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魔,娑婆世界沒有佛!韓國爆款靈異推理片讓信仰遭遇危機

2021-01-07 這胖子愛看電影

韓國電影可不光只會談情說愛,或者拿青瓦臺說事兒。對宗教寬容度極高的韓國,對於信仰的反思一樣深入骨髓。這也導致大量的宗教題材電影和韓劇層出不窮。拍攝過《黑祭祀們》的韓國導演張宰賢拉來李政宰和劉智泰兩位演技派男星,又為觀眾奉上了涉及宗教反思的新片——《娑婆訶》。

目前該片在網上保持著7.1的中等偏上分數,可謂最近值得一看的韓片之一。《娑婆訶》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但導演張宰賢不斷做加法,為了營造懸疑感,添加了多條人物和故事支線,讓影片的前半部分顯得極為繁瑣,格局龐大,但片尾的處理稍顯馬虎,使得多線劇情引發的張力沒能全部轉化為情緒共鳴,留下了強弩之末的遺憾。

為了保持懸疑,胖哥採取「拋磚引玉」的方式,儘量避開關鍵劇情點,對影片做淺嘗即止的解讀。要想繞開故事解剖影片的動機,必須弄明白「娑婆」的意思。根據佛教說法,人們所在的「大千世界」被稱為「娑婆世界」。

「娑婆」是梵語的音譯,意為「堪忍」。共有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娑婆世界」的眾生罪業深重,必須忍受種種煩惱苦難,故「娑婆世界」又可意譯為「忍土」,被稱為「五濁世間」,是「極樂世界」、「淨土」的對立面,這裡容易產生各種罪孽;另一層意思,指菩薩或佛很能忍受勞累,在汙濁的「娑婆世界」中不懈地教化眾生,表現出大智、大悲和大勇的精神。佛菩薩和眾生雖然都能堪忍,但區別在於,眾生的果報是緣於自私,貪慾,愚痴;佛菩薩的果報卻是緣於無私,有情,智慧。

即眾生是為自己而受苦,佛菩薩是為眾生而受苦。這一點和西方「耶穌受苦」有異曲同工之處。「娑婆訶」有吉祥、息災等義。多見於佛教的真言之末。影片以此為片名有對宗教幻化「好極了」的質疑。影片在人物設計上深刻地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進入娑婆世界的菩薩,最後也被「娑婆」所困,受汙濁之染,貪戀塵世,那芸芸眾生該如何看待菩薩,又何以自處完成修行呢?

更進一步的話就是對於「善惡」的定義,以及是否能夠將善惡進行普通「二元對立」的方式去理解和區別。影片的主題在此,而圍繞這個主題有個來自聖經的故事作為引子。片中,李政宰飾演的男主角樸牧師問自己的助手:「你覺得聖誕節是快樂的日子嗎」?助手想也不想得回復,「當然,因為這一天耶穌誕生了」。

可樸牧師回答,其實聖誕是非常悲傷的日子。因為那天,伯利恆的希律王從預言得知會有新王取代他的位置,於是下令將伯利恆及其周圍境內兩歲以下的所有男孩全都殺死。由此,耶穌的誕生日,也是伯利恆千千萬萬無辜嬰孩失去生命的日子。影片《娑婆訶》其實就是這個經典故事的現代翻版,加上「娑婆」的世界觀,結合兩方面,相信部分影迷已經能夠大概猜到劇情的走向。

開悟的凡人覺得娑婆世界苦,便想掙脫羈絆,登入極樂世界,於是念法修行;而菩薩慈悲,卻願進入渾濁的娑婆世界,以點化世人。如果有一天菩薩沒有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而是墮入娑婆而不得出,那麼凡人該如何面對菩薩,所謂的極樂世界究竟是否值得一去呢?更可怕不光是菩薩陷入娑婆,而是如果成為菩薩需要像耶穌誕生一樣,犧牲眾多,而菩薩最終依然在面對娑婆時沉溺其中,那以前那些犧牲究竟有和價值呢!這也是《娑婆訶》以「彌勒菩薩」為對照,提出的質疑。

為了表現這個矛盾的故事,導演先後安排了多組人物故事線。調查「宗教欺騙」的樸牧師牽動全線,他對神秘組織頭領的調查提領全片,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還有組織重要成員,以前為少年犯的羅漢,為了組織的發展,頭領的愛戴,對少女們打下殺手,其目的作為懸疑核心的「因」令人不寒而慄。但真相即將揭開時,他不得不做出最終的選擇。

另外,開片出現的少女與「惡魔」共生的雙胞胎姐妹一線,無疑是影片的懸疑核心的「果」,片尾,少女與「惡魔」,姐姐和妹妹關係的轉變,將閉合主題,讓觀眾明白所謂的善惡之分,善惡之變。

而常規懸疑驚悚片的警察一線反而是該片最弱化處理的地方,僅僅起到渲染氛圍的功能性作用,且因為樸牧師作為「偵探」式的存在顯得更加「若有若無」。原以為警探和牧師兩線會在高潮處閉合,但警察完全處於事件之外的處理方式實在值得商榷,留給觀眾看後自行體悟吧。

最後提下影片無處不在的質疑和諷刺。電影一開始,就是女薩滿做法「驅魔」,可門外停著的豪車,穿著的貂皮,助手圍著的奢侈品圍巾,都顯露著他們財富來源的「不純粹」。另外,片中的高僧們會熟練使用膠囊咖啡機,欣然接受禮物,且禮物價格便宜的話還會露出嫌棄,顯得物慾極重。連樸牧師都開玩笑的質疑,為何聖誕時寺院還會辦活動。當樸牧師與身為僧人的師兄探討教義時,僧人滿嘴的「bingo」,那種入世且油滑的感覺讓人錯愕。

細想男主角樸牧師的調查行為,不過也是為了拿到組織的「非法」證據,獲得合法大組織的財務支持而已。樸牧師喜愛服飾,連助手都忍不住感嘆「又買了名貴外套啊」,加上他開著的寶馬轎車,都現實了樸牧師調查行為的「言外之意」。

影片中的信仰變的務實又功利,似乎就連菩薩也要努力才能於娑婆世界裡活下去。片尾,更是傳遞出一片悲觀,舊神逝去,新神未至,樸牧師感嘆,為何神選擇了拋棄世人。神究竟在哪裡?如果他存在,為何要隔岸觀火,旁觀眾人在娑婆世界中掙扎。信仰危機沒有在影片結束後得到拯救,反而顯得更加動蕩不安。這是以低落結局觸底的《娑婆訶》最為令人不寒而慄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佛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什麼意思?無天佛祖給出了答案
    文/解析西遊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這麼一句話,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意思,無天佛祖給出了答案。在佛的眼裡沒有好與壞之分,所以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並不是壞人變好了,不再做壞事了。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真的了解嗎?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真的了解嗎?所謂的「念」指的只不過是人的千萬種性格,所謂的「佛魔」指只不過是人的千萬種因果報應。也就是說人的起心動念可能會有千萬種,人的因果報應也可能就會有千萬種。人的念頭即人的性格,也可以說是人的千萬種心理世界,不同的心理世界會形成不同的善惡,不同的善惡必然會導致出不同的因果報因。也許有人會說他只是起心動念了一下,又沒有傷害到誰,為什麼就會有因果報因呢?
  • 這部驚悚片,堪稱韓國版《雙瞳》?
    但是,不能說完全沒有可以與之匹敵的作品。不久前偶然發現了被稱為韓國版「雙瞳」的恐怖電影。當然要去看。——娑婆訶。《娑婆訶婆》娑婆訶婆娑婆訶尼實際上是梵語的譯音,多見於佛教真言的末尾。《大悲咒》中有14個婆娑訶婆羅,分別有6個意思。成就、吉祥、圓寂、消災、增益、無住。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佛魔之戰
    佛有慈悲心,魔有瞋恨心 佛沒有瞋恨心,魔卻有瞋恨心,不同之處就在於此。佛成佛是因為魔幫助他成佛的,因為佛在菩提樹下,將要證道時,天魔生瞋恨心,派魔兵、魔女來威脅、誘惑佛;可是佛不動心,用定力降服魔力,所以證得佛位,因此佛是不瞋恨魔的。
  • 韓國靈異恐怖劇,為何沒有水花
    《薔花紅蓮傳》1956、1972、2003年版海報戰後韓國電影逐步豐富自身影視類型化創作,1967年權哲輝導演《月下的共同墓地》成為賣座電影,但恐怖靈異類型並沒有因此被激活,八十年代隨著韓國民主化進程落實外國電影進口自由化新政策,外國影片衝擊韓國影視產業,許多影視公司受到衝擊倒閉,但電視臺支持下的恐怖靈異類型電視劇《故鄉的傳說》創下高收視率,可見這一類型在韓的群眾基礎
  • 親歷靈異事件 泰國的佛與鬼
    泰國是信仰之地,這一句,你會體驗到明顯不同。這一次給大家講一些泰國佛教,當然也就要講講相對應的,關於靈異,降頭之類的故事。有的,我親歷,有的,朋友間的耳傳。泰國佛教事後當局拘捕兩名行兇疑犯,並封鎖神像四周範圍,四面佛也被白布遮蓋重修,恢復原貌,隔了一段時間才重新開放。報導稱,各地的信眾對今次四面佛受損皆感痛心及憤慨,亦怒斥兇手在神像面前殺人。有信眾稱,泰國是一個和平國家,無理由向其下毒手。一念之間,成魔成佛
  • 「云何有在娑婆,與不在娑婆之相」見性是心見,娑婆世界在法界中
    他全都在這裡,所以文說「離伽耶城」,這其實法常住,也沒有離和不離,沒有說離開和不離開。佛陀入滅和沒有入滅一樣,因為我們現在還是,佛,釋迦牟尼佛說的法,延伸至現在,佛陀的法身,還是住在我們現在中,沒有滅,也沒有生。所以,這不是在那個時候說哪裡,才去哪裡坐菩提樹、才在哪裡成佛,其實原來佛陀他就是在靈鷲山,靈鷲山是要代表什麼呢?
  • 世界上最可怕的魔是「佛魔」
    有個朋友加入基督教
  • 【泰國的佛與鬼】佛牌、降頭還有我親歷的靈異事件
    每周一【真實靈異集錦】,收集網友們的親身經歷,歡迎提供自己的故事,或許你的遭遇並不孤單  一念成佛,一念執著
  • 佛說:眾生皆苦,只可自渡!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心中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佛說:一念一輪迴,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人這一生最大的修行就是渡自己的心,自己的念頭。執念、煩惱是人痛苦的最大根源,總是陷入過去的那個境界裡拔不出來,看不破、放不下,沉湎於過去的陰影裡走不出來,這個是非常可怕的。人活在過去是沒有未來的,人永遠活在過去的陰影裡是沒有幸福可言的。
  •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佛,也有一個魔。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小時候都是善良的,天真無邪。但是由於生活環境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人的思想就會慢慢變化了。有的人惡念越來越重,自私自利,喜歡算計別人,整人。有的人,正氣凜然,大公無私,樂於助人。我們修煉的人,就是要除去心中的魔,開啟心中的佛。
  • 看《娑婆訶》重新解讀韓國恐怖電影《哭聲》
    容顏不老的六指金濟石在1985年見到時藏傳佛教中的一位「得道高僧」被預言1999年會有天敵出生之後會來結束他的生命,進而眼神突變一念成魔。大半輩子一心行善的得道高僧被譽為彌勒轉世,在87歲時一念之間成為魔鬼,這一點《娑婆訶》讓我想起《哭聲》,影視作品可以通過相對客觀呈現正邪甚至多方線索情景,讓觀眾陷入沉思,反省自己的事實認知怎麼建立,情感怎麼產生和變化,邏輯怎麼推導思考,人性如何善變深邃。
  • 佛教:佛魔之間的一番對話,值得所有人警醒
    第一:魔鬼撒旦基督教裡面把世界劃分為三道,上面是天堂,主宰者是上帝和無數天使,中間是我們人間,都是流放的罪人——按照他們的教義所有人生來有罪,信上帝得永生,不信就下地獄,而地獄裡面就是魔鬼撒旦以及受罰的人。而許多師兄所認為的「魔」,就是基督教中的魔鬼,也就是上帝的死對頭,很多影視作品確實把他們刻畫的兇神惡煞,所到之處都是烈火和災難。
  • 網傳佛魔對話,佛陀流淚?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最近網上流傳許久版本關於佛和魔之間的對話,說關於佛陀為之流淚。讓很多人疑惑不解。本師釋迦牟尼佛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應得度者皆得度。魔王波旬看到釋迦牟尼佛度了很多人,心裡很不舒服,他來見佛,請佛趕快涅盤:「你度了那麼多人了,可以涅盤了。」佛祖覺察到自己與娑婆眾生的緣分已到,就答應了波旬的請求。魔王波旬說:「呵呵,正義永存,邪惡也不會消失。你在世時也不是人人都信仰你,我的徒子徒孫不也很多嗎?人性本惡,學壞容易學好難。你入滅之後,信仰你的人會越來越少,信仰我的人會越來越多。」佛說:「你破壞我的佛法對你沒好處。
  • 主題曲《一念成魔》完整MV誠意獻上!
    次世代3D,極致全景  360度視角看遍誅仙唯美場景,電影級別畫質,感受震撼仙俠大世界與此同時,Gary曹格為《誅仙手遊新馬版》打造的主題曲《一念成魔》完整MV 也於昨日正式發布!小編在此誠意獻上 ♫♪一念成魔詞:曹格Gary/羅媛曲:曹格Gary我用乾渴 敲擊著沙丘湧來十年 生死的蹉跎愛在心中 默念有聲不斷 撕裂著沉默你用一盞 不滅的煎熬輾轉十年 讓我無法掙脫淚在心中 痛苦傾盆滂沱            祭奠著 永生的承諾喔~喔~
  • 為何因帝君一念成魔?
    渺落又為何會一念成魔?電視劇三生三世枕上書最後東華大戰渺落時說「是你讓我一念成魔,難到對我沒有一絲憐憫嗎」。小編大膽猜測魔尊渺落喜歡的人是東華帝君,因愛而不得成魔。當然這是猜測,首先第一件就是渺落多次問帝君為什麼不給她一絲憐憫、不給她機會?由此可見她和帝君是有瓜葛的。
  • 娑婆世界,想得人天樂,就有人天苦
    我們娑婆世界,要想得人天之樂,就一定有人天之苦。娑婆世界哪裡有隻有樂沒有苦的?比如說一個家庭,有美滿的快樂,就一定有家破人亡的苦惱,不可能永遠美滿,父母、妻子、兒女想永遠不分開,這是不可能的。樂的背後就是苦,樂其實是以苦作為代價的。就像一個硬幣的正面和反面,就像白天和晚上,誰也離不開誰。所以,娑婆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是不可能的,一定是苦樂參半的。
  • 熬夜也要看完的三部韓國懸疑電影,以懸念構造影片框架,演技炸裂
    第二部《娑婆》,在下著雨雪的傍晚,警方再橋東中發現了一具封存於水泥之中的詭異女史。所有證據都指向名叫「鹿園」的新興宗教組織,於是揭開一個被隱藏多年的殘酷陰謀。影片用獨特的宗教題材使故事情節充滿靈異氣息,劇情幾度反轉,揭開重重迷霧時,真相又讓人唏噓不已。
  • 當雙魚座黑化——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一念成魔也成佛,我欲度眾生成佛,怎奈被邪念累成魔。黑化不存在,雙魚骨子裡就是黑的,是非常極端的星座,天使與惡魔並存。當他們不再沉浸在夢幻世界裡,他們會變得很現實,以自己的利益為主,哪怕變得虛偽也沒什麼關係。只要能得到想要得到的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