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駐聯大使與蔡英文視訊對談 稱美臺同為民主支柱

2021-02-08 島讀世界

蔡英文昨天在面簿分享她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進行視訊對談的畫面。(蔡英文面簿)

作者:莊慧良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昨天與臺灣總統蔡英文視訊對談,並推文分享視訊畫面表示,由於中國大陸阻撓,臺灣無法在聯合國體系分享經驗,強調「美國是臺灣的朋友與夥伴,同為民主支柱」。蔡英文也表達「我們將繼續推動加入聯合國及其所屬的會議和活動」。

中國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隨後也發推文回應,指克拉夫特此舉顯然違反了美方向中方作出的嚴肅承諾,是美國政府不守信用的又一例證,「美國應該認識到,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企圖是不得人心的,也是徒勞的」。

美國國務院以確保政權順利交接為由,宣布取消包括國務卿蓬佩奧訪歐和克拉夫特訪臺等所有外訪計劃。但據外媒報導,歐盟官員在美國暴民6日入侵國會後拒絕接見蓬佩奧,才是其取消歐洲行的真正原因。

克拉夫特未能訪臺,昨天上午卻透過視訊與蔡英文對談,並推文分享表示,她們討論了臺灣在許多方面是世界的榜樣,例如在對抗冠病的成功,以及臺灣在衛生、科技與頂尖科學領域的貢獻;不幸的是,因為大陸阻撓,臺灣無法在包括世界衛生大會在內的聯合國體系分享這些經驗,「如果說疫情大流行給了我們什麼教訓,答案之一正是資訊與透明」。她並向蔡英文明確表示,「美國與臺灣站在一起,美國是臺灣的朋友與夥伴,也同為民主支柱」。

臺灣總統府稍後也公布這段視訊內容,蔡英文感謝美國及克拉夫特給予臺灣堅定的支持,對於克拉夫特此次無法訪臺表示惋惜,期待未來能在臺灣見面。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說,蔡英文向克拉夫特表達「我們將繼續推動加入聯合國及其所屬的會議和活動」,除了表達希望能參與聯合國外,也希望能夠參加聯合國周邊的會議和活動,如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國際刑警組織、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等,作為國際社會的一員,臺灣也有加入這些國際重要組織的必要性。

臺灣內部原本對川普政府下臺前派克拉夫特訪臺的動機議論紛紛,克拉夫特取消行程後,蔡政府表達惋惜之意;在野國民黨則認為美方一下說來,一下又取消,對臺灣人民與政府都不夠尊重,黨主席江啟臣指克拉夫特是過去兩三個月內第二次取消訪臺的美國高層官員,會不會衝擊未來臺美關係,要求外交部給一個清楚的交代。

學者:取消訪問按國際禮儀非常失禮

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發言人推文指出,1978年12月16日發表的《中美建交公報》明確指出,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推文稱克拉夫特這一行徑顯然違反了美方向中方作出的嚴肅承諾,是美國政府不守信用的又一例證。

發言人還說,作為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應該再讀一讀《聯合國憲章》和1971年聯大第2758號決議。

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賴嶽謙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說,克拉夫特說要來又取消,這在國際禮儀是非常失禮的。

他認為,蓬佩奧想訪歐被拒顏面無光,在下臺前又想推翻一中原則搞雙重承認,但這違反中美建交原則,即將上臺的民主黨深知此舉會逼使大陸提前解決臺灣問題,一定有對蓬佩奧施壓。

相關焦點

  • 臺「駐美代表」深夜發文承認:「駐美大使」美官方不承認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在推特改名為「駐美大使」引發關注後,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深夜在臉書發文承認,她在推特的簡介上用「Ambassado」(大使)不是美國官方目前所承認的稱謂,「駐美代表」仍是她對外的正式職銜。
  • 蕭美琴自封「駐美大使」?蔡英文:最好的溝通狀態
    文|快樂天使 審丨暗藍9月20日,據海外網報導指出,近期有臺媒爆料稱,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期將自己社交媒體帳號上的個人簡介由「駐美代表」改成了「臺灣駐美大使」,結果被島內網民們嘲諷和指責。蕭美琴簡介改為「駐美大使」惹眾嘲據悉,披露該消息的臺媒還表示,臺灣當局的駐外機構在「非友邦」的國家中,一般都是稱為「代表處」,或者是「辦事處」。而此次蕭美琴將自己社交媒體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後,甚至有綠媒將其無知行徑稱為「臺灣『外交』的突破」。
  • 臺「駐美代表」自封「大使」
    臺灣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近日被曝將社交媒體上的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引發網友熱議。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有網友諷刺蕭美琴「只會自嗨」,還有網友質疑:「這個人是要將臺灣推向戰爭邊緣,以獲取個人最大利益才高興?」蕭美琴個人推特簡介改為「臺灣駐美大使」
  • Living | 川普離任前再送「大禮」,美駐聯國大使訪臺為哪般?
    川普手下大將國務卿蓬佩奧上周先宣布,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13-15日訪問臺灣,跟著又表示解除「美臺交往限制」,這些表面看似屬於惠臺措施,其實是笑裡藏刀,目的只是挑起混亂,讓川普等人累積政治本錢他日東山再起。
  • 美駐聯合國大使竟稱蔡英文為「總統」 國臺辦:不許幹涉臺灣問題
    據臺媒報導 在「國際人權日」,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在推特發文,再度呼籲「讓臺灣充分參與國際社會」,還稱蔡英文為「臺灣總統」。民進黨當局「駐紐約辦事處」隨後在臉書發文,感謝克拉夫特堅定支持臺灣。克拉夫特去年9月出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是總統川普政府中「挺臺」官員之一。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單方面破壞了兩岸關係的共同政治基礎,破壞了雙方的政治互信,使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和成果受到了嚴重衝擊,其影響是多方面的。
  • 美駐中美洲準大使稱要幫臺灣護「邦交國」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21日,中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宣布與臺當局「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這是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經歷的第五次「斷交」。 面對臺當局的「斷交潮」,美國坐不住了,在國務院「深表失望」後,又有兩名駐中美洲國家的準大使聲稱將幫助臺灣維護「邦交國」。我外交部強調,美國早在39年前就與中國建交了,對此橫加幹涉毫無道理。
  • 蔡英文如何面對拜登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視訊會談。(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1月20日,不管川普與川粉再怎麼心不甘、情不願,拜登終將入主白宮,美國亦迎來民主黨全面執政的新年代,遠在太平洋彼端的臺灣,臺灣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亟需盤算未來3年4個月任期要如何面對美國的拜登政府?
  • 大使走了、代辦來了、正卿交惡、副卿訪臺、美駐聯合國大使要見蔡英文……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坦誠中美對話渠道關閉,中國外長王毅曾呼籲激活雙邊對話渠道。如果說這段時間雙邊還有對接的話,可能就是美國駐華大使和中國駐美大使,他們一直在苦苦支撐,發揮著平衡作用。但是,隨著美國駐華大使離任而短期內難有新大使到任,而美方以「對等」為由限制中方駐美大使館的活動,目前中美外交對話的唯一有限的渠道也將關閉。
  • 臺陸軍前副司令: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其實是欺負臺灣「不敢拒絕」
    美國駐聯合國使團日前宣布,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將在13日至15日來臺,將與臺當局涉外事務人員會面,也將見蔡英文。 吳斯懷認為,雖說美臺關係很重要,未來拜登政府派出高官來臺,臺灣竭誠歡迎。但在川普卸任前,派大使訪臺有意義嗎?吳斯懷說,民進黨一直聲稱臺美關係非常友好,幾年來「友臺法案」一一出爐,大多口惠實不至,除了賣臺灣武器裝備,讓軍火商賺飽荷包之外,沒有任何實質幫助,且蔡英文主動開放萊豬,沒換到貿易談判、國際地位,卻換到朝野對立、民眾抗爭,換到輪胎業被課重稅!
  • 臺美建交,臺W獨立,可能嗎
    引人關注的是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參與了會見(臺積電是臺高科技的一面旗幟,被邀應是商洽進一步合作事宜)。對此,島內經濟學家吳嘉隆發文,除了分析晚宴合照,還將後續所有事情連起來,並拆解蔡英文一句「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他「驚覺」「美國正在設法逼中國大陸開第一槍」。柯拉克是9月19日離開臺灣的,臺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20日就把她的推特頭銜更改為「臺灣駐美大使」。
  • 自導自演讓美政客帶小黑熊布偶進聯合國 綠營竟歡呼「挺臺」
    綜合臺媒報導 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原定14日訪臺,但因美國國務院取消所有出訪行程而無法成行,遂改昨天上午與蔡英文進行視訊會談。臺當局「駐紐約辦事處」今發文,並附上克拉夫特一張背影照,畫面中她提著裝有臺灣黑熊娃娃的包包進入聯合國總部。
  • 「臺灣駐美代表"蹭拜登就職典禮背後的故事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出席了此次典禮,還主動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參加典禮的視頻,她說,「民主與自由是我們的共同價值,經濟繁榮與區域穩定是我們的共同利益。在堅定的基礎上,期待未來繼續深化臺美關係!」 蕭美琴這麼興衝衝地「炫耀」,也因為這張入場券實在來之不易,民進黨當局煞費苦心地「積極爭取」。
  • 臺駐美代表改稱「大使」 是否邀請馬英九來訪?國臺辦這樣回應️️
    △視頻:國臺辦舉行例行記者會「九二共識」是繞不開的必答題有記者提問,大陸是否認為蔡英文「520」講話「雖不滿意,但可忍受」,是否將對其「聽其言,觀其行」?對此,馬曉光表示,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5月20日發表的談話已經明確表達了我們的嚴正立場。
  • 陳水扁緋聞女友簫美琴任「駐美代表」,蔡英文能靠她見到川普?
    陳水扁的「緋聞女友」、蔡英文的姐妹淘,現任臺灣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的簫美琴,日前正式被任命為臺當局「駐美代表」,她也是臺灣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駐美代表」。對於民進黨當局對簫美琴的任命,「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卜睿哲稱,「蕭美琴的任命受到華府歡迎」。最大原因不外乎「她是能直達天聽的人」,是蔡英文處理「臺美關係」的最重要親信,與當年馬英九任命金溥聰的理由同出一轍。
  • 如此挺臺?美國大使把臺灣黑熊布偶帶進聯合國
    臺當局「駐紐約辦事處」昨天在社交媒體發文,還附上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攜帶臺灣黑熊布偶進入聯合國總部的照片。克拉芙特去年9月在紐約參加臺灣、美國與日本合辦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視頻工作坊,事後在推特上發文附圖,背景有隻臺灣黑熊布偶,引發外界關注。
  • 黑熊布偶成「美臺友好」象徵?島內網友:真是悲哀
    臺「駐美代表」蕭美琴15日與美國務院國際組織局官員普萊爾會面,黑熊布偶也同框。「中央社」炒作宣稱,「臺灣黑熊布偶近日成為美臺友好象徵」。對此,有島內網友批評稱,「都要換黨執政了,下臺前搞這種秀。」「真是悲哀,臺灣被美國佬視作玩物。」
  • 克拉夫特去不了臺灣,與蔡英文通話談什麼?|北京觀察
    近半個月,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可謂刷足存在感。當地時間1月6日深夜,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放出消息,為反映美國「支持香港人民及所有渴望自由的人」,美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臺。之後,民進黨當局高調炒作,稱這是首次有現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訪臺,「象徵臺美全球夥伴關係的進一步提升」。
  • 美議員叫囂:將美在臺協會、臺駐美代表處升格為「大使館」
    直新聞:對於共和黨聯邦眾議員裴利呼籲,美國國會應考慮立法,將美國在臺協會和臺灣駐美代表處升格成為「大使館」,並讓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使用「大使」稱謂一事,你做何解讀?而美國與臺灣並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甚至也不是所謂的官方關係,因此美國在臺協會和臺灣駐美代表處都只能具備民間團體的身份,美國在臺協會處長不能由總統來任命,只能由國務卿來任命,並且不需要參議院批准,這既是中美建交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也是「臺灣關係法」中的明確規定。
  • 蔡英文在美智庫發表視頻演說,妄稱將加強「臺美關係」,國臺辦回應
    不過,對於蔡英文及民進黨當局幻想的所謂「美臺互訪層級再升級」,美國總統川普受訪時潑冷水表示,今年無訪臺計劃。蔡英文在美智庫發表演說,妄稱將加強「臺美關係」,國臺辦回應更多臺海資訊,點擊上方【東南衛視】快速關注戳視頻,了解更多蔡英文在美智庫發表演說,妄稱將加強「臺美關係」,國臺辦回應視頻演說中,蔡英文以所謂
  • 蔡英文大概沒料到,這次不等美高官訪臺,10日解放軍軍機先行動了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天發表聲明狡辯稱,香港警方逮捕的那些人沒犯任何罪,要求港警立即「無條件釋放」。還揚言威脅,要「制裁或限制」所有參與實施抓捕的個人和組織以及香港駐美經濟貿易辦事處,聲稱要立即對所謂「破壞民主進程」的香港官員採取行動。蓬佩奧表示,對美籍律師關尚義被港警抓捕「感到震驚」,還宣稱美國支持所謂「渴望自由的香港人民」。