實際將其視為一個預先設定的、概念化的情境,從此,電影展開了一系列的群像塑造和雙線敘事。
  • 《生門》導演收官作,講述城管和地攤王的終場戰事
    久而久之,人們對這兩個群體形成了一定的固有印象:城管總是「暴力執法」的,地攤販總是唯唯諾諾的。但碎片化、情緒化的新聞顯然不足以概括事件的全貌,我們無法從中得知衝突爆發前雙方經歷的博弈,也很少關注到那些合規執法的城管們,一語概之成為常態。
  • 硬闖社區辱罵防疫人員 武漢3名城管協管員被辭退
    人民網武漢4月5日電 (郭婷婷)拒絕測體溫、硬闖社區,與社區值守人員起衝突後還辱罵對方。今日,武漢市江漢區發布通報,涉事人員系協管員。事發後,街道辦領導向值守人員表達歉意,3名涉事協管員已被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