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電影《渠首歡歌》在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河南淅川首映

2021-03-03 大河新媒

大河報記者 郭啟朝  通訊員 程海舟

4月27號,我國首部以南水北調中線移民故事為題材的紀實性影片《渠首歡歌》在故事發生地淅川縣首映,來自南陽各地的千餘名黨員幹部共同參加了此次首映儀式。

電影《渠首歡歌》以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淅川大移民為題材創作,講述了女大學生村幹部劉曉麗在國家工程面前,知難而進、勇於擔當、真情為民的感人故事。影片通過以小見大的表現形式,真實再現了移民搬遷的難忘瞬間,熱情謳歌了移民幹群忠誠奉獻、大愛報國的精神。

「重溫歷史是為了更好的創造未來!面對水質保護和脫貧攻堅兩大政治任務,我們的黨員幹部要像電影中大學生村官劉曉麗一樣,堅定信念、不畏艱難,擔當作為、勇於爭先以高昂的鬥志、務實的態度,積極投身到各項事業發展中去。」淅川縣委書記盧捍衛說,從這個角度來說,電影《渠首歡歌》給全縣黨員幹部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據了解,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因為工程建設的需要,半個多世紀以來,近40萬淅川移民舍家為國,淚別故土。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三年多來,已累計向北方供水愈120億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線1億多人。

長按二維碼,關注「大河新媒」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移民題材電影《渠首歡歌》首映式在我縣舉行
    4月27號,我國首部以南水北調中線移民故事為題材的紀實性影片《渠首歡歌》在我縣首映。電影《渠首歡歌》劇本改編自淅川本土作家劉國勝的小說《淅川大移民》。以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淅川大移民為題材創作,講述了女大學生村幹部劉曉麗在國家工程面前,知難而進、勇於擔當、真情為民的感人故事。
  • 聚焦淅川移民搬遷!電影《渠首歡歌》今日上映!
    《渠首歡歌》(原名淅川大移民)預告片  電影《渠首歡歌》是第一部以我國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水源地移民大縣——河南省淅川縣的大移民為背景的移民題材電影。影片通過以小見大的表現形式,將真實再現移民搬遷的難忘瞬間,熱情謳歌和弘揚淅川幹部群眾忠誠奉獻、大愛報國的移民精神,向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該片於4月19日全國首映。
  • 電影《渠首歡歌》明日(4月19日)上映 聚焦淅川移民搬遷
    電影《渠首歡歌》(原名淅川大移民)預告片  電影《渠首歡歌》是第一部以我國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水源地移民大縣——河南省淅川縣的大移民為背景的移民題材電影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你去過嗎?見過才能明白它的偉大
    河南省的南陽有個超級工程,它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發源地,如果在此行中沒能到渠首一探究竟,對許多吃水的人來說,應該是一種遺憾。南陽之旅中,我特意安排了這一站,並不是因為它的風景很美,而是因為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項目。
  • 航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一渠清水緩緩向北流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橫跨豫鄂兩省的丹江口水庫。中線工程渠首樞紐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通過渠首開閘放水,一渠清水從這裡出發,利用海拔落差緩緩向北流淌,行程逾千公裡,一路自然流向京津冀等地。渠首樞紐也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標誌性建築,主要由引渠、重力壩、引水閘、消力池、電站廠房等組成,渠首閘下遊是輸水總乾渠,其全長1432公裡,其中渠首到北京1277公裡、從河北徐水到天津155公裡。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點渠首底板海拔140米,終點北京團城湖海拔45米,利用兩地95米的海拔落差,丹江口水庫的優質水源以明渠自流到北京。
  • 我叫淅川,這是我的名片
    :474450行政代碼:411326城市名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和核心水源地我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楚文化發祥地」、「商聖範蠡故裡」「中國第一辣椒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南水北調主要水源地」、「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平安漁業示範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 央視收視王牌欄目《喜上加喜》即將走進河南淅川
    淅川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全縣有2616平方公裡在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佔總面積的92.8%,丹江口水庫水域總面積1050平方公裡,其中淅川境內506平方公裡,佔總面積的48.2%。丹江口水庫建設,淹沒淅川362平方公裡土地,佔總淹沒面積的一半,老縣城、14個集鎮及大批基礎設施被淹。
  • 喜訊:《喜上加喜》淅川專場央視首播收視率霸榜第二!
    CCTV-3綜藝欄目《喜上加喜》走進中線渠首淅川專場,經過後期製作完成後於12月18日19:00在央視三套首播上映,受到廣泛關注。18日當天播出後,據酷雲EYE全國各大電視節目實時收視率排行榜統計顯示央視三套的《喜上加喜》河南淅川專場直播關注度和市佔率均排全國各節目第二名!
  • 河南淅川:在綠水青山中走向生態富民路
    新華網鄭州12月17日電 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迎來通水六周年,由南陽市委網信辦組織的「發展綠色經濟 賦能鄉村振興」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網絡媒體南陽行活動同步啟動,採訪團先後來到淅川縣、西峽縣等水源地一線進行深入採訪。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南水北調中線!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北京BTV頻道《四海漫遊》節目一路北上 走進北京 天津 河北一路南下 深入焦作 鄭州 渠首給大家看南水北調到底給百姓帶來了怎樣變化!
  • 中央電視臺《喜上加喜》走進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河南淅川
    中央電視臺《喜上加喜》即將啟動對河南淅川的錄製工作,節目以男女青年相親交友為切入點,以脫貧攻堅為時代大背景,以明星參與話題討論為輔助,綜合體現人民群眾尤其是廣大青年的獲得感、幸福感,傳承中國好家風同時通過與主持人的互動,展現淅川地方特色文化底蘊、人物風採,也為淅川的產業脫貧、鄉村振興、生態旅遊、特色物產和風俗文化搭建一個宣傳推廣的平臺。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周年」一渠清水永續北送的南陽實踐
    通水六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不僅改善河南幾千萬人的飲水質量,在助推經濟發展,改善環境方面同樣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作為渠首的南陽,保障一渠清水永續北送,已經成為當地群眾的最大共識。確保一渠清水永續北送,是南陽義不容辭的政治擔當。
  • 李幼斌等主演電影《天河》上映 講述南水北調中的奉獻和犧牲
    原標題:李幼斌等主演電影《天河》上映 講述南水北調中的奉獻和犧牲   反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大現實題材電影《天河》15日在全國上映,全景式展現了在這一世紀工程建設中建設者和移民們所做出的奉獻和犧牲,由李幼斌、濮存昕、陳寶國、宋春麗、段奕宏、俞飛鴻等主演。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調查
    這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該工程自2014年12月通水,已平穩運行2100多天,調水量突破300億立方米,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直接受益人口6700多萬,其中河南13個城市、河北9個城市、天津14個行政區居民以南水為主要飲用水源,北京城市用水約73%為南水。與此同時,北京自來水硬度由過去的380毫克/升降至130毫克/升,河北500多萬人告別了長期飲用高氟水、苦鹹水的歷史。
  • 淅川:「黑科技」助力,軟籽石榴「硬核」
    12月20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相鄰的武店村,曬著太陽、嘮著嗑的老人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筆者的提問。淅川縣九重鎮武店村共有696戶284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0戶242人,2016年底退出貧困村行列。由於這個村位於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這裡「有山不能牧,有水不能漁」。
  • 河南淅川:「短中長」產業助力貧困戶穩定脫貧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守著「大水缸」,握著「水龍頭」,但也因此戴上「緊箍咒」:有樹不能伐,有魚不能捕,有礦不能開,有畜不能養。
  • 淅川賦
    編者按:今天刊發的這篇《淅川賦》作者計建勳。計老師是淅川人,在天津工作。近年來,寫淅川題材的賦眾多,這篇賦是我最喜愛的。
  •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碧水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
    2018年11月1日,河南南陽淅川縣,遊客在採摘蜜橘。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之一,南陽立足生態優勢,發展有機農業。新華社發2019年1月9日,陝鋼集團工作人員查看中央水處理系統生產廢水澄清池。近年來,陝西漢中、安康持續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保護。
  • 劉憲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華北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中的作用及建議
    2002年,國務院批覆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按照『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進一步落實有關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策和措施,實現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各項目標。」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可研報告中明確指出「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供水目標以京、津、冀、豫四省(直轄市)主要城市的生活、工業供水為主,兼顧生態和農業用水。」
  • 央視大型綜藝相親節目《喜上加喜》走進淅川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淅川縣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國家級貧困縣和河南省深度貧困縣,目前已累計向京津冀等地安全輸送了340億立方米清甜的丹江水,同時在今年2月成功實現了脫貧摘帽。守得綠水青山變現金山銀山,值此時刻,《喜上加喜》走進淅川,在青山綠水間搭建舞臺,為觀眾徐徐展開一幅幅美麗鄉村的詩意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